首页 百科知识 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

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第二节 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道教以“道”为其命名,崇拜信仰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认为吸入天地自然间的四时正气与日月星辰的鲜活精气,调理父母所授之元气。道教内容复杂的修炼之术,其中不乏科学技术与医学常识。道教从初创至清末,大致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整合期,兴盛发展期,逐渐衰落期四个阶段。道教徒,尤其是符箓派的教徒,就是巫的化身。

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

第二节 道教概貌及其发展演变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道教在与儒、佛相斥相峙的过程中,也有着相辅相融。它们与其他文化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体系。道教不仅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还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道教是多神教宗教,神仙信仰是其核心。道教以“道”为其命名,崇拜信仰的最高对象是“道”。道之化身是三清四御。三清为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即天宝君,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四御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四御最后一位是掌管阴阳生育及山川河流大地的地神。道的理念来自《道德经》和《庄子》,道教因此尊崇《道德经》和《庄子》为最重要的经典。道教宣扬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所谓得道成仙,就是按照道教所规定的清规戒律,进行艰苦长期的修炼而使自身与大道一体化,这就是得道成仙。进入仙界便会有高超的神通与超凡的本领,也定是长生不死的。道教是世界上极少追求今世人生的飞跃与完美的宗教。它的修炼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精神修炼。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除对物质利益的贪求,对权力名位的奢想。如《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清,乃可以长生。”也要做到《老子·十章》所言:“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二是呼吸修炼。道教认为吸入天地自然间的四时正气与日月星辰的鲜活精气,调理父母所授之元气。如《庄子·刻意》所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这样就能祛病强身,进而达到长生。三是形体修炼。形体修炼包括按摩、导引、拳术。葛洪《玄鉴导引法》:“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导引这道,务于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四是食物修炼。这一修炼,采取食气辟谷法与鼓漱功进行。辟谷是不吃谷物,并不是不吃食物,而是饮食果蔬加以众多中草药调理。鼓漱功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过程。五是内丹。内丹家认为人皆禀受父母先天血气而生,通过修炼,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类如鸡子形的丹,即内丹。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要丹书。六是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是指摄精固气、节欲保身、房中禁忌和正当交合。显然,以上诸种修炼,主要是健身强体,追求快乐、自由任性,最终达到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早期道教秘典《老子想尔注》,就把《老子》中的“天大、地大、三(人)亦大”改为“天大、地大、生大”,在道教看来,生比王大,生比王重要。道教内容复杂的修炼之术,其中不乏科学技术与医学常识。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撰《中国科技史》第二册《道家与道教·绪言》中说:“我记得曾在成都听冯友兰博士说过,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另外,道教宣扬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人本主义,强调“有生最灵,莫过乎人”。(〔86〕221)魏晋时的重要经典《西升记》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教不仅强调内以治身,强身健体、逍遥自由、快乐惬意,进而成仙长生不老。同时,也追求内修真功,获得神通、本领高强从而外行善德、济贫扶危、铲除邪恶、匡扶社稷、造福黎民。但是,它的理想社会也仅仅是在三清四御神仙体系中的严整而森严的另一种等级社会。《道藏》是该教经典的汇集。

道教从初创至清末,大致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整合期,兴盛发展期,逐渐衰落期四个阶段。

一、道教的开创时期

道教的开创时期,是指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这段时间,即126年至265年近150年内,它有了基本的理论依托,又有具体活动,在社会上已有相当影响。

1.道教的历史、文化渊源

道教虽然产生形成于东汉末年,但其历史、文化的源头却很久远。其吸纳采撷借鉴的文化资料也很丰富。它上溯先秦远古,兼综百家九流,是多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与集中,而又条归缕析,有纲领、有典籍、有教团组织、有传习祭祀规程的中国化的宗教。总括起来,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借鉴吸纳采撷的文化资料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

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虽然在进入奴隶制社会后逐渐被古代宗法性宗教所代替。但是它活动的一些仪式、崇拜对象等,都在神话这一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品的传播流传中,给道教以资料的采撷与神仙意象和仙境妙景的创造极大的参照、借鉴。诸如记载于《淮南子》《山海经》等书中的许多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被道教吸纳改造成其神仙谱系中的成员,嫦娥、女娲、刑天等便是主要的代表。

②宗法性宗教与民间巫术

产生于奴隶制社会中的宗法性宗教,其敬奉崇拜的对象已与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有了区别。这些神灵,有的直接被道教接受,有的则被道教改造加工以新的模样出现。《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封禅书》还说,汉初“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熒惑、太白、岁星、填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庙。”这些从原始宗教承袭下来的神灵,有不少被道教改造吸收,成为道教的尊神。另外,与原始宗教同时出现而在宗法性社会中更加发展的民间巫术活动,这种活动中的仪式和男女巫,也被道教改造吸纳,成为道教符箓、斋醮、步罡踏斗、忏法等仪式的有机内容和道教徒的行为样式。《说文》谓巫“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国语·楚语》:“在男曰觋,在女曰巫。”道教徒,尤其是符箓派的教徒,就是巫的化身。

③战国至西汉的神仙方术

神仙方术,虽然是从原始宗教和神话、宗法性宗教和巫术中衍生出来的,但是它们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这些多样的神仙和方术,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系统产生纲领。但是由于帝王好神仙方术,从而促其蔓延生长,游走施术于社会的各层面。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再如王充的《论衡·道虚》中反驳流行的仙道传说,反证当时神仙方术的盛行。其中列举的有黄帝铸鼎飞升,淮南王得道升天,东方朔度世不死,老子修道成真人等。都是道教吸纳的材料、借鉴的事相。像上书秦始皇的徐市,度世不死的东方朔,就是前道教徒的形态。

