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重点从发展潜力、集聚效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4个方面选择了24个指标,组成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是《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确定的,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该达到15%以上。《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不同类型集聚区的规划开发土地和建筑规模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在认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_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研究

根据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重点从发展潜力、集聚效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4个方面选择了24个指标,组成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评估指标体系(见表7-1)。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值,是在尽可能符合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条件(见表6-1)中的权重分值基础上,征求专家意见确定的。

表7-1 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估指标体系

一、发展潜力

集聚区发展潜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对集聚区在未来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对集聚区发展潜力的测度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契合度。经过对产业基础和行业前景的分析,杭州提出在当前阶段的产业发展重点是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而其中有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信息软件、电子商务五大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以这五大重点发展的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在进行发展潜力评估时理应得到更多的得分。

(2)与当地发展特色的关联度。各区、县(市)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特色各不相同,采取措施引导各区、县(市)经济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状态。在认定评估集聚区时需要考察该集聚区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突出当地的产业发展特色或资源条件。

(3)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所在区、县(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产业转移,一个地区如果产业基础较好,相对比较容易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进而发挥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效应。一般情况下,通过对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所在区、县(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测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的发展潜力。

(4)主导产业景气度。所在区、县(市)集聚区主导产业较高的景气度能为集聚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以主导产业近几年营业总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指标判断该产业的景气程度。

(5)集聚区可拓展空间。建设用地供应不足经常成为制约项目落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集聚区来说,足够规模的可供开发土地或可供使用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聚区的发展潜力。

(6)集聚区品牌影响力。集聚区或者集聚区内龙头企业的良好品牌影响力会给集聚区的发展带来很强的正面效果。

二、集聚效应

申报认定的集聚区应该是已经有一定的能级和水平,能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集聚区。对集聚区入驻企业数量、营业收入等发展数据的测度,是对集聚区现有集聚水平的检验及对集聚区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基础。

(1)主导产业企业入驻情况。申报认定重点类集聚区其入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企业的数量都要符合要求。不同类型集聚区对入驻企业数量和规模企业数量的要求有较大的不同。《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不同类型集聚区的入驻企业数量提出了要求(见表7-2),这是构建认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7-2 不同类型集聚区对入驻企业数量和规模企业数量要求

(2)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占集聚区企业总数比例。同一产业企业的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特征。作为主导产业集聚区内从事该产业的企业在数量上应该也是占主导的,认定标准确定主导产业门类企业数量占集聚区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应该达到70%以上。

(3)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确定的,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该达到15%以上。

(4)在同类集聚区中的地位。申报认定的集聚区一般都是当地政府准备或者已经是重点扶持建设,在该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因此,该集聚区应当在所在区、县(市)或者在杭州市、浙江省的同类集聚区中有一定地位。

(5)配套产业体系完整度。针对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能够使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主导产业的运作效能,提升主导产业企业和集聚区的竞争力。

三、硬件环境

集聚区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硬件环境的支撑。硬件环境越是完善的地方越容易吸引产业集聚。一个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集聚区除了道路、水电、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外,还应有良好的宾馆、酒店、金融、中介服务等商务配套设施。

(1)符合规划情况。设立的集聚区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集聚区规模。不同产业受土地规模、建筑规模的制约程度会有所不同,即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经济集聚规模是不一样的。《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不同类型集聚区的规划开发土地和建筑规模提出了明确要求(见表7-3),这是在认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

表7-3 不同类型集聚区对规划开发土地和建筑规模的要求

(3)地理界限。明确的地理范围是对集聚区开展有效管理的基础,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集聚区管理部门对集聚区前期规划建设工作的细致程度。在认定评估时,边界非常清晰的集聚区理应得到更为优先的推荐次序。

(4)交通条件。公路、铁路、水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可通达性,以及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公交、地铁站点的设置状况等交通条件都是影响集聚区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

(5)其他基础设施。集聚区内给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状况。

(6)商务配套设施。集聚区内或者集聚区周边宾馆、酒店、金融、中介服务等商务配套设施的配套情况。

四、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是指硬件环境之外的管理、制度、服务、政策等因素的总和。良好的软件环境对于集聚区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向集聚区集聚和集聚区产业的提升。

(1)管理机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部分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推进的,往往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难点问题,集聚区应有正式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企业自主建设与管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能否成功更是与管理机构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

(2)管理规章制度。集聚区要有健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能有效开展建设管理、招商引资、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

(3)综合服务体系。反映为集聚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资金、信息、营销、供应、科研、人才培训、行政及法律咨询、管理咨询等配套服务的完善程度,是集聚区重要的外部特征。集聚区至少要有一个公共技术研发、信息发布、交易展示、融资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

(4)产业发展导向。制定产业发展导向是政府部门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应当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

(5)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对集聚区建设或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扶持、优惠政策。

(6)集聚区优惠政策。集聚区自身制定的促进集聚区内企业、集聚区项目推进的相关优惠政策。

(7)建设发展规划。集聚区应有建设发展规划,对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有较为合理的功能定位、清晰的产业导向、明确的近期建设发展目标与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