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不确定分析中的应用

在不确定分析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盈亏平衡点是个重要的数量指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无论是预测利润,还是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都需要计算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除可用产量表示外,还可用销售收入、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价格以及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来表示。在求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时,应令销售利润方程式为零,即销售收入总额减去成本总额等于零,以求平衡点的产量x。由此解得的x1和x2分别为盈亏平衡点的最低产量和最高产量。

2.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模型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模型是假定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总成本都是产品产量的线性函数。对应的盈亏平衡点也相应地称为线性平衡点,或称为保本点,即企业不赔不赚时的销售量所在之处。在线性的情况下,在盈亏平衡图(图4.1)上,BEP点表示总成本与总销售收入线相交之点。

盈亏平衡点是个重要的数量指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无论是预测利润,还是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都需要计算盈亏平衡点。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定义,当达到盈亏平衡状态时,总成本费用等于总销售收入,设Q为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TC表示总成本,达到盈亏平衡时有

图4.1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图

如果价格是含税的,则可用式4.7来计算盈亏平衡点产量,即

则有

对建设项目运用盈亏平衡点分析时应注意:盈亏平衡点要按项目投产后的正常年份计算,而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若产量Q> Q′,则利润TR- TC> 0;若产量Q< Q′,则利润TR- TC< 0。从图4.1中可以看到,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越强,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盈亏平衡点除可用产量表示外,还可用销售收入、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价格以及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来表示。

如果按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和销售,BEP还可以由盈亏平衡点价格BEP(P)来表示, 即

生产能力利用率的盈亏平衡点是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占达产时产量的比例,即

若按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和销售,且销售价格已定,则盈亏平衡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

对于一些项目不知道产品的价格时,盈亏平衡点通常可采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或产量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4.1】 某项目生产某种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 000件,单位产品价格为3 000 元,总成本费用为615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 0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成正比,销售税率为6%,求以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解: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的产量

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盈亏平衡点的价格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税后)

TR=P(1- r)Q=3 000×(1- 6%)×1.6×104=4 512(万元)

盈亏平衡点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得出盈亏平衡点,使决策的外部条件简单地表现出来,根据盈亏平衡点的高低,可以大致了解项目抗风险的能力。由于这种分析方法简便,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项目的评价分析中。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必须假定产量等于销售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都是如此,因而难以全面反映项目未来的实际情况;其次,这种分析方法要求产品单一,并将所有不同的收入和不同的成本都集中在两条线上表现出来,难以精确地描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从而影响到这一分析的精确性,而只能粗略地对变量因素进行分析。要获得项目较为精确的评价结果,必须配合其他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收益和支出与产品产量之间还可能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这时就需要用到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3.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销售收入和生产总成本与产销量之间不一定都是线性变化的关系,而往往是非线性变化的。例如:在新产品研制中,变动成本与生产量之间就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变化。主要因素有研制阶段产量少而成本高;正式投产以后,大批量生产工效高,单位变动成本就会下降;又如变动成本中的原材料费,也可能由于购买量大而得到优惠;另外,销售收入也可能因为产品的批量出售而给客户优惠价格而减少。此外在垄断竞争下,随着项目产销量的增加,市场上产品的单位价格就要下降,因而销售收入与产销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同时,企业增加产量时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同时要多支付一些加班费、奖金及设备维修费,使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增加,从而总成本与产销量之间也成非线性关系。

当产量、成本和盈利呈非线性关系时,可能出现两个以上的平衡点,如图4.2所示。在此情况下,这两个平衡点统称为盈利限制点。产量只有保持在Q1与Q2之间时才能盈利,如果达不到Q1点或超过Q2点后就要亏损。当收入等于变动成本时,就达到开关点(SDP),这时销售收入只够补偿变动成本,亏损额正好等于固定成本。开关点是表明在产量达到这一点后,若继续提高产量,那么所造成的亏损就大于停产的亏损。

图4.2 非线性盈亏平衡图

投资项目投产后的产量、收入和成本的非线性关系,可以用二次曲线的函数式表示;

在求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时,应令销售利润方程式为零,即销售收入总额减去成本总额等于零,以求平衡点的产量x。

运用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可解得产量x:

由此解得的x1和x2分别为盈亏平衡点的最低产量和最高产量。在这两个平衡点之间,存在着最大的利润点,在这个点的左侧,利润率上升,在这个点的右侧,利润率下降。这种与产量的变动相关的利润变化率就是边际利润。在这个最高利润点上,利润变化率肯定为零。要找到这个点,就应对利润方程式求导,令其导数等于零,解出x。

由于R=s- c,s- px,c=F+ vx

由式4.14看出,当达到最高利润的产量时,每增加一个销售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入等于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费用,即边际收入等于边际费用。若产量继续上升,则会出现边际费用大于边际收入,即利润下降的情况,一直到第二平衡点。此时,若产量继续上升,则开始亏损,产量达到开关点时,年亏损额正好等于年固定成本额,相当于企业停产。

【例题4.2】 某项目生产某种型号的微波炉,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s=600 x- 0.02 x2,年固定成本总额为F=400 000(元),年变动成本为vx=200 x+ 0.02 x2,年总成本c=400 000+ 20 x+ 0.02 x2,试对该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解:项目的利润方程式为:

R=(600 x- 0.02 x2)-(400 000+ 20 x+ 0.02 x2) =400 x- 0.04 x2- 400 000

令上式R=0,则:

再看利润方程的二阶导数,若其小于零,则一阶导数等于零时的产量,即为该项目最大盈利时的产量。

因此,当x=5 000台时,该项目的盈利最大。

若要进一步计算开关点,则:

R=400 x- 0.04 x2- 400 000

令R=0,得x1=0,x2=10 000(台)。

当项目产量达到10 000台时,亏损额等于全年固定成本,与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一样。

(二)多方案盈亏平衡分析

多方案盈亏平衡分析是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的延伸,它是将同时影响各方案经济效果指标的共有的不确定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各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作为因变量,建立各方案经济效果指标与不确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各方案的经济效果函数的斜率不同,所以各函数曲线必然会发生交叉,即在不确定因素的不同取值区间内,各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高低的排序不同,由此来确定方案的取舍。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不仅能够预先估计项目对市场变化情况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了解项目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还可以对决策者确定项目的合理经济规模及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将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用于不同方案的比较,其结果就不是不盈不亏的问题,而是哪一个方案优劣的问题。这里的优劣,是指达到相同质量、产量的前提下,哪一个方案更好。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其成本都是同一变量的函数时,便可以找到该变量的某一数值,恰能使对比方案的成本相等,该变量的这一特定值,称为方案的优劣平衡点。

设有两个互斥方案,它们的成本函数决定于一个共同的变量Q:

C1=f1(Q)C2=f2(Q)

令C1=C2,即

由此可求出Q值,即为两个方案费用平衡时的变量值,据此可判断方案的优劣。

对于两个以上方案的优劣分析,原理与两个方案的优劣分析相同,仍然先设共同变量,再以共同变量建立每个方案的成本费用函数方程,如:

C1=f1(x)

C2=f2(x)

C3=f3(x)

不同之处是在求优劣平衡点时要对每两个方案进行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方案的平衡点,然后两两比较,选择其中最经济的方案。

【例题4.3】 某施工队承接一挖土工程,可以采用两个施工方案:一个是人工挖土,单价为10元/m3;另一个是机械挖土,单价为8元/m3,但需机械的购置费是20 000元,试问这两个方案的适用情况如何?

解:设两个方案共同应该完成的挖土工程量为Q,则人工挖土成本为:C1=10Q;机械挖土成本为:C2=8Q+ 20 000

令:C1=C2,即10Q=8Q+ 20 000

得:QBEP==10 000(m3)

故当Q>10 000m3时,采用机械挖土合算;当Q<10 000m3时,采用人工挖土合算。

学习任务三 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给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人们通常称为敏感。用敏感程度可说明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单位时引起评价指标变化多大,并以此确定关键因素。用敏感方向反应影响因素变化会引起评价指标同向变化还是反向变化,并以此确定影响因素的变化给项目带来有利影响还是有害影响。因此,敏感性就是指经济评价指标对其影响因素变化反应。

敏感性分析又称灵敏度分析,它主要研究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最大、最关键的主要因素,并确定项目可行区间,进而制订控制负敏感因素的对策,对项目提出合理的控制与改善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确保项目的经济评价、总体评价的安全性,以便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敏感性分析是项目评估中常用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它是分析预测某一拟建项目中,对评估起作用的各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一个建设项目在整个分析期内,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在各个不确定因素当中,有些因素稍微有变化就引起了某一个或几个评估指标的明显变化,但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当其改变时,只能引起某一个或几个评估指标有一般性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不同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反应的灵敏程度各不相同,前者被称为敏感因素,而后者为不敏感因素。敏感性分析就是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项目经济评估指标反应敏感的变化因素,测定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有关评估指标的影响程度。

一般进行敏感性分析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产量(生产负荷)、产品生产成本、主要原材料价格、燃料或动力价格、可变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折现率、外汇汇率等。敏感性分析不仅能使决策者了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也能使决策者对最敏感的因素或可能产生最不利变化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决策和预防措施,还可以启发评价者对那些较为敏感的因素重新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二)敏感系数(敏感度)

敏感系数表示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就是用评价指标的变化率除以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其计算公式为

当E> 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同方向变化;E< 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反方向变化。︱E︱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性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三)敏感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①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效益指标而言,找其对应的敏感因素,即具有针对性。

②必须有一个定性(定量)的指标来反映敏感因素对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

③作出因这些因素变动对投资方案承受能力的判断。

(四)敏感性分析方法分类

按照经济财务分析,分为经济敏感性分析和财务敏感性分析。经济敏感性分析是根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所作的敏感性分析;财务敏感性分析是根据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所作的敏感性分析。

按照分析要素,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假设每次只变动一个参数而其他参数不变;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则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动幅度的多种组合,分析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因素替换法,又称逐项替换法。它是先将方案中的其他因素固定,而每次替换一个变动因素,以求得该因素的敏感性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只变动某个因素而令其他因素固定不变,观察该变动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其是否是敏感因素;然后逐次替换其他因素,计算出其他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直到得出方案全部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为止。敏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确定敏感性分析的指标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首先要确定最能反映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指标,具有不同特点的项目,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也大不相同,一般为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2.选定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化范围