④先秦老庄哲学

老子、庄子并没有师承关系,但是由于他们的著作即《老子》《庄子》中主要的思想内容,有不少相同相似的东西。《老子》全书5000多字,讲“道”的就有74处,大部分集中在前37章中,所以古代版本把这37章称为《道经》。“道”是什么,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总原则,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内在力量。《老子·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以自然法则为依据的。道有两重:即有与无。《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看不见、摸不着、无边无际的就是“无”。有了它,才能产生具体的有形象而真实的实体。这实体就是组成天地万物的“有”。“无”通过“有”产生效果,“有”因为“无”才发挥作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包含“有”,“有”则包含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如此,才产生世界上无奇不有的事物和现象。《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老子》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德”,全书提到的有44处,它集中在三十八章之后。古代版本,称三十八章之后为《德经》。“道”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那么“德”就是它的外化功能。“道是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德”的中心思想是“无为”。“无为”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安邦治国到治家修身。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要勉强、顺乎自然。只要做到“无为”,就能作到无所不能即“无为而无不为”,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即“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庄子》一书比《老子》篇幅要多,文字要长。该书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形容熔于一炉,其中心也是“道”。道有多层含义,既指宇宙的本原,也指万物发展的规律,又指事物的同一性。显然,庄子所讲的“道”,有着老子所说的“道”的内涵,但又有所扩充、发展。《大宗师》中:“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就是“道”。它是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能驾驭鬼神,但又无影无形不可感知。但是,“道”既不是神,也不是超越客观的主观意念,而是一种客观存在。“道”是“气”的推进,“气”的抽象化。《则阳》:“阴阳者,气之大者也。”《田子方》还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道”是“一”的同义词。在庄子看来,某一事物的消亡就意味着另一事物的产生。这与佛教的缘起论很相似。庄子所讲的“道”,也有着老子的“道”的基本含义,即“道”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缮性》中说“道,理也。”另外他认为“道”还是人追求的一种极高的理想精神境界,这就是“坐忘”、“心斋”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是《齐物论》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大宗师》所说:“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应帝王》所讲:“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从“道”出发,《庄子》还阐述了政治主张和生活旨趣。这就是“无为”和“无己”。《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无己”。而《天道》中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这就是“无为”。《庄子》所倡导的人生态度的中心是顺乎自然。能做到“无己”、“无为”,不仅如《养生主》所说:“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也能如《天地》所讲那样:“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进一步,就能达到超脱生死,置生死于度外。

以上,就是老、庄哲学的主旨。这些,无疑是道教产生的哲学理论基础。至于《老子》《庄子》中的神仙思想与对神人仙人的描绘,则更是道教把《老子》《庄子》尊为《道德真经》和《南华真经》,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把庄子称之为南华真人的直接缘由。如《老子》十九章曰:“长生久视之道”。《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宥》说:“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天地》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加之,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的记叙:“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隐君子也。”这些有某些隐含意义的记载,也有着引起人们遐想的较大空间。因此,通过演义想象,老子便成了道教的教主和尊神。

以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称之为道家。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称之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

而以黄帝崇拜与老子学说相结合的学问,称之为黄老之学。该学派以老子之学说为骨干,广泛吸收儒、法、阴阳各家学说诸如《管子》《列子》等结合黄帝的传说与著作,诸如《黄帝四经》,形成了战国、汉初的一个学派,尊崇皇帝、老子为创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齐国稷下的一批学者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当为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汉初的黄老之学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在文景时期发挥了“与民休息”、缓和矛盾和恢复经济的社会功能。东汉时期,黄老之学转而侧重养生,受到修道者的欢迎。这个时期的黄老之学以河上公《老子章句》为代表,其中神仙家的思想明显增多。这些,都是道教孕育产生的思想资料。

⑤儒学和阴阳五行思想

儒学也称儒家学说。是以孔子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首。汉代,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和谶纬之学;魏晋,有以王弼、何宴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道教对其中的一些思想资料也有吸收。如道教早期著作《太平经》,强调为道要忠君、孝亲、敬长。为孔子极为重视的《易经》中的内容,也是道教吸纳的思想资料。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家的思想理论。阴阳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阴阳家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在秦汉之际广泛流传,不仅为道教的思想资料,而且儒家、道家也有所吸收。如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充实儒家学说。早期道教经典就吸纳阴阳五行思想。如《太平经合校》207页:“天地之性,半阴半阳,”而《周易参同契》就以卦爻配阴阳五行,《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以阴阳之气益身炼形。

此外,古代医学,包括生理卫生、体育保健等,也有道教吸纳借鉴内容,从而为形成其辟谷、导引、房中术男女双修等养生学说增加素养。

2.太平道与《太平经》

太平道是道教初创时的一个派别。太平是极大公平的意思。东汉熹平年间(172年~177年)由张角创立。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创道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据《后汉书·黄甫嵩传》:“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而《典略》称张角之教为太平道。张角以太平道号召民众,于甲子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简称为黄天太平。起义军最终被政府军联合地主武装所镇压,太平道渐湮没无闻。

《太平经》是道教最早的经籍。汉时先后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的《天历包元太平经》12卷,东汉末有于吉的《太平青领书》170卷和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该三种书均失。明《正统道藏》所收录的《太平经》仅残存57卷。《太平经》内容庞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主要宣扬同心奉天的和平改良理念。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张角所创太平道,受到该书影响较大。《后汉书·襄楷传》在谈到《太平经》时讲到“后张角颇有其书”。其影响之一是在于太平理想的追求,二是黄老崇拜与符水治病的宗教思想。

