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弘扬传统年俗文化

弘扬传统年俗文化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弘扬传统年俗文化陈 竞百节年为首。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特别是在我们城市的年轻人中,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令人担忧。据网上媒体调查,95.1%的人支持保护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年俗文化

陈 竞

(南京大学,南京210018)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广泛影响的节日莫过于传统大年节。数千年来,中国人欢度春节的盛况,犹如信奉基督教的民族过圣诞节一样。可以说天下华人家家要过年,人人要过年。在中国历史上,除汉族外,过春节的还有白族、壮族、瑶族、布依族黎族仫佬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38个民族,上至帝王宫廷,下至荒村僻野,都要进行庆祝活动。甚至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部分东亚和东南亚民族也过春节。

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相比,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民俗事象也更加繁富多样,像煮腊八粥、扫尘送灶、置办年货、书贴春联、剪贴窗花、张贴年画、敬祭祖先、吃年夜饭除夕守岁、燃放爆竹、辞旧迎新、送压岁钱、新春贺年、送穷迎富、元宵灯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都得到了远较日常更充分的展示。春节实质是中国人衣、食、住、行、用、乐民俗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福、禄、寿、禧、财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是中国人“仁”、“礼”、“和”、“孝”人伦关系的心理需要,是中国人国情、乡情、民情、家情、亲情的强烈升华。从积极方面而言,过年则是中华民族家庭和合、社会稳定、国泰民安的凝聚力和纽带。-言以蔽之:它体现了中国人“和合团结”的民族精神。可以说,传承千载的春节年俗文化是我们民族化不掉的根,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中华民族子孙应该珍视、保护这根和泉,并使之世代传承下去。

春节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必须加以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是,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无良商家和媒介的炒作等原因,春节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特别是在我们城市的年轻人中,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令人担忧。笔者曾在南京发起举办“2005年华夏年俗文化活动月”,邀请一些酒店参与举办“送灶节”活动,不少酒店经理竟无动于衷,不感兴趣,甚至有个专做中餐的大酒店年轻经理竟漠然地说:“送哪个姓赵的?”。一个专做中餐饮食生意的老板竟不知“灶王爷”,这实在是笑话(可是,他们对圣诞节的宣扬却不惜重金)。当然,我们不能去责怪这些年轻人,也许他们并不了解这方面的年俗知识,从而说明我们在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上的忽视。现在,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的教育不少是西方文化,而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却未引起重视,孩子们从小就隆重地过圣诞节。因此,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只知道圣诞节,对本国的春节就少知。我曾经对南京一个儿童活动中心十岁以下的小孩作过调查,问他们中国有什么节日,绝大多数孩子回答是“圣诞节”。南京有家媒体曾报道过有位教育工作者问十多岁的小孩:春节有什么年俗?绝大多数孩子回答不出,这不得不令人思虑,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我想要不了多少年,恐怕我们的后代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和冷漠会越来越多。

对此现象,连外国朋友也有看法。一位在宁的美国人在“2005年春节年俗文化研讨会”上发言说:“现在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我不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实在感到好笑,他们并不了解圣诞节的文化内涵,只是凑热闹。其实中国有中国的好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一些年轻人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健康,前途就不好。”一个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都懂得保护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我们不感到脸红吗?

为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唤醒国民保护春节年俗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国民保护春节年俗文化的责任感,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近年来,我们策划举办了“中国南京春节年俗文化活动月”、“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今年,我们又在《中国旅游地理》杂志第一期编辑了“中国年俗文化”专刊,并提出了“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的呼吁。

我们的呼声和行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响应,也得到了不少政府官员、媒体的支持和帮助。据网上媒体调查,95.1%的人支持保护传统文化。70.9%的人同意“春节申遗”。但也有少数人不同意我们的观点和做法。前几天,关于“春节申遗”的争论相当热火,许多媒体纷纷发表或转载各种评论文章。对此,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大家非常关注我们的年俗文化。特别是近几天,有些评论文章逐渐向深层问题探讨,分析得很有道理。不过,有些人的观点仍值得商榷,有的人甚至误解、歪曲了我们的观点和用意。为此,有必要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