影响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严格来说,凡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不确定性,但事实上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进行敏感性分析,只需对那些在成本收益的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经济效益指标有重大影响、并在项目分析期内最有可能发生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来说,要做敏感性分析的因素通常从下列因素中选定:原材料及产品价格、生产能力利用率、经营成本、总投资、建设期、投产期等。

3.确定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范围

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一般都有一定的范围。如销售收入,将来会受市场影响,项目产量和售价,将在一定预测范围内变化,这个范围可通过市场调查或初步估计获得。假设其变化幅度和范围就应限制在这个范围之中。假设某产品价格近几年变化在-10%~+10%的范围内,即可将价格变化范围定为-15%~+15%来进行敏感性分析。

4.计算评价指标,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并进行分析

计算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可能的变动幅度和范围内导致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并以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

在进行这种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先假设一个变量发生变化,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计算其不同变动幅度,如- 5%~+ 5%,-10%~+10%等所对应的经济评价指标值,这样一个一个地计算下去,直到将所有敏感性因素计算完为止。然后,利用计算出来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敏感性分析图上绘出相应因素的敏感性变化曲线。纵坐标表示敏感性分析指标,横坐标表示各敏感性因素的变化,零点为原来没变的情况;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最大允许变化的幅度和最敏感因素。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风险分析,主要是为了表明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某个不确定因素变化引起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不大,则认为项目经济生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大。显然,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越低越好。所以,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寻找引起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下降的最敏感性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对策,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应用在拟建项目的经济评价中,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最后的决策,还可以用在项目规划阶段和方案选择中。敏感性分析一般分为两类: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假定只有一个因素是变化的,其他的因素均保持不变,分析这个可变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程度。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分析这些可变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程度。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方法,下面介绍其实现步骤和注意要点。

(一)确定敏感性分析经济评价指标

敏感性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及其反映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都可作为敏感性分析的指标。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必须与确定性分析的评价指标相一致,一般选择主要指标即可。

(二)选取不确定因素,并设定它们的变化范围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并不需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考虑和计算,而应视方案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变化可能性较大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对经济效益目标值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指标)即可。如产品售价变动、产量规模变动、投资额变化等,或是建设期缩短、达产期延长等,一般都会对方案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而且应尽可能选择基本的又彼此独立的不确定因素。实践中不确定因素变化程度主要以变化率表示,通常取±10%的变化率。

(三)计算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一次仅变动一个因素。重复计算各个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变化对评价指标影响的具体数值。然后采用敏感性分析计算表或分析图的形式,将不确定因素的变动与分析指标的对应数量关系反映出来,以便于测定敏感性因素。

(四)分析指标变动的幅度,确定敏感性因素

敏感性因素是指能引起评价指标产生较大变化的因素。确定某一因素敏感与否,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对测定法,即设定要分析的因素均从基准值开始变动,且各因素每次变动的幅度相同,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的变动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即可判断出各因素的敏感程度;二是绝对测定法,即先设定有关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临界值,如净现值为零或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然后求出待分析因素允许的最大变动幅度,并与其可能出现的最大变动幅度相比较,如果某因素可能出现的变动幅度超过允许的最大变动幅度,则表明该因素是方案的敏感性因素。

1.敏感度系数(E)

敏感度系数是项目评价指标变化的百分率与不确定因素变化的百分率之比。敏感度系数高,表示项目效益对该不确定因素敏感程度高,提示应重视该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效益的影响(见式4.16)。

2.临界点(开关点)

不确定因素的极限变化,即该不确定因素使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时的变化百分率。临界点的高低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有关,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随着设定基准收益率的提高,临界点就会变低(即临界点表示的不确定因素的极限变化变小)。而在一定的基准收益率下,临界点越低,说明该因素对项目效益指标影响越大,项目对该因素就越敏感。因此,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点。

(五)绘制敏感性分析图,结合确定性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方案的风险程度

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分析图信息:一方面,可直观分析敏感性大小,斜率越大,越敏感,这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可看出因素从不利于提高效益方向变动的临界变动值,这是绝对分析的方法。因素允许不利变化的临界值越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越敏感。敏感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越敏感。

在项目的各方案比较中,对主要因素变化不敏感的方案,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获得满意经济效果的可能性比较大,优于敏感方案,应优先考虑接受。有时,还可根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

【例题4.4】 某一投资方案,其设计能力为年产某产品1 500台,预计产品售价1 800 元/台,单位产品成本为700元/台,估算投资额为800万元,方案寿命期为8年,试对此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作敏感性分析。

解:本例敏感性分析指标是静态投资回收期,先作确定性分析:

选择产品售价、产量和投资作为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并计算这些因素变化时对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程度,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4。

表4.4 因素变化对静态投标回收期的影响程度

确定敏感性因素。根据表4.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4.3,由图4.3中可以看出,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对产品售价最敏感。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售价降低幅度超过24%,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将超过方案的寿命期8年,方案将无利可图。因此,产品售价为敏感性因素,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品售价大幅下跌。

图4.3 单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图

【例题4.5】 某企业拟投资生产一种新产品,计划一次性投资2 000万元,建设期为1 年,第二年起每年预计可取得销售收入650万元,年经营成本预计为25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10年,期末预计设备残值收入50万元,基准收益率为10%,试分析该项目净现值对投资、年销售收入、年经营成本、项目寿命期以及基准收益率等因素的敏感性。

解:①选定项目净现值作为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首先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NPV=- 2 000+(650- 250)(P/A,10%,9)(P/F,10%,1)+ 50(P/F,10%,10)=113.48(万元)

②以项目的总投资、年销售收入、年经营成本、项目寿命期和基准收益率为不确定因素,设定因素变化的幅度可能在±20%范围内。

③计算各不确定因素变动后,分析指标变动的幅度。

对于影响项目净现值的各参数,任何一个不同于预计值的变化都会使净现值发生变化。现假设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分别计算各影响参数在其预测值的基础上变化- 20%、-10%、+10%、+ 20%的幅度时项目的净现值,计算结果列于表4.5。

表4.5 单因素变化对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3.敏感度

总投资:E=[(- 86.52-(-113.38))/113.38]/10%=23.69

年销售收入:E=[(455.88-113.38)/113.38]/10%=30.21

年经营成本:E=[(-15.72-(-113.38))/113.38]/10%=11.39

项目寿命期:E=[(251.73-113.38)/113.38]/10%=12.20

基准收益率:E=[(12.92-113.38)/113.38]/10%=8.86

根据表中数据(见表4.5),可以画出敏感性分析图,如图4.4所示。

图4.4 单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图

从图4.4中可以看出,年销售收入、总投资、年经营成本、基准收益率、项目寿命期曲线的陡度依次从高到低,并在同一百分率变动的情况下,它们引起净现值变化的幅度也依次从高到低,即净现值对年销售收入、总投资、年经营成本、基准收益率、项目寿命期变化的敏感程度依次从高到低。因此在敏感性分析图上,直线的陡度越大,项目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变动越敏感;反之,直线越平缓,项目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变动越不敏感。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适合于分析项目方案的最敏感因素,但它忽略了各个变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可能性。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技术项目方案,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都是相互交叉综合发生的,而且各个因素的变化率及其发生的概率是随机的。因此,研究分析经济评价指标受多个因素同时变化的综合影响,研究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更具有实用价值。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不同变动幅度的多种组合,计算起来要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复杂得多。

(一)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可得到一条敏感曲线,而分析两个因素同时变化的敏感性时,得到的是一个敏感曲面。

【例题4.6】 某项目基本方案的参数估算值见表4.6,基准收益率ic=9%,试进行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表4.6 某项目基本方案参数估算值

解:设x表示初期投资额(或投资)变化的百分比,用y表示年销售收入(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则当折现率为i时,净现值为

NPV(i)=- I(1+ x)+[B(1+ y)- C](P/A,i,6)+ L(P/F,i,6) =- I+(B- C)(P/A,i,6)+ L(P/F,i,6)- Ix+ B(P/A,i,6)y

NPV(i)=-1 500+ 350×NPV(P/A,i,6)+ 200×(P/A,i,6)-1 500 x+ 600×(P/A,i,6)y

显然NPV(i)> 0,则IRR> i。取i=ic=9%(基准收益率),则

NPV(ic)=189.36-1 500 x+ 2 691.6y

此式为一平面方程。令NPV(ic)=0,可得该平面与Oxy坐标面的交线

y=0.557 x- 0.070 4

图4.5 双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图

如图4.5所示,此交线将Oxy平面分为两个区域,Oxy平面上任意一点(x,y)都代表投资和价格的一种变化组合,当这点在交线的左上方时,净现值NPV(i)> 0,即IRR> ic;若在交线的右下方,则净现值NPV(ic)< 0,因而IRR< ic,为了保证方案在经济上可被接受,应该设法防止处于交线右下方区域的变化组合情况出现。

(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以上仅是两个因素同时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若变化因素多于两个,就比较难以用图形表示。若发生变化的因素扩大到3个,可以将其中一个因素依次改变,就可以得到另两个因素同时变化的一组临界曲线族。

【例题4.7】 对【例题4.6】的方案做投资、价格、寿命三因素同时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解:设x和y的意义同例题4.6,n表示寿命期。NPV(n)表示寿命为n年,方案的折现率为基准收益率(ic=9%),投资和价格分别具有变化率x和y时的净现值,则

NPV(n)=- I+(B- C)(P/A,9%,n)+ L(P/F,9%,n)- Ix+ B(P/A,9%,n)y

同样的,对于给定的x、y和n,NPV(n)> 0,意味着内部收益率IRR> ic。依次取n=5, 6,7,并令NPV(n)=0,按照例4.6中对双因素变化中的敏感性分析过程,得到下列的临界线,如图4.6所示。

