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弘扬中国道德传统

弘扬中国道德传统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博大精深,主要强调了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上的道德修养规范,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人自我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对国家社会方面德教为先,公忠爱国,清正廉明。中国传统道德中强调正确认识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义务和责任。夫妻和睦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夫妻敬爱也是主要的道德规范。仁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中国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基础,兼收墨、道、法等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传统道德在民族发展中形成、发展和完善,凝聚了本民族成员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价值标准,反映了民族成员的心理特征和思想情感,维护了民族稳定团结和谐,成为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历数千年之演进,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如精忠报国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社会理想,等等。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博大精深,主要强调了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上的道德修养规范,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人自我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

一、调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

1.德教为先。对国家社会方面德教为先,公忠爱国,清正廉明。一是指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德教为先为主的原则;二是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要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的原则。历史上的儒家认为,道德教化是为政的根本,是促成人性向善的重要措施。在历史上,不论坚持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还是人性善恶混杂的思想家,大都主张要通过道德教化成就现实的善性,用德教来使人仁善。至于在学校教育上,儒家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如何成圣贤,当作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尤重德教,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

2.公忠爱国。古代的儒家、法家等都是极力提倡以公克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在公私发生矛盾冲突时,主张以公克私,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精神而展开的。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书经·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道德要求,认为从事政治公职,应当以公正、公平的思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西汉时期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整体献身的精神;北宋时期范仲淹也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境界和崇高的道德要求;南宋末期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鸦片战争时著名的禁烟派将领林则徐所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3.清正廉明。廉洁这一美德被视为“国之四维”之一,又被视为“仁者之德”,廉洁的基本精神就是循礼行法,见利思义。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班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清代王永吉说:“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北宋欧阳修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倡导“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中国传统道德中强调正确认识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儒家强调公义与私利的对立,墨家认为义与天下、国家和百姓的利是统一的,荀子主张“先义而后利”。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坚持人格尊严,实现个人价值。要做到这一道德规范,为政之要是廉洁。廉洁其基本精神就是循礼行法,见利思义。

二、调整家庭和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对家方面要倡孝重亲、长幼有序、家庭和睦。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义务和责任。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把人和人的关系概括为五个基本的方面,“父子有亲”即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即君义臣忠;“夫妇有别”即夫和妇柔;“长幼有序”即兄爱弟敬;“朋友有信”即朋友以诚信相待,把是否尽到了五伦关系的义务,作为对个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把在处理五伦关系中达到尽善尽美的人称作“圣人”,即理想人格。并把“明人伦”作为“王天下”的大法,提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人伦价值观。强调入与人之间相互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明确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历代思想家都十分注重家庭对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提出许多的道德理论和行为规范,并把它们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父母子女关系是最重要的,父慈子孝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父慈不等于溺爱,它包括生养、关怀、教育等。子孝是赡养,它包括孝、养、孝顺、孝敬、继业、弘志等。它们反映了亲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墨子从“兼爱”出发,强调人伦关系的各方,都是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他提出“为人君必恕,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伟”,对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在中国人看来孝是美德的根本,人德之门,立德之本。缇萦女上书救父,木兰代父从军,司马芝临危护母,王强卧冰,都体现了中国的孝道。在家庭关系上倡导父亲慈祥教育子女,儿子孝顺规劝父亲的过失,哥哥仁爱而友善,弟弟恭敬而顺从,丈夫和谐而知义,妻子温柔而正派,婆婆慈爱而听规劝,儿媳顺从而委婉。夫妻和睦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夫妻敬爱也是主要的道德规范。

三、以善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

就是要仁爱、中和、宽恕、正义诚信、恪守人格尊严。

仁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观念的基础。在人和人相处中,孔子的“仁”作为道德的思想基石,是孝、梯、忠、恕、礼、宽、信、敏、惠等的结合体。“仁者爱人”,它要求人们首先是作为贵族卿、大夫、士的总称为君子,把对家族的爱扩展到家族以外的人们中间去,把对一个邦国的关切推广到整个天下,同时也要自尊自爱。“仁”的核心是爱人,即主张对人要怜悯、同情尊重、团结、互助,并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凡事要想到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推己及人,同时要把仁爱精神灌输到施政中去,实行“仁政”。

和就是从“仁爱”原则出发,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和谐”,以“和”为贵。“和”的内容极为丰富,有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如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尊师重道。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善待生命,保护环境等。宽恕就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传统道德中的宽恕包括:一是要宽容,宽厚待人,不要过分挑剔,要能容纳人;二是在发生矛盾时,要有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量;三是别人有错尤其是对反对自己的人要谅解、饶恕;四是有仁爱之心,将心比心。正义诚信。正义就是正当、公正、适宜符合原则,就是“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赋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也”。诚实守信即忠诚和信义,就是说待人处事要以诚实守信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博济于民。

