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进篇第十一

先进篇第十一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进篇第十一11.1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也②;后进于礼乐③,君子也④。如用之,则吾从先进。”颜回是孔子的入室弟子,因此,颜回受之于孔子甚多,已非一般师生关系可比。这一点可从颜回过世时,孔子的哀恸表现看出。闵子骞的生母早死,他父亲娶了一房继室,继室生了两个儿子。

先进篇第十一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解

①先进:前辈。②野人:指乡野平民。③后进:后辈。④君子:这里指卿、士大夫等贵族。

译文

孔子说:“先辈对于礼乐,文质得宜,反被视为质朴的乡野之人。后辈对于礼乐,文过其质,但却被视为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进。”

感悟

这章体现了孔子对于礼乐的重视,认为礼乐的修养与个人身份高低贵贱无关。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对于任何一个为官者来说,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显得同样重要,正所谓“为政者先正己”,就是对于为官者自身修养的要求。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注解

①及门:列于孔子门下。②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的弟子。③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的弟子。④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者。⑤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者。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感悟

这一章让人看到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回忆往昔的画面。这是孔子晚年的感叹,当时随他在陈蔡之间一起蒙难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了!在这里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孔子对弟子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应该从孔子对他学生的赞扬中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因此,这也启发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定不能仅看一个方面,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和优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专长,尤其是作为老师和领导更应如此。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和下属的优缺点,才能用其所长,委以重任。

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解

①说:通“悦”,表示赞同。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感悟

这段话表面上看似是孔子对于颜回那种毕恭毕敬、毫无质疑的学习态度的一种批评,实际上却是孔子对其领悟力的赞扬。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与学,就是要达到一种教学相长的状态。不管是老师的教,或是学生的学,都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己悟性。如果教学没有遇到困境,就没有提高升华、互相促进的环境和条件,就仅限于一般的师生关系。而颜回和孔子的关系,更像是师父和徒弟,甚至如父子关系般亲近。历来师徒、父子关系,都只能说是师父帮徒弟,父亲疼爱孩子,哪里能说徒弟帮师父、孩子帮父亲呢?颜回是孔子的入室弟子,因此,颜回受之于孔子甚多,已非一般师生关系可比。这一点可从颜回过世时,孔子的哀恸表现看出。想想看:如果颜回对孔子说的话还半信半疑、困顿难解,那能成为入室弟子吗?所以孔子的入室弟子和一般的学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主要在于对夫子之道的接受和领悟程度,常常与夫子心有灵犀。所以本章让人深感他们师徒超出一般师生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使人对颜回那种心领神会的高层次学习状态敬佩不已。

1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注解

①间:非难、批评、挑剔。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感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听到某某父母夸赞自己的儿女时,总会有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就算这种夸赞是真实的,也会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嫌疑。然而为什么众人面对闵子骞家人对他的称赞却能心服口服呢?不妨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的生母早死,他父亲娶了一房继室,继室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的后母内心里面并不喜欢闵子骞,但是,她为了讨丈夫的欢心,表面上很贤淑,对三个儿子是同样的态度,没有分别。这一年的冬天,她为了在丈夫面前表现她的慈爱和贤淑,就给三个儿子缝了三件棉袄。闵子骞的父亲看到继母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就很高兴,觉得妻子很贤惠。结果一家人在门口赏雪,三个儿子站在一起的时候,后母生的两个儿子很高兴,有说有笑,闵子骞却冷得发抖,话都说不出来了。父亲很奇怪:三个儿子都穿了新棉袄,为什么那两个不冷,只有你冷呢?闵子骞的父亲很恼火,说闵子骞在装神弄鬼,想要挑拨和后母的关系。他去拉闵子骞,可是轻轻一拉就把衣服扯破了,为什么呢?原来后母亲生的两个儿子的棉袄都是用新布做的,唯独闵子骞的是用旧布做的,所以一拉就破了。拉开之后,没想到子骞的棉袄里全塞的是芦花、杂草。做父亲的就很气愤,要把后母撵出去。这时候闵子骞跪倒在他父亲面前哭,请求父亲不要休后母,把后母留下。做父亲的不理解,问他为什么。闵子骞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你把后母撵出去了,那三个儿子都要受寒受冻。他这样一说就把父亲感动了,没有休他后母。

