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爱尔维修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自爱是一切行动的基础,道德是人们这种自爱感情的产物和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最早的道德观念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而道德则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因此,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伦理等的支配和约束。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本质与特征

(一)道德的起源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许多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神启说

这种起源说企图从“神”、“上帝”或者“天”、“绝对精神”那里引申出道德。

在西方,古代希腊贵族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由于人的灵魂不同,等级不同,道德也就分为指挥、勇敢、节制、正义等不同德性。中世纪基督教的《旧约》,把道德规范说成“上帝”(神)耶和华对摩西的指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教规和道德戒律,即有名的《摩西十戒》。这十戒就是上帝在西乃山顶通过摩西向世人训示的宗教道德和法律条文。

在中国,汉代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圣人”根据“天意”而制定的规矩,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1]。董仲舒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并通过对阴阳五行说的歪曲来论证他的观点,他认为天和阴阳五行说都是有道德的,而人又是天的副本,即“人付天数”。天按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类,因此,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醒)暝(睡觉)等,天有道德,所以人有伦理,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交感。这样,封建道德就被神化了,违背了封建道德也就触犯了天意。很显然,这种道德起源说是假借“神”或“天”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神圣化,以便欺骗、愚弄和统治被压迫阶级。

2.天赋说

这种起源说把道德说成是人与生俱来、内心固有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纯粹理性”。他把人受理性支配的不以环境为转移的意志叫做“善良意志”,人的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因此道德是一种与现实无关的先验的东西。“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句镌刻在康德墓碑上的话,集中地反映了他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思想。法国的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也有类似的观点,主张一切道德都是从“理性”中产生,人是一种有感觉、有心智、有理性的动物。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仁、义、礼、智就是由这四种善端引申而来的。因此道德概念“非右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仁,义、礼、智根源于心。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自我的良知,不仅是至善的道德主体,而且是社会伦理纲常之根本。他认为“知是心只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这种起源说,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说成是出于人的“良知”、“良能”。较之那种直接从“神”那里引出道德的观念同样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3.情感欲望说

这种起源说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认为道德是从人的情感欲望中引申出来的。

这种观点在17至18世纪的西欧广泛流行。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并不神秘,不是人生来固有的,也不是外部来的启示,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感情,即对同胞的同情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爱尔维修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自爱是一切行动的基础,道德是人们这种自爱感情的产物和反映。费尔巴哈认为:“没有快乐感和不快乐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别。感觉的呼声是第一重要的绝对命令”[4]。即人的一切善恶都来源于感观上的快乐和幸福。

中国古代,管子曾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5]。就是说,人们的伦理观念直接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实现程度。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和善恶情感体验都来自人的自私本性和求利目的。宋代叶适也认为道德规范根源于人们的利益要求,应让农民有土地耕种,这样他们才会具有忠信仁义道德。

4.动物本能说

这种起源说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动物本能即合群感的简单进化和延续,主张道德来源于动物界。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动物界存在的同种相互扶持的现象,就是动物合群性道德情感的表露。人们通常所说的善,道德这种社会现象,不外是动物的本能而已。达尔文在他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用很多的篇幅论述在自然界的动物中,与互相竞争幸存的同物种之间互相扶持的事实。达尔文说:“道德观念原本发生于动物本能。”克鲁泡特金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观点,他认为,互助是自然规矩,是进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动物所具有的一种道德本能,因而整个社会道德也就是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性和道德情感的简单继续。

综上所述,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学说尽管内容不同,性质有别,但都是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去考察道德的起源,因而都是属于唯心主义史观的道德学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唯物史观出发,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中寻求道德的起源,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道德的起源问题。

5.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最早的道德观念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而道德则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6]这就对道德的起源作了最为精辟的概括。