图4.6 多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图

NPV(5)=- 8.654-1 500 x+ 2 333.76y=0 Ys=0.642 7 x+ 0.003 7

NPV(6)=-189.36-1 500 x+ 2 691.6y=0 Ys=0.557 x+ 0.070 4

NPV(7)=370.92-1 500 x+ 3 019.74y=0

Ys=0.496 7 x- 0.122 8

由此可知,n=5,Yx=0=0.003 7> 0,所以,若使内部收益率达到基准收益率,就要增加销售收入或减少投资而使条件保持不变。n=6,7,Yx=0< 0,项目在价格和投资方面都有一定的潜力,可承担一定的风险。随着n的不断增大,即寿命期不断延长,x的系数逐渐减小。因此,投资的敏感度将越来越小。同样的,如果取x=10%等,可得到关于年销售收入大于寿命期的临界值。例如,x=10%时,令NPV=0,其临界曲线为

同样可得x=20%,0,- 20%时的临界曲线,并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同理,假若存在【例题4.8】的情况。

【例题4.8】 某投资方案初始投资为100万元,预计项目寿命为5年,每年可提供净收益28万元,基准收益率为8%,项目期末残值为20万元。由于初始投资100万元是估算值,实际上有偏差,而且受物价变化的影响,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价格的变化引起预计的年收益也发生变化。若同时考虑基准收益率i为可变因素,试分析这3个因素对净年值的影响。

解:根据题意,净年值为

NAV=28(1+ y)+ 20(A/F,i,5)-100(1+ x)(A/P,i,5)

当基准收益率i分别为6%、8%、10%、12%、15%和20%,可得净年值的一组临界曲线。

NAV(6%)=28(1+ y)+ 20(A/F,6%,5)-100(1+ x)(A/P,6%,5)=0

NAV(8%)=28(1+ y)+ 20(A/F,8%,5)-100(1+ x)(A/p,8%,5)=0

NAV(10%)=28(1+ y)+ 20(A/F,10%,5)-100(1+ x)(A/P,10%,5)=0

NAV(12%)=28(1+ y)+ 20(A/F,12%,5)-100(1+ x)(A/P,12%,5)=0

NAV(15%)=28(1+ y)+ 20(A/F,15%,5)-100(1+ x)(A/P,15%,5)=0

NAV(20%)=28(1+ y)+ 20(A/F,20%,5)-100(1+ x)(A/P,20%,5)=0

即:

y(6%)=0.847 9 x- 0.278 9

y(8%)=0.894 6 x- 0.2271

y(10%)=0.9421 x- 0.174 9

y(12%)=0.990 7 x- 0.121 7

y(15%)=1.065 3 x- 0.040 6

y(20%)=1.194 3 x- 0.098 29

从上例可知,基准收益率i上升,临界线向上方移动,使净现值NAV> 0的范围缩小,基准收益率降低;临界线向下方移动,使净现值NAV> 0的区域扩大。根据这种三因素敏感性分析图,能够直观地了解投资额、年净收益和基准收益率这3个因素同时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总之,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对某些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的风险。

五、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不论是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还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对敏感性分析的结果都应进行汇总,通常是将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汇集于敏感性分析表。敏感性分析表应同时给出基本方案的指标数值,所考虑的是不确定因素及其变化率,在这些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情况下项目效益指标的计算数值及各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当针对某种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指标不能被计算时,应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说明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不能明确指出某个因素变动对经济效果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无论何种类型的项目,各个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是交叉发生的,而且各个因素变化的幅度大小及其发生的概率也是随机的。所以,实际上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某一敏感因素在未来可能发生某一幅度变动的概率很小,甚至完全可以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而另一不敏感因素可能发生某一幅度变化的概率却很大,甚至必须考虑其变动对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敏感性分析而只有借助于其他方法。

学习任务四 概率分析和准则分析

一、概率分析

(一)概率分析的定义

概率分析又称风险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不同变动幅度的概率分布及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对项目可行性和风险性以及方案优劣作出判断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法。概率分析常用于对大中型重要若干项目的评估和决策之中,通过计算项目目标值(如净现值)的期望值及目标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积概率来测定项目风险大小,以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敏感分析具体考察了各变化因素对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投资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但是,所得出的结论只能表示某个因素造成项目风险是大还是小,而不能给出这个因素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会给项目造成多大的风险。实际上,项目对各变化因素敏感性有大有小,各因素在项目实施中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各不相同,有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大,敏感性也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敏感性也小。但有的因素敏感性不大而发生的可能性小;有的敏感性小而发生的可能性大。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仅有敏感性分析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概率分析在这里却能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一个项目中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概率确定了,这个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就可以随之确定,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概率分析的数量化而转化为确定因素。

项目评估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分析,是确定各种影响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概率,以此计算投资效益指标的期望值,得出定量分析结果的分析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项目效益指标的准确性,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保证决策分析的可靠性。

(二)概率分析的方法

概率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效用函数法、期望值法和决策树法等。这里将主要介绍决策树法。

1.效用函数法(Utility Function Method)

所谓效用,是对总目标的效能价值或贡献大小的一种测度。在风险决策的情况下,可用效用来量化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通过效用这一指标,可将某些难以量化、有质的差别的事物(事件)给予量化,将要考虑的因素折合为效用值,得出各方案的综合效用值,再进行决策。效用函数反映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的决策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效用函数是不同的。

2.期望值法(Expectancy Method)

1)定义

期望值法在项目评估中应用较为普遍,是通过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来比较方案优劣、确定项目可行性和风险程度的方法。

2)步骤

采用期望值法进行概率分析,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①选用净现值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析选定与之有关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②按照穷举互斥原则,确定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发生的状态或变化范围。

③分别估算各不确定性因素在每种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各不确定性因素在每种情况下的概率,必须小于等于1、大于等于0,且所有可能发生情况的概率之和必须等于1。这里的概率为主观概率,是在充分掌握有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由专家学者依据其自己的知识、经验经系统分析之后,主观判断作出的。

④分别计算各可能发生情况下的净现值(NPV)。各年净现值期望值、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净现值的期望值、各年净现值期望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净现值的期望值的计算公式为

项目净现值期望值大于0,则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⑤计算各年净现值标准差、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净现值的标准差或标准差系数,各年净现值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整个项目寿命周期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净现值标准差反映每年在各种情况下净现值的离散程度和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各年净现值的离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项目风险的大小。但由于净现值标准差的大小受净现值期望值影响较大,两者基本上呈同方向变动。因此,单纯以净现值标准差大小衡量项目风险性高低,有时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此需要消除净现值期望值大小的影响,利用式4.21计算整个项目寿命周期的标准差系数,则

一般来说,V越小,项目的相对风险就越小;反之,项目的相对风险就越大。根据净现值期望值、净现值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可以用来选择投资方案。判断投资方案优劣的标准是:期望值相同、标准差小的方案为优;标准差相同、期望值大的方案为优;标准差系数小的方案为优。

⑥计算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累计概率值越大,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

⑦对以上分析结果作综合评价,说明项目是否可行及承担风险性大小。

【例题4.9】 某投资者以25万元购买了一个商铺单位2年的经营权,第一年净现金流量可能为:22万元、18万元和14万元,概率分别为0.2、0.6和0.2;第二年净现金流量可能为:28万元、22万元和16万元,概率分别为0.15、0.7和0.15,若折现率为10%,问该购买商铺的投资是否可行。

因此,该投资项目可行,且风险较小。

3.决策树法(Model Analysis)

1)定义

决策树(Decision Tree)利用了概率论的原理,并且利用一种树形图作为分析工具。其基本原理是用决策点代表决策问题,用方案分枝代表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概率分枝代表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经过对各种方案在各种结果条件下损益值的计算比较,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它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从而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个预测模型,其代表的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中每个节点表示某个对象,而每个分叉路径则代表的某个可能的属性值,而每个叶结点则对应从根节点到该叶节点所经历的路径所表示的对象的值。决策树仅有单一输出,若欲有复数输出,则可以建立独立的决策树以处理不同输出。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是一种经常要用到的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同样也可以用作预测。在各种分类算法中,决策树是较为直观的一种。

决策树由决策点、状态节点、结果节点、方案枝和概率枝等要素组成。

□——决策点,是对几种可能方案的选择,即最后选择的最佳方案。如果决策属于多级决策,则决策树的中间可以有多个决策点,以决策树根部的决策点为最终决策方案。

○——状态节点,代表备选方案的经济效果(期望值),通过各状态节点的经济效益对比,按照一定的决策标准就可以选出最佳方案。由状态节点引出的分支称为概率枝,概率枝的数目表示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数目,每个分枝上要注明该状态出现的概率。

△——结果节点,将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取得的损益值标注于结果节点的右端。

从决策点引出的支路称为方案枝,每个支路代表一个可行方案。

从状态点引出的支路称为概率枝,每个支路代表一个自然状态和可能发生的概率。

决策树学习也是资料探勘中一个普通的方法。在这里,每个决策树都表述了一种树型结构,它由它的分支来对该类型的对象依靠属性进行分类。每个决策树可以依靠对源数据库的分割进行数据测试。这个过程可以递归式地对树进行修剪。当不能再进行分割或一个单独的类可以被应用于某一分支时,递归过程就完成了。另外,随机森林分类器将许多决策树结合起来以提升分类的正确率。

决策树同时也可以依靠计算条件概率来构造。决策树如果依靠数学的计算方法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数据库已如下所示:

(x,y)=(x1,x2,x3,…,xk,y)

相关的变量y表示人们尝试去理解、分类或者更一般化的结果。其他的变量x1,x2,x3等则是帮助人们达到目的的变量。

决策树易于理解和实现,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了解很多的背景知识,这同时是它能够直接体现数据的特点,只要通过解释后都有能力去理解决策树所表达的意义。对于决策树,数据的准备往往是简单或者是不必要的,而且能够同时处理数据型和常规型属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对大型数据源作出可行且效果良好的结果。易于通过静态测试对模型进行评测,可以测定模型可信度;如果给定一个观察的模型,那么根据所产生的决策树很容易推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但决策树对连续性的字段比较难预测;对有时间顺序的数据,需要很多预处理的工作;当类别太多时,错误可能就会增加得比较快;在一般的算法分类的时候,只是根据一个字段来分类。

