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冰修筑都江堰

李冰修筑都江堰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昭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开始主持修筑都江堰。李冰知道后,立即吩咐大家照此办理,工程的进展果然加快了。修建都江堰,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后来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受到世代祭祀和永久纪念。李冰修都江堰之所以成功,可以归结为:掌握水情,集众家智慧。历史上的李冰虽然失意于官场,但却得民心于世代,那是因为都江堰恰恰是惠及百姓的工程,是求真务实的结晶。都江堰具有的丰厚的文化品格,值得后世为官者思索。

●故事背景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原来岷江上游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突然低平,水势减缓,所挟带的大量沙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在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下,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先后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记载在《华阳国志》中。

其时,正是我国历史上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于公元前316年灭掉蜀国,设立了蜀郡。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秦昭王派李冰到蜀郡出任了蜀郡守,主持蜀郡的政局。

●故事梗概

在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未修建之前,成都平原上的岷江经常泛滥成灾,人民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开始主持修筑都江堰。

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跋山涉水,对岷江沿岸的地形和水情作了详细的访问和考察,李冰带着他的儿子二郎,还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沿岷江两岸考察,摸清了水情、地质等情况,听取了群众意见,制订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吸收了前人治理岷江的经验,决定在玉垒山开个大口子,引一股江水,到东边去,这样可以西边分洪、东边浇地。然后采取中流作堰的办法,在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中心筑—道分水堰,使江水流到这里便分成两股,达到分洪的目的。

在开凿玉垒山的时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汉告诉大家,先在岩上开一些槽线,然后在岩石四周堆上干草和树枝,点火燃烧,使岩体受热,烧过后再用冷水浇,岩石就会自行破裂,开凿就省劲多了。李冰知道后,立即吩咐大家照此办理,工程的进展果然加快了。

后来,在修堤筑堰调节水流的时候,采用什么材料又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父子又约同几位老乡,去岷江上游察看水情。他们沿途看上山上到处长着碗口粗细的竹子,许多住房就用竹子做梁做柱,家用器具大都用蔑片编成。又看见山溪里放着一些竹笼,里面泡着要洗的东西。溪水虽然很急,但竹笼却冲不走,妇女们欢快地在那里洗衣服。这些现象,使李冰联想到把竹子编成笼装卵石来筑堰。

竹笼之法,后来在都江堰工程中普遍采用,发挥了很大作用,人们用它筑成了拦水坝、护堤岸、分水堤、分水鱼嘴等。都江堰工程设计巧妙合理,建成后一直发挥着分洪减灾和引水溉田两大作用,为成都平原带来了繁荣和兴盛,人们对此大加称颂。修建都江堰,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后来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受到世代祭祀和永久纪念。

●智慧之窗

李冰修都江堰之所以成功,可以归结为:掌握水情,集众家智慧。在艰难的修建过程中,实际踏查在先,集思广益在后,万众一心,攻克难关。表现了作为领导的务实精神,踏实态度和民主作风。历史上的李冰虽然失意于官场,但却得民心于世代,那是因为都江堰恰恰是惠及百姓的工程,是求真务实的结晶。虽然是千年以前的工程,但却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虽然伟大,但却是一座废弃的工程,而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作用。都江堰具有的丰厚的文化品格,值得后世为官者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