首先,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从事的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活动——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社会、创造了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的道德。因此,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那么,如何理解劳动在道德起源中的作用呢?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从人类意识中分化出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劳动起决定作用。其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猿人为了生存而征服自然的“前劳动”和劳动使猿人的形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人的手、足、大脑和器官,为人类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躯体。其二,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劳动使猿人群居的生活本能不断得到改善和强化,环境的险恶,单个力量的薄弱,决定了人的劳动一开始就必须在群体中进行。劳动把本来孤立的个人联系起来,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条件。其三,劳动创造了人的意识。劳动使人的意识在猿人本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协同作用的需要,“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7],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语来概括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得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其次,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道德起源提供了直接的现实基础。道德只有当人脱离了动物界并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与利益的关系的时候和地方才可能产生。动物只是消极适应环境,凭借自身的器官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东西维持生存,他们之间不可能形成关系,也不可能有什么道德,道德的发生必须以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到一定程度为直接的现实基础。

道德从萌芽到形成,是同社会关系从简单、临时到复杂、稳定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劳动不发达,劳动的节奏和秩序十分简单,劳动过程中人们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常常有临时性和偶然性的简单协作特征。与这种简单狭隘的社会关系相适应的道德还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建立在两性基础上的劳动分工的出现,人与人的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在劳动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劳动工具或手段,从而逐渐结成了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人们在这种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中多次重复着同一活动,就养成了某种习惯或秩序。

最后,意识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关键环节。劳动、关系和意识,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所说的劳动,是指人类自觉地制造工具,把工具作用于对象,创造财富从而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也就是说,劳动是在人的自觉意识支配下进行的。没有自觉意识,就没有人的劳动。我们所说的关系也是人自觉意识到的关系。人会有意识地去“建立”关系,去作用关系,去改变关系,从而使关系变成“为我的”关系。没有自觉意识到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也就没有道德。

意识是道德发生的前提,而意识本身又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道德起源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环境而发展的”[8]。道德就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自觉意识,是人们调节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规范体系。未经意识到的道德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基于对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行为准则体系。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各种道德体系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生使命,自觉地扬善抑恶,选择高尚、弃绝卑鄙,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三)道德的特征

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发展过程中有历史继承性。此外它还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

(1)道德的规范性。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的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去指导、规范人们以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2)道德的稳定性。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道德比其他意识形态变化速度慢,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固然使旧的道德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但由于旧道德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变成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风尚,而且这种传统习惯和风尚,往往又与人们的信念、情感、民族的社会心理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某种道德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

(3)道德的渗透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都需要道德来调节。从纵向看,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道德持续存在,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横向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寿命更长,范围更广,并同时也向政治、法律规范中渗透。

(4)道德的自律性。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通过劝诫、说服、示范等方式起作用而不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个人信念。它对人们的行为起支配作用,构成道德的自律性。如果人们缺乏道德的自律性,社会舆论也很难起作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居于主要地位。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特有的道德概念和范畴,反映人类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并为人们进行道德选择提供指南的能力。道德的认识功能与法律、政治、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中交织着理性与情感两种因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凭借道德上的好恶情感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现象进行或贬或褒的评价。然而,要想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光靠情感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理性认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所以,在道德认识中不仅有情感因素的存在,更有理智对情感的控制。

(2)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直觉和自觉两种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凭借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自身道德经验的直觉感知来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论学习来深化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并内化为内心的命令、信念与理想,从而使直觉的道德认识上升到自觉的道德认识,以提高人们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3)在道德认识中包含着实有和应有两种评价方式。道德认识中除了反映现实外,还有对现实应当怎样的设想以及对未来应该如何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主要表现在一个社会的变革往往是从对于这个社会某些现象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开始的,通过对社会道德现象的“实有”的善恶评价而表明“应有”的价值取向,道德往往以道德要求、道德理想的形式反映出社会变革的大致方向和未来社会的大致轮廓。

(4)道德认识与科学认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表现在:道德的认识方式服从于科学认识的规律性,因为善必须以真为前提,虚假常常与丑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区别表现在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等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不仅向人们提供客体本身的知识,而且还要为人们指出在周围文化价值世界中的方向,从而成为历史发展趋向的敏锐的感受器。虽然道德预见就其准确性、严谨性、论据性而言无法同科学预见相比,但它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调动人民大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能动地改造社会生活。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具体地说,道德调节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道德调节范围的广泛性和对象的特殊性