科学的决策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人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遇到的情景是:若干个可行性方案制订出来了,分析一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大部分条件是已知的,但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企业决策存在着一定的胜算,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时,决策的标准只能是期望值。即各种状态下的加权平均值。

针对上述问题,用决策树法来解决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决策树法作为一种决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它是随机决策模型中较为常见、较为普及的一种决策模式和方法,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决策带来的风险。所谓决策树法,就是运用树状图表示各决策的期望值,通过计算,最终优选出效益最大、成本最小的决策方法。决策树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不同于确定型决策方法,二者适用的条件也不同。应用决策树决策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决策者期望达到的明确目标。

②存在决策者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可行备选方案。

③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变化、市场行情、经济发展动向等)。

④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简称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⑤决策者能估计出不同的自然状态发生概率。

2)决策树的画法

第一步:画决策树。

决策树的画法是从左至右分阶段展开的。画图时先分析决策点的起点、备选方案、各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概率以及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然后再画一个方框作为出发点,从出发点向右引出若干条直线,在每个方案枝的末端画一个圆圈,从自然状态点引出代表各自然状态的分枝,则概率分枝末端画三角形,表示终点。

如果一个决策树只在树的根部有一决策点,则称为单级决策;若一个决策不仅在树的根部有决策点,而且在树的中间也有决策点,则称为多级决策。如果是多级决策,则要确定是哪几个阶段逐段展开其方案枝、状态节点、概率枝及结果节点。最后将决策点、状态点自左向右分别编号。如图4.7所示,从树的根部只生出一个决策点,称为单级决策;树的中间还有决策点则为多级决策。

图4.7 多级决策树结构图

第二步:计算期望值。

一般按反向的时间程序逐步计算,将各方案的几种可能结果的数值和它们各自的概率相乘,并汇总所得之和,其和就是该方案的期望值。

第三步:确定决策方案。

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值,在比较方案考虑的是收益值时,则取最大期望值;若考虑的是损失时,则取最小期望值。舍弃的方案可在方案枝上画“11”符号,称为剪枝。最后决策点只留下一根方案枝,即为最优方案枝。

决策树是利用树枝形状的图形模式来进行风险决策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解决单级决策的问题,对于决策盈亏矩阵表不易表达的多级序贯决策问题,也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

【例题4.10】 假设有一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决定下月是否开工。如果开工后天气好,则可为国家创收4万元;若开工后天气坏,将给国家造成损失1万元,不开工则损失1 000元。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下月天气好的概率是0.3,天气坏的概率是0.7。请作出决策。现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决策。

解:第一步:画决策树。

根据题意,将数据表格化,便于画图使用,见表4.7。

表4.7 例题4.10概率表

决策树示意图如图4.8所示。

图4.8 例题4.10决策树示意图

第二步:计算期望值。

一般按反向的时间顺序逐步计算,将各方案的几种可能结果的数值和它们各自的概率相乘,并汇总所得之和,其和就是该方案的期望值。

点Ⓑ:40 000×0.3+(-10 000)×0.7=5 000

点Ⓒ:(-1 000)×0.3+(-1 000)×0.7=-1 000

第三步:确定决策方案。

在比较方案考虑的是收益时,则取最大期望值;若考虑的是损失时,则取最小期望值。根据计算出的期望值分析,本题采取开工方案较好。

【例题4.11】 某建筑公司拟建一预制构件厂,一个方案是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建成后如销路好每年可获利100万元;如销路差,每年要亏损20万元,该方案的使用期均为10 年;另一个方案是建小厂,需投资170万元,建成后如销路好,每年可获利40万元,如销路差每年可获利30万元;若建小厂,则考虑在销路好的情况下3年以后再扩建,扩建投资130万元,可使用7年,每年盈利85万元。假设前3年销路好的概率是0.7,销路差的概率是0.3,后7年的销路情况完全取决于前3年;试用决策树法选择方案。

解:这个问题可以分前3年和后7年两期考虑,属于多级决策类型,如图4.9所示。

图4.9 例题4.11决策树示意图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各点益损期望值计算如下:

点①:净收益=[100×(P/A,10%,10)×0.7+(- 20)×(P/A,10%,10)× 0.3]- 300=93.35(万元)

点③:净收益=85×(P/A,10%,7)×1.0-130=283.84(万元)

点④:净收益=40×(P/A,10%,7)×1.0=194.74(万元)

可知决策点Ⅱ的决策结果为扩建,决策点Ⅱ的期望值为283.84+194.74=478.58(万元)

点②:净收益=(283.84+194.74)×0.7+ 40×(P/A,10%,3)×0.7+ 30×(P/A,10%,10)×0.3-170=345.62(万元)

由上可知,最合理的方案是先建小厂,如果销路好,再进行扩建。在本例中,有两个决策点Ⅰ和Ⅱ,在多级决策中,期望值计算先从最小的分枝决策开始,逐级决定取舍到决策能选定为止。

【例题4.12】 根据【例题4.11】,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投资者又提出了第3个方案,即先小规模投资160万元,生产3年后,如果销路差,则不再投资,继续生产7年;如果销路好,则再作决策是否再投资140万元扩建至大规模(总投资300万元),生产7年。前3年和后7年销售状态的概率见表4.8。试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优方案。

解:(1)将概率数据表格化,绘制决策树。

表4.8 销售概率表

图4.10 例题4.12决策树示意图

(2)计算各节点的期望收益值,并选择方案。

节点④:[100×7×0.9+(- 20)×7×0.1]=616(万元)

节点⑤:[100×7×0+(- 20)×7×1.0]=-140(万元)

节点②:(616+100×3)×0.7+[(-140)+(- 20)×3]×0.3- 300=281.20(万元)

节点⑧:[100×7×0.9+(- 20)×7×0.1]-140=476(万元)

节点⑨:(60×7×0.9+ 20×7×0.1)=392(万元)

节点⑧的期望收益值为476万元,大于节点⑨的期望损失值392万元,故选择扩建方案,“剪去”不扩建方案。因此,节点⑥的期望损益值取扩建方案的期望损益值476万元。

节点⑦:(60×7×0+ 20×7×1.0)=140(万元)

节点③:[(476+ 60×3)×0.7+(140)+ 20×0.3]-160=359.20(万元)

节点③的期望损益值359.20万元,大于节点②的期望损益值281.20万元,故“剪去”大规模投资方案。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先进行小规模投资,3年后如果销售状态好则再扩建,否则不扩建。

(3)概率分析的步骤。

①列出各种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例如销售价格、销售量、投资和经营成本等,均可作为不确定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几个不确定因素应是互相独立的。

②设想各不确定因素可能发生的情况,即其数值发生变化的几种情况。

③分别确定各种可能发生情况产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各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出现的概率之和必须等于1。

④计算目标值的期望值。可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若采用净现值为目标值,则一种方法是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所包含的各不确定因素在各可能情况下的数值与其概率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得到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然后求得净现值的期望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计算净现值的期望值。

⑤求出目标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计概率。对于单个方案的概率分析应求出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由该概率值的大小可以估计方案承受风险的程度,该概率值越接近1,说明技术方案的风险越小,反之,方案的风险越大。可以列表求得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

【例题4.13】 某工程建设项目,根据市场预测和经验判断,项目投资基本不变;销售收入、经营费用可能会发生变化,其概率分布情况见表4.9。取折现率为12%,对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及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计概率进行计算。

表4.9 例题4.13累计概率表

下面以此为例介绍概率分析的运用。

解:每一个支点表示在一定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根据题意,共有9个分支。第一个分支表示销售收入、经营费用分别增加10%的情况,第二个分支表示销售收入增加10%、经营费用不变的情况,依此类推共有9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1)分别计算各种可能发生事件(各个分支)的概率值。

第一分支为:0.2×0.2=0.04

第二分支为:0.2×0.5=0.1

第三分支为:0.2×0.3=0.06(以下类推)

(2)分别计算各种可能发生事件情况下的项目净现值。

如第一分支按销售收入和经营费用分别增加10%后,引起成本费用、效益的一系列变化,重新计算项目净现金流量,并求出项目净现值为0.42亿元。

同理,计算出第二分支的净现值为0.62亿元,余者类推。

(3)将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值)分别与其净现值相乘,得出加权净现值,然后将各个加权净现值相加得0.86亿元,即为净现值的期望值。

(4)列出净现值的累计概率表(表4.9)及净现值累计概率图(图4.11)。

图4.11 累计概率图

由表4.9和图4.12可以得净现值P(NPV< 0)的概率为0.31,从而计算出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为:

图4.12 期望值计算图

P(NPV≥0))=1- P(NPV< 0)=1- 0.31=0.69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为0.86亿元,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为0.69。由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的概率低于70%,说明该项目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同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的管理,使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达到控制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凡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除某些不适宜招标的特殊工程外,均实行招标投标。施工企业在同一时期内有多个工程项目可以参加投标,由于本企业资源条件有限,不可能将这些项目都承包下来,这类问题就可用分析风险决策的决策树法来进行定量分析。

【例题4.14】 某市属建筑公司面临A,B两项工程。因受本单位资源条件限制,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工程投标或者这两项过程均不参加投标。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的经验数据,A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8,编制该工程投标文件的费用为4万元;B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5,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编制该工程投标文件的费用为2.5万元各方案承包的效果、概率、损益值见表4.10。

表4.10 各投标方案效果、概率、损益值

解:①根据题意,绘制决策树示意图,如图4.13所示。

图4.13 决策树示意图

②计算决策树上各机会点的期望值,并将计算出来的期望值标注在各机会点上方。

机会点⑦:180×0.3+120×0.5+ 60×0.2=126

机会点②:126×0.3- 4×0.7=35

机会点⑧:125×0.2+ 75×0.7+ 0×0.1=77.5

机会点③:77.5×0.8- 4×0.2=61.2

机会点⑨:115×0.4+ 75×0.5+ 40×0.1=87.5

机会点④:87.5×0.5- 2.5×0.5=42.5

机会点⑩:90×0.2+ 40×0.5- 20×0.3=32

机会点⑤:32×0.6- 2.5×0.4=18

机会点⑥:0

③决策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综合考虑,方案枝上机会点③的期望值(61.2)最大方案(A低标)为最佳方案,该施工企业应对A工程投低标。

