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间小额融资理财

民间小额融资理财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金融运行情况2011年,浙江省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运行总体良好,融资结构明显改善,各项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转型升级的能力持续增强。图1-2 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2012年3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强调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1年,浙江省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运行总体良好,融资结构明显改善,各项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转型升级的能力持续增强。

(一)银行业健康发展,货币信贷平稳运行

浙江省银行业切实按照宏观调控要求,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1.银行业健康发展,规模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195家,其中法人机构158家,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达10935个、从业人员199456人(见表1-1)。全省银行资产总额达75545.2亿元,同比增长16.6%。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全行业资产利润率2.56%,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92%,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拨备覆盖率为210%。

表1-1 2011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

续表

2.存款增长明显放缓,储蓄存款波动加剧。2011年年末,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见图1-1)。受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和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用款需求明显上升,单位存款大幅下滑,余额同比增长9%。储蓄存款平稳增长,但波动性加剧。

图1-1 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3.贷款增长合理适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11年,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比年初新增6481.5亿元,同比少增1175.5亿元,增速比上年降低5.9个百分点(见图1-2、图1-3)。贷款期限结构变化明显,全年本外币短期贷款增量占比提高19.8个百分点,而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回落28.2个百分点。

图1-2 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支持重点突出。一是“支农支小”力度加大,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增速分别比全部贷款增速高出5.2个和4.8个百分点。二是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全省“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4.4%。三是房地产、基础设施信贷增长放缓,产能落后行业贷款得到控制,制造业、零售业贷款占比提高。四是抵质押方式创新积极推进,农房抵押贷款和农房改造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海域使用权贷款快速增长。

图1-3 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4.贷款利率震荡走高,民间借贷较为活跃。2011年,全省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57%,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波动上行,货币市场利率稳步攀升。2011年,浙江省民间借贷总体活跃,监测的民间借贷量价齐升,利率前三季度逐季攀升,第四季度有所回落(见图1-5)。

表1-2 2011年浙江省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5.银行业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成效显著。各国有商业银行在浙江的分支机构改革工作继续推进,经营业绩稳步提高。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成果,邮政储蓄银行二类支行改革扎实推进,全年共启动10家县级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工作,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家。浙江省法人银行机构全年共设省内分支机构91家,网点布局转向重点新区和中心乡镇。

图1-4 浙江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图1-5 浙江省民间借贷量价监测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6.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业务量和参与面不断扩大。全省2万多家出口企业纳入第二批试点,2011年累计结算量309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参与企业扩大到3500家,金融机构增加至34家。业务种类日益丰富,从货物贸易扩展至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保函等业务。

专栏1 温州市民间借贷发展状况分析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较为活跃。为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自200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定期监测民间借贷利率走势和市场动态。至2011年年底,温州全市已设立140多个监测点,初步形成涵盖城乡社会各种借贷市场系统化和多层次的监测体系。

从监测情况看,民间借贷利率具有如下特点:市场化程度高,充分反映社会资金供求关系;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不同区域的利率水平差别较大;利率水平因资金用途、风险程度、借贷期限、信用程度等而不同;长期走势与银行利率、物价指数密切相关。其所受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也综合多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资金供求关系和民间融资市场秩序。

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较为活跃,借贷期限以短期为主,借贷利率总体呈先扬后抑态势。一至四季度,温州市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分别为24.46%、24.48%、24.97%和24.30%,前三季度量价齐升,第四季度发生额缩减、利率回落。从用途看,温州的民间借贷资金既有生产、投资等长期用途,也有短期垫资、拆借周转、过桥贷款等短期用途,其中,“生产经营”民间借贷占比在70%左右。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但也存在着资金流向监测困难、风险隐患难以掌控、债务纠纷容易发生等潜在风险。2012年3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强调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下一步,温州市将加快研究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流向,稳步推进地方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力争通过金融综合改革,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金投资难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与民间资本的有机融合,推动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二)证券业经营总体平稳,股票市场融资活跃

2011年,受国内资本市场大环境影响,浙江省证券市场交易萎缩,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发展总体平稳,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活跃。

1.证券期货业经营平稳。2011年年末,全省有法人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37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全年证券市场交易总额同比下降15.3%(见表1-3)。各法人证券公司继续推动证券经纪业务转型。期货业发展总体平稳,全年代理交易金额43.5万亿元,实现利润6.5亿元。

2.上市公司融资活跃。2011年年末,全省境内共有上市公司226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1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6家,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四位。全年上市公司股票融资558.6亿元,其中IPO融资348.2亿元,年末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0484亿元。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基本建立起规范运作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机制。

表1-3 2011年浙江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证监局。

(三)保险业务稳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2011年,浙江省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市场体系继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保险功能日益发挥。

1.市场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浙江省新增保险市场主体9家,各类保险机构达到3654家,兼业代理机构9745家,行业从业人员16.8万人。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9.9%,保险业总分机构、中介机构、行业社团共同繁荣发展的市场格局日益完善(见表1-4)。