就道德调节的范围而言,与政治、法律的调节范围不同,道德不仅要调节对立阶级或对立势力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调节非对立阶级或势力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类社会早期,在还没有出现政治和法律之前,社会关系完全靠道德来调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出现了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等。这时,虽然道德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有所减弱,然而,伦理关系仍然存在,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就道德调节的对象而言,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去调节现实生活中与利益有关的一切关系和活动,尤其是涉及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利益态度的关系和活动。

2.道德调节方式的独特性

法律是以“必须怎样”的准则作为调节尺度,每一个社会成员或当事人在法律面前只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合法”,只做一种裁决——“合法”或“违法”。而道德是以“应当怎样”的道德准则为调节尺度,这种调节尺度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既包括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或当事人必须达到的最基准的道德,又包括一些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但总的说来,在道德面前人们只有一个要求——“合道德性”,只做一种裁决——“合道德性”(善)或“不合道德性”(恶)。

3.道德调节方式的多样性

道德并不像法律那样直接诉诸国家机器和惩罚手段,而是对人们关系和活动采取协调和调节的方式,因而就显得灵活多样。从道德调节的强制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律调节和他律调节。所谓自律调节,是指社会个体诉诸理性自觉,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行事。所谓他律调节,是指一定社会通过指定严格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强迫社会成员履行道德义务。从道德调节的具体手段来看,可分为社会舆论调节、传统习惯调节、内心信念调节。所谓社会舆论调节,是指一定社会依靠大多数成员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贬褒评价,调节人们的行为。所谓传统习惯调节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依靠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道德经验和所形成的社会风尚,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所谓内心信念调节,是指一定社会诉诸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良心作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道德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当然,这些功能并不游离于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之外,而是其在某些方面的具体表现。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③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④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⑤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⑥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彰显了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是广泛的、深刻的,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道德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相继出现过不同道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道德源于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1.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人类的道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历史类型。根据考古发现的现有材料证明,原始社会大约延续了200万年,分为原始群、原始部落。原始社会道德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末期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期,真正意义的道德尚未形成;末期,统一的原始道德已经开始分解,所以,我们着重从中期考察原始社会道德。

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均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的。由于自然环境的险恶,个体离开了群体便无法生存,既无力抵抗猛兽,也不能抵抗自然灾害,更无法对付其他氏族的袭击,因此,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恩格斯说:“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利,个人在感情、思想、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9]甚至可以说原始人的思维特征就是集体性的。在原始人看来,没有什么比维护氏族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了。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个人服从集体,成为原始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是原始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在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原始人逐渐认识到,必须结成集体,共同劳动,团结互助才能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维持个人、氏族和部落的生存。因而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成为氏族成员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在原始社会中,无论男女,只要有劳动能力都自觉地参加劳动,并与氏族、部落的其他成员团结一致,共同与大自然抗争和抵御外族侵略。氏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还特别体现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复仇中。在他们看来,一个成员流血就是每个成员流血,因此常常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氏族复仇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

原始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氏族成员的关系。平等在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分配事物也是平等的。

尊重妇女是普遍的道德风尚。由于原始社会大部分时间处于母系社会时代,所以尊重妇女是普遍的道德风气。妇女不仅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而且往往还处于更高的地位。摩尔根说,易洛魁人氏族中的妇女,在必要的时候会毫不迟疑地使酋长们遭到“折角”的命运,即把他们降为普通的士兵,而酋长选举的提名也往往操纵在妇女的手中。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具有两重性。对原始社会的道德,既不能简单地看成粗野的、残暴的,也不能笼统地说成是理想的、无限美好的,而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2.奴隶社会的道德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建立在氏族部落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淳朴的原始社会道德,分裂为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阶级道德。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占有奴隶。奴隶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而且对奴隶主还有人身依附关系,成了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占有与依附的阶级对立关系,成为奴隶社会道德的基础,决定了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分裂、对抗,决定了奴隶主道德与奴隶道德的根本区别。