3)决策树优缺点

决策树法是管理人员和决策分析人员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决策工具。它具有下列优点:

①决策树列出了决策问题的全部可行方案和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状态,以及各可行方法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期望值。

②能直观地显示整个决策问题在时间和决策顺序上不同阶段的决策过程。

③在应用于复杂的多阶段决策时,阶段明显,层次清楚,便于决策机构集体研究,可以周密地思考各种因素,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当然,决策树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缺点,如使用范围有限,无法适用于一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决策;对各种方案出现概率的确定有时主观性较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等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尽量规避决策树方法带来的风险,克服人为主观性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性。

二、准则分析

(一)准则分析的概述

1.准则分析的定义

不确定分析中既无范围又无规律的变化情况下,只能依靠决策者的判断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决策的分析方法就是准则分析。

2.准则分析的条件及特点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利益最大或损失最小)。

②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

③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④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相应易损值(利益或损失)可以计算出来。

⑤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决策者预先无法估计或计算。

准则分析的特点是通过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但决策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影响决策的诸多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解决主客观相一致、相适应的问题,这是解决不确定型决策的关键。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将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决策者必须加强学习,注意经验的积累,提高判断力,并善于从多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准确把握现实环境和条件,才能解决好不确定型决策问题。

(二)准则分析的方法

进行准则分析所采用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素质和特点,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小中取大决策标准

小中取大决策标准又称悲观标准。持这种标准的决策者,对客观环境总是抱悲观态度,万事总觉得不会如意,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总是从最不利处估计事情的结果,而从最坏的情况中选择最好的方案。采用这种决策标准,首先从每一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小的收益值,然后选取最小的收益值中的最大值相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其模型为:

【例题4.15】 某预制厂要确定下一施工年度空心板的生产批量,空心板的需求量有多、中、少3种情况,可采取的生产方案也有大、中、小批量3种,各生产方案可能获得的效益值可以相应地计算出来,见表4.11。对于表4.11给出的问题,采用悲观标准进行决策的过程,见表4.11。

表4.11 小中取大决策标准决策计算表

2.大中取大决策标准

大中取大决策标准又称乐观标准。持这种标准的决策者,对客观环境总是抱乐观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获得最好结果的机会。决策时,首先将每一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求出来,再选取与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相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其模型为:

【例题4.16】 采用乐观标准,对如上问题进行决策,其计算过程见表4.12。

表4.12 大中取大决策标准决策计算表

3.折中标准

折中标准是对以上两种标准的折中,决策时,先确定介于0和1之间的乐观系数α,再找到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 和最小收益值 ,则各个方案的折中收益值CVi+(1-α),最后比较CVi,选取与 ,相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题4.17】 对表4.11给出的收益表,令乐观系数α=0.7。采用折中标准进行决策,其计算过程见表4.13。

显然,乐观标准与悲观标准均是这种标准的特例。取α=1是乐观的情况,而取α=0则是悲观的情况。

α的值应根据具体情况取定,取值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决策结果。

表4.13 折中标准决策计算

4.“后悔值”的标准

后悔值是指某种自然状态下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与采用某一方案所实际获得的收益的差值,即应当得到,但由于失去机会未得到的那一部分收益。采用这种决策标准,需先找出每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再选取与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相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其决策模型为

u′ij为方案i在自然状态j下的后悔值。

【例题4.18】 对表4.11给出的收益表,计算出的后悔值列于表4.14,由此可确定S1和S2均为最优方案。

表4.14 “后悔值”标准决策计算表

续表

5.机会均等标准

机会均等标准又称为拉普拉斯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不偏不倚地对待可能发生的每一状态,即假设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相等的。当所面临的问题情报资料缺乏,无法说明某一状态比另一状态有更多的发生机会时,可应用这一标准。

【例题4.19】 对于如上问题,由于需求状态未知,可假定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为 此时,可根据各方案的期望值确定最优方案。计算过程见表4.15。

表4.15 机会均等标准决策计算表

学习任务五 风险分析

风险与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项目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中不仅要深入开展不确定性分析,还应对风险分析进行正确认识,找出风险因素,并分析其影响,制订有效措施,合理应对其不利影响。本学习任务介绍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概念、特征、性质和分类,阐述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

一、风险概述

(一)风险概念

1.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1)风险的概念

人们对风险(risk)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存在多种定义。按照传统的理解,风险总是与灾害或损失联系在一起的,风险的本质是有害的或是不利的。如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将风险定义为“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此外,一些学者对风险仍有多种定义,典型的如风险是意外结果出现的概率;风险是事件出现差错并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可能性;风险是特定威胁发生的概率或频率以及后果的严重性;风险是影响工作(任务)成功完成的高概率事件;风险是因采取特定活动所涉及的可变性导致经济、财务损失、身体伤害或伤亡等的可能性。不同的行业,风险也有着不同的定义。如在保险界,风险被定义为可保险以规避事故或损失的项目或条款,它表明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存在损失机会;在管理术语中,风险被视为变化或不确定性;在加工工业特别是化学工业中,风险指火灾、泄漏、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经济损失等灾害事件。

以上定义被称为狭义的风险,其只反映了风险的一个方面,即风险是有害的和不利的,将给项目带来威胁。而风险的另一方面,即风险也可能是有利的和可以利用的,将给项目带来机会,被称为广义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国际性项目管理组织开始接受“风险是中性的”这一概念,英国项目管理学会(APM)因此将“风险”定义为“对项目目标产生影响的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事件”,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更明确定义“风险是一种将影响目标实现的不利威胁或有利机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则定义风险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概括起来,广义的风险可以定义为:风险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其特征是:风险是中性的,既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带来有利影响;风险的大小与变动发生的可能性有关,也与变动发生后对项目影响的大小有关。变动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变动出现后对目标的影响越大,风险就越高。一般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主要侧重于分析、评价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项目管理中涉及的风险内容主要针对的是狭义风险。

2)风险的特征

①风险是中性的,既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带来有利影响。

②风险的大小与变动发生的可能性有关,也与变动发生后对项目影响的大小有关。变动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变动出现后对目标的影响越大,风险就越高。

2.不确定性与风险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与确定性(certainty)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某一事件、活动在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发生状况、时间及其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是未知的。1921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对风险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首先将风险与不确定性区分开来,认为风险是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一种状态,其出现的可能性是可以知道的;而不确定性的概率是未知的。故出现了基于概率的风险分析以及未知概率的不确定分析两种决策分析方法。

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区别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见表4.16。

1)可否量化

风险是可以量化的,即其发生概率是已知的或通过努力可以知道的;而不确定性则是不可以量化的。因而,风险分析可以采用概率分析方法,分析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而不确定性分析只能进行假设分析,假定某些情况发生后,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2)可否保险

风险是可以保险的,而不确定性是不可保险的。由于风险概率是可知的,理论上保险公司就可以计算确定的保险收益,从而提供有关保险产品。

3)概率可获得性

不确定性的发生概率未知,而风险的发生概率是可知的,或是可以测定的,可以用概率分布来描述。

4)影响大小

不确定性代表不可知事件,因而有更大的影响。而如果事件可以量化风险,则其造成的影响可以防范并得到有效降低。

表4.16 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区别

概括起来,确定性是指在决策涉及的未来期间内一定要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其关键特征是只有一种结果。不确定性则指不可能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因为存在多种可能性,其特征是可能有多种结果。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或类似事件信息,不能预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因而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风险则是介于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的一种状态,其概率是可知的或已知的。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虽然对项目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但重点在于对风险的不利影响和防范对策研究上。

(二)风险的性质和分类

1.风险的性质

一般而言,风险的主要来源可以归纳为3个要素:

①不可控制的因素,是超出决策者或管理者的能力而根本不可能人为控制的因素,如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国家经济和法律政策等。

②不易控制的因素,是需要项目决策者或管理者花费巨大代价和大量时间才能改变的因素,如产品的市场价格。

③缺乏足够的信息或资源短缺,由于资金、时间、能力、知识或设施等条件的约束,前期工作不能深入,以致存在许多不确定的信息。因此风险具有以下性质:

1)客观性

客观性即不确定性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现象中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是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纠纷等社会冲突,不可能完全根除,只能采取措施降低其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风险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有关风险防范的技术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大量的风险。

2)可变性

可变性是指可能造成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是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基本特征;风险是否发生,风险事件的后果如何都是难以确定的。但是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一定的分析预测。

3)阶段性

投资项目的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所不同,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融资风险等,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可能是工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而在项目运营阶段的主要风险可能是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因此,风险对策是因时而变的。

4)多样性

依行业和项目不同具有特殊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风险,如高新技术行业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可能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基础设施行业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则可能是工程风险和政策风险,必须结合行业特征和不同项目的情况来识别风险。

5)相对性

对于项目的有关各方(不同的风险管理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而且对于同一风险因素,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工程风险对业主而言可能产生不利后果,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正是由于工程风险的存在,才使得保险公司有了通过工程保险而获利的机会。

6)层次性

风险的表现具有层次性,需要层层剖析,才能深入最基本的风险单元,以明确风险的根本来源。如市场风险可能表现为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价格的波动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等,而价格的变化又可能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原材料的价格和其他投入物价格的变化等,故必须挖掘最关键的风险因素,才能制订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7)不利性

风险一旦产生,就会使风险主体产生挫折、失败、甚至损失,这对风险主体是极为不利的。风险的不利性要求人们在承认风险、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决策,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将风险的不利性降至最低。

2.风险的分类

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风险可以划分成多种类型,不同的风险分类间又可能有交叉。具体分类如下所述。

按风险后果划分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两种。纯粹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没有损失或有损失(不会带来利益)。投机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没有损失、有损失或获得利益。纯粹风险一般可重复出现,因而可以预测其发生的概率,从而相对容易采取防范措施。投机风险重复出现的概率小,因而预测的准确性相对较差。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常常同时存在。

①按风险来源划分可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两种。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导致财产毁损或个人员伤亡,如风暴、地震等。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风险。人为风险又可细分为行为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等。