3.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五斗米道亦称米道、鬼道,是道教初创时期的重要派别。东汉顺帝(126年~144年在位)时张陵在今四川大邑境内的鹤鸣山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也称天师道。道徒们为表示尊重,还在张陵姓后加“道”字,称张道陵。南方道教正一派世代奉其为教主。张陵所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初学道的人,名为鬼卒;道徒中的骨干,称为“祭酒”,以“治”为传教单位。据陆修静《道门科略》载,张天师受太上之令,“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另据葛洪《神仙传》载,张道陵是饱学之士,“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据学者考据,张道陵所著道书,已难细考,但是创道并有宗教活动是有史可考的。陵去世后,传教于其子张衡,张衡无建树,但是其妻却习道术,有风采,有作为,她为其子张鲁的兴起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三国志》《典略》《后汉书》在记述张鲁起家的过程时,均不提张衡,而讲张鲁其母,讲张鲁如何取代张修,把教权接受过来,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军合一的割据政权长达30多年。张鲁自号“师君”,将政教大权集于一身,不仅把早期五斗米道的传习继承下来,而且又新设义舍,让流离失所的人安居下来,用宗教神道推行道德教化,使巴汉一带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张鲁投降曹操后不久亡故,五斗米道便陷入群龙无首状态。(〔84〕上283)

《老子想尔注》,是道教早期著作,《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外传》载:“《道德经》笺注,有《想尔》二卷。”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有《老子想余注》二卷,注云:“不详何人。一云张鲁,或云刘表。”此处“想余”显系“想尔”。清末从敦煌莫高窟所出有该著述的六朝写本残卷。据一些学者考证,《老子想尔注》是张鲁与人合作的产物。该著作是从道教立场上注释《老子》的书。首先它从《老子》所阐述的“道”中,引发虚构出太上老君。《想尔》中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84〕286)从此,太上老君便成为道教的三大尊神之一。其次,它发挥和借用《老子》中的词句,阐释引发长生成仙说,而这正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老子》中确有“故能长生”,“长生久视之道”“死而不亡者”,但《老子》讲的是生命顺应自然之法则,哲学意义上的精神不死。而《老子想尔注》则说的是神仙长生。“古仙士实精以生,今失精以死,大信也。”另外,《老子想尔注》将《老子》书中轻贱仁义忠孝的观点,改释成肯定赞同的看法。“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84〕286)

另外,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也是道教初创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虽然该书没有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发生直接对应关系,但该书所阐述的运用《周易》揭示的阴阳对应理论,参合黄老学说,讲述炉火炼丹如何用药、如何把握火候、如何调服丹药,是道教的理论支柱之一。加之该书文字多恍惚、类比,真义不易把握理解,更增加了道教的神秘性。后世之道教的内丹说和外丹说,皆推崇《参同契》为丹经之祖。后蜀道士彭晓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其对《参同契》的要旨大义进行一番解说:“大率以乾坤为鼎器,阴阳为堤防,水火为化机,五行为辅助,真铅为药祖,互施八卦,驱役四时,得药忘言,假意显象。”(〔81〕682)历代有注40余家。宋代理学家较重视此书,朱熹曾作《周易参同契考异》。清代道士董德宁在《黄庭经发微》中说:“道节之古者,《道德》《参同》《黄庭》也。”足见道教对该书的重视。

二、成长整合期

这个时期,是从晋开始至隋代北周而立的300余年的时间。道教从初创而经几位道教思想家的整合,使道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也就是说,经几位著名的道教领袖,把道教初创时期的以符篆斋醮方式吸引道徒进而整合成有严密教仪戒规、注重修炼的宗教组织。同时,产生了具有哲学高度的道教理论著作,使之具有了与儒家、佛家理论相抗衡的理论基础。另外,使民间性质的道教派别向社会的统治阶层与知识分子广泛渗透并获得认可的统一教派。

1.《黄庭经》的产生

《黄庭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由内外两篇组成,全名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外景经》产生在先,始于西晋,时称《黄庭经》。东晋初年葛洪的《抱朴子·遐览》已著录其名。东晋出现《内景经》后,《黄庭经》才改称《外景经》。《外景经》多谈男子修炼之事,据《中国宗教通史》称,该经“似王褒所撰”,王褒是著名道士。《内景经》是王褒的女弟子魏华存(251年~334年)根据《外景经》传本所创,并由她的弟子杨羲、许谧增修润色而成。《黄庭经》将道教的长生成仙的思想与医学、生理学、养生学、气功等相糅合,以七言韵文诗的形式阐述积精累气,健体长生的理论,为道教丹鼎派,尤其是为丹鼎中内丹学的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黄庭经》因其提出三黄庭与三丹田,因此而得名。另外,《黄庭经》还提出了一整套的内养修炼的方法,主要包括积精、累气、存神致虚三个步骤。

《黄庭经》整部著作是韵文诗,这是语文内容的一种拓展。虽然不是句句精华,但许多复杂的内养修炼的理论用琅琅上口的韵语写出,增加了阅读者的美感享受。诸如《内景经》讲到精神的存神致虚,超脱世俗名位利禄,安于恬淡朴素生活时说:“持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当讲到戒慎男女之房事,不可纵欲无节,则说:“结晶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长生”,“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黄庭经》不仅被道教尊为重要经典,而且也很受知识分子的欢迎。晋王羲之曾书写《黄庭经》全文,是书法界的珍宝。宋欧阳修也曾删正《黄庭外经》,苏轼也曾书写《黄庭内经》,又仿其文体作赞词。陆游对《黄庭经》也喜爱,曾作诗曰:“白发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

2.葛洪和《抱朴子》

葛洪(283年~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浙江江宁县)人,著名的道教思想家。他在医药、化学、哲学、文学诸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葛洪的祖父葛玄是位道士,葛洪从小便跟随他习学修炼。葛洪不仅修道习丹,而且博览经史百家。魏晋时期,道教的活动大致有两大系统,一是注重斋祀厨会,符箓禁咒等民间群众性的“符箓派”,人们称之为“鬼道”“妖道”“左道”。一是注重个人清修炼养,服食炼丹的“丹鼎派”,又称“神仙道教”。葛洪习学继承的是后一派的教法,并有所发扬创新。他对道教丹鼎派的创新发展,体现在重要的道教理论著作《抱朴子》一书的理论阐述上。葛洪的著作颇丰,还有《神仙传》《金匮药方》等。而古小说集《西京杂记》,则是颇具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王嫱不肯贿赂画工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等故事,均出于该书。