奴隶主道德的主要特征有:①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是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特征;②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奴隶主阶级的重要道德规范;③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既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④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男女不平等是阶级不平等的反映。

奴隶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有:奴隶阶级由于不堪忍受奴隶主的残酷虐杀和非人待遇,在长期斗争和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与奴隶主阶级道德相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虽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表现,但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人们可以看到,反抗奴隶主的虐杀、争取人的地位则是奴隶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他们对奴隶主阶级不劳而获、荒淫无耻、卑鄙残暴的行径有强烈的道德义愤。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奴隶在道德意识上,还往往带有宗法关系的道德观念,带有对外在权威的神秘感和简单服从的习惯。

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表现形式方面也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道德意识由于处于一种混沌朦胧的原始状态,人们不可能把道德和其他意识形态区分开来。到了奴隶社会,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已经能够养活一部分专门从事精神活动的脑力劳动者。随着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类的自我道德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有了文字,人们在劳动和各种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些行为规范与准则,经过奴隶主阶级思想家的思考和概括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概念以及一系列道德规范(在中国如仁、义、忠、孝、爱等;在西方如智慧、勇敢、节制等)由此被提了出来。与此同时,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们,为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从各个方面对人们在道德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道德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回答,从而使奴隶社会道德克服了过去那种朴素的感性直观形式,具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形式,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调节的范围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以后,人们的道德关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已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简单、纯朴,只是一种彼此平等的血缘关系。这时,出现了阶级、国家、民族,产生了多种行业及行业人员,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与此相适应,道德调节的范围和内容也就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它不仅要调节阶级之间、民族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还要调节个人与这些整体之间的关系;调节君臣、主仆、父子、夫妇、兄弟姐妹、朋友、师生等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调整这种复杂化、多样化关系的过程中,道德的功能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3.封建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制度是在奴隶制崩溃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阶级社会到另一种阶级社会中的转变。封建社会的建立,使封建地主阶级不能任意宰割农民,农民获得了比较多的人身自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这种建立在自然经济之上的新剥削制度却表现为一整套严如密网的宗法等级关系。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使得刚从奴隶制的重负下相对解脱出来的农民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正是在这种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二种阶级道德类型——封建社会的道德。

农民阶级的道德和地主阶级的道德的对立和斗争,构成了封建社会道德深刻的内在矛盾。

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①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②忠君、孝亲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规范;③男尊女卑是封建道德的一条重要规范。

农民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在封建社会里,除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以外,还有与其相对立的农民阶级道德。农民阶级道德,是在封建占有制的条件下,从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和根本利益中引申出来,并且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和体现农民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有:①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法等级制度、要求社会平等,是农民阶级的道德原则;②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是农民阶级道德的重要规范;③关心和同情阶级兄弟,也是农民阶级的道德规范。

道德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社会道德的重要特征。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在加强王道统治的同时,十分重视道德作用。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荀子强调“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他们都竭力把道德与政治融为一体,力求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从而使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披上道德的外衣,赋予他们的道德以政治的地位和法律的权威。其思想家也努力把道德和政治结合起来,并提出他们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使其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所谓“三纲”、“四维”、“五常”、“六纪”、“三达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的一整套道德教育及修养理论,使封建道德进一步规范化、理论化、系统化。同时,他们又把道德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及宗教结合起来,以此来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神圣性和永恒性。汉代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把封建道德直接说成是“天”的意志。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更成为向人民灌输忠孝道德的辅助手段。

宋明以后,理学家又把道德和神秘的“天理”结合起来,提倡“人欲净尽,天理流行”,鼓吹禁欲主义道德。在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政教结合在一起。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0]教会借助上帝的名义,给封建道德蒙上了神秘的灵光,强迫人们服从地上的王权。中世纪的基督教道德,其主要内容就是宣扬逆来顺受,无条件服从神。如《圣经》宣传“有人打你的右脸,就连左脸也给他”、“要爱你的仇敌”,等等。他们把对上帝的热爱、信仰和希望以及自卑、顺从作为最崇高的美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抗阶级。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资本主宰一切,金钱高于一切,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一切都变成了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这种经济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特点。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虽然根源于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是最完备的,也是最后一个私有制经济形态。资产阶级一切活动的基本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剥削无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反映这种活动的道德原则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表现这种活动的行为方式就是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

