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杭州市银行业发展报告

年杭州市银行业发展报告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杭州市银行业发展报告浙江银监局2012年,杭州银行业运行经历了十分复杂困难的局面,前数月内不良贷款持续“双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与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严控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会商帮扶困难企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守银行业风险底线,银行业顺利渡过难关,运行总体平稳。

2012年杭州市银行业发展报告

浙江银监局

2012年,杭州银行业运行经历了十分复杂困难的局面,前数月内不良贷款持续“双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与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严控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会商帮扶困难企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守银行业风险底线,银行业顺利渡过难关,运行总体平稳。

一、银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末,杭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258.28亿元,比年初增加2793.60亿元,增长10.97%;负债总额27470.11亿元,比年初增加2833.47亿元,增长11.5%;所有者权益增加788.16亿元;本年度累计实现利润232.74亿元。

图1 杭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单位:亿元)

(一)各项贷款增速触底回升

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90.90亿元,比年初增加1512.42亿元,增长9.15%,增速虽仍低于全省11.78%的平均水平,但进入四季度以来,增速回升明显。贷款份额占全省的30.4%,较年初下降0.74个百分点(见图2)。

从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0.07%,中长期贷款增速较慢,同比增长3.96%。从贷款类别看,银团贷款增长较快,其短期、中长期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6.62%和29.19%。

贷款投向分行业看,总量居前三位的是:制造业(5195.35亿元),批发和零售业(2652.1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58.71亿元)。

图2 杭州市与全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速比较(单元:亿元)

(二)各项存款增速回升加快

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149亿元,比年初增加1752.57亿元,同比多增298.75亿元,增长9.53%,高于全省9.50%的平均水平。各项存款规模占全省30.22%,高于上一年度0.0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增速在二季度末触底后,三、四季度持续回升,年末存款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见图3)。

图3 杭州市与全省各项存款余额及增速比较(单元:亿元)

分机构类型看,存款增量居前三位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710.92亿元)、城市商业银行(238.31亿元)、国有商业银行(314.42亿元),合计1263.65亿元,占总增量的72.1%(见图4)。

图4 杭州市银行业各类型机构存款规模占比

(三)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税前经营)2.03%,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分机构类型看,非银行金融机构(3.72%)、股份制商业银行(2.15%)、国有商业银行(2.01%)居前。成本收入比30.50%,比年初增加2.11个百分点;净息差3.38%,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利息收入率85.10%,比年初下降0.68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率13.24%,比年初下降0.87百分点。

(四)不良贷款增势得到遏制

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72.97亿元,比年初增加136.07亿元;不良贷款率1.50%,比年初上升0.68个百分点。10月份不良贷款增速见顶以后,年末最后两个月不良贷款连续实现“双降”,年末不良贷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增势得到有效遏制(见图5)。

图5 杭州市与全省不良贷款比较(单元:亿元)

分行业看,贷款不良率居前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84%),住宿和餐饮业(3.01%),批发和零售业(3.11%),制造业(2.70%)。从行业细分看,家具制造业(7.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22%),食品制造业(5.7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50%)不良率较高。

另一方面,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杭州中小法人资本充足率12.87%,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10.71%,比年初增加0.04个百分点。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290.11%,拨备覆盖率264.84%。流动性方面,杭州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91.88%;法人银行机构存贷比69.39%,流动性比例52.16%。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担保链问题对信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2年,杭州市少数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相继爆发了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企业之间复杂的担保链(圈)关系,层层传递,不断集聚蔓延。担保链(圈)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对信用环境造成了较大损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企业贷款到期后不易找到担保方续保,不少企业更加谨慎对外担保;另一方面是银企之间缺乏信任。同时,部分银行也存在应对危机能力不足,简单提高信贷门槛或上收信贷审批权限,甚至出现对经营正常企业的抽贷、压贷行为。

(二)考核激励机制影响风险管理水平

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考核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经营亲周期性强,追求利益短期化。经济上行期过度放贷,而忽视风险管控,造成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经济下行期却又过度谨慎,出现“惜贷”现象。凡此都不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机构网点迅速扩张,人才储备不足,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加大,部分客户经理风险意识淡薄,加之部分银行基层机构对员工内部管理不到位,有的员工违规涉足民间借贷,潜在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理财业务相关风险需高度重视

银行机构的理财业务在丰富投资人投资渠道、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理财业务规模迅速扩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较弱、风控能力欠缺等问题也暴露出来,相关业务存在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信誉风险等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金融消费者大都将理财产品视为一种变相的存款,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投资,而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的相当数量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收益型,这就造成买卖双方对相关风险收益特征认识不一致,一旦出现亏损,就容易产生纠纷。

三、相关工作建议

2013年,杭州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开展“提升信用品质,服务实体经济”主题活动,防范风险守底线,改革创新促转型,支持实体优服务。

(一)坚守风险底线,着力重塑良好信用环境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首先,要着力抓好重点风险防控,对平台贷款风险,继续执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政策,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房地产贷款风险,要认真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差别化房贷要求,加强名单制管理和压力测试。对企业集群风险,要加强监测,分门别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对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要坚持有保有压,确保风险可控。其次,各方继续通力协作稳妥处置企业资金链风险。银行机构要积极做好企业排查风险,加强同业协调,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做好涉险企业风险分类处置。第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员工管理,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员工参与民间融资,严防员工行为失范可能引发的案件风险。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家风险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企业之间、银企之间互信共赢的良好信用环境。

(二)扎实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继续保持走在前列。鼓励引导信贷机制和文化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在创新逆周期的信贷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上有所突破。切实转变过分看重担保、轻视第一还款来源等不合理经营理念,严格避免过度授信,有效减少多头授信,切实规范异地授信。以稳步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为契机,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进IT系统、转变经营理念。努力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转型,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杭州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理财业务管理水平,实现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强化风险防控。重点规范销售行为,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要将风险提示放在首位,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使客户认识到理财有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