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国水利家李冰

战国水利家李冰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地兴修水利工程,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亲自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有效地维护水利工程设施,李冰还特意制作石制的标记,并严格进行岁修。李冰父子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国水利家李冰

3●战国水利家李冰

李冰,生平不详,大约生于秦朝,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人,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曾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为当地农业生产和通商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蜀地连年遭灾,民不聊生。发自岷山的岷江,到灌县附近,江水奔腾而下,水势浩大,往往冲出河床,泛滥成灾。江水从上游挟带的泥沙也容易淤积在河底,抬高河床,使水患更加严重。而灌县西南面,由于有玉垒山阻隔,江水不能东流,旱情又时有发生。所以两岸人民都盼望能治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得以平稳度日。

李冰来到蜀郡,体察到百姓的疾苦,下决心治理岷江。为了科学合理地兴修水利工程,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亲自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考虑和设计,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岷江东岸由于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李冰就决定将玉垒山凿穿,将水引向东边。为了凿穿玉垒山,李冰组织了上万民工,凿山开石。由于山石坚硬,工程进展缓慢。后来有人提出在岩石上开些沟槽,放上柴草,点火燃烧,使岩石爆裂,便于开凿。李冰听取了这一建议,果然提高了开凿速度。玉垒山被凿开了二十米宽的口子,称为“宝瓶口”,另一端口状如大石堆,称为“离堆”。

为了将江水引入宝瓶口,李冰采取了在江心构筑分水堰的方法,将江水分为两支,将一支引流入宝瓶口。构筑分水堰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汹涌的江水是否能顺从人们的意愿,全在此一举。李冰先是采用在江中抛石筑堰的办法,但是筑起的石堰几次都被滔滔的江水冲垮了。李冰没有气馁,他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次,他看到岷山人用竹子编成竹笼存放东西,心想,如果编成竹笼,将石头放在里面,就不容易被水流冲散了。于是,他命竹工编制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再将石头竹笼一个个沉入江底,这座石头竹笼墙终于抵挡住了湍急的江水,形成了牢固的分水大堤。

分水堤前端状如鱼头,取名叫“鱼嘴”。它向着岷江上游,把江水一分为二。西股为岷江的正流,称为“外江”;东股流入宝瓶口,称为“内江”。内江水又沿交错纵横的扇形渠沟,灌溉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分水堰两侧垒石护堤,靠内江一侧称为“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即“金堤”。到这里,闻名世界的都江堰主体工程就完成了。

后来,李冰父子还组织人力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也用竹笼装鹅卵石堆筑而成,堰顶做到高度适当。当内江水位过高时,多余的江水就经过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防止内江灌区遭受水灾。漫过飞沙堰的水流形成的漩涡也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

为了有效地维护水利工程设施,李冰还特意制作石制的标记,并严格进行岁修。他在内江中,立一石人,作为观测水位的标记,规定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意思是水量最少时不能低于石人的脚部,最多时不能超过石人的肩部。他还将一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淘挖泥沙的标准。

岁修在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季节进行。先在鱼嘴西侧,用杩槎(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随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渠道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再淘挖内江和内江渠道淤积的泥沙。同时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李冰还明确规定岁修的原则:“深淘滩,低作堰”。就是要深挖淤积的泥沙,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至今,李冰的这六字诀还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

岁修完毕,过去清明节前都要举行盛大的传统放水仪式,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江边观看放水盛况,庆祝征服自然的胜利。

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都江堰无论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一年四季,无论水旱,都可以根据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合理地控制内、外江的水量,调节农田用水,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都江堰的建成,将往日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内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为歌颂他的功绩,为他建造了庙宇加以纪念。

我国古代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他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甚至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