金钱万能、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规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一切都可以作为等价交换的商品,因此,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金钱便成为主宰一切,高于一切的“圣物”。这种“金钱拜物教”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志向都化为金钱。一切是非善恶,也都以能否获得金钱,获得多少金钱为标准。“资本主义制度迫切需要人们投身于赚钱的事业;这种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完全适应这一制度,并且与在经济斗争中求得生存的状况密切相关。”[11]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自由、平等、博爱,也是资产阶级道德的规范。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针对封建道德对人性的压抑,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口号和道德规范。他们认为人人生来平等,都是自由的,自由和平等合乎人的天性。自由就是指人具有各种社会的政治权利;平等则指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博爱就是爱一切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发表的《人权宣言》第一条就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家在理论上也作了各种论证。康德曾说,作为合法状态的公民,都应该是“自由的”、“平等的”、“独立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蔡元培等人,也积极提倡自由、平等、博爱。蔡元培说:“何为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2]

利己主义道德原则和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规范的提出,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新。它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人身依附;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博爱,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一句话,肯定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对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毕竟同封建社会一样,也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及其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准则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时代局限性和阶级虚伪性。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类型,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初级形态。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反映,是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用集体主义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作为与资产阶级道德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是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阶级的和实践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是社会主义道德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和劳动人民道德传统的高一阶段的发展。它的形成,固然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相联系,是从无产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的,然而它并没有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和劳动人民进步道德的传统。恰好相反,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除了批判继承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外,主要是继承和吸取了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养成的优秀品质,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优良传统,把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要求平等、友爱和同情阶级兄弟的高贵品德,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事实表明,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特殊品德和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品质的有机结合。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和优点。

在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浪潮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中国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不适应改革开放要求,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被人们逐渐抛弃和否定,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道德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接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旧体制转轨的完成,社会主义道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能源危机、因生物工程技术而产生的试管婴儿、克隆羊等问题进行新的伦理思考和道德评判,这对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筑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基础上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超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必须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为基础。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道德同公有制经济相适应。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不能说明它为资本主义服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从本质上说,它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因为只有公有制经济才能满足全人类的利益。

社会主义道德以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它的基本点是: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道德思想出发,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条件下,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无条件地使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性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在总方向上,道德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为: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优良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合乎历史规律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有各自的文化道德传统,这是他们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如果离开对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就难以更好地推进。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因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旋律,形成适应时代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三)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它不是沉重的负担,而像是一块永不会磨蚀的“胎记”,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高尚境界,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非常推崇“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阐释。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和身心和谐。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辱贫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民族始终相互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以礼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16]。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17],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18],《左传》上也有“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19]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20]。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和“自是”[21]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22]。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3]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24]。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推广至一切关系伦理皆应以信为本。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25]。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变化气质”,以达到“成贤”、“成圣”的目的。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做人生的最大快乐。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贤”,推崇“贤人”、“圣王”,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看做人生的最高追求。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的理想人格的目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26],“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27],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28]。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以上六个方面,是对中华民族的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概括。当然,这些又可以衍生出诸如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见义勇为、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等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这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了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了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因此,我们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例如,传统“孝”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关心、爱护和养育子女,子女应当孝敬、体贴自己的父母,并在父母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担负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但“孝”的思想中的糟粕部分则必须删除,如“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从人类道德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一定类型的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回应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的挑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机会越来越多。从现实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和碰撞更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都作出过贡献。西方历代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进行的有益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并为我国今天的道德建设与道德修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同对待中国道德传统一样,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成果,也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每个民族或国家道德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演化,都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有其功能发挥的一整套机制,都与社会大众的生活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把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机械地照搬或简单地移植到自己的文明体系中,既会破坏这些道德文明元素的内在结构,也往往会对自己的道德文明体系造成破坏。所以,在吸取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重要的仍然是做好创造性的转化和改造工作,使其具有符合本民族需要的内涵,具有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中华民族有积极吸收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传统,并善于在吸收中消化,使它变成自己道德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总体上说,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中外文化交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这一过程也充满着曲折。造成这种曲折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在对待人类文明成果的态度和方法上有偏差。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应当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又必须掌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为“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主张在道德建设的问题上要实行整体改造的方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已经蜕变为一个不能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整体,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西方道德文化整体移植过来,特别是要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来取代集体主义价值观。

