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法维护受教育权

依法维护受教育权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4:依法维护受教育权对应的课标内容标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利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①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受教育权。

专题4:依法维护受教育权

对应的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考什么——知识点详解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利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义务教育的特征

国家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着力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义务教育的特征: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本部分内容,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达到要求。从认知层面上,就是认识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从情感层面上,要体会国家为我们能接受教育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家庭为供我们读书所付出的努力;从行为层面上,要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自觉履行自己受教育的义务。

●本专题复习的重点是义务教育及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有关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紧密,针对性、教育性强,要重点掌握。

怎么考——典型题例分析

【题例1】九年级学生张某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认为既然上了大学也很难找到工作,还不如现在就去找工作,于是就辍学打工挣钱。张某的做法( )

A.没有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B.能减轻家庭负担,为父母分忧

C.可以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

D.有利于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德州市2009年中考

〖解题指导〗首先对张某的想法做出价值判断: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中途辍学是错误的,因此,B、C、D都不是正确选项。

〖答案〗A

【题例2】现代社会,学习作为生存方式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我们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苏州市2009年中考题

〖解题指导〗将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每个选项所表达的意思一一对应,就可得出正确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人珍惜年轻时期学习的大好光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表现了终身学习求知的精神和追求

〖答案〗C

【题例3】关注社会,分析说明。

材料一:“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1000颗感恩的心将化作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这是一所农村小学的全体学生在今年春天写给温家宝总理的信。信中表达了学生、家长对政府一项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

材料二: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材料一中的这项惠民政策表明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发展战略?

(2)这项惠民政策是针对我国目前怎样的国情提出来的?

(3)结合材料,谈谈这项惠民政策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意义。

——河北省2007年中考题

〖解题指导〗正确解答该题的所有要求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材料与设问的具体结合:(1)中这项惠民政策的“免费”是与我国义务教育的哪一个特征相对应;(2)中的惠民政策与国情中的哪些方面是直接联系的;(3)中的“意义”也很多,考虑到“结合材料”这一要求,就应将“意义”限制在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受教育权的保障、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参考答案〗(1)免费性;科教兴国战略。(2)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或人口素质偏低)。②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比较大,不少农村子女因家庭贫困不能很好地接受义务教育。③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3)①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受教育权。②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我国教育均衡发展。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人口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练哪些——中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练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今天,教育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接受教育,才能( )

①摆脱愚昧,增长才干    ②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③唤醒人的潜能,发展才智  ④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

①具有强制性           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③应完全由国家负责,并予以保证  ④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4岁的初中生小明因家庭困难,经父母同意辍学,到一家餐馆打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明打工是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小明辍学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餐馆老板雇用小明,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小明的父母允许他辍学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农民张某让小学毕业的女儿辍学外出打工,村委会干部多次劝导无效,于是镇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A.强制性 B.公益性 C.全民性 D.普遍性

5.某市一家长向当地法院起诉,状告离其家最近的某小学拒收他6周岁的孩子入学。法院依法受理此案,责令该小学无条件接受其孩子入学。这说明( )

①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  ②公民的受教育权受法律的保护

③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④法院决定适龄儿童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6.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公办学校要招收辖区内农民工子女。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  ②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现象

③促进社会公平     ④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对右图中弃学打工的“同桌”的行为,有下列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青少年应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②弃学打工是学生的权利,不必干涉

③弃学打工也是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

④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同桌的你(有感农村学生弃学打工)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宇因对学习没有兴趣,就辍学外出打工。老师劝他返校学习时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小宇却说:“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老师找到小宇的父亲,希望他协助学校做工作,让小宇读完初中。小宇的父亲说:“我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不想上学,谁都管不着!”回答8—9题。

8.对以上几个人的说法正确的评价是( )

A.小宇、教师的说法正确,小宇父亲的说法不正确

B.老师、小宇父亲的说法正确,小宇的说法不正确

C.老师的说法正确,小宇和小宇父亲的说法不正确

D.老师、小宇、小宇父亲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9.“我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不想上学,谁都管不着!”反驳这一观点最好的理由是( )

A.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C.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D.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

10.我国农村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A.强制性 B.公益性 C.普及性 D.统一性

11.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国家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之后,又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

①这一举措是有法律依据的    ②这体现了国家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③这体现了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  ④这有力地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未来五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国家采取这一措施( )

①将有力地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④体现了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许振超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敬业奉献       B.要具有过硬的技能

C.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D.要有创新精神

14.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下列语句能体现终身学习这一思想的是(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5.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温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在与编辑和读者交流心得时谈到:“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②一个人只要读好书,就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功

③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

④国家要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简要回答。

14岁的八年级学生高光,不听学校老师的反复劝阻,经家长允许后辍学外出打工,某企业未经审查就予以录用。

(1)高光这样做没有履行什么义务?

(2)对高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有谁?

17.简要回答。

小华是某校八年级学生。进入下学期,他发现班里辍学的同学多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小华决定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小华决定去做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使他们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请你帮他做一下准备工作。要想劝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小华应该用哪部法律最有说服力?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18.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瞬间成千上万的人痛失亲人;成千上万的人致伤、致残;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

段志秀是解放军从北川中学废墟中救出的有危重伤情的女孩。清醒后的段志秀得知自己左腿被截肢后,意志非常坚强,没有流一滴泪,医护人员都叫她坚强女孩。5月24日,温家宝总理来看望她时,她写下四个字——“我想读书”。同为中学生,你能从她的事迹中得到哪些启示?

19.简要回答。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青少年的受教育权更好地得到实现。对此,同学们也有真切感受。

感言一:小英说:“我是一名农村学生。新学期开始后,我发现教室宽敞了、桌子新了……与城里学校的差距小了。”

感言二:燕子说:“我家穷,前年没钱交书费、学费,退了学。‘全免’后我才回到校园,‘自古读书需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钱’,真好!”

看了以上两则感言,你的感言是什么?

20.探究与实践。

有位72岁的老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国家放宽对考生报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于2001年、2002年两次参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录取。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

某校八年级(4)班学习了上述材料后,准备召开一个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

(2)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请围绕主题发表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