四、义务良心荣誉幸福方面的道德规范

义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它即可发生在个人对同志、朋友和家庭中,也可发生在对民族、国家阶级、政党和团体的关系中,作为社会成员客观上都必然对社会和他人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良心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活动,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孟轲认为“良心”就是“仁义之心”,其内容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只要人们尽其心,就“皆可为尧舜”。为此要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人们自胜自立,勉励人们穷则思变,改革图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持节勤俭。持节勤俭的道德规范内容涉及如何对待贫穷富贵,如何对待生死福禄,如何对待荣辱功名,如何对待权位爵禄及如何对待人、己、家、国。其基本精神强调处世必以仁德,亲身必以大义,为人重在大节,穷达见疆,成仁取义。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医”“唯俭养德”都强调了节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要谦虚礼让。谦虚是一个人保持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谦虚必须反对骄傲,尤其是高位的人更应谦虚反骄。“满招损,谦受益”“谦,享。君子有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德之柄”。传统道德还认为谦虚必须做到尊敬人,以礼待人,即:谦对己,敬对人;谦主内,敬主外,内外统一,只有做到内心中的谦虚,才能在外貌上表现出对人的尊敬礼貌,必须“敬为大,谦为本”。传统道德中还有礼让、勇敢、敬业、尊师、重道、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都是对待义务、良心、荣誉、幸福方面的道德规范,是我们今天继续弘扬的优良品德。

五、修身养性方面的道德规范

道德修养是实现道德理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孔子在阐述修养思想时提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将此光大提出“修身养性”的概念,以后诸家和思想家都提出修养的方法。传统道德中有多种修养方法,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志学、存养、克治、力行。志学,就是立志于学习,一是要坚,即求学的意志要坚定,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志要大。志小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志大则学无止境。志大才会学有所成。儒家特别重视人的道德进步。《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不能不学习,要“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存养,存其心,养其性亦称涵养,养的最高境界是养“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充实了道德意识和情操的精神境界,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和保持这种道德意识状态,儒家称“集义”,是一种有效的修养功夫。克治,这是又一条重要的道德修养准则。物欲能干扰良心的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物欲干扰良心活动导致思想混乱。节欲,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己意志的功夫。克治,首先是努力克服、去除私念带来的恶,经常警惕心中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情感的发生。孔子明确倡导“克己”,荀子提出“治心”。破坏道德准则的根源大都起源于人不能调控自己的欲望。做到克治“君子慎独”非常重要。“慎独即不自欺”“慎空为人德之方”;其次是自省,自我省察“反求诸己”“责己”“省察”,就是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谈和行为、辩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在克治方面古人还有“改过”和“以公克私”,以符合公利公益的道德准则。力行,“力行”实际上就是“践履”,道德修养如果仅停留在头上或内心里而不见之于行动,就永远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力行就是“躬行”,“笃行”就是亲身道德实践,道德理论见之于道德实践,也就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力行还有个重要内容,就是“事上磨炼”,在艰难困苦中见精神,正确看待人生的困境逆境,强调逆境对人的价值;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中庸的原则,并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它即是人伦之道,又是君子之德。宽恕,是指与他人交往是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推己及人,以德报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谦敬,谦敬即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个人处事的基本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以礼待人,强调的好礼、有礼、礼貌、礼节等。

在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方面,儒家看来,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善恶之心,有道德的天性,他们不满足物质的享受,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人的尊严。反之,没有道德自觉、道德观念、道德生活,人就不成其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于禽兽者见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差一点点,这就是道德观念。孔子称颜回身居陋巷,一草食,一昆铁,一般人受不了的清贫,但他却能自得其乐,就是肯定道德,看轻物质享受。中国传统道德提出“克己”“内讼”“养心”“慎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确地把“修身”与“平天下”联络在一起,即把造就人格看成最终实现建功立业的出发点和先决条件。这就使儒家的修身不同于谦谦君子的“独善其身”,而是改造社会的宏大气魄。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守志也”;墨子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养性”“养气”,认为通过自己的“持其志”的修养功夫,可以涵养成一种“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终至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去实践道德的最高要求。二是以道德为整个文化的基础。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学等很早就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领域,在它们中间并不存在一种笼罩一切的观念。道德观念是被限定在人生范围之内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加扎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即道德,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政教文化能够成立的基础。所以道德观念超出了人生的范围,成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传统的政治,称为“德政”;军队称为“仁义之师”;文学的天职在“文以载道”;经济生活则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原则。综观世界,各国的文化都重视道德,但是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把道德作为自己的基础,让道德观念渗透一切。也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系统地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仅把实践道德视为人性的体现,而且把它看得比生命更可贵。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德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