从理论上说,这两种错误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全盘西化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也只肯定西方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在对待中国和西方文化的问题上采取的是双重标准。这样的态度完全是主观任意的,背离了科学性的要求。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9]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他同时指出,应当区分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生吞活剥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毛泽东的这些正确主张,得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遵循,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大胆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道德文明成果,又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同学们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为健康成才创造良好的品德基础。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当前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上的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质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产生着双重效应。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要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每个人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这一点说明,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但是,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同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如果把各种有着不同内涵的利他性道德要求简单地等同于为人民服务,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会在实践中造成混乱。笼统地说市场经济要求为人民服务是不正确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4)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当在给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5)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我们的社会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岗位,也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那种认为为人民服务只适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体利益的兴衰成败与个人利益的大小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做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对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简称“五爱”。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和社会历史条件,提出要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赋予了“五爱”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的内涵,并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这是对社会各阶层人们普遍的、共同的道德要求。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再次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纲要》也把“五爱”作为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充分肯定下来,并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是:

(1)爱祖国。爱祖国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山川风物、物产资源、历史传统和文化艺术的无限珍爱,对祖国尊严、荣誉、利益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力求祖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得到发展的忠诚愿望和对外来侵略坚决反抗、愿为祖国献身的英勇精神。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已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参与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作出了最大的贡献,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便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爱祖国,首先应进一步增强人们心目中的祖国意识。有了强烈的祖国意识,才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祖国的存在。这需要全面地认识祖国的历史,了解它的过去,了解它的传统,了解它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遭受的屈辱苦难,更要认识、了解祖国的今天。爱祖国,就应更多地担负起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要把对祖国的意识、对祖国的情感转化为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的力量。任何一个真正爱祖国的人,都必须首先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公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以祖国大局为重,以祖国利益至上。爱祖国,还要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要在全社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一个民族为自己而自豪,决不容许别的民族歧视、侮辱,保持自己民族尊严的情感,就是民族自尊心。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我们应当为自己的民族而骄傲,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对民族兴盛满怀信心。

(2)爱人民。爱人民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重要体现,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然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就必然要以爱人民为基本要求。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在他富有传奇性的一生中,用他的整个理论和实践活动,为我们树立了这一道德要求的最光辉典范。爱人民,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关心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就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尤其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和损害的关头,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那些面对他人的困境和危险麻木不仁,甚至见死不救的人,不仅丧失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而且辱没了做人的尊严。爱人民是对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实践爱人民的道德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强化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勤政为民,廉政爱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也同样有一个爱人民的道德要求。人民不是抽象的,人民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父老乡亲、同志朋友、兄弟姐妹,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群体。尊老爱幼、扶危济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赡养父母等,都属于爱人民的范畴。

(3)爱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在劳动中,形成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决定了其他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产生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因此,对劳动采取什么态度,从来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觉悟的重要标准。鄙视劳动,不劳而获,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是剥削阶级的腐朽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爱劳动为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物质财富还没有极大丰富,还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我们必须提倡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爱劳动将成为人们的自觉的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劳动,首先要求每一个公民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的道德责任感,以诚实的态度自觉自愿地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充分发挥高度的自觉性,发挥聪明才智,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劳动任务。爱劳动,就要乐于吃苦,艰苦创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贪图享乐、坐享其成或挥霍浪费、不爱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都是不爱劳动的表现。爱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体现在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上,任何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行为,都是可耻的。爱劳动,要从小培养劳动习惯。