《抱朴子》一书,分内外篇。内篇20篇,外篇50篇,内外70篇。对早期道教较零散的理论进行了整合、改良,摒弃早期道教中普遍用符箓巫祝等仪式为人驱邪治病的活动仪式,认为那是“愚民之蔽”,正如《抱朴子·金丹》所说:“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提倡金丹说,且重医药,从而建立金丹神液理论。同时,赞扬福贵神仙,贬斥民间道教。《抱朴子·明本》中描绘了神仙逍遥自在,任性愉悦的生活:“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或造玄洲,或栖板桐。听钧天之乐,享九芝之馔,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同时,改造道教使之成为统治阶级也喜欢的宗教,而不是像张角太平道那样“称合逆乱”。从而纠正早期道教的偏失,建立起“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道教信仰。葛洪用经验、归纳、比附等方法证明世上确有神仙存在,并指出仙人可学。《抱朴子·极言》:“古之仙人者,皆由学以得之”,但必须下极大的功夫。“彼莫不负笈随师,积其功勤,蒙霜冒险,栉风沐雨,而躬亲洒扫,契阔劳艺,始见之以信行,终被试以危困,性笃行贞,心无怨式,乃得升堂以入于室。”在这里,《抱朴子》一方面提出古来仙人并非生就,而是经过刻苦学习修炼获得的。另一方面强调师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所学之内容要多方面有艺术性,即“契阔劳艺”。在《抱朴子》之中,总结归纳出长生修持的方法,这就是:积善立功,慈心于物;草木药饵,以救亏缺;屈伸导引,调利筋骨;宝精行气,清心寡欲;金丹大药,寿无穷已。尤其重要的是炼服金丹。在《抱朴子》看来,这是成仙飞升的关键,因此炼丹是最神秘最隆重的宗教活动。《抱朴子·金丹》:“升仙之要在神丹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以上这些理论,都是由“玄道合一”的道教哲学所支持的。在葛洪看来,无论肉体如何修炼,精神上仍然是不完满的,因此,不能忽视精神的修炼和终极的解脱。《抱朴子》借助老庄道家与魏晋玄学,建立起自己的哲学本体论。他认为“玄”“道”“一”是宇宙的本源,《抱朴子·畅玄》:“其为玄道,可与为永”,“玄之所在,其乐无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因此,对于每一个道教徒,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天地人的和谐一体,即“三一也”。《抱朴子·地真》:“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此外,《抱朴子》还对当时社会的矛盾、民众的疾苦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抱朴子内篇》收入《道藏》第868至870册,《外篇》收入第871至873册。

3.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

寇谦之(365年~448年),原名谦,字辅真,北魏天师道的创始人。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学张鲁之道,经年无效,18岁入嵩山,修道七年。后声称太上老君降临,授其为天师,授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太武帝大喜,遂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加封寇谦之为国师,从此道教取得了稳定的地位。寇谦之借助太武帝与重臣崔浩的支持,便对北方松散的道教组织加以整顿。寇谦之对北魏道教的清整,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改造早期道教的民间性质,使其成为统治者可以接受的宗教组织。《魏书·释老志》记载:“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租,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气闭炼。”这里说的就是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的一些做法。诸如废除交五斗米入教,改五斗米道为天师道,自任“新天师”,除去“男女合气之术”,变天师教为单纯的宗教组织。二是重建教仪戒律,规范教徒行为。寇谦之在早期道教教规教仪的基础上,吸收佛教仪制和戒律,为道教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仪,主要有:奉道受戒仪式;宥过祈请仪式;求愿所行仪式,即厨会求愿和烧香求愿;为死亡之人祈请仪式;消除疾病祈祷仪式;三会仪式,即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举行的三元会。这套教仪对教徒来说有近于法律的神圣效力,如有违反便是亵渎神灵,故每条最后都写有“明慎奉行如律令”。另外,还增添了许多戒律,如“戒勿费精气”,“戒勿忘道法”,“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叛不教”等。经寇谦之的改造整顿,北天师道便兴旺起来。

4.陆修静的道教理论与活动

陆修静(406年~477年),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人。南朝宋著名道教活动家,早期“道藏”编辑者。陆修静少宗儒学,笃好文籍,旁究象纬,及长,为求长生,弃绝妻子,入山修道。云游各地名山,寻访仙踪,遇异人授以秘诀,却粒修行。后入京师卖药,得宋文帝召见,入内庭讲论道法。在官府组织的儒、释、道三家的辩论中,陆修静标理约辞大张道教声威。陆修静的成就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改造道教组织,重建南天师道。陆修静对南天师道的改造整顿主要在于,整顿组织,健全“三会日”,加强“宅录”,即道教的户籍登记。健全道官晋升制度。二是编制灵宝斋仪,创立灵宝派。灵宝派以崇奉《灵宝经》而得名。但在晋宋之际,《灵宝经》在流传中真伪混淆、文字错乱。陆修静对该经进行系统整理修订,使之文通字顺内容简捷。同时对《灵宝经》的理论进行论证,制定了灵宝派的“六斋十二法”的完整斋仪体系。同时还为斋仪设计了一套具体、明细的程式。三是撰写《三洞经书目录》,分类整理道教经典。陆修静由于对道教各派都熟知,加之知识广博,对道教经典分类编整,将其编为“三洞”,即《三洞经书目录》,开创“三洞”体例。《三洞经书目录》虽已亡失,但他开创的分类系统直接影响《道藏》的编纂。由于陆修静的功绩,天师道称其为陆天师,上清派尊其为第七代宗师,灵宝派则视其为始祖。

