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若干个评估指标综合成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测度对口支援政策的整体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与所评估的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符合一致,能够切实反映对口支援的实际情况,体现对口支援的主要特征。评估指标就是要在对口支援评估中得到应用,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评估对口支援制度不能仅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进行。本书提出的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制度的评估框架。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估的关键架构,没有指标体系就不可能反映对口支援的实际效果。本着科学实用的态度,依据一定的原则,经过认真遴选,本书确定了以社会绩效观为核心的对支援双方分别评估的指标体系。

6.2.1 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绩效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绩效评估,获得有效的绩效信息,了解和把握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绩效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增强政策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导向性,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估指标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实现评估的本来目标。

2.系统全面原则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是以区域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因此,对该制度的绩效评估应当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层面,其统一起来就构成了本书所称的社会绩效视角,而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可以说是一级指标,那么在一级指标之下又该有一系列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系统全面的原则意味着评估指标体系要能够反应足够的信息量,多个指标相互独立,每个指标又能体现制度和政策的某个状态,反应绩效的某一层面的实质内容。若干个评估指标综合成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测度对口支援政策的整体水平。

3.密切相关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与所评估的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符合一致,能够切实反映对口支援的实际情况,体现对口支援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对口支援制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每一点都应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实际发生紧密的联系,并且,这些联系不是简单的一般联系,而是决定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联系。

4.易于操作和比较的原则

评估指标就是要在对口支援评估中得到应用,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讲,有三个要求。一个是数据资料可以获取,尽可能通过查阅全国性和地方性统计年鉴和专业年鉴获得数据资料,或者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或者通过问卷和访谈获得。二是数据尽可能量化,实在不能量化的指标要通过数据详细描述。三是评估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时间、地点和适用范围都要明确,以确保评估结果能够横向、纵向、局部和全局进行比较。

6.2.2 绩效评估指标的基本框架

全面评估对口支援制度不能仅从经济发展的视角进行。实践表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制度是一个多维度立体式的区域互助制度,这一制度实际上除了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之外,它还涉及了国家内部央地关系的建构与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与效果、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在评估对口支援制度时,我们还尤其要重视对口支援的双向影响,即在实践中,对口支援是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支援和帮助;但随着互动的深入,民族地区优秀的文化特性、民族品格、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干部锻炼环境都为发达地区的发展带来益处。这也是本书另一个创造性思考。

因此,本书在政治、经济、文化统合而成的社会绩效视角下分别考察了对口支援对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影响。本书提出的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制度的评估框架(参见表6-2)。

表6-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综合效应的评估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