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川省科普创作面临的新环境

四川省科普创作面临的新环境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四川发展目标的要求,2006年四川省发布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创新型四川的目标任务,并对我省的科普工作也做出重要安排。科普创作是科普活动的基础,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必须繁荣科普创作。未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在实现四川发展目标的社会环境下,我省科普创作正面临诸多发展机会,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繁荣科普创作正面临一个大好机遇。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被确立为主要目标之一。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对科普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被高度提升。

2006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立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将科普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和措施。紧接着,国务院针对科普工作发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2006年10月27日,科技部发布《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科普事业为“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发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科普工作作为科技事业的重要方面,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科普工作在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方面担当着重要作用。

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四川省2000年以来逐步形成确立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发展目标,为此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结合四川发展目标的要求,2006年四川省发布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创新型四川的目标任务,并对我省的科普工作也做出重要安排。实现新时期四川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科普工作正面临着重要使命。

从现代科普本身的发展趋势看,科普已成为全社会的事业,成为协调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大众传媒已成为科普最主要、最有效的力量,科普工作也正趋于专业化、职业化。

科普创作是科普活动的基础,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必须繁荣科普创作。未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在实现四川发展目标的社会环境下,我省科普创作正面临诸多发展机会,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

1.四川省科普创作的发展机遇

概括起来,四川省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机遇,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普作品将出现一个社会需求高潮。2002年6月29日,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普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第十三条规定:“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2006年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规定,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与此相配合重点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在这些具体的目标任务中,对科普创作提出具体要求。例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任务要求有: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提出的任务有: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还有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等等。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四川,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素质纲要》在我省的逐步深入实施,我省全社会科普活动将更加活跃,科普创作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科普作品都将面临广泛的公众需求和市场需求。繁荣科普创作正面临一个大好机遇。

(2)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需要。创新与和谐是当今世界两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秩序,也是创新所必备的环境。

建设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及实践成果,包括内在的观念文化,外在的制度文化。和谐社会需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理性、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建设创新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创新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建设创新文化、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国家战略思想的体现,是我省建设创新型四川、建设和谐四川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应当是我省新时期科普创作的方向和任务。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应该确立为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和高层次目标,科学普及应该是传播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的重要渠道。当前,科普创作只有在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上适应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思潮,科普创作事业将能得到大发展。所以,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需要是我省科普创作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3)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为科普创作提供了大平台。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是我省奋力推动四川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西部文化强省是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科技教育发达、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西部领先的文化强省。我省建设文化强省强调要突出丰富和发展革命传统文化、巴蜀历史及文学艺术文化、少数民族及宗教名胜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等四大特色。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和即期作用;科学技术还具有社会功能,具有在形成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科学具有三种社会形态,即科学的知识形态、科学的技术形态和科学的文化形态。前者是科学的原生态,后两者是科学的衍生态。知识形态是科学的基础。知识形态的科学在社会系统中的转化有两个方向,向物质方向转化成为技术形态的科学,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向精神方向转化则成为文化形态的科学,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层的向前发展。我国《科普法》定义科普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意义上的大科普。因此,科普工作应当是我省发展现代科技文化的重要方面。

文化强省建设包括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壮大,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四川在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正大力壮大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文化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欧盟“Info2000计划”中把文化内容产业的主体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文化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作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所以主导的文化内容产业就是视听传媒业。文化内容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曾定义创意产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四川省重视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通过建设“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来推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科学技术与科普本属文化的重要内涵,科普创作当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文化产业。

科普包含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两个相互补充的重要方面。科普文化产业包括科普图书、期刊、网络、通信、多媒体、音像制品的编制、出版机构;科普展览、展品、教具、科学教育和游戏软件的开发生产企业;各种技术、技能的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具有科普教育内容的旅游文化场馆等。由此,可将科普文化产业列入全省文化产业规划中加以发展。科普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新或者创造性是文化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动力源,这与科普文化产业有内在的相通性。四川科普文化产业也可以借助发展文化内容、文化创意产业来壮大自身。

总之,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为科普创作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一个有利的发展机会。

(4)科普展览展示成为四川科普创作发展的新领域。科普展览展示是向公众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作用,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活动。

科普展览展示由科普机构和科普工作者主办,以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站)和科普大篷车为展览展示阵地,面向全社会进行的科学技术展览展示。

2004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展览馆改建为四川科技馆,确定为“十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科教兴川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大举措。四川科技馆的建设,显示我省非常重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11月2日,四川科技馆正式开馆。随着四川省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未来科普设施建设将会加强,将会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将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一个以科技馆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村镇社区三级科普基础设施将会形成。因此,未来我省科普展览展示活动日趋增多,科普展品的设计、制作等形式的科普创作的社会需求会不断旺盛。

科普展览展示是一门大学问,科普展品的设计、制作等形式的科普创作是一个综合性科普创作活动,也是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程序。对四川来说,科技馆开馆只是开展科普展览展示事业一个初步开始,目前四川尚没有专业的科普展览设计机构,更缺乏展品创作经验和专业人才。未来四川省科普展品的创作需要树立适应时代思潮的展览理念,需要逐步培养职业化的科普展品设计、制作等形式的科普创作人员。我省的科普创作事业应抓紧这个时机,在科普展览展示领域加快开拓。

2.四川省科普创作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的科普创作发展环境,我省科普创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来自国外科普作品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对于自身的挑战。

(1)国外科普作品的市场冲击。在加入WTO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普作品同样面临市场的选择,政府除了对部分具有公益性科普创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其他科普创作都要面对市场的竞争。

引进国外科普作品已经成为我国图书出版的一个亮点。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外国的科普作品翻译传播,已对我国的科普创作形成极大的市场冲击。现在不只是科技类出版社出版国外科普图书,而且少儿出版社、教育出版社都在出版国外科普图书,国外科普作品在国内已占据一定市场空间。

四川省科普创作目前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运作机制,科普作品的需求者(包括机构)、读者与创作者之间不能有效对接,政府及有关组织也缺乏促进科普创作的政策措施。同时,科普创作组织和创作者现在还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与创作形式,还没有掌握数字时代的创作方法。面对国外科普作品的市场冲击,我们缺乏应对措施。

要面对国外科普作品的市场竞争,必须努力创新,努力适应适应市场竞争环境,适应日益挑剔的科普作品消费者。

(2)科普创作观念落后。对科普创作者、科普作家来说,真正树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科普创作观念尚有差距。在科普作品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与创作形式等方面,如何体现“四科”要求?如何倡导和传播创新理念与创新精神?如何倡导和宣传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如何适应新兴的传媒形式?……这些需要科普作家进行深刻的思索和探讨。科普创作的理论研究对此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四川省科普创作活动,无论科普创作者,还是政府、科普创作组织,都面对许多新课题,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