5.集南朝道教之大成的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士,道教理论家、活动家、医学家。10岁时读葛洪《神仙传》,引发长生之志。青年时博通儒家经典,以才学闻名于世。曾入仕做过诸王侍读。36岁辞官归隐,从陆修静弟子学习符图经法。后游江苏省西南部的茅山,得杨羲、许谧手迹,成为上清派重要传人。从此在茅山建华阳馆,把茅山建成上清派的修习研炼的中心,故上清派也称茅山宗。茅山也被道教称之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陶弘景被梁武帝多次礼聘均辞,但梁武帝有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理论,并吸纳儒家和佛教的一些观点而成。主张儒、释、道合流,鼓吹“百家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都有研究。他一生著作颇丰,约有80余种。儒家方面的主要有:《孝经、论语集注并自立意》《三礼序并自注》《注尚书、毛诗序》。道教方面主要有:《真诰》《登真隐诀》《合丹法式》。医药方面有:《本草集注》《肘后百一方》。历法地理等方面有:《帝代年历》《古今州郡记》《撰太公孙吴书略注》等。

三、道教的兴盛和发展

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持续了大约900多年的时间,即从隋立国(581年)开始,至明中叶(1500年左右)。这段时间里,道教大都获得了朝廷的认可、支持,加之自身对理论研究和建构的重视,因此全新面貌的教派兴起,形成既有理论又有完整教阶的宗教实体,从而使道教从理论到实践上长时间与儒、释成鼎足之势。

1.道教进入上层社会

宗教与政治,是宗教与所有上层建筑中最紧密者。道教也不例外。而恰恰是道教与政治亲密的时候,正是二者彼此看重、利用的过程,也正是道教借机开拓发展的时候。当然,在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也获利极大。同时,以语文为基础的教育,乃至整个文化也从中受益。

①隋唐五代统治者崇道举例

其一,隋文帝尊重道教。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建国年号用“开皇“,即采自道经。拨道士张宾揣为华州刺史。道士焦子顺、董自华等被重用。开皇二十年(600年),下诏保护佛像,也保护天尊像,并下令修建道教楼观宫宇。

其二,隋炀帝对道士王远知执弟子礼,置玉清玄坛,使其传教布道。同时,为追求长生,宠信擅长辟谷术的道士徐则、宋玉泉、孔道茂等。大业八年(612年)嵩山道士潘诞为炀帝合炼金丹,帝为之造嵩阳观,华屋数百间,以童男童女各120人供其役使,位视三品,常役数千,所费巨万。六年炼丹不成,又云以童男女胆髓各三斛六斗,可以代之。炀帝发现上当,才处死潘诞。

其三,唐代皇帝因道教教主老子姓李名耳,因此于儒佛道三家中尤重道教。武德七年(604年)唐高祖到终南山谒老子庙。武德八年,造太和宫于终南山。

其四,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说佛、道皆有教化之功,“黄君垂范,义在清虚;释迦贻则,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求业宗也,弘益之风齐致”。(〔84〕550)

其五,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亲赴亳州参拜老君庙,追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据《旧唐书·高宗纪》载:上元元年(674年),武后“条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明年,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这样把道教最高经典《老子》设为科举科目,并让“王公百僚皆习”,这是最高统治者对道教的极大重视,亦是道教进入统治阶级上层进一步扩展的有利条件。

其六,唐玄宗最崇道教,道教因之发展到自它产生以来最盛时期。唐玄宗当政43年中,崇奉道教重要举措有:一是遍立庙观。据《唐六典》载,开元间“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二是追加老君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三年(744年)以金铜铸玄元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躯,并连续两次加封老君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阕玄元天皇大帝”。三是,加封真人真经。天宝元年(742年)置崇玄庙,追号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将其4人所著书分别改称《南华真经》《通玄真经》《冲虚真经》《洞虚真经》(又称《洞灵真经》)。两京崇玄学各置博士助教一员,学生100多人。四是优礼道徒。开元九年遣使迎茅山道士司马承祯入京,亲受道教法篆,以司马祯为师。以道士尹愔为谏议大夫,集贤学士兼知史馆事。召道士吴筠入京,敕待诏翰林。五是尊崇《道德经》,编集道藏。玄宗亲自为《道德经》作注,把其列为诸经之首,颁布天下,令士庶习学。《唐明皇再诏下太上老君观》:“道德者百家之首,清净者万化之源,务本者立极之要,无为者太和之门。……夫使天下百姓,饮淳德,食太和,靡然回心向道。”开元中,发使授访道经,篆成《三洞琼纲》,名为“开元道藏”,计3774卷,为道教史上第一部道书总集。六是公主嫔妃入道。睿宗二女出家女冠,封金仙、玉真。玄宗宠妃杨玉环被度为太真宫女道士,号“杨太真”。

其七,唐武宗狂热崇道。武宗在位仅6年,就两次招道士赵归真入宫,并在皇宫设道场,同行道士数十人。同时建造望仙观、望仙台、降真台、望仙楼,皆穷极奢丽。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在道士赵归真、邓玄起、刘玄靖等怂恿下,下令全国排佛,拆毁佛寺,勒令僧尼还俗。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服食金丹,中毒而死。

②宋代统治者对道教的提倡

宋代统治者对道教的崇信扶植并不亚于唐。道教在唐获得的昌盛之势因此延续下来。宋太祖建国之后,便召见道士苏澄隐,赏赐甚厚。此后,历代皇帝都效法太祖与道士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择其要者如下:

其一,宋太宗的崇道信道。宋太宗两次接见华山道士陈抟,对陈抟大加赞赏:“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84〕下630)赐陈抟紫衣,赐号希夷先生。此外,宋太宗还于端拱中(988年~989年),加自身尊号“法天崇道皇帝”。同时,令人搜集道书,由徐铉、王禹偁等校正得3737卷。

其二,宋真宗崇道事例。真宗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由宰臣王钦若编成《翊圣保德真君传》颁之全国。内中宣扬宋朝受命于天,三教并奖,以道教为主,并述除妖驱邪之“剑法”和祈福禳灾之“结坛法”。封老君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真宗还在全国大修宫观。真宗还选道士校订整理道教经典,成《宝文统录》。张君房重修,成《天宫宝藏》,4565卷。张君房择其精要为《云笈七签》。该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真宗曾召龙虎山天师道第24代天师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这是天师受朝廷“先生”封号之始。