(4)爱科学。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武器,是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力量。爱科学,就是要崇尚科学,掌握科学知识,投身到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去。早在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强调,要提倡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他指出,提倡科学,宣扬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不管对人民群众或部队,都是同等重要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论断,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当代,科技进步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决定性因素。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爱科学,就要追求科学真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增强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的才干;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努力创造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各地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爱科学,就必须崇尚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等野蛮愚昧行为;爱科学,还必须树立求实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反对弄虚作假、因循守旧,要勇于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爱科学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应该体现在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在农村,要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在城市,要搞好科学研究和应用,搞好科学普及活动,重视科普设施建设。在工矿企业,要给职工学科学、用科学的机会。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办好科普专栏和节目,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解释,引导和教育群众尊重科学,使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崇尚文明,克服愚昧,抵制腐朽思想侵蚀。

(5)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所作出的历史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同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因此,爱社会主义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爱社会主义,就要使每一个公民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中国不搞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爱社会主义,就要时刻铭记“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离开了社会主义,“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爱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维护、贯彻和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爱社会主义,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聪明才智和力量;爱社会主义,就要把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和荣誉放在首位,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道德关系,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五爱”是我国人民根本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取向,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我国已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观念的道德思想还大量存在,将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把“五爱”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对提高全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五爱”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和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爱劳动、爱科学,正是把我们所爱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得更美好所必备的素质。“五爱”反映的是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道德责任感,因此,做到“五爱”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

第三,“五爱”为执行具体道德规范创造了条件。它是道德的基本要求,贯穿于整个道德规范要求中,人们只有自觉遵循“五爱”的要求,才能努力自觉地履行其他具体规范。例如,一个人真心爱国,爱社会主义,他就能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国争光;一个人具有爱人民的意识,他就会在其行为中表现出爱人、利他、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品德等。所以“五爱”基本要求,有利于全民道德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还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目标前进。邓小平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30]

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共产主义道德,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开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与“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荣”即荣誉,“辱”即耻辱,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所谓“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体现和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对个人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关系,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和社会风尚的各个方面,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性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和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了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是人们选择行为、评价善恶的普遍标准,也是衡量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系统总结,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社会风尚主要指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社会风尚同荣辱观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也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反过来,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覆盖了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荣与耻对比鲜明,“荣”是催人向上的动力,“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明确何谓光荣,更要明确何谓耻辱。既要让人见荣知荣,更要让人见耻知耻。把荣誉教育与耻感教育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让人们从内心向往高尚,怀着荣誉感施善行、做好事,在诱惑和恶行面前顿生耻感,戒惧怵惕,凛然而止,自觉做一个是非分明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个性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疾恶如仇、态度积极、目光远大,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同时,他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优良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净化风气,推动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所以,应当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融会到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各个方面,把“八荣八耻”贯穿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和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对于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应当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对于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应当自觉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在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积极进取中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对道德建设规律的自觉反映和深刻把握。道德规范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历史和现实表明,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往往取决于作为主干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度、信奉度和践行度。《纲要》的提出,在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在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具有新形势、新时代条件下的新的道德规定,体现了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有机统一。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具体化,与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进行了新的扩展和完善。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深入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要考察它们的历史源流,也要结合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大学生既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更应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三)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基础性道德规范。《纲要》不仅在基本道德规范中提出“诚信”,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可见,诚实守信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

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诚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纲要》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既是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关系亟待调整的积极回应。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去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古人云:“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说明诚实待人于人于己都是非常有益的。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要与他人、与集体交往,根据与他人、与集体达成的协议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如果人人都不诚实、不守信,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就无法进行,一切活动就无法开展,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之中。因此,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就此而言,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经济交往的纽带,是竞争力量和优势产生的源泉。谁的产品质量好,服务周到,谁的信誉高,重承诺,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正因为如此,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为了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于1999年联合发表了《信誉宣言》,郑重承诺:“信用是对商业契约的有效履行,信誉是评判诚实品德的重要标准,信义是承担社会道义的集中体现。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应遵循的准则,也是始终伴随我们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功立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可见,诚实守信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和外向性特点日益突出,如果做不到诚实守信,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应增强爱岗敬业意识,诚实劳动、出勤出力,而不消极怠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职业道德要求,诚实守信适用于各行各业。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应当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的古训,注意发挥率先典范作用,廉洁自律,勤俭奉公,说实话,办实事,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隐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在职业活动中,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杜绝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对于会计统计工作者来说,要恪守“不做假账”的原则,实账实做,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等。