有人说我提出“春节申遗”是炒作;有人说我是与韩国人攀比;有人说我是文化自卑……

我可以直接回答这些网友:我提出“尽快启动春节申遗的工程”这个观点,决无炒作之心,也无与韩国人攀比之意,更不是文化自卑,而是出于一个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我今年已68岁,是南京大学退休教师,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我对祖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十分钟情和热爱,也充满了自信。几十年来,我一直做抢救、保护、弘扬祖国民族民间文化工作。从1993年开始,我就在南京大学开设“中国民俗艺术”选修课,至今,我虽退休,但仍上这门课。十四年来,选修这门课的中外学生达到一万多人。从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学与不学这门课,效果是不一样的。正如同学们写的那样:“以前在中小学没有学过这门课,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了解很少,也谈不上有感情。到大学补上这门课后,我们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有所了解,逐渐产生了热爱的感情,也增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近年,我退休后,参与社会活动多些。看到青少年儿童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本土的传统节日逐渐淡忘。对此现象,我感到十分痛心和担忧,也十分关注。我不反对年青人过洋节,但我不赞成冷落本土的传统节日。前年,我就曾在媒体上呼吁:“过洋节莫要忘记本民族传统节日。”可是,呼吁并没有引起重视和关注。现在,不少青少年儿童崇尚洋节、冷淡春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想这种现象再也不能发展下去。这就是我在今年提出“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的动机。首先声明:我没有说过“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止年文化的消失”这句话,这个观点是记者所加。我认为“春节申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保护手段。我提出的是“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从提出申遗到实现(也有可能不能实现),是要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要做调查、研究、整理、抢救、宣传、保护等一系列的工作。韩国申遗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就是最好例子。我国申遗成功的“昆曲”、“古琴”、“十二木卡姆”不也是如此吗?就是现在我国候选的几个申遗项目以及若干个已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项目,不都是要经过这个过程吗?申遗的过程就是保护、复兴的过程。如果不提出申遗,从政府到民众都不会引起重视和关注。正在向申遗发起冲击的“南京云锦”最能说明问题。“南京云锦”在未提出启动“申遗”之前,国内外知道的人并不多,当时状况不好。自提出启动“申遗”工程后,政府重视、媒体宣传、民众关注,上上下下都在为云锦“申遗”而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而促进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如果“申遗”成功,当然对云锦的发展非常有利。即使不成功,对云锦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有人把“春节申遗”说成是要送入博物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不是文物,是流传于中国人中的活态的立体的民俗生活,它怎么会因“申遗”而进入博物馆呢?

有人举例说昆曲申遗后,也未能挽救它的处境。我也不同意这种看法。昆曲毕竟是少数人掌握的艺术,欣赏者也不是太多。它怎么能和普天下华人共同欢度的春节相比呢?不管怎样昆曲申遗成功后,首先它得到了保护,也有了发展。至于进一步推广、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以往,大学生对昆曲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申遗成功后,昆曲已进入大学校园,师生们了解后,还是欢迎和喜爱的,在南京大学等高校演出时,场场座满。

有人说春节不如洋节温馨和浪漫,我认为这是近年来城市春节年俗文化活动减少所造成的误解。其实中国人过年最能体现出来的是温暖的亲情、友情,许多娱乐活动非常有趣和浪漫,例如元宵节观灯、玩灯、戏曲表演、社火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其热闹、欢乐的场面并不亚于圣诞节。我建议持此看法的人,到我国农村乡镇去过年,当你身临其境,你就会感受到中国人的“情”是多么的温暖和浪漫。

有人提出“春节应创造性的回归”、“过一个人性化的春节”。我同意这些观点。年俗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不断补充新内容、新形式。例如,现代许多人用手机、电脑、电话拜年,这也是一种表达情意的新形式,值得提倡。去年春节媒体采访我时,我赞同这种新形式。但是,我不同意有的人全盘否定春节年俗文化的观点,也不同意用所谓的“创新”形式来取代传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仍适合于年俗文化的回归、创新和发展。

民俗文化好比一座大熔炉,“中国人”是这座熔炉中共同熔炼、锻造出来的。几千年来的中国年俗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博大、包容、开放的民族,我们发展自己的文化,并不排斥、抵制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后代子孙树立了榜样,曾经为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走在世界文化的前列。而春节年俗文化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后来的子孙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心,为抢救、保护、弘扬传统年俗文化共同努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