其三,宋徽宗崇道例举。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颁《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政和六年(1116年),诣玉清和阳宫,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宝册,将昊天上帝与玉皇上帝名号连为一体。会道士2000余人于上清宝篆宫,命道士林灵素讲道经,给自己册封为“教主道君皇帝”。之后,给不少道士加封“先生”名号。诏颁御注《道德经》,诏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集古今道事为纪志,赐命《道史》。对流行于江南的净明道予以奖掖。宋真宗曾将南昌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加赠为玉隆万寿宫,禁止樵采,免其租赋,又封其祖师西晋道士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徽宗对道教的扶植,最大的事是修成《万寿道藏》,又名《政和道藏》,凡5481卷,是为道藏最早的雕版印本。

其四,南宋诸君,对道教持积极态度,其中理宗更加重道教。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召见正一道35代天师张可大,命其提举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赐号“观妙先生”。另外,理宗推荐道书《太上感应篇》,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由名儒真德秀代序和跋,宰相郑清文做赞文,由太乙宫道士胡莹负责刊印。

③元至明中叶统治者崇道事例

元立国不足百年,但由于统治者是非汉族入主中原,因此对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特别看重。对中原文化采取主动接受、积极扶植、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的政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亦是元代统治者接受、扶植、发展、利用的对象。而道教则借重统治阶级的权力,使之在上层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深入于民众之中。从明代立国至世宗当政,由于其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义之初借重白莲教的力量,加之儒、释、道融合互补之势已渐入稳固之势,因此,他们均采取并重三教的方针。从元至明世宗,这近300年间,统治者崇道大事例举如下:

其一,成吉思汗尚未灭南宋之时,就曾派近臣持诏专程邀全真教七真中最负盛名的丘处机朝觐。丘预见到蒙古必兴的趋势,以73岁高龄奉诏北上,成吉思汗又发诏邀其西行。丘历四年始达雪山,与成吉思汗相见。《元史·释老传》载,丘劝谏:“欲一天下者,必在乎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十分欣赏丘处机的话,发布“已许不杀掠”的布告。称丘为神仙,赐以虎符和玺书。赐名丘处机所住天长观为长春宫。

其二,明太祖亲近道士。据史载,朱元璋亲近的道士不下10人。知张三丰道威,曾遣使询问不得。正一道42世天师张正常,世居贵溪龙虎山被召入朝,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敕令永掌天下道事。其子张宗初,授大真人,领道教事,洪武十六年(1383年)奉敕重建龙虎山大上清宫。朱元璋还在《御制玄教立成斋醮仪文序》中大赞正一道:“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哉,”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亲制道科仪乐章,并亲自参加祈雨醮事,态度极为虔诚。据《明通鉴》:“上素服革履,徒步至坛,席藁曝日中,夜卧于地,凡三日”。(〔84〕)

其三,明成祖继承太祖崇道政策。十三代正一嗣教真人张宇初,明惠帝建文时犯法夺印诰,明成帝即位后予以恢复。成祖崇信道教真武大帝。他在发动“靖难之变”中,宣扬真武显灵,称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上天上帝,下令修该神之祀地武当山,赐名大岳太和山。前后督夫30万,历时7年,建成拥有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完整有序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在天柱峰顶建筑以铜为质,以金为饰的金殿,使五当山成为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同时,还在北京建造宏大辉煌的真武庙,成为京师九庙之一,官方以时祭祀。另外,在御花园中建钦安殿专祀真武,并制作《御制大明玄教乐章》,为祭祀真武帝之用。为仰慕张三丰,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带玺节香币往访五当山10年有余未得。后来明真宗赐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明世宗各封张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与“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则加封张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从而使道教借重皇权大显其神威。

其三,崇道最甚者明世宗。世宗继位之初,对道教态度一般,中年之后传信道教,希求长生,日事斋醮,不理朝政,老而弥笃。由于世宗的崇道奉斋,致使道教一度很兴旺。然而却助兴了道教徒中一些趋利图名之辈,妄撰伪经虚呈仙丹。而且也使朝中趋炎附势大臣,上好下阿。至于严嵩辈专权弄事,更害社会民众。世宗崇道事重要者有:一是大封真人。如最早宠信龙虎山上清宫正一道士邵元节,封其为真人。敕建真人府于城西,以其孙邵启南为太常丞,曾孙邵时雍为太常博士。另一道士陶仲文,由邵元节推荐入朝,封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并特授少保、礼部尚书,后再加少傅,位至三公,后又加封其为恭诚伯,岁禄千二百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加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另授陶仲文之徒弟郭弘经、王永宁为高士。二是服食金石药。为求长生不死,多次服食道士进献丹药。顾可学厚贿严嵩,自言能炼童男女溲为秋石,服之延年,通于世宗,从而获授右通政,后又拜工部尚书,至太子太保。端明自言通晓药石,服之可长生,由陶仲文荐引,召为礼部右侍郎,加太子太保。三是自己加封道号。世宗为自己父亲上道号仁化大帝,其母为妙化元君,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又加封帝君。四是导引青词兴盛。青词是斋醮仪式上写给天神的奏章表文,用朱笔写于青藤纸上。世宗好斋醮,青词必备,因此大臣以青词取宠。袁炜撰青词最称旨,由侍读升为宫保、尚书,后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典机务。另有严讷、李春芳、郭朴,亦因善青词而受宠。时有“青词四宰相”之称。世宗直到临死时,方有所悟,《明通鉴》卷六三载:遗诏有“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至奸人诳惑”。

2.道教理论研究的深入

道教在统治者的认可、扶植、利用中,不仅借助此强大的外力广泛在下层民众中传播、发展,而且也在知识分子中迅速渗透、扩散。而这种渗透、扩散,引发、激励着知识分子对道教理论向更深层面上拓展探究。这些知识分子,要么兴趣盎然地直接入道,边研究边体验,边体验边总结。要么与自己的特长相结合,从而向道教边缘理论深入。这样一来,道教理论研究便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与儒学佛学相结合,借助老庄理论,向哲学的高度探入。一是与医药、科技等实践相联系,借助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使道教理论更具修炼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道教理论的哲学成就

