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都江堰城市景观中的

都江堰城市景观中的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都江堰城市发展与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体现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实施中,本文就此重点论述了都江堰水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形式,试图以此来探究水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交互关系。本文对都江堰城市景观中如何应用与传承水文化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多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思考。都江堰水文化的物质形态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和相关水事活动器具。这些文化遗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态,是都江堰城市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成都,610039)

摘 要: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都江堰城市发展与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体现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实施中,本文就此重点论述了都江堰水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形式,试图以此来探究水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水文化;都江堰;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识别码:A

从古至今,水文化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着社会形态、文化意识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水文化历史悠久、特色突出的都江堰城市,也随着水文化的变迁变化着城市的面貌。“5·12”汶川地震却打乱了都江堰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使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水文化遭受到严重破坏,虽然经历了近六年的恢复与建设,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谋划与设计实施,都江堰水文化的保护与生活的融入有了较好的再现,但作为内涵丰富的水文化如何与都江堰城市发展更同步、与人们生活更密切相关等问题,还需要更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与思考。本文对都江堰城市景观中如何应用与传承水文化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多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思考。

1 关于水文化

人类对水的认识经历了治水、用水、识水、亲水的漫长发展过程,由此才逐渐形成了具有丰富物质形态和精神内涵的 “水文化”。学者认为水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水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与水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成果等[1]。2005年12月,国际水历史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 “水与文明”为主题的第四次全球大会,并在会上确定了2006年 “世界水日”的主题 “水与文化”。同年的 “中国首届水文化高峰论坛”上也明确指出 “世界水日”的主题为 “水与文化”。就此,水文化成为解决水资源、融入生活、持续发展等重要话题被引入到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中。

2 都江堰水文化的存在形态

2000年11月,都江堰与青城山荣登 《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以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功能价值成为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美结合的典范。其水文化也因涉及、覆盖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民俗科技、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而受人尊崇,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物化形式和精神内涵。

2.1 都江堰水文化的物质形态

都江堰水文化的物质形态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和相关水事活动器具。如以渠首为主的三大水利工程建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在设计和布局上能遵循自然规律,首尾呼应,相辅相成。鱼嘴形态宛如湍急江水中畅游的大鱼,与江水、岸堰、山脉形成一道完美景观。从李冰修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水利工程以来,历代治水先贤们围绕 “引水、泄洪、排沙、灌溉”这个主题,在不断的水利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水利设施、设备、工具。据明嘉靖 《重修四川总志》十六卷所附 《议处修堰新规》记载:“修筑堰头,水利民台及减水河所用工程,有闭水三脚”,又称 “杩槎”,如图1所示。它采用桤木、麻柳等杂木原料制作,用三根圆木和竹绳缠扎为等腰三脚架,迎水面两根为 “照面”,背水面一根为 “剑木”,上端为 “马脑顶”,中部三根短木为 “盘杠”,盘杠上压重。照面前放置堰梁、签子、竹笆和搪泥,自下而上层层抛入掺有卵石的黏土,浑然一体,彼此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截流堰[2]。竹笼是用灌县以西旋口一带白甲竹为原料编织而成。竹笼造型有蛇皮笼、三角笼、座圈笼、铺盖笼等。根据治水和水流速需要,确定竹笼的大小、长短。竹笼内装卵石,用来筑堰、截流、护岸等,如图2所示。除杩槎和竹笼外,还有干砌卵石、木桩、羊圈 (如图3所示)等护岸设施以及用于祭祀、镇水、淘滩、测水的石人、石马、石犀、铁龟、铁牛、铁板、卧铁等器物。这些形态简洁、结构简单实用的水利工程设施与器物,是古人科学治水方法的物化形式,充分展现了都江堰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传达出润泽厚重的水文化气息和独特的都江堰地域文化特色。

图1 杩槎

图2 竹笼

图3 羊圈

2.2 都江堰水文化的制度形态

水文化所呈现出的制度形态是人类从事水事活动和社会生产劳动中所产生的。在治水过程中,伴随着水文、勘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水利研究等行为衍生出了相关的水利法规和制度。随着水文化的演变,这些法规和制度也逐渐发展成符号化的景观融入都江堰城市变革中。如 “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弯截角,逢正抽心”“急流缓受,不与水敌”等。

2.3 都江堰水文化的精神形态

精神形态是都江堰水文化的核心。在都江堰历代治水中,无论是 “无坝引水、自流灌溉”,还是现代技术下的闸群调水,始终体现了 “以人为本、人水共生”的价值理念。在设计和布局上,以渠首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为主的三大水利工程正是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也诠释了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精髓,看待事物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用全局的观念去分析和处理,充分尊重客观与自然规律,抓住事物变化关键时机,用最佳的方式获取最好的效果[3]

3 水文化在都江堰城市景观中的表现形式

都江堰城市景观发展一直遵循 “参天地之造化,而道法于自然,已顺天应人”的原则,依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流态势,审时度势地建堰而形成城市景观[3]。如今的现代景观设计,主要遵循水文化的精神内涵,模拟自然遗产形态,将先贤治水理念通过文字、图形、色彩、材料等融入其中,以传递都江堰丰富的水文化。