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在《周易》中,就把“诚信”视为“君子敬德修业”之本,所谓“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32]。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耻于自己不能有信用而坚守信用,不受荣誉的诱惑,不为诽谤所吓倒,遵循正道而行事,庄重地持正自己的行为,不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这样的人就是诚实守信的君子。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的这些要求,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适用性。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重视承诺,讲究信用,追求信誉,以诚实见信于人,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诚实守信意味着端正学习态度,踏实学习,虚心求教,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抄袭,不剽窃等。时下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对青年学生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骄狂浮躁、自命不凡,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的个别学生甚至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惜铤而走险。北京某高校一名学生曾刻苦钻研而学有所长,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家中央级报纸曾专题报道他的事迹,他也因此成为不少同学学习甚至崇拜的对象。但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没有把握住自己,开始变得骄狂浮躁,学习成绩也不断下降,最后竟然擅入学院办公室修改电脑上的学习成绩单,因而受到严厉处分,教训可谓深刻。

大学生既是普通的公民,又是社会公民中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新的观念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负有崇高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因此,学习和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努力锤炼个人品德

(一)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著践履。

个人品德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或体现,反映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展示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二是综合性。个人道德品质不是零碎的个人生活片段,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渗透并影响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稳定性。个人品德不是短暂的临时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们的知、情、意、行各方面,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定势”、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要求只有同个人品德相结合,才会转变为现实的道德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并提供动力。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它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个人交往上,并且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

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其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最后,应学会自知自胜、自我扬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文章里写到:“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不甚用处。”意大利诗人但丁也曾经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见,在知识、能力和道德三者中,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受人尊敬、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在坚持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前提下,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的道德修养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德修养:

(1)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培养良好的德性。

(2)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抑制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4)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即通过将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让人尊敬、羡慕的天之骄子,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今天的教育者也认为:“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不论是古代哲人还是今天的教育者都认为,德才兼备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其中德更为重要。因此,同学们应该按照这些方法去进行道德修养,并长期坚持下去,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强道德修养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因此,道德修养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一生克勤克俭、廉洁自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高贵品德赢得了普天下人的赞誉,他的这些优秀品质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向上。因此,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无数模范人物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先进事迹鼓舞和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人。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有的用自己的平凡举动,扶贫助困,让许多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用爱和付出奏响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的在死神和灾害面前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用鲜血和生命将灾难和危机化解,展现出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英雄壮举;有的把困苦留给自己,把幸福送给他人,无怨无悔,彰显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高尚品格。他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构筑了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坚实根基。用人间的深情至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以对亲人的爱、对国家的忠、对事业的诚来践行和见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中华文明,印证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范。

当代大学生在进行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引导的统一,同时开展自觉学习活动,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

思考题

1.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阐述和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6.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阅读文献

1.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1]春秋繁露·王道。

[2]孟子·告子上。

[3]阳明全书·传习录上。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589页。

[5]管子·牧民。

[6]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第91页。

[7]斯大林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5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11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5页。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83页。

[12]蔡元培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第2页。

[13]论语·颜渊。

[14]论语·雍也。

[15]孟子·梁惠王上。

[16]孟子·告子上。

[17]礼记·冠义。

[18]论语·季氏。

[19]左传·召公七年。

[20]尚书·毕命。

[21]老子·道德经。

[22]老子·道德经。

[23]论语·为政。

[24]论语·颜渊。

[25]论语·学而。

[26]论语·述而。

[27]论语·里仁。

[28]荀子·修身。

[29]毛泽东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页。

[30]邓小平文选(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67页。

[31]论语·子路。

[32]周易·乾·文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