②按风险的形态划分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静态风险是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或由于人的行为失误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静态风险多属于纯粹风险。动态风险是由于人类需求的改变、制度的改进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的变迁导致的风险。从发生的后果来看,动态风险既可属于纯粹风险,又可属于投机风险。

③按风险可否管理划分可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两类。可管理风险是指用人的智慧、知识等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风险。不可管理风险是指用人的智慧、知识等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的风险。

④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按分类依据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风险,按风险的来源可以细分为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工程风险、融资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外部配套条件风险、社会风险和其他风险等,下面将对其作详细介绍。

a.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经常遇到的重要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调整等给项目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产品销路不畅,产品价格低迷等,以致产量和销售收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市场风险一般来自3个方面:一是由于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导致市场需求分析出现重大偏差;或者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使得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导致项目的市场出现问题,市场供需总量的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发生偏离;二是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或者竞争对手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竞争者采取了进攻策略,或者是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对项目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三是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项目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的实际价格与预测价格发生重大偏离,对项目的效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b.技术与工程风险。技术风险是指项目采用技术(包括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与原方案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考虑的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还有:对技术发展趋势预测不足,出现了新的技术替代了原有技术;对主要生产设备选择不当,或是设备之间配套存在问题,不能正常投入生产,对于引进国外二手设备的项目,还应认真分析设备的性能是否能满足产品生产需要、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能否适应当地的原材料等各种风险。工程风险是指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量增加、投资增加、工期拖长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工程风险一般来源于:由于前期工作不足或者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项目实施阶段建设方案发生变化;由于及时和资金的限制,对项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勘探不足、情况不清,致使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损失。工程风险还包括不可抗力的自然及环境灾害造成的风险。在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建设项目,应慎重分析工程风险因素。

c.管理与组织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项目管理模式不合理,项目内部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或者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导致投资大量增加、项目不能按期建成投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合理设计项目的管理模式、选择适当的管理者和加强团队建设是规避管理风险的主要措施。组织风险是指由于项目存在众多参与方,各方的动机与目的不一致将导致项目合作的风险,从而影响项目的进展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另外还包括项目组织内部各部门对项目的理解、态度和行动的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完善项目各参与方的合同,加强合同管理,可以降低项目的组织风险。

d.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策调整,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的可能性。项目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由于国家或地方的各种政策,包括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涉及税收、金融、环保、投资、土地、产业等政策的调整变化,都会对项目带来各种影响。特别是对于境外投资项目,由于不熟悉当地政策,规避政策风险更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产业政策的调整,国家对某些过热的行业进行限制,并相应调整信贷政策,收紧银根,提高利率等,将导致企业融资的困难,可能带来项目的停工甚至破产,又如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整,严格控制项目新占耕地,提高项目用地利用率,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布局带来重大影响,花园式的工厂将被禁止。

e.其他风险。其他风险主要有环境风险、社会风险、资源风险、融资风险和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等。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对项目的环境生态影响分析深度不足,或者是环境保护措施不当,引起项目的环境冲突,导致社会的反对或抵制,从而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社会风险是指由于对项目的社会影响估计不足,或者项目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和损失的可能性。有的项目由于选址不当,或者因为项目的受损者补偿不足,都可能导致当地单位和居民的不满和反对,从而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社会风险的影响面非常广泛,包括宗教信仰、社会治安、文化素质、公众态度等方面,因而社会风险的识别难度极大。资源风险主要是指资源开发项目,如金属与非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可采储量、开拓工程量及采选方式等与原预测结果发生较大偏离,导致项目开采成本增高,产量降低或者开采期缩短的可能性。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建设项目,或者项目本身耗水量大,水资源风险因素应予重视。水资源风险因素有水资源勘测不明、气候不正常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业灌溉项目还可能有水资源分配问题。融资风险是指由于融资方案不合理、资金供应不足或者来源中断导致建设工期拖延甚至被迫终止建设;或者由于利率、汇率变化导致融资成本升高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外部协作条件风险是指由于供水、供电、供汽、交通运输以及上下游配套等外部协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的可能性。对于某些项目,还要考虑其特有的风险因素。例如,对于合资项目,要考虑合资对象的法人资格和资信问题,还有合作的协调性问题;对于农业投资项目。还要考虑因气候、土壤、水利等条件的变化对收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等。

⑤按工程建设项目参与者划分可分为: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和专业咨询人员风险3类。业主风险,在工程建设中,因为对任何风险损失大小的衡量均要以货币的形式体现,而业主是建设资金的支付方,因此业主是风险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常见的业主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管理失误风险、政治法律风险、组织风险等。承包商风险主要包括:投标决策阶段的风险,如信息缺失风险、中介与代理带给承包商的风险、报价失误风险、合作风险等;签约和履约阶段的风险,如合同条款的风险、工程管理的风险、合同管理的风险、物资供应的风险、成本管理的风险、业主履行合同能力的风险、分包或转包的风险、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等;工程验收与交付阶段的风险,如竣工验收的风险、竣工验收资料管理的风险。专业咨询人员风险,专业咨询人员为业主在投资、设计、成本、合同安排和其他各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这些人员必须精心运用它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确保业主的利益受到保护,因此专业咨询人员主要承担的是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责任风险,主要有: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职业道德风险等。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工程项目风险可按如图4.14所示的方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区分各类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较小,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辨识程度,是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更具明确性。

图4.1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类

二、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是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测算其增减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找出主要的敏感因素及其临界点的过程。

风险分析是识别风险因素、估计风险概率、评价风险影响、制订风险对策的过程。

(一)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作用

①风险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在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改进或优化方案,直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避免在决策中忽视风险的存在而蒙受损失。

②利用风险分析结果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有助于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打下基础,防范实施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风险分析应贯穿于项目分析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风险分析超出了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范畴,是一种系统分析,应由项目负责人牵头,项目组成员参加。

(二)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

两者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识别、分析、评价影响项目的主要因素,防范不利影响,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区别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区别在于分析方法的不同。

①不确定性分析。对投资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粗略地了解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其主要方法是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②风险分析。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判断,主要方法有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

3.联系

敏感性分析可以得知影响项目效益的敏感因素和敏感程度,但不知这种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如需得知可能性,就必须借助于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所找出的敏感因素又可作为概率分析风险因素的确定依据。

三、风险分析

项目风险分析是认识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估计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研究防止或减少不利影响而采取对策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与对策研究4个基本阶段。风险分析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实质上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如图4.15所示。

图4.15 风险分析流程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的风险分析应遵循以下程序:首先从认识风险特征入手去识别风险因素;其次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再次,按照某个标准评价风险程度,包括单个风险因素风险程度估计和对项目整体风险程度的估计;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将项目风险进行归纳,提出风险分析结论。

(一)风险分析的基础及风险分析内容

1.风险函数

描述风险有两个变量。一是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probability);二是事件发生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impact)。因此,风险可以用一个二元函数描述:显然,风险的大小或高低既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成正比,也与风险事件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成正比。

2.风险影响

按照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大小,可以划分为5个影响等级。其说明如下:

①严重影响:一旦风险发生,将导致整个项目的目标失败,可用字母S表示。

②较大影响:一旦风险发生,将导致整个项目的目标值严重下降,用H表示。

③中等影响:一旦风险发生,对项目的目标造成中度影响,但仍然能够部分达到,用M表示。

④较小影响:一旦风险发生,对于项目对应部分的目标产生影响,但不影响整体目标,用L表示。

⑤可忽略影响:一旦风险发生对于项目对应部分的目标影响可忽略,并且不影响整体目标,用N表示。

3.风险概率

按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将风险概率划分为5个档次:

①很高:风险发生的概率为81%~100%,即风险很有可能发生,用S表示。

②较高:风险发生的概率为61%~80%,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用H表示。

③中等:风险发生的概率为41%~60%,即可能在项目中预期发生,用M表示。

④较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21%~40%,即不可能发生,用L表示。

⑤很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20%,即非常不可能发生,用字母N表示。

风险评价矩阵。风险的大小可以用风险评价矩阵,也称概率—影响矩阵(Probability-Impact Matrix,PIM)表示,它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为横坐标,以风险因素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发生概率大且对项目影响也大的风险因素位于矩阵的右上角,发生概率小且对项目影响也小的风险因素位于矩阵的左下角,如图4.16所示。

图4.16 风险概率—影响矩阵

4.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影响程度的大小,采用风险评价矩阵方法,可将风险程度分为微小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5个等级。

1)微小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且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小,对项目的影响很小,对应如图4.16所示的N区域。

2)较小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小,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对应如图4.16所示的L区域。

3)一般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或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不大,一般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但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对应如图4.16所示的M区域。

4)较大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但造成的损失是项目可以承受的,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对应如图4.16所示的H区域。

5)重大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将使项目由可行转变为不可行,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应如图4.16所示的S区域。

5.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风险对策和风险分析结论等内容。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首先要认识和确定项目究竟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会给项目带来什么影响,具体原因又是什么?在对风险特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和引起这些风险的具体风险因素,只有首先将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揭示出来,才能进一步通过风险评估确定损失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找出关键风险因素,提出风险对策。风险因素识别应注意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后评价的经验。同时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来审视项目,寻找可能导致项目“不可行”的因素,以充分揭示项目的风险来源。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各行业和项目又不尽相同。风险识别要根据行业和项目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要采用分析和分解原则,将综合性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多层次的风险因素。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分解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和情景分析法等。在具体操作中,大多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完成。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项目的影响。投资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析;同时客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它们有可能给项目带来更大的风险,有必要对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描述。因此风险评估应采取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对项目面临的风险作出全面的估计。应该注意定性与定量不是绝对的,在深入研究和分解之后,有些定性因素可以转化为定量因素。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风险概率估计方法和风险影响估计方法两类,前者又分为主观估计和客观估计;后者分为概率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

3)风险响应

风险响应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风险程度进行划分,从而揭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以便针对关键风险因素采取防范对策。风险响应包括单因素风险响应和整体风险响应。单因素风险响应,即评价单个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以找出影响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响应方法主要有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评价法等。项目整体风险响应,即综合评价若干主要风险因素对项目整体的影响程度。对于重大投资项目或估计风险很大的项目,应进行投资项目整体风险分析。按照评估和评价结果,结合自身各种因素制订风险管理计划。