2.保险业务稳步增长。2011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9%,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17.1%。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渗透率和融合度不断提高,保险深度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同比提高358.8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平稳推进,全年共为135万户农户提供234亿元的农业保险保障,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参保率为98.7%。

3.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全省保险业经营效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财产险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4.2亿元,居全国首位。人身险公司业务结构良性调整,主要指标持续好转。

表1-4 2011年浙江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保监局。

(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直接融资创出新高

2011年,浙江省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各子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持续推进,金融资源配置继续优化。

1.直接融资比例大幅提高,融资结构继续改善。全省非金融部门融资稳步增加,融资量为7778.4亿元。企业以贷款、债券、股票三种方式融入资金总额的占比分别为83.3∶9.5∶7.2。贷款融资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债券融资占比明显上升,带动直接融资比例大幅提高至16.7%(见表1-5)。

表1-5 2001—2011年浙江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发改委、浙江证监局。

2.同业拆借交易放量,债券市场交易活跃。2011年,全省银行间市场成员累计同业拆借交易量1.4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净融入资金8814亿元。市场成员债券交易量明显扩大,累计现券交易额8.8万亿元,同比增长27.6%,累计债券回购交易额4万亿元。

3.票据业务平稳发展,市场利率振荡走高。2011年,全省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3万亿元,全年累计贴现票据1.4万亿元(见表1-6)。票据贴现余额低位振荡,月度间呈现“W”形走势。票据利率持续上升,全年银票直贴利率和买断式转贴现利率分别为7.47%和6.75%(见表1-7)。

表1-6 2011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表1-7 2011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4.黄金交易量价齐升,外汇交易有所回落。2011年,国际黄金价格持续振荡上行,全省黄金业务大幅增长,全年成交量达62.4万公斤,同比增长181%,其中个人账户金占全部交易量的8.02%。全省市场成员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同比减少21%。

5.金融创新有效推进,支持重点突出。全省金融机构在产品、流程、渠道、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进结算、理财、债券承销等中间业务发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覆盖率稳步提高,竞争优势有效提升。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注册金额超过700亿元,实际发行额突破470亿元。积极开发运用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小额贷款卡等60多种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中小企业、“三农”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创新。

专栏2 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海岸线长度占全国的21%,海岛数量占全国的40%,滩涂资源占全国的13%,在中国沿海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海洋经济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函〔2011〕19号),标志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发挥金融在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省海洋办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二十条政策意见,全省金融机构在海洋金融业务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长效机制。目前,全省金融机构已将海洋金融列为下阶段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探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海洋金融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建立海洋金融专业服务团队。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制定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制定了海洋经济营销指引。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海洋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浙江省政府与近30家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签署了金融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协议,金融机构在信贷增量、机构设置、人力资源、业务授权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银团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10.4亿元的多元化融资支持;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在舟山专门成立了船舶金融创新小组,单列信贷资源;农业银行特别赋予浙江省分行海洋经济领域的信贷产品创新权限,允许分行自主开发各类信贷创新产品。

三是加快金融创新,丰富海洋经济融资模式。全省各级金融机构推出了船舶金融、港航物流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丰富了海洋金融发展的融资手段。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船舶出口卖方信贷、沿江沿海船舶贷款等产品支持船舶企业,渤海银行杭州分行开发了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现船抵押项目贷款在内的综合性船舶金融服务方案,宁波象山农村信用社创新开展渔船抵押贷款业务。

四是发展直接融资,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融资总量。目前全省已有宁波港集团、杭州湾大桥、宁波海运等海洋经济重点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6亿元,舟山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发行了15亿元企业债券,有效拓宽了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当前,海洋金融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产品和服务有待丰富和提升。下阶段,需进一步推动海洋金融发展:一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组建地方性专门服务于海洋经济的金融机构,引入在船舶金融、航运金融等方面优势明显的外资银行;二是推动海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在建船舶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进出口信贷、保函、信用证、出口信用保险、海上航运保险等金融产品;三是拓宽海洋经济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发行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探索支持涉海产业的优质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四是优化海洋经济对外贸易投融资的外汇管理,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海外投融资平台,鼓励企业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探索在沿海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金融试点。

(五)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金融生态继续优化

2011年,浙江省全面深化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丽水模式”的推广力度。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规范引导民间融资,推动浙江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征信系统覆盖面继续扩大,服务对象日益广泛。全省已开通查询用户5.1万个,系统月均查询量达278.7万次,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质性推进,融资环境有效改善。全省累计为17.4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2.9万户企业获得了银行6095亿元的贷款。以“政府支持、人行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受益”为特点的“丽水模式”向“浙江模式”转变,全省累计为615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面达26%。

3.民间借贷有序疏导,潜在风险得到防范。率先在全国制定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探索民间金融阳光化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