道教理论的哲学成就,是与老庄哲学易经理论,魏晋玄学紧密联系,但又有它自己的宗教特性。突出成就者唐代有成玄英、李荣。

成玄英是唐初道士和道学理论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道德真经义疏》和注《庄子》30卷。“重玄”一词发端于老子。《道德经》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论述中,玄之又玄,是深远又幽长。玄之又玄,即是重玄。尔后佛教、道教不少学者,都对“重玄”极感兴趣。而成玄英对重玄的理解,显然有新的深度。首先,他将老庄紧密结合,把老子的道论引进庄子的境界说中,使“道”成为主观客观合一的真理。其次,他指出重玄就是“道”的存在方式,即“道”的本质论。第三,重玄还指修道的方式和要求。成玄英的重玄理论是儒、释道融会而又有所发挥发展的道教哲学。

李荣是稍晚于成玄英的唐代道学大师。他对重玄的阐述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经疏》中。他对重玄的研究,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在“道”的论证中,他与成玄英一样,是引理论道。他认为道的特征是“清虚无为”,故能包容整个宇宙,无所不入。道是超越的终极之理,但道有体用,体隐用显,道与万物不分离,体与用处在不断转化之中。其二,重玄在修养上的指导意义。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清静无为的,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道性。但由于人处于尘世之中,感官的欲望导致权财色痴,遂使人丧失道性。故修道必须遗情去欲,返本归根。这样,做到“生死无变于己,寒暑累未于身”,“与天为期,与道同久,终于此身,永与危殆”,就是“得成仙骨”。

此外,唐代还有王玄宽,著有《玄珠录》;司马承祯,著有《坐忘论》《天隐子》;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宋初陈抟,著有《指玄篇》《无极图》;金代王重阳,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丘处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这些著述,都在道教哲学层面上有所新见。

②道教理论与医药学的结合

道教的一大特点,就是为追求长生不死而达神仙境界。除了炼气静修外,炼丹、药治、食补等也是重要的功课。不少学问道士们,便致力人体结构、生理心理、医药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早可追溯到葛洪的《抱朴子》。而唐代的道教学者兼医学家孙思邈,他的研究更为突出。他一生隐居终南山,固辞不受唐太宗、高宗所授爵位官职,一心钻研道学理论与医药科学,著作颇丰,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摄生真录》《保盛铭》《存神炼气铭》《枕中素书》等。他以阴阳五行与天人一体说为基础,对医药、人的生理进行研究。他认为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相同。因此,正如《旧唐书》本传所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因此,孙思邈强调节欲适作、以德济养为养生修炼之本。

③《道藏》的编纂刊印

道教初创时期,理论书籍不多。葛洪在《抱朴子·遐览篇》中所列道经只有670卷,符箓500多卷,共1200多卷。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广为搜集道书,编为《三洞经书目录》总1280卷,其中道经、符图具多,但还包括一些医药书籍,这是《道藏》最早的结集。唐玄宗开元时下诏搜访道经,辑成《开元道藏》凡3747卷。到了宋代,宋太宗曾命徐铉等校正道经,至宋真宗时,在徐铉编校的基础上,由王钦若领衔、张君房主持编纂校订成4359卷的《道藏》,称《大宋天宫宝藏》。张君房又摘其精要编成一本精华本,这就是《云笈七签》122卷,也称“小道藏”。宋徽宗时,又把《天宫宝藏》增加到5481卷,并在福州闽县刻板,这是《道藏》的第一次刻印。刻成后存放于闽县天宁万寿观,故称《万寿道藏》。金代章宗时曾刊印《大金玄都宝藏》6455卷。元初金真道士宋德万遵其师丘处机的遗志,刊印《道藏》于平阳(今山西临汾)玄都观,经历八年刻成7800余卷,经版藏于玄都观,故称《玄都道藏》。但是,上述《道藏》先后亡佚。

保存至现在的是明代编辑刊印的《道藏》。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永乐八年(1410年)张宇初病逝,他的弟弟张宇清升为天师,继续主持《道藏》的编修。至正统十年(1445年)完成并刊印,称为《正统道藏》,总计有5305卷。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命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校刊《续道藏》180卷。明刻正续《道藏》共计5485卷。经版存放于大光明殿,旧址即北京西安门大街光明殿胡同。传到清代,经版已有残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光明殿烧毁,经版全焚。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借北京白云观所藏《道经》加以影印,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明正续《道藏》。

3.教派纷呈兴衰

道教的兴衰表现,还在于其派别的纷呈兴衰,此长彼消,分而有合,合而有分,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吸纳借鉴。从而使道教整体强劲稳健,活力四射。

①外丹道的兴盛与危机

道教从总体上分为符箓派与丹鼎派。符菉派有三大分支,即茅山派、龙虎派img17皂派,元代归于正一道。而丹鼎派则分外丹道派与内丹道派。隋唐时,外丹教派兴起。该派由于炼丹派所需矿物选择不同,以及所持理论的理解有别,分为三派:金沙派、铅贡派、硫贡派。这三派虽然所用矿物有别,而冶炼长生不老仙丹的目标是一致的。由于历朝皇帝,都想长生不死。因此对外丹道的鼓励支持极大,从而使该道在隋唐一代颇为兴盛。但是,服食丹药的实践检验是冷酷的。唐一代服丹中毒致命的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据《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南唐主李昪亦服丹中毒,临终时对齐王李璟说:“吾饵金石,始欲益寿,乃更伤生汝宜戒之”。于是,外丹道派至唐末五代渐而衰落。