这就是关于闵子骞的故事。他的孝道已经超越了我们平常人的那种对父母尊重与听从的义务,以及对父母赡养的责任。他小小年纪,就能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和谐和亲人的和睦而委屈自己,真正做到委曲求全而毫无怨言,确实令人佩服。所以闵子骞的孝才是大孝。

11.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解

①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感悟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抑》,它的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尚且可以磨去,可是一个人要是说错了话,就没有办法收回了。南容反复吟诵这句诗,说明他对这句话深有体悟,并且时常拿来提醒自己,可以看出他在做事做人上力求严谨,所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反复强调谨言慎行,避免“祸从口出”。因此,言行谨慎不但可以远离祸患,还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城府和器量,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赖。

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解

①亡:没有。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感悟

颜回的好学在孔子看来是极其难得的,因而多次赞扬。

11.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解

①颜路:颜无繇(yóu),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椁(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②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感悟

孔子此番言行并非出于吝啬,也并非是爱车而不爱颜回。只是在孔子看来,父葬子是不必置办外椁的,尤其是不能卖掉车子去步行。孔子虽然现在不做官了,但曾经也做过官,那是大夫级别,现在还保留着这个身份。按照当时的礼制,大夫级别的官员出外必须坐车,所以车是不能卖的。由此可以看出,车对孔子时代的人们是多么重要,它不仅是个代步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我们也不该误解为孔子个人对于身份地位的强烈追求,而应该认识到: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于周礼的遵从,这种遵从已经上升为一种内在的信条,甚至成为他为人处事时不可动摇的信念了。

11.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注解

①噫:表示惋惜的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唉”。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感悟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最好学的是颜回,孔子传承文化的担子,能够接下去继续挑起来的是颜回。然后颜回的不幸死亡,使孔子传承文化大业后继无人,所以,对于颜回的死,孔子伤心不已。从而可见,孔子为了发扬礼乐文化,是多么的用心深切啊!

11.9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解

①恸(tòng):哀伤过度,过于悲痛。②夫(fú):复指代词,此处指颜渊。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感悟

颜回在别人眼里,也许只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一个,而在孔子眼里,他们的情分却超越了师徒,更像是知音。所以颜回的去世,孔子的悲痛不仅是对丧失爱徒的惋惜,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少了一位知己而悲伤,所以这种发自内心的苦楚是很难被常人所理解的。

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注解

①二三子:代指厚葬颜回的那些学生。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感悟

通过这一章所述之事,许多人认为是孔子看重自己的爵品,也有人认为孔子是拘于“礼”的要求,所以不厚葬作为普通人的颜回。实际上,这些理解都不准确。首先,孔子视颜回为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就足以证明他已把颜回当作超越师生的知己了,这样的情分,孔子怎么会因一己之私不厚待颜回呢?其次,在孔子的思想中,一直是反对厚葬,因为厚葬是违反“道”的,而颜回一生追求“道”,至死不渝,所以孔子觉得丧事只是一种纪念死者的形式,从简才真正符合颜回生前的意愿。由此看来,孔子遵“礼”,却并未局限于“礼”。他反对学生厚葬颜回的这一举止虽然容易让人误解,但却用心良苦啊!

11.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解

①事:对待,侍奉。②焉:怎么。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感悟

这一章是孔子讲对待鬼神和人生的态度问题。这和孔子前面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可以互相参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思想的理性特色,放到现实生活中,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孔子讲“事人”,指侍奉君父。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更谈不上了,从而告诉人们将眼光更多地放在现实世界中,做好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把精力放到虚无飘渺的事情上。

其次,孔子又以“未知生,焉知死?”告诉人们面对生命,先要考虑自己应该怎么样活着的问题。人活一辈子,死亡是一件大事,不同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有的人积极地选择了死亡,主动为正义而牺牲;有的人苟且偷生,为活命而牺牲了正义;有的人则因为贪财、贪势、赌气、殉情等付出了生命。如此一来,有的人就死得重于泰山,有的则轻于鸿毛。理性的君子会考虑到什么情况下应该主动去死,什么情况下不应该去死,追求一种合理生死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启发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做事光明磊落,对任何事情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然就知道如何对死亡作出选择了。一个活得很卑劣龌龊的人,一个非常狭隘愚陋的人,是不可能在死亡面前做出高层级的选择的,不是轻用其生,就是当死不死。由此看来,我们要想实现死得光荣,必须先实现生得伟大。

11.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解

①訚訚(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②行行(hàng):刚强的样子。③侃侃:说话温和快乐的样子。④此句别本另立一章。

