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剑桥中国史》

《剑桥中国史》

时间:2022-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剑桥中国史》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第13卷的中译本,叙述1912—1949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共产主义运动、国民党政权、中日战争、国共冲突,以及该时期的文化、教育等等。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

费正清1932年就来到中国,执教清华,任讲师,讲授经济史。他在北京认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并与他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费正清这个中国名字就是梁思成替他取的。他的英文原名JohnKingFairbank一般译为约翰·金·费尔班克,梁思成告诉他叫“费正清”好,意思是费氏正直清廉,而且“正”、“清”两字又跟英文原名JohnKing谐音。“使用这样一个汉名,你真可算是一个中国人了”,如果模仿美国电影名星范朋友(道格拉斯·费尔班克),也叫范朋克,听起来像中国话“番邦客”了。

费正清的著作,1948年出版《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Library)》一书,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补充修订,于1958年、1971年、1979年、1989年分别再版。1966年,与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中文名字“杜希德”)共同开始主编多卷本《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与赖肖尔和Albert M. Craig合著《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临终前两天将《China : A New History》交付出版。


 《剑桥中国史》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两卷都有所论述时期和课题和详尽书目;并有书目介绍,评述各章有关的资料和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出的《剑桥中国史》的其他中译本有秦汉卷、隋唐卷、辽西夏金元史卷、明代卷、晚清两卷、中华民国史上下两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两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12卷的中译本。主要论述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前的历史。  本书分12章,分别由费正清、费维恺、安德鲁·J内森、詹姆斯·E谢里登、陈志让、计华茨、李欧梵等亨誉世界的著名学者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与动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 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第13卷的中译本,叙述1912—1949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共产主义运动、国民党政权、中日战争、国共冲突,以及该时期的文化、教育等等。全书由西方知名学者撰写,借鉴了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当时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谓是一部代表西方学术观点、研究水平和趋势的历史专著。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中的沿海和大陆

 外国势力的问题

 作为小传统的面海的中国

 条约口岸混合体

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年

 导言:概述

 人口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运输

 政府与经济

 对外贸易与外国投资

第三章 外国在华的存在

 外国的网络体系

 外交官

 传教士

 中国的政府机构

 经济利益

第四章 革命后的政治风云:袁世觊时期,1912-1916年

 意义含糊的革命传统

 新秩序的结构

 政党和立宪政府

 袁世凯面临的几个问题

 二次革命

 独裁统治

 袁的帝制运动

第五章 立宪共和国:北京政府1916--1928年

 宪政的社会和思想根源

 北京政府

 现代银行的政治作用

 派性和私人关系

 1918年安福国会的选举

 宪政理想的衰落,1922—1928年

第六章 军阀时代:北京政府之下的政治斗争和黩武主义

 从各省的观点看军阀和军阀主义

 从北京看黩武主义与不稳定

 军阀主义和中国社会

第七章 思想的转变:从改良运动到五四运动,1895—1920

 改良思想中的进化论

 国粹和儒家思想的未来:新传统主义的出现

 社会乌托邦和五四运动的背景

第八章 思想史方面的论题:五四及其后

 五四事件

 进步和民族主义

 革命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

 五四及其影响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问题与“主义”

 大众文化的主题

 “新传统主义”——从传统中找真理

 科学与人生的论战

 马克思主义的优势

第九章 文学的趋势:对现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

 晚清文学,1895—1911年

 鸳鸯蝴蝶派小说与五四前的过渡时期,1911—1917年

 五四时期,1917—1927年

第十章 1927年前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改信马克思主义

 党的建立

 第一次统一战线内的紧张状态

第十一章 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组织革命运动

 内部的竞争和不和(1977年及1977年以后)

 向统一的中国的方向冲刺——第一阶段

 关于革命目标的冲突

 武汉政权日益严重的问题

 共产党人转向造反

 最后的冲刺——占领北京和南京成为新首都

第十二章 中国的资产阶级,1911-1937年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

 1911年:不明显的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917—1923年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失败

 从经济危机到政治上的退位,1923—1927年

 官僚主义的恢复与资产阶级的衰落,1927—1937年

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书目

修订后记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

总编辑序

第一章 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

 变革与连续性:分期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变革

 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的变化

 革命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国的国际关际

 溯源:作为东亚地区秩序的清帝国的衰落和死亡

 日本在满洲势力的崛起

 日本的二十一条

 日本的影响和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莫斯科与中国的双重接近

 中国的国民革命和列强

第三章 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

 权力初步巩固

 各省的斗争

 有助于蒋介石政治统治的诸因素

 南京政权的意识形态、结构和职能的行使

 国民党诸派系

 国民党政权的成就

 中国的新心态,1936-1937年

 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评估

第四章 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

 党的重建和领导

 农村苏维埃的创建

 寻找一种战略

 苏区的毁灭

 “白区”的地下工作

 第二次统一战线的准备

第五章 土地制度

第六章 农民运动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发展

第八章 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

第九章 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

第十章 日本入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1931-1949年

第十一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年

第十二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共产主义运动,1937-1945年

第十三章 1945-1949年的国共冲突

第十四章 1949年以前的毛泽东思想

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书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