3.1 水文化的原样性表现

时至今日,都江堰地域内仍保留着许多还能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建筑和水事活动器物,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安澜索桥、水坝、水渠、水闸、渡槽、涵洞等,以及用于江水截流、导流的 “杩槎”,卵石干砌护岸;竹笼、木桩、羊圈护堤筑岸;展示淘滩标准横卧于江底的卧铁以及用于祭祀、镇水的石人、石马、石犀、铁龟、铁牛等。这些器物是水文化发展演变中沉淀的符号,也是社会流变中活态存在的物质形式,仍能以景观功能在都江堰城市设计与实践中发挥作用。又如沿江坐落的二王庙、安澜索桥、茶马古道、伏龙观、离堆古园 (如图4所示)、南桥等古建筑,在设计布局上遵循 “取材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原则,以奇妙各异的造型、古朴典雅的风格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而供奉于伏龙观、二王庙中的李冰父子神像和陈列于此的文物、文献以供人们瞻仰,并使人们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历程及产生的文化。这些文化遗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态,是都江堰城市景观文化的核心组成。对水利工程建筑、遗迹以及文化进行精心保护,与现代造景元素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城市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道独具都江堰特色的水文化景观

图4 离堆古园水景

3.2 水文化的改造式表现

“5·12”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市内历史悠久的传统水利工程与建筑物造成了巨大破坏。震后都江堰市政府结合灾后重建,以保护遗产、传承水文化的原则,对受到严重破坏的传统水利工程与建筑物进行修复和改建,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和现代技术进行修旧如旧,再现原有的历史风貌,再现传统水利工程与建筑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以漩口镇为基础改建的灌县古城,以打造 “世界水文化旅游古城”为主题,突出古城风貌特色,恢复东门城楼、历史古迹和街巷,将引岷江活水入古城,融山、水、堰元素为一体,充分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底蕴。古城内杨柳河两岸建筑以川西民居为基调,匠心独具,河岸边耸立的木质水车、雕塑以及建筑飞檐悬挂的红灯笼,河上横跨的小桥,随风飘舞的杨柳,使古城景观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水利工程建筑的神韵,又满足了现代景观的功能需求。传统与现代水景结合,彰显了都江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水文化的精髓。而始建于清光绪四年 (1878年),被誉为 “水上画楼”的都江堰南桥,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它雄跨于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之上,连接南街与复兴街,是都江堰最重要的城市 “名片”景观。在地震中南桥受到覆灭性的破坏,都江堰市政府对南桥实施保护性拆除及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专家和川西地区大量的能工巧匠,按原貌、原风格特征,采用传统工艺技术修建。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利用钢木对桥身加固,使桥身雕梁画栋,桥廊配以诗画匾联、精工绘制的山水风景和神话传说壁画,桥头重檐彩塑珍禽奇兽和各种民间传说戏剧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并且运用LED灯对桥身进行装饰,让这座具有浓郁都江堰水文化韵味的廊桥更加辉煌壮丽,如图5所示。

图5 都江堰南桥

3.3 水文化的创新式表现

都江堰传统水文化的再现并不是简单的原样复制,而是借助现代景观设计的语言形式,对不同的水文化元素进行提炼而形成新的形态语意,将水利工程建筑和器物的形态进行分解、重组和再现,形成新的造型语言和文化符号。通过现代景观的空间表现形态、造景手法、景观小品造型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改善了城市环境,营造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景观,进一步深化和再现了地域特色和自然融入的思想。如图6所示的俞孔坚先生主持设计的都江堰广场,以 “天府之源”“投玉入波”为主题,紧扣都江堰 “水文化”,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提取岷江河床形态,塑造景观水池;用 “鱼嘴”造型构成水坡、网纹水膜景观;将传统水利工程建筑、传统水利工具杩槎和竹笼提炼出新的形态元素,并附于现代几何形体之上,将场地进行空间划分,塑造出广场主体景观 “导水漏墙”和 “杩槎天幔”,再现杩槎和竹笼的神韵;将石、水和农耕文化巧妙融为一体,“投玉入波”雕塑、广场中央李冰父子铜像屹立其中,形成了纪念性核心景观[4],也与鱼嘴、飞沙堰、宝瓶三大水利工程建筑物遥相呼应,从空间上共同营造出一个极具地域场所精神的滨水公共区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创新发展了都江堰水文化,彰显出时代精神。

图6 都江堰广场

4 结语

都江堰城市因水而兴,水利工程的发展孕育出丰富的水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景观,深受当地自然和水文化的影响,因此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与风貌。要让水文化始终与城市保持共同发展,将水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与时代的和谐共生中,这是都江堰城市景观中水文化传承的根本,也是都江堰水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中华水文化概论 [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 [M].成都:成都出版社,1983.

[3]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中华水文化概论 [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4]俞孔坚.人民广场——都江堰广场安全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联系方式:

E-mail:zhouyong68218@163.com.

[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都江堰水文化传承与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项目编号:W13231033)。作者简介:周勇 (1968—),男,四川岳池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家协会陶瓷专委会会员,四川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发表论文及作品2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