译文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感悟

这一章充分表现出孔子对自己弟子的了解与关心之情。对于子路,人们非常熟悉,他不但为人刚强,且有勇而少谋,但其刚直近仁,也是很让孔子喜欢的一个弟子。孔子的高兴快乐是缘于他的这些弟子各有特长,他的担心是因为子路过于刚强勇猛会招来祸害而危及生命。孔子对于弟子的缺点可以毫无保留地指出来,可见他与学生之间毫无间隙。这也就启发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且能够在言语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学生各自的缺点能够对症下药,积极引导。

11.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注解

①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货、兵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②仍旧贯:沿袭老样子。③夫(fú)人:这个人。

译文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感悟

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为官者:一种平时话比较多,喜欢侃侃而谈,但是废话居多,说话没有分量;而另一种则平时说话不多,喜欢深思熟虑,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能说中要害,让人肃然起敬。孔子显然是喜欢后一种为官者,他通过对闵子骞的赞扬,再次寄希望于出仕为官者平时要慎言,而关键时刻更要敢于为民请命。

11.14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注解

①瑟(sè):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②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意思是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③升堂入室:堂是正厅,室是内室,此处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感悟

这句话虽短,但却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第一,学生们听到孔子说子路的话,错认为是在批评子路,所以一个个都开始对子路不敬,这一点让人不禁联想到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跟风,总是轻率地由一句话就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盲目地追随大众的观点,常常错误地判断一些事情。

第二,当孔子知道学生们对子路不敬,就指明他所说的话实际上是在肯定和激励子路。所谓“登堂入室”这句成语,就是源于此。所以,孔子这种先抑后扬的教育方式,不仅启发了后来的教育者要善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同时也巧妙地告诉众弟子学无止境的道理:既要看到自己已取得的进步,又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1.1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解

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②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一点儿,子夏有些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感悟

这章强调“中”道。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做过了跟没做到会是同样的结果,以此告诫人们凡事都要有度,掌握好分寸。度是什么?度即任何事情都有的一个合适的标准。于人而言,度就是文化传统界定的做人标准,即我们常常说的仁、义、礼、智、信等。任何偏离这些标准的举动,都是有可能违背道德伦理的。当然,标准如此,它却又有不同层面的不同内涵。人的悟性不同,理解不同,做法也可能不同。有的人做事过于谨慎,离恰当的分寸差那么一点儿,而有的人处事过于勇猛,就往往会过犹不及。所以,度是一种处世之道,近于儒家的中庸思想。这就启发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时都要三思而后行,要适当地揣测事情的轻重,做出恰如其分的决定。

11.16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解

①于:比。②敛:聚集、搜刮。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感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个准则。孔子对弟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对于违反了儒家做人准则的行为,又是毫不含糊,毫不偏袒的。这一章,就让我们看到了孔子那种凛然的正气:不护短、不养恶,即使是自己的弟子也不轻易放过。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质疑: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因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甚至能做到大义灭亲呢?这的确值得深思。

11.17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注解

①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愚:指愚而耿直。②鲁:迟钝。③辟(pì):偏,偏激。④喭(yàn):鲁莽,粗鲁,刚猛。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感悟

对于高柴的愚直、曾参的迟钝、颛孙师的偏激、仲由的鲁莽,孔子是了如指掌的,并且因为他们的性格各异,而要引导他们走向中道,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中庸之道。愚直也好,迟钝也好,偏激也好,鲁莽也好,皆与真有关,都可作为行仁的基本品性。因此孔子是不及则勉之,过则损之抑之,就是依据他们的品行与气质而各有侧重与损益的。由此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确实名副其实,令人赞叹!

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注解

①庶:庶几,相近。②空:贫困、匮乏。③货殖:做买卖。④亿:通“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端木赐不听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感悟

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问与财富这两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在孔子的眼里,那些道德学问比较好的人,应该是能够有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物质分配状态。而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也应取之有道,不应该有暴富的现象发生。但是,真实的社会却发生了孔子所不愿看到的现象,那就是道德学问很好的弟子颜回做到了近乎完善的程度,但却生活窘迫,受着贫穷的困扰。端木赐不接受命运安排,在经商活动中,却猜度行情而屡屡得中,享受着富裕的生活。这在孔子看来颜回的结局是很无奈、很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其实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令人不解的社会现象。