4)风险对策

投资项目的建设是一种大量耗费资源的经济活动,投资决策的失误将引起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投资项目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中,不仅要了解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且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才能有助于提高投资的安全性,促使项目获得成功。同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对策研究可为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监督与管理提供依据。另外,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应及时反馈到可行性研究的各个方面,并据此修改部分数据或调整方案,进行项目方案的再设计。为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促使项目获得成功,在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经营的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投资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风险管理具有不同的内容。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对策研究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下述内容。

①风险对策研究应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风险因素又可能存在于技术、市场、工程、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正确识别出投资项目各方面的风险因素之后,应从方案设计上采取规避防范风险的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风险对策研究应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

②风险对策应具有针对性。投资项目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且各个投资项目又不尽相同。风险对策研究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并结合行业特点,针对特定项目主要的或关键的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③风险对策应有可行性。可行性研究阶段所进行的风险对策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对策应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可行,不仅指技术上可行,还要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可行。

④风险对策必须具有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提出的风险对策所花费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该对策将毫无意义。在风险对策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旨在寻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⑤风险对策研究是项目有关各方的共同任务。风险对策研究不仅有助于避免决策失误,而且是投资项目以后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它应是投资项目有关各方的共同任务。项目发起人和投资者应积极参与和协助进行风险对策研究,并真正重视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

5)风险分析结论

在完成风险识别和评估后,应归纳和综述项目的主要风险,说明其原因、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全面、清晰地展现项目的主要风险,同时将风险对策研究结果进行汇总,见表4.17。

表4.17 风险对策研究结果汇总表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重要性。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和分析评价潜在的风险领域,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这是项目风险管理中重要的步骤。项目风险经理(或称为项目风险管理人员)若不能准确地识别项目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就失去了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机,将无意识地被动地滞留这些风险。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风险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包括项目团队、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他部门的某一问题专家、客户、最终使用者、其他项目经理、项目相关者、外界专家等。

项目风险识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反复进行。一旦风险被识别,就可以制订甚至实施简单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1.风险识别的步骤

风险识别的基本步骤如下所述。

第一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出初步风险清单。初步风险清单一般根据企业对过去项目管理的历史资料整理,也包括搜集同类项目、同地区项目档案资料或其他公开资料,包括商业数据库、学术研究、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等。然后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包括本项目的目标、范围、任务、进度计划、费用计划、资源计划、采购计划、WBS,以及业主、出资人、承包商等,对项目目标的期望值等,最后列出初步风险清单。

第二步,对列入清单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初步风险清单列出后,要对产生这些风险的源泉、促成风险产生的条件、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影响面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步,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各项风险进行分类排队。风险分类排队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按影响程度分类可确定管理的重点;按可能发生概率的时段和部门分类,如地下作业部门风险、高空作业风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加强风险管理;也可以按风险处理途径分类,如可以通过保险转移的风险,通过与合作者签订协议或合同分散或转移的风险等。

科学合理地识别项目风险,需要有合理的识别依据。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主要有企业外部有关风险管理的信息资源、组织内部信息资源、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体系文件、相关项目管理计划等。

风险识别的基础在于对项目风险的分解。然而通过分解意识到项目存在风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哪些风险因素,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方式导致风险的发生。项目风险的分解就是根据项目风险的相互关系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而且分解的程度足以使人们较为容易地识别出项目的风险,使风险识别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项目风险的分解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按下述途径进行。

①目标维:按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即考虑影响项目费用、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实现的风险。

②时间维:按项目建设的阶段分解,即考虑工程项目进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

③结构维:按项目结构组成分解,同时相关技术群也能按其并列或相互支持的关系进行分解。

④环境维:按项目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分解。在此,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军事、社会心理等非自然环境中一切同项目建设有关的联系。

⑤因素维:按项目风险因素的分类分解。

在风险分解过程中,有时并不仅仅是采用一种方法就能达到目的,而需要几种方法的相互组合,如并列、镶嵌等。通常采用的组合方式是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3方面的组合,如图4.17所示。

图4.17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解图

风险识别的目的在于确认项目风险的存在及其性质——在何时可能以何种方式造成何种后果,以进行分析和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因此,单纯地通过某一种分解方法识别出广泛存在的项目风险是很难的。例如,只是从目标维去搜寻风险,就比较难以反映项目风险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时间。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或途径都不是没有弱点或万无一失的。管理策略必须是利用最适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的那种方法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和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分析技术等因素。

2.风险识别的方法

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类。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如工程文档、WBS、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主观的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经验判断。识别风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下面是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

1)文件审查

对项目文件(包括计划、假设、以前项目档案和其他信息)进行系统和结构性的审查。项目计划的质量,各个计划之间以及计划与项目需求和假设之间的一致性,都可能是项目的风险指标。

2)信息采集技术

①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目标是得到一份项目风险的综合清单。项目团队经常与一批外部的各学科专家一起举行头脑风暴。在一位主持人的推动下,与会人员会产生出许多有关项目风险的想法,许多风险就可以被识别出来,并且按照风险的类型进行分类,进一步强化其定义。

②德尔菲技术。德尔菲技术是一种达成专家一致意见的方法。项目风险管理专家以匿名方式参与此项活动。主持人用问卷征求对重要项目风险的意见;答卷在总结之后退给专家,请他们进一步发表意见;在经过几轮该过程之后,就可能达到一致意见。德尔菲技术有助于减少数据中的偏移,并防止任何个人对结果造成不当的影响。

③访谈。访问有经验的项目参与者、有关当事人或专题事务专家可以识别风险。访谈是收集风险识别数据的主要方法之一。

④根本原因识别。这是对项目风险本质原因的调查。它加强了风险的定义并且能够按照成因给风险分组。如果找出了风险根源,就可以制订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⑤优势、弱点、机会与威胁(SWOT)分析。这种技术保证从SWOT的每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审议,以扩大所考虑风险的广度。

3)核对表分析

风险识别所用的核对表可以根据历史资料,以往类似项目所积累的知识,以及其他信息来源着手制订。风险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可以作为风险核对表使用。使用核对表的优点之一是风险识别过程迅速简便,其缺点之一就是所制订的核对表不可能包罗万象。应该注意探讨标准核对表上未列出的事项。在项目收尾过程中,应对风险核对表进行审查、改进,以供将来项目使用。

4)假设分析

每个项目都是根据一套假定、设想或者假设进行构思和发展的。假设分析是一种将假设用于项目时检验假设有效性的工具。它从假设的错误、矛盾或不完整中识别项目风险。

5)图形技术

图形技术首先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总流程图与各分流程图,要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流程图可用网络图来表示,也可利用WBS来表示。其他图形技术包括下述内容。

①因果分析图——也称“鱼刺图”或“石川图”,用于确定风险的起因。

②影响图——一种用图解表示问题的方法,反映出变量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事件的时间顺序及其他关系。

3.风险识别报告的编写

风险识别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风险清单、可能的应对措施、风险因素及更新的风险分类等形式。同时应结合以上分析结构编写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1)风险清单

风险识别过程的结果一般载入风险名单文件中。风险识别的主要成果是进入风险清单,随着风险管理过程的继续,风险清单作为风险管理流程的成果,可以用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和其他项目管理过程。风险清单描述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包括其根本原因、不确定的项目假设等。风险几乎可以涉及任何方面,下述为其中个别例子。例如有少数几个交货期长的重大采购事项出现在关键路线上,由于港口的劳资争议将推迟交货,耽误了施工的完成;另一个例子是一个项目管理计划,假设有10人参与项目,但实际仅有6人可用,资源缺乏将影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相关活动也将被拖延。

2)可能的应对措施

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可以确定针对一种风险可能的应对措施。如果确定了这样的措施,它可作为风险应对计划过程的依据。

3)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包括风险发生的基本条件或事件、风险征兆或预警信号。

4)更新的风险分类

识别风险的过程可能产生需要加入风险分类清单的新风险分类。根据风险识别过程的成果,可能需要扩大或改进风险管理计划过程中形成的风险分解结构。

(三)风险评估

项目风险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部分。定性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利用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发生对项目目标的相应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时间框架和项目费用、进度、范围和质量等制约条件的承受度,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别进行评价。概率和影响级别的定义以及专家访谈,可以帮助纠正该过程所使用的数据中的偏移。有关风险行动的时间紧迫性可能会加大风险的重要性。对可用的项目风险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有助于理解风险对于项目的重要性。

定性风险评估一般是一种为风险应对计划所建立优先级的快捷、有效的方法,它也为定量风险评估(如果需要该过程)奠定了基础。定性风险评估在项目寿命期间应当被回访,从而与项目风险的变化保持同步。定性风险评估需要使用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识别所产生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后是定量风险评估过程或直接进入风险应对计划过程。

定性风险评估依据类似项目的风险分析信息、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体系文件、风险清单进行评估。风险识别后提出的风险清单是定性风险评估的对象。

定性风险评估一般采用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价法、概率和影响矩阵法、风险数据质量评价法、风险分类法、风险紧迫性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估。

定性评估的结果是产生风险清单(更新)。风险清单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形成,并根据定性风险评估的信息进行更新,更新后的风险清单被纳入项目管理计划。来自定性风险评估的风险清单更新包括:

1)项目风险的相对排序或优先级清单

可以使用风险概率和影响矩阵,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项目经理可以参考风险优先级清单,集中精力处理高重要性的风险,以获得更好的项目成果。如果组织更关注其中某一项目标,则可以分别为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目标单独列出风险优先级。对于被评定为对项目十分重要的风险而言,应对其风险概率和影响的评定基础和依据进行说明。

2)按种类分组的风险

按种类分组的风险可以揭示风险的共同根源,或需要特别关注的项目领域。在发现风险集中的领域之后,可提高风险应对的有效性。

3)需要在近期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清单

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风险和可以以后处理的风险应放在不同的分组。

4)需要补充分析和应对的风险清单

有些风险可能需要补充分析(包括定量风险分析)以及采取风险应对措施。

5)低优先级风险观察清单

在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将评为不重要的风险放入观察清单中继续监测。

6)定性风险分析结果中的趋势

随着分析的反复进行,特定风险的某种趋势可能显现出来,从而采取应对措施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有不同程度的紧迫性或重要性。

