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筑海堤的意义是什么?,海堤的修筑

修筑海堤的意义是什么?,海堤的修筑

时间:2022-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没有坚固的海堤作保护,当地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便会受到巨大威胁。前面提到,宋代修缮海堤的费用已经本于民间了,元代地方财政情况我们已有论述,多半也是捉襟见肘,连官廨也无力修缮,何况是修筑海堤这样巨大的工程。叶恒认为,修筑石质海堤费用巨大,本来应由官府承担。与余姚相似,温州路永嘉县海堤的修筑同样依靠地方大家支持才得以完成。永嘉修堤,民间力量依然是工程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既出钱又出力,贡献巨大。

一 海堤的修筑

江浙行省东临大海,数路与海相接,故而经常遭到海潮的侵袭,损失很大。嘉兴路海盐州,泰定元年十二月海水大溢,毁坏堤堑,侵蚀城郭。其后,泰定三年八月,海水又溢,捍海堤崩,广三十里,袤二十里,徙居民以避之。泰定四年,又遭潮水侵袭崩坏,有司发民夫二万人修筑,不止。致和元年再崩,政府无力捍水,只能求助于神灵庇佑,造浮屠像二百一十六尊,“用西僧法压之”[1]。可见,没有坚固的海堤作保护,当地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便会受到巨大威胁。

不仅海盐如此,其他沿海地方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绍兴路余姚州,“北枕大海,其地曰兰风,东山、开元、孝义、云柯、海川、上林者,皆潮汐之所争也”[2]。所处地理位置不佳,使余姚时常受到潮水威胁,因此堤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自宋开始,地方政府就不断修筑海堤,“庆历七年,知县事谢景初自云柯至上林为堤二万八千尺。庆元二年,知县事施宿自上林至兰风为堤四万二千余尺,其中石堤四,计五千七百尺,余尽累土耳”。我们注意到,宋代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引入民间力量来承担对海堤的修缮维护了,“施令以土累者易败,当)岁劝民集财,乃请于其上之人,置堤田二千亩,以得于田者时其败而治之”。这说明,海堤的维护费用主要来自堤田收入,堤田的设置者不是官,而是民众之中财富居“上之人”,即是富民,他们承担着几乎全部修治费用。尽管如此,由于海堤多为累土,面对凶猛的海潮依然显得十分脆弱,“宝庆中,民沦于海者殆百家,土堤虽谨治不足恃也”。入元之后,余姚由县升为州,本来“州视县得展其所为,然未有能除民所甚病者”,海潮继续肆虐,致使“咸流入港,遂达内江。田失美溉,故连岁弗获”。尽管地方屡屡给予修治,但往往是“四月方成堤,六月复大坏”,“殚民力、堕农功与风涛抗而卒不胜,盖四十年矣”。地方无力抵抗潮水频繁来袭,几十年间屡遭侵害而修治亦无实际功效。海堤主体为累土,极易受到潮水侵蚀崩塌,所以,以石筑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新到州判叶恒抓住了问题症结,决定筑石堤以捍海潮,但是,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修筑经费。前面提到,宋代修缮海堤的费用已经本于民间了,元代地方财政情况我们已有论述,多半也是捉襟见肘,连官廨也无力修缮,何况是修筑海堤这样巨大的工程。事实也确实如此。判官叶恒沿用了宋代官员的办法,“遂与其乡老人议为石堤宜”。叶恒认为,修筑石质海堤费用巨大,本来应由官府承担。但是,巨额经费的支取需要申报上级审批同意方能动支,“当烦文书,迟岁月,比得请州,其沼矣”。灾情紧急,既然官府不能及时支付修筑经费,那么只能费从民出了,叶恒召集民间代表——老人商议也就是如此用意[3]。其理由“今费虽巨,常岁之费则省,而若与子孙,奠居无虞也”,也就是想一次解决问题,省得每年空耗修缮费用,徒劳无功。由于海潮之患久未解决,民众已受其祸害数十年,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彻底整治修缮,故而很快与官员达成一致意见,“闻者咸曰:民志则然”。当然,这种结果是地方政府希望看到的,所以叶恒向上级报请,“白于府,府亦听民所为”,且“又请于府,免民他科徭,得以悉力是役。宣阃亦下书,毋以他事使叶判官辄去州”。由于上级政府不能在财政上给予海堤修缮以支持,只能免除民间科徭来鼓励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修筑工程,体现政府的“关切”与支持。“于是有田者愿计亩出粟,或输其直。至者以力,亦喜于服役。君属民高年与正于里者掌出纳以率作”,“用民之力而民不知其劳,赋民之粟而民不以为费”。经过官民的共同努力,石堤修筑成功,“堤高下视海地浅深,深则高丈余,浅则余七尺。长则为尺二万一千二百十有一也,其中旧石塘之危且阙者亦皆治完之”。海堤得到彻底修缮,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普通民众,役成“往往喜而言曰:余姚自今其有州乎。吾岁困于御海,自今其遂休乎。因运石以治川泽,遂得沃吾田,浮吾舟乎”。海堤的修筑改变了每岁被动防御海潮的局面,身心交瘁的民众可以腾出精力来专心致力于田亩躬耕。

与余姚相似,温州路永嘉县海堤的修筑同样依靠地方大家支持才得以完成。永嘉海堤数为水毁,至顺二年(1331年)秋,江水暴溢,被郡境,并与海水相辅为害,“堤倾路夷”[4],地方的盐仓、亭损毁严重。水患未已,“且将破庐舍、败城郭”。永嘉盖郡之治所,县尹意识到问题严重,“是不可缓,急议兴作”,但“缮治之费,公私交以为病”,如何筹措修缮经费的问题摆在政府面前。县官仍采取取之于民的做法,“俾大家之役于官者分任其事,或输以财,或荐以力”,而官员则是“经画劝相则身亲之”。经过一番努力,海堤修治告成,“费不益于旧而功倍焉”。永嘉修堤,民间力量依然是工程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既出钱又出力,贡献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