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并购的意义

并购的意义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并购的意义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服务于企业资本运营战略的价值导向,影响大、涉足面广,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向、规模、市场结构、技术结构等。通过兼并、收购,可以将出版单位的力量和资源集中到一起,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共享出版资源、发行系统、高新技术等,有效地降低出版成本。

三、并购的意义

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服务于企业资本运营战略的价值导向,影响大、涉足面广,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向、规模、市场结构、技术结构等。[1]对于出版单位来说,并购活动的意义在于:

(一)获得协同效应

通过横向并购,出版单位可以整合现有的出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

1.生产协同效应

第一,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基本状况是“弱、小、散”,每个出版单位都要承担着很高的出版成本。通过兼并、收购,可以将出版单位的力量和资源集中到一起,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共享出版资源、发行系统、高新技术等,有效地降低出版成本。

第二,并购后,出版单位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吸收被并购方的出版专长,集中研究和开发新的出版品牌。

第三,通过并购,出版物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营销网络的布局更加合理化,从而能使更多的出版物流向市场,提高码洋。

2.管理协同效应

一方面,通过并购,出版单位能在管理经验、制度、方法以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取长补短,实现互补效益,获得新的平衡,创造出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出版创新能力,更好地开拓出版市场,增强竞争力;

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可以将中、高层管理费用分摊到更多的出版物中,从而大大降低单位成本,如1998年11月英国皮尔森出版集团并购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后,两者服务分配和管理职能的合并,使成本大为减少,年均节约成本高达1.3亿英镑。

3.市场协同效应

出版单位通过对产业内其他竞争者的并购,可以减少竞争者的数量,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促成业内优势集团的诞生,获得更多的利润。如1997年,英国企鹅公司并购了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从而成长为一般图书出版的巨头;1998年,荷兰沃尔特斯·克鲁维尔公司并购了韦弗利公司而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医学类图书出版社;1998年,英国皮尔森集团并购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图书出版商之一;2000年,英国里德·艾尔斯维尔并购本国的哈考特公司,使该集团成为整个中小学图书出版市场的最大经营者。

4.财务协同效应

在并购过程中,出版单位可因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一种纯货币上的收益。比如,当一个优势出版单位并购亏损出版商时,可以充分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即出现亏损的出版单位不仅可以免交当年的所得税,而且它的亏损可以向后递延,抵消以后几年的盈余)”来进行合理避税,减少税赋成本。

(二)实现跨媒体经营

在西方,大型出版集团往往也是一个大的传媒集团,拥有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图书、音像等在内的多种媒体。它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借助并购来实现经营领域的扩张。例如,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就是通过不断地兼并和收购活动,将其经营范围拓展到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作、电影、电视、造纸、印刷、电子出版物等领域,从而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目前,我国出版单位进行跨媒体经营的例子还十分少见,不能满足用户多方位的消费需求,也不能实现对出版物市场价值的全面挖掘。为了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出版单位应该树立“大出版”的观念,积极向其他媒体拓展,对有潜力的出版内容资源,以各种媒体形式去获得最广泛的受众。对出版商来说,并购是其拓展经营空间的最有效途径,原因在于,并购可以有效地突破进入新行业的各种壁垒,承继目标单位原有的行业优势,避免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时所需的管理技能和生产经营培训,减少开拓新市场的阻力和成本,节省发展时间。

(三)实现经营一体化

一方面,通过并购上下游相关企业,如造纸、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单位可以实现一体化经营,保证出版物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畅通,有利于形成规模经营。

另一方面,出版商通过对出版原料供应以及发行销售渠道的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节约大量交易成本,避免中间环节的浪费,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从而减少经营风险,获得最佳效益。

(四)避免破产、倒闭

市场竞争是激烈和残酷的,在竞争中,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第三种选择。由于弱小资本很难挖掘到好的出版资源,不是经营惨淡,就是需要强大后盾的支持,因此,对处于劣势的出版单位来说,当其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选择被并购,可以借助大集团的规模与实力,避免破产、倒闭的命运。

在西方,这种例子有很多。如,1999年,美国卡罗尔出版社被LPC图书发行集团兼并,其目的就是使出版社的规模得到扩大,以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再如,德国最大的专门出版实用类图书的法肯出版社选择被贝塔斯曼收购,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安全发展着想,希望借助贝塔斯曼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延续企业寿命。[2]

(五)获得特殊资产

通过并购,出版单位可以获得目标公司所拥有的、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却相对薄弱的一些专门资产,如商标、出版品牌、读者群、出版技术、管理队伍、优秀的策划和编辑人才、地理位置、政府的优惠政策等,从而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如,1998年,英国皮尔森出版集团收购美国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的教育图书出版部、参考书出版部、商业及专业类图书出版部,借此获得了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在教育出版领域积累的丰富的从业经验、与高等院校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广泛的销售网络。这些特殊资产,使皮尔森出版集团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迅速成为世界教育出版领域内的主导者。

(六)实现跨国经营

通过并购国外出版企业,可以避开公司规模、税收、法律等多方面的限制,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跨国经营,因此,并购成为许多世界级出版集团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制胜法宝。如,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为了进入美国的纸皮书出版市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并购了美国最大的纸皮书出版社———矮脚鸡·双日出版公司,从而成功进入美国出版市场;再如,2001年,法国的韦文迪环球集团并购美国第四大教育出版商霍顿·米弗林出版公司,由此进入美国,实现了其出版国际化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