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城市”特征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城市”特征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公共性景观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与城市之间形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趋势呈现出综合化与模糊化的特征。其中,内在特质是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属性,包括视觉美感、生态环境、大众游憩三个方面,是景观的内部效用和显性作用。

2.1.2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城市”特征

1)城市的重要组成

城市公共性景观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与城市之间形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城市公共性景观是城市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包含关系的对立统一体,表现出互塑共生的密切关系。城市对于公共性景观的作用表现为两种相反的作用或输入:一方面为城市公共性景观提供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激励及资源条件,例如使用者、人文气氛等,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入;另一方面给公共性景观施加约束、干扰等消极的作用,例如功能限定、环境污染等,是不利的输入和压力。同样,城市公共性景观对城市也具有两种相反的作用或输出: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功能服务,例如提供活动场所、体现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等,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出;另一方面景观自身的建设性破坏或者与其他子系统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展开的不当竞争,也会造成城市文化丧失、土地资源浪费等消极作用和不利的输出。图2.1描绘了城市公共性景观与城市之间的这种关系。

可以看出,城市公共性景观与城市其他构成元素之间必然存在吸引、排斥、竞争、摩擦,需要通过系统整合才能实现良好的共生和协作。在实现系统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城市公共性景观既是物质层面上的载体,有时也是人类活动联系的载体,还是城市各种功能要素之间联系的载体,体现出强渗透性、交融型、共生性和包容性。

img20

图2.1 城市公共性景观与城市相互关系示意

2)土地使用性质

与城市的其他构成元素一样,城市公共性景观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反映在具体的土地利用上,主要包括三大类城市用地(表2.2)。

表2.2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用地性质

img21

注:城市用地性质类别划分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其中,城市绿地类别划分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3)时空构成特征

从土地使用性质可知,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建筑密度低,在空间构成上以“空体”为主,是城市公共空间[6]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其他用地,诸如居住、商业、办公等,在空间构成上往往以实体为主,二者形成“虚与实”的鲜明对照以及相互依存的“图底关系”。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空体”特征,并不意味着它只是单纯的平面化的二维发展。当今,城市用地紧张,提倡紧凑型城市发展布局,如何开发利用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第三维”已经成为景观建设的重要趋势。

与建筑实体立竿见影的建设成果不同,要达到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理想效果需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不论是植被的生长,还是场所感、人文内涵的培育,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发展不会定格在景观工程竣工之时,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持续变化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在这过程中,周边区域的发展变化也会对城市公共性景观提出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使用特征。这就要求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发展是动态平衡的,在空间利用上具备灵活、复合的特性。

4)物质形态类型

正如第1.2.1节所述,本书选取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公共性景观,在物质形态类型的表现上,主要包括广场、公园、街道等人工非实体景观,以及山林、水系、湿地等城市自然景观地(区);在景观构成元素上,体现出从街道、广场、公园到各类自然景观地在自然属性上的增强和人工印迹上的减弱;在平面形态的几何模式上,可以分为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面状景观以及带状景观。按照在城市中的功能划分和使用者行为特征,城市公共性景观又可以划分为居住型、工作型、交通型和游憩型四大类[7](表2.3)。

表2.3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物质形态类型及表现

img22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趋势呈现出综合化与模糊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人工或自然的景观元素穿插结合,设计手法也相互引用,街道、广场、公园甚至自然景观地经常结合在一起出现。例如上海的鲁迅公园、静安公园、世纪公园、淮海公园等都先后采用前大片广场后公园的方式;世纪大道则以人行道串联一个个小广场和小公园,实际上形成一条与道路并行的带状公园;人民广场改建规划方案中,绿化面积由原来的20%猛增到70%[8]。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功能的发展以及市民生活内容的变化,许多城市公共性景观在功能及使用上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行为的需要,在时空上提供立体交叉化的活动场所和复合型的使用内容,具有动态变化的、复合的多重目标和功能。

5)内在与外延特质

诸多研究表明,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可以防止污染扩散,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文化特色,满足市民的日常休闲、游憩、社交需求等。对此,刘滨谊教授在其“景观三元论”的系统研究中有深入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如今,景观的这些特质已经逐步为全社会所认同。在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初期,政府和市民往往以一种“亡羊补牢”和“防患于未然”的心态,希望通过发挥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来医治或预防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成的城市公共性景观对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它以优美的社区环境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提升地块的价值,或者吸引高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它能够通过吸引大量人流聚集从而推动地区商业、服务业的形成和大发展,形成游憩商业区。在城市复兴、社区振兴过程中,公共性景观建设在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地区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景观资本”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在形象、环境、使用三方面的城市公共性景观效益外溢现象,正是经济学中的“正外部性”。

以上分析表明,城市公共性景观具有相互关联的内在和外延特质(图2.2)。其中,内在特质是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属性,包括视觉美感、生态环境、大众游憩三个方面,是景观的内部效用和显性作用。外延特质是城市公共性景观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结合周边地区发展而产生的,不同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凸显出各异的外在特质,成为不同性质的城市发展核,是外部效用和隐性作用。内在特质是外延特质的基础;城市公共性景观通过其外延特质直接参与城市或者所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同步消涨。

img23

图2.2 图解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内在与外延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