②内丹道派兴盛

有识之道教徒,从外丹派的危机中内省渐悟,外丹过度适得其反,而内修虚静不失为长生久视之途。远在晋代,《黄庭经》《抱朴子》已有习修人体三丹田之见解。史家一般把隋朝道士苏元郎看做内丹道的正式创立者。他的著作《旨道篇》,专讲内修之理。他在书中说:“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在他看来,“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认真修炼,“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称为还丹。五代时另一道士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是较高的内丹学理论总结。钟,指钟离权,吕,指吕洞宾,相传此二人是修炼成仙的。该书从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炼养依据,从而总结出完备的内丹理论。《中吕传道集》讲:“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因此,人不修道会死而成鬼,修道而得纯阳之体则为仙。而修道之法在于效法自然天道。“天道以乾为体,阳为用,积气在上;地道以坤为体,阴为用,积水在下”,乾坤交生万物,天地升降交合,常运不衰,故永恒坚固,人效法之,“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内丹道传宋代而久盛不衰。

③全真道的兴起与隆盛

全真道亦称全真教、全真派。它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全真庵聚徒讲道创立。按全真道的教谱,其传授源流上溯至东华帝君,其传承顺序为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喆。王喆号重阳。王重阳有七个弟子,均有文采诗情,他们是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世称全真七子,其中孙不二为女性。七弟子修道传教于关中、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王重阳是一位有文化素养的道教理论家,他创立的全真道淡化了符箓与外丹的理论与修炼方式,而在钟吕内丹学的基础上吸纳融汇禅学和儒学,以三教圆融、三教平等为号召,以修炼心性为主要内容,并把救难济人的行为与得道成仙的宗旨有机结合起来,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王重阳《答战公问先释后道》诗中就讲“识真见性全真觉”。《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载:“凡接人初机,必先使读《孝经》《道德经》,又教以孝谨纯一。及其立说,多引六经为证据。其在文登、宁海、莱州,常率其徒演法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王重阳及全真七子,都有著作问世,且身体力行,加之统治者的支持,使全真道兴盛日久。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会晤,金章宗对王处一召见并赐号体玄大师等。此前张伯端一系内丹派教理与全真道相类,于是二者合一,人称全真南宗。张伯端世称紫阳真人。全真道兴盛发达,除了统治者支持这一外在条件外,内在的条件亦十分重要。内在条件有四:一是创道者王重阳与继承者均是知识分子中的饱学之士,而且个人的品质优良。王重阳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马钰,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孙不二,有《不二元君法语》;谭处端,有《云水集》;刘处玄,有《仙乐集》《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述》;丘处机,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玄风庆会录》《鸣道集》;王处一,有《云光集》《清真集》;郝大通,有《太古集》《太易图》;南宋张伯端,亦有《悟真篇》。二是倡导三教合一,吸纳借鉴佛、儒中的一些思想,而使自身的理论厚实。三是把修道成仙的道教宗旨,引向更切实际的内丹炼就阳神,而不是肉体的直接飞升。四是收徒立会,克己忍辱,传教济世,受到教外民众的崇信。此外,全真道有更为严格的清规戒律,更为严密的教阶组织。规定入道者必须出家,便始于全真道。

另外,宋、金至元代,还有大道教、太一道和正一道,也曾兴盛一时。大道教又称真大道教,是金初刘德仁所创立的。大道教以无为清净为宗,苦炼洁行为要,不言飞升成仙长生久视之事。该教在其五祖郦希诚时曾被元宪宗赐名真大道,教徒遍及黄河流域,江南一带,元末渐趋衰落。

太一道创始人为金代道士萧抱珍。该教用符箓为人治病与清修炼气并重。因该教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或称“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故名“太一”。(〔81〕161)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曾召萧抱珍至皇宫问道,颇得金国皇帝赏识,赐所居道庵名为“太一万寿观”。元统一中国后,萧抱珍去世,元世祖给予很高的评价,改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太一道因此发展很快,七传之后渐衰落。

正一道也称正一派,是由天师道长期演变并与上清、灵宝派逐渐融合而成的。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它重视符箓,以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主要活动。信奉正一道的道士可以结婚。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全真道盛极一时,天师道为与全真道抗衡,遂与上清、灵宝、茅山符箓派逐渐合流,随之正一道兴盛。至公元1301年,第38代天师张与材被授予“正一教主”,总领三山,即龙虎山、閤皂山、茅山符箓。此后凡道教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这样,道教正式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派别。

四、道教的衰微

明中叶以后,由于道教理论的研究创新相对停滞不前,从而使道教内在的支撑力没有了后劲,同时道教所宗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验证。加之统治阶级对道教的政策重心不再是支持而是抑制。如清道光年间停止张天师入觐,并将他由二品降为五品等。道教在官方上层的地位日益下降。但是,道教所倡清修内炼,洁身自好的信条,仍然是道教徒修持静炼的精神追求。不仅道教内不少高士多有新解悟识,而且在教外知识界,统治阶层也有传播扩散。如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三次登台说戒,度弟子千余人,说戒讲稿整理成书《龙门心法》,二十讲颇具新意:“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我之元气”。康熙褒封全真中兴高道王常月。雍正封南宗祖师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以其《禅宗诗偈》入《御选语录》。乾隆拨款修白云观,两度亲至白云观礼敬,并为丘处机书楹联,赞曰:“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龙门派弟子十一代道士刘一明,其《道书十二种》,出入佛释,另创新词,解说清修派之丹法,明白透彻,在丹理上取得一定成就,在实践上亦有深厚功夫。他的《修真九要》分丹功为:勘颇世事,积德修行,尽心穷理,访求真师,练己筑基,和合阴阳,审明火候,外药了命,内药了性。(〔84〕903)他的哲学,以无形大道为宇宙本原,是道宗本色。另外,道教徒众,在传道修炼的同时,代代相承,人人敬行,保护、维修、养护着数以千计的道观宫庵,使之不仅是道教徒们学习修炼的清静安谧的场所,更是与名山大川融为一体的文化自然景观。如《云笈七签》二“洞天福地”所载:“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所列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均是风景幽雅,宫观典朴,文化厚重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