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间国际组织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政府间国际组织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间国际组织出现的第二个条件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增加,世界日渐复杂和相互交织,有必要创建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国家间共同面临的问题。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地区的政府间国际会议不断发展国际会议逐渐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程序。在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方面,为国际组织诞生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欧洲协调”与海牙体系。欧洲大国定期以会议外交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的事务。

政府间国际组织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如果不考虑国家的性质,国家间组织其实早已有之。远古时代的国家间联盟,时间长了也会机制化,从而变成一个长期的国家间组织。夏商周三代就是类似于今天联合国的国家间组织,彼时的“天子”大略可等同于此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上安理会五强,各诸侯国到王畿朝拜天子的仪式,也可看作是联合国开年会,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放到今天就类似于采取国际行动要经过联合国安理会和秘书长的授权。距离今天近一点的国家间组织也不少,比如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汉萨同盟,其实质就是中欧德意志地区的自治城邦联合建立的一个国家间组织。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19世纪以后的产物。国际组织类似于学校的社团,要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才能成立,而且成员还必须身份平等、轮流坐庄,这是形成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第一个条件。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国际组织”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因为“天子”是世袭制,既没有选举制度,也没有轮流上台的制度。“六王毕四海一”之后就只剩一个中华帝国,没有了“国际”,国际组织更无从谈起。中世纪的欧洲同样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如果那个时候组建欧盟,成员就会有国王、教皇、皇帝和大公等,会员身份千差万别,根本不可能聚在一起平等协商。其实,在欧洲的中世纪,只存在由掌握至高教权的教皇召集的基督教国际会议

第5章提及,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从17世纪开始的。而17世纪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不是处于分裂状态(如德意志和意大利),就是处于传统的王朝专制国家统治之下(如法国)。直至19世纪,欧洲主权国家的数目才开始明显增加,政府间国际组织才有了诞生的基础。

政府间国际组织出现的第二个条件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增加,世界日渐复杂和相互交织,有必要创建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国家间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古代,有时国家还是较为平等的,但却“老死不相往来”,比如拉丁美洲地区当地土著建立的许多小国,在殖民时代开始之前几乎毫无联系,这也无法形成国际组织[3]

18世纪中后期,肇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促使西欧生产力极大地飞跃,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在保持传统外交习惯的同时,需要思考如何以新的方式来解决他们面对的共同问题——减少战争和增进繁荣。在霍布斯文化时代,减少战争和增进繁荣的方式就是用暴力去征服和掠夺。灭掉的国家多了,国家间战争就少了;抢劫的东西多了,本国就繁荣了。但是,在洛克文化和工业时代,用战争去解决一切问题则很不划算。一方面,随着武器的进步和民族主义的形成,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比较优势原理在工业时代得到了极好的发挥,贸易通商的好处越来越多。更何况,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已经保证了主权国家的生存资格,任何想让主权国家亡国灭种的做法都可能遭到大国的压制。

在上述两个条件下,国际会议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开始催生最早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地区的政府间国际会议不断发展国际会议逐渐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程序。

在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方面,为国际组织诞生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欧洲协调”与海牙体系。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国家间通过大规模国际会议的形式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先例后,1914年开始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和平时期解决欧洲国际问题的原则——“大国协调”和“国际会议”,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之久的“欧洲协调”制度。欧洲大国定期以会议外交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的事务。而海牙体系,是指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和会在发展国际法、寻求减少战争伤害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和随之形成的体制。虽然事关全球和平事业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在20世纪才成立,但此时欧洲的国际会议已经为这两大全球性组织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定期的会议开多了,自然就有了将会议变成一个组织的趋势。

在促进合作与发展方面,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进展速度要快得多。这恰好证明在技术和经济领域比较容易形成国际合作。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技术、经济、社会问题更具有多赢的可能,而政治往往被看成“我得你失”的零和游戏。不管事实是否如此,至少在当时政治家的眼中,政治是“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道”,而技术和经济则是盈利问题,金钱当然是多多益善。于是,在19世纪,当解决战争问题还停留在国际会议阶段时,促进合作与发展的国际组织已经开始正式形成了。比方说,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1865年5月17日,法、德、俄、意、奥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IT U),即1934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的前身——宣告成立。与之类似的还有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称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