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及时修订完善部分促进型法律

及时修订完善部分促进型法律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强化政府编制和组织实施促进法推行规划的责任,强化对相关相对人的监督责任,强化相关当事人的违反促进法规范的法律责任,强化促进法与相关法律的配套衔接等。二是修订促进法律中有关部门职责的条款。三是修订部分不合时宜的,明显无法执行的,已达到促进目的,或者与其他法律存在明显冲突的法律条文。

(六)及时修订完善部分促进型法律

本书主要研究的我国促进法文本,时间跨度长达17年之久。(66)如前所述,促进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或者说其立法目的中就蕴含了时代性、任务性和前瞻性。基于此,实施5年以上的促进型法律,就会因为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滞后、不合时宜,失去发挥作用的空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领域起到制约的反作用。因此,及时修订完善促进型法律,是实现其法律目的的重要手段。根据部分促进法执法检查的情况,修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法律的操作性和强制性。如强化政府编制和组织实施促进法推行规划的责任,强化对相关相对人的监督责任,强化相关当事人的违反促进法规范的法律责任,强化促进法与相关法律的配套衔接等。二是修订促进法律中有关部门职责的条款。国务院经过两次机构改革后,原来的法律中关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原有表述与现有部门的职责分工不相一致,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遵循,因此要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确定的部门职责,对法律有关条款进行修订,明确部门职责。(67)三是修订部分不合时宜的,明显无法执行的,已达到促进目的,或者与其他法律存在明显冲突的法律条文。

【注释】

(1)《孟子·离娄上》

(2)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哲学社会问题[M].朱景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70.

(3)郑成良.现代法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345346.

(4)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07.

(5)谭振宇.论法的实现及其实现环境[J].学术论坛,2001(1):43-45.

(6)除特别说明外,本书所论及的促进型法律均指国家制定法。

(7)祝楚华.重庆“开放立法”渐辩渐明[N].重庆日报,200810-30.

(8)邹晓红.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实施及法律实现的区别与联系[J].松辽学刊,2002(5):34-36.

(9)孔小红.法律效果系统探讨[J].法学季刊,1985(4):14-17.

(10)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曹玉堂,杨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

(11)叶姗.促进稳定发展的法律类型之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9(2):21-30.

(12)汪太贤,艾明.法治的理论和方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239.

(13)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70-71.

(14)叶姗.促进稳定发展的法律类型之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9(2):21-30.

(15)郑永流.法律与发展——九十年代中国法哲学的新视点[J].中外法学,1992(4):7-12.

(16)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A.Lewis)首创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即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两种结构不同的经济部门(二元社会结构):一是传统农村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大量剩余;二是现代工业部门,特点与前者正好相反。由于工业部门生产率高,工资也高,就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当工业部门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会提高,工农业及城乡得到均衡发展。在中国,社会各方面均体现出二元性,集中表现为以户籍为基础的包括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郭书田.失衡的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42.

(17)Rutledge.Vining,Economics in the United Statesof America:a Review of Interpretation and Research,Economical,New Series,Vo.l 24,1956:11.叶姗.促进稳定发展的法律类型之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9(2):2130.

(18)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7月5日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鼓励西部地区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扩大沿边开放、向西开放、对内对外开放。

(19)郑永流.法律与发展——九十年代中国法哲学的新视点[J].中外法学,1992(4).

(20)《资治通鉴·周纪》

(21)关于信任的概念,有诸多认识。张维迎教授认为信任是社会成员对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预期;日本学者山岸俊男将信任理解为对信誉和良好意愿的期望;刘焯教授认为信任是一种主观态度即主体对事物品质的真实性或他人行为的无害性、可靠性不怀疑的态度;西方学者约翰·邓恩、迪戈·甘姆贝塔等人将信任理解为应对他人自由的一种策略或机制。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7):120124.

(22)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

(23)有学者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有:(1)多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缺乏信任的历史原因;(2)摒弃民族传统文化是造成当今社会缺乏信任的文化原因;(3)日益明显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是造成社会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4)党政官员腐败是信任的最大瓦解力量;(5)社会自治组织的不发达可能也是导致社会缺乏信任的一个因素。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7):120124.

(24)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84.

(25)征收房产税,四五年内将有大动作[EB/OL].网易新闻,2010年12月5日最后访问,http://news.163.com/10/0717/01/6BOQ91T900014AED.html.

(26)孔小红.法律效果系统探讨[J].法学季刊,1985(4):1417.

(27)贺晓霞.科技法的本质特征及运行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5):97-100.

(28)付子堂.法律功能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44.

(29)葛洪义.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7.

(30)孙国华.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75.

(31)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功能与结构[J].政治与法律,2009(8).

(32)倪正茂.激励法学要言[J].东方法学,2009(1):519.

(33)此处只讨论政府职责的问题,关于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见本书第七章的论述。

(34)叶姗.促进稳定发展的法律类型之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9(2):21-30.

(35)虽然影响法律实现的因素,已有诸多成果,但却主要集中在法律运行体制如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法律实现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因此,本书重点从促进法本身进行探讨,而运行体制因素只作简要描述。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1-122.

(37)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03.

(38)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M].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61.

(39)例如,有调查研究表明,《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一年就取得了显著成绩,就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对循环经济立法的要求。孙佑海,丁敏.《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2).

(40)有代表性的是1993年7月2日通过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是一部兼具科技进步法和科技促进法性质的科技进步基本法律。这部科技基本大法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确定了顺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但是在实施15年后,由于在科技创新、科技人员待遇和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对科技立法的要求,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修订。

(41)孙国华.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88.

(42)《科学技术进步法》第41条。

(43)《就业促进法》第25条。

(44)蒂莫西·A.O.恩迪科特.法律中的模糊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45)《民办教育促进法》第4445条。

(46)《就业促进法》第十二、十七、十九条之规定。

(47)事实上,在《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之前,财政部、原外经贸部就出台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0〕467号)和《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外经贸计财发〔2001〕270号)的有关规定。

(48)《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五载喜中有忧[J].法制日报,2007.

(49)关于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制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议案[EB/OL].人民网.201038.http://shipin.people.com.cn/GB/11097250.html

(50)关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组成。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9.第二种是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第三种是新兴的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李龙.法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72.

(51)邹爱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103-109.

(5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0年8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中国人大网,2010年12月5日最后访问,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008/28/content_1593335.html.

(53)《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7条、第39条。

(54)《清洁生产促进法》第7条、第35条、第36条。

(5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56)《清洁生产促进法》第6条、第17条、第31条。

(5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59)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9年6月25日在淄博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60)孙佑海,丁敏.《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2).

(61)俞光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税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刘隆亨.中国区域开发的法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48.

(62)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63)例如2006年重庆市出台的《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定》(渝府令191号),进行了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本标准和行政处罚的公示说明制度的实验。2007年辽宁省建立行政处罚“先例”制度,以防止“同案不同罚”现象。《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也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幅度进行梳理、细化并予以公布。

(64)例如江苏省政府2008年8月26日下发《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通知》(苏政发〔2008〕78号),决定取消和停止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59项,政府性基金项目2项,规范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62项。

(65)孙佑海,丁敏.《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2).

(66)在笔者掌握的主要资料中,最早的是1993年7月2日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最晚的是2010年4月1日修订后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

(6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0年8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