但尽管如此,无论是孔子也好我们这些常人也罢,就算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或者获得什么意外之喜,都要始终坚持自己本来的生活原则,不要迷失方向。因为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才能准确地把握生活的大方向。人生所期待的好机遇常常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强求,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坦然面对。

11.19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解

①善人:善良的人,此处做动词,即做善人。②践迹:踩着前人的脚印走。③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养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

子张问如何能成为善人。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修养和学问也就不能到达精深的地步。”

感悟

这一章中,孔子启发我们如何完善自我,强调了道德修养中学习的重要性。

一心向善的人能积德,但是做再多好事,积再多的德,福报再大,命运再好,也都不是修养心性,只能是一味地行善、做好人。而不学习修养心性的方法、道理,也无从知道如何修养心性。要想达到道德修养精深的境界,不但要讲方法,而且一定要有师父教导、带领,那种精深的、超常的、高层的修养心性的方法,和世间的学问、知识是两回事儿。因此,真正的善人在心性本善的基础上唯有效仿圣人的过人之处,方可自我完善。

11.20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解

①论笃是与: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忠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感悟

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这个观点很是有用,它不仅是一个人自我约束的方法,也是评价他人的一个标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提醒我们了解一个人不要太草率,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观察一个人要学会察言观色,全面分析这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或者甜言蜜语所迷惑,才能彻底地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11.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解

①诸:“之乎”二字的合音。②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感悟

在战场上和生活中,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在教学中,只有像孔子这样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继而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同时,孔子既反对冉求的退缩,又否定子路的冒进,他所强调的正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认为凡事唯有掌握一个尺度,才会做到恰如其分。

11.22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解

①畏:拘求。②女(rǔ):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译文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感悟

情势所迫,师生遇祸,确实有出生入死的感觉。颜渊的后到,引起了孔子深沉的担忧——就是生或者死,而颜渊的回答也让人叫绝。其实,他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先生而鼓起了求生的勇气,脱离险境。在生死关头,作为老师的担忧与作为弟子的忧虑在完全真实的氛围中凸现了出来,可以说是生死与共的。这种超越常人的师生情的确令人动容。

11.23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解

①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②曾:相当于“乃”,竟然。③具臣:普通的臣子。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在问别的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感悟

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即以自己的理想和正义,辅助一个正直的君主,使他向理性的标准、仁道的思想这条路上迈进,假使君主不听这种意见,宁可不干下去。这是“大臣”为行道而来的正气,不是为地位、为功名富贵而来的。这类人相当于我们今天干部中的佼佼者;而仲由和冉求,在孔子眼里只能算得上是一般的臣子,即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作为,这种人就好比我们今天的普通干部。然而,一个人无论居位高低,都必须坚持做人的道德底线和人生准则,即做到绝不背弃道义、背离社会、背叛亲友。

11.24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注解

①贼:害。夫人之子:指子羔。②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感悟

孔子认为要做好官,要为民之父母,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先学习,读书明理,正心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

一个人,书都还没读好,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价值观,你就让他出来做事,在这种声色犬马的环境里,很容易就被社会吞噬了。有人认为一个人即使不读书,在社会上也是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和历练的,可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你就让他到社会中去闯荡,他自己根本无法辨别是非善恶,他如何自立于社会?孔子这句话很有道理,为什么要先读书才出来做事呢?其实读书的过程,是了解圣人之道和世道人心的过程,也是树立一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有了辨别美丑善恶的标准,然后再出来做事,他才知道哪些事能够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是有利于国家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哪些是有害于国家民族、害人害己的。这样就不会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社会当中虽然也有学问,但是毕竟更多的是功利之学。

所以,读书并非纸上谈兵,只有真正先学到知识,才能在未来立足于社会中学以致用。

注解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拘束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一定能做到,但我很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感悟

这一章,记录了孔子闲居时和学生们的交谈。当我们读到孔子那句“吾与点也”这句喟叹时,仿佛看到一位万世师表的圣人心中对于那种平淡生活的向往,读者也一定会有许多对于自己内心理想的真正拷问。在放下那些不务实的高远志向时,心中多少会有一些和孔子一样的那种平静踏实的归属感,这也在暗示我们: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支撑。一个人内心对生活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但绝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说,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这也就启发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天的忙碌后给自己多一点空间,让自己看清楚脚下的路,明白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该怎么样坚定踏实地走下去。因此,不要羡慕别人的鸿鹄之志,也不要轻视别人的胸无大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只要确定自己心甘情愿要走的路,就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