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投资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投入问题

教育投资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投入问题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教育投资表现为教育经常费用和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两个部分。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一、教育投资的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排在世界末位。中国政府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前,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对比世界平均水平的4.9%,发达国家的5.1%,欠发达国家的4.1%,这个目标很低。然而,就是这个很低的目标至今仍不能实现。2002年是3.32%;2003年下降为3.28%;2004年继续下降到2.79%;2005年是2.82%;2006年是2.27%;2007年是2.86%。基础教育学生人均投入仅仅是世界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瑞典为2000美元以上,美、日、德、法等为1000—1500美元,中国仅为9.4美元。中国政府预算中的教育经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百分之五十三,余下的百分之四十七要靠学生交费和其他来源解决。投入较少,在配置上又极不合理。重高校,轻基础,重城市,轻农村,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城市的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是590多元,而偏远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甚至不足10元。两者相差60倍!现今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经费是不一样的。

(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现快速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了教育经费投入。1980年全社会教育投资总量仅为114.15亿元,到2000年则增加到了3849亿元。“九五”期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达到14941亿元,比“八五”时期全国教育经费总额增长了1.48倍,平均每年增长15.4%;全国教育总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了连续5年增长的态势,全国教育总经费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3.22%提高到2000年的4.3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1995年2.41%提高到2000年的2.87%;人均教育经费增长高于人均GDP增幅50个百分点。

(二)教育经费投入方式逐步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明确提出了与国情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指标,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经费投入的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中国教育经费仅由国家财政投入所带来的不足问题,中国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单纯的政府投资,向由国家、社会、外商、学校、集体与个人多元投资方向的转变,从而使得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

(三)教育经费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为了充分了解各级教育经费的供需状况、监督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规范并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学校资源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我国政府及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及法规,并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拨款机制,加强教育专项经费项目管理和学校的财务管理,均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二、教育投入的意义

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从长远看,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教育的投资。

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投资一般是递增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各种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国民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要求教育事业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国民收入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量也不断增加,有可能承担日益增长的教育投资。

在中国,教育投资表现为教育经常费用和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两个部分。教育经常费用包括教职工工资、教职工福利费、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教育基本建设费用用于校舍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

中国教育投资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中央政府财政拨款,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旗)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费用,还有人民群众集资办学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支付的为数不多的教育费用。

三、教育投资的特点

(一)教育投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

要把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认知水平的专门人才,往往需要接受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花费众多。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受教育的时间不断加长,在教育领域投入的资本日益增多。而再将教育投资转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且受教育自身特点的制约,这种投资应保持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否则将不利于对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

(二)教育投资效果具有时滞性和多样性

教育领域自身并不能直接创造出相应的经济价值及收益,教育领域的投资成本一般只能用其他经济领域里的劳动成果或收益进行补偿。劳动者在接受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之后还需要通过市场将其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据以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因此,教育投资收益特别是经济收益的获得往往需要较长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间接性,

(三)教育投资收益具有递增性和外部性

物质资本在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磨损或损坏,其收益和效率是递减的;而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表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教育投资导致知识的积累,而知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时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其一是外部性,即一种新知识或新方法在单个企业或部门的运用很快就会对其他企业或部门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外部经济效应;其二是累积性和扩张性,指的是随着知识量的增长,其所蕴涵的生产能力将呈现倍增的扩张趋势或质的飞跃,当一种知识存量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出现新的创新时,往往会带来生产方法的重大变革和生产能力的成倍增长。由此表明,用于传播知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教育投资从总体和长期上看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资总量不足

尽管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总规模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中国教育投入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1.从相对数来看。按照衡量教育投资规模的国际指标——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和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教育投资规模:我国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由“六五”期间的2.77%下降至“八五”期间的1.95%,而与此相对照,这一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为3.6%、中低收入国家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5.2%、高收入国家为5.5%。

2.从平均数来看。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支出,但由于各类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却以更大幅度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人均GNP的比重仅为11.2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发达国家超过20%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严重性。

(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

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现出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但中国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使得中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经费错置、基础教育薄弱,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失衡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极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偏低

我国不仅教育经费总量不足,而且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办社会现象普遍,挤占了学校本已十分有限的教育经费开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学校办社会现象,尤其是高等学校,一般都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这种学校办社会现象,造成中国学校后勤职工占教职工的比例过大,后勤支出占了国家教育经费的很大一部分,使原本就不宽裕的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据统计,1998年中国高校后勤职工占教职工的比例为60%左右;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为22%。

2.教育设施大量闲置,利用率低。前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号召下,各级地方政府掀起了一阵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的高潮,但随着适龄入学儿童数量的减少,许多刚建好的新校舍就成了摆设,结果是浪费了本已十分有限的农村教育经费资源;高等学校也同样存在着的浪费问题,如各高校除了拥有学校图书馆外,各院系都设有自己的资料室,这种分系分层次设馆,造成大量图书重复购置,使用率很低。

(四)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法规难以落实

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如《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而2003年,实际教育投入与4%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只有不到3%。又如《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可是有的省份由于经济因素、主观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连续好几年都达不到要求。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经费的筹集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