定量风险评估是对通过定性风险分析排除优先顺序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一般情况下定量风险评估在定性风险评估后进行。定量风险评估一般应当在确定风险分析应对计划时再次进行,以确定项目总风险是否已经减少到满意程度。重复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反映出来的趋势可以指出需要增加还是减少风险管理措施,它是风险应对计划的一项依据,并作为风险监测和控制的组成部分。

定量风险评估依据历史信息、项目范围说明书、风险管理体系文件、风险清单、有关项目管理计划进行。

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数据收集、灵敏度分析、期望值分析、概率分析等为基础建立分析模型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经过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分析、风险损失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风险损失量的估计应包括下列内容:工期损失的估计、费用损失的估计、对工程的质量、功能、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并最终提出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部分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部分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安置方案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第四部分 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三、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五部分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稳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六部分 综述

(四)风险响应

风险响应指的是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利用、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对难以控制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措施。一旦风险被识别和评估出来,就必须决定其处理方法,企业将如何应对风险呢?一般有如下述方式。

1.利用

承受风险是业务成功的基础,不过厌恶风险的人一直都存在。例如,一些大型传媒公司过分关注其数字权限管理,所以未将其信息在线利用,从而迫使部分需要电子信息的客户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反而减少了公司的收入。相反,那些能关注数字传输风险,同时又善于把握和利用机会的公司则开发出可行的业务模式,扩大了客户群体。

2.避免

避免风险是常见的应对措施,例如,一些电信企业因为意识到地区性政治风险而选择不进入某些市场。能引起地区性政治风险的因素很多,比如社会动荡、政治不稳、不友善的政治体制、战争、叛乱和恐怖主义等。此外,较差的基础设施、教育的缺乏、政府腐败、市场不成熟和其他因素也可能阻碍公司进入或扩展某些特定市场,尽管该市场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3.接受

当然,总有许多不得不接受的外在风险因素。例如,电信公司可能在花费几十亿美元建设光纤网络之后,发现客户仅仅购买网络容量,却没有购买先进的产品和应用软件。众所周知,应用软件价值不菲,而其他公司无需像电信公司那样投资基础设施就可以进行销售。

4.转移

当暴露的风险超出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或者企业希望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或降低成本的时候,就会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保险和期货合同是风险转移的两个常用方法。公司应当确保风险转移符合其预期。例如,计算机顾问和软件研发人员应详察任何异常事项,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正错误。

5.管理

智能化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策略。例如,电信公司在客户服务问题上经常面临大量诉讼,范围很大,从对客户过度收取费用到未披露无线覆盖的限制性等问题都有涉及。一个智能化风险管理方法可以识别电信公司的这些弱点,以提醒其留意监管机构的动向、关注高频率的公众诉讼,并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风险。例如,美国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一直关注无线运营商强加给提前终止合同客户的费用。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管制风险,许多无线运营商最近宣布,当客户更换到另一家运营商时,此项费用将按比例分派。

风险响应的载体为风险管理计划,也称风险应对计划。制订风险应对计划,确定要采取的增加对项目目标的机会以及减少对项目目标危害的措施。风险应对计划在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之后进行,它确认和指定一个或多个人(风险应对措施的所有人)承担已商定且已得到资金的风险应对措施的责任。风险应对计划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别处理风险,在需要时将资源和活动加入预算、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中。

所计划的风险应对措施必须与风险的重要性相符,能低成本地应付挑战,要及时,要在项目环境下实现,所有参与各方要意见一致,并由一个责任人负责。通常需要从几个方案中选择一项最佳的风险应对措施。

制订风险应对计划的依据包括风险管理体系文件、风险分析后的风险清单。

1)风险管理体系文件

风险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内容包括:岗位职责、风险分析定义、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需要的时间和预算。还包括低、中、高风险的极限,这种极限可帮助人们了解那些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以及用于制订风险应对计划的人员分配、进度计划和预算。

2)风险分析后更新的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最初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形成,在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得到更新。风险应对计划在制订风险应对策略时,可能要重新参考和已识别的风险、风险的根本原因、可能的应对措施清单、风险所有人、征兆和预警信号。风险清单给风险应对计划提供的重要依据包括:项目风险的相对等级或优先级清单、近期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清单、需要补充分析和应对的风险清单、风险分析结果中的趋势、根本原因,按分类分组的风险,以及低优先级风险的观察清单。

有若干种风险应对策略可用。应当为每个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产生效果的策略或策略组合。可以利用风险分析的工具选择最适当的应对方法,然后为了实施该项策略而制订具体行动。可以选定主要策略和备用策略。可以制订一个退出计划,在所选策略被证明不是充分有效或者发生了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时实施。通常要分配不可预见事件的时间或费用储备。最后,可以制订一个不可预见事件计划,识别引发这些事件的条件。

风险应对策略包括消极风险或危害的应对策略、积极风险或机会的应对策略、同时应对危害和机会的策略和应急应对策略4种。消极风险或危害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回避、转移、减轻3种。积极风险或机会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利用、分享、增加3种。同时应对危害和机会的策略是接受。应急应对策略只有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才使用,因此该类策略一般以预案或应对计划方式体现。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相关规定,风险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风险管理目标。

②风险管理范围。

③可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工具以及数据来源。

④风险分类和风险排序要求。

⑤风险管理的职责与权限。

⑥风险跟踪的要求。

⑦相应的资源预算。

风险管理目标的制订要适合项目自身的情况,风险管理目标能够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展即可。风险管理范围中以风险要素为主要对象,同时明确各风险要素是否在本项目进展阶段中,界定风险管理范围,从而明确风险管理的对象。风险分类和风险排序要求最终反映需要应对的风险清单即可,风险清单最初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形成,在风险评估中得到更新。应对计划的风险清单包括:已识别的风险、风险的描述、受影响的项目领域、原因,以及它们可能怎样影响项目目标。风险清单要符合优先权的排序并和所计划的应对策略的详细程度一致。高、中级风险通常会更仔细地处理。在风险跟踪的要求中要明确风险发生的征兆和预警信号,同时对应急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引发因素进一步明确。对于特定的风险,如果它们可能发生,为了规定各方的责任,可以准备用于保险、服务或其他相应事项的合同。

(五)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就是依据风险管理计划对风险进行应对处置。本部分核心内容主要是风险应对措施。任何经济活动都可能有风险,面对风险,人们的选择可能不同。由于风险具有威胁和机会并存的特征,所以应对风险的对策可以归纳为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及积极风险或机会的应对策略。前者的具体对策一般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针对的是可能对项目目标带来消极影响的风险;后者针对的是可以给项目带来机会的某些风险,采取的策略总是着眼于对机会的把握和充分利用。由于大多数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更为关注的是可能给项目带来威胁的风险,因此下面陈述的主要风险对策仅涉及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而言意味着提出推迟或否决项目的建议或者放弃采纳某一具体方案。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彻底改变原方案的做法也属于风险回避方式。如风险分析显示产品市场方面存在严重风险,若采取回避风险的对策,就会作出缓建(待市场变化后再予以考虑)或放弃项目的决策。这样固然避免了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同时也放弃了投资获利的可能,因此风险回避对策的采用一般都是很慎重的,只有在对风险的存在与发生,对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有把握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意义。所以风险回避一般适用于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的频率较高;其二是应用其他的风险对策防范风险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2.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指将不利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或)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临界值范围内,也是绝大部分项目应用的主要风险对策。提前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或)可能给项目造成的影响,比风险发生后再设法补救要有效得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风险对策研究应十分重视风险减轻措施的研究,应就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逐一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低的风险成本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所做风险对策研究提出的风险减轻措施运用于方案的再设计;在可行性研究完成之时的风险对策研究可针对决策、设计和实施阶段提出不同的风险减轻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典型风险减轻措施包括通过降低技术方案复杂性的方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增加那些可能出现风险的技术方案的安全冗度以降低日后一旦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风险减轻措施必须针对项目具体情况提出,既可以是项目内部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也可以采取向外分散的方式来减少项目承担的风险。如银行为了减少自己的风险,只贷给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一部分,让其他银行和投资者共担风险。在资本筹集中采用多方出资的方式也是风险分散的一种方法。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试图将项目业主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转移风险是把风险管理的责任简单地推给他人,而并非消除风险。在一般情况下,采用风险转移策略需要向风险承担者支付风险费用。转移风险有两种方式,一是将风险源转移出去;二是只把部分或全部风险损失转移出去。就投资项目而言,第一种风险转移方式是风险回避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将已做完前期工作的项目转给他人投资。

第二种风险转移方式又可细分为保险转移方式和非保险转移方式两种。保险转移是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项目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如对某些人力难以控制的灾害性风险就可以采取保险转移方式,但应注意,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并不涵盖所有人力难以控制的灾难性风险。非保险转移方式是项目前期工作涉及较多的风险对策,如采用新技术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可行性研究中可以提出在技术合同谈判中注意加上保证性条款,如达不到设计能力或设计消耗指标时的赔偿条款等,以将风险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技术转让方,在设备采购和施工合同中也可以采用转嫁部分风险的条款,如采用总价合同形式将风险转移给卖方。

无论采用何种风险转移方式,风险的接收方应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或更有利的处理能力。

4.风险接受

顾名思义,风险接受就是将风险损失留给项目业主自己承担,也称风险自留。风险接受措施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已知有风险但由于可能获利而需要冒险,而且此时无法采用其他的合理应对策略,必须被动地保留和承担这种风险。另一种情况是已知有风险,但若采取某种风险措施,其费用支出会大于自担风险的损失时,常常主动接受风险,常见的主动接受策略是建立应急储备,安排一定的时间、资金或资源来应对风险。

以上所述,风险对策不是互斥的,实践中常常组合使用。比如在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的风险对策,例如向保险公司投保。可行性研究中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研究并选用相应的风险对策。

(六)风险监测与控制

1.风险监测的目的和依据

项目应对计划中的应对措施在项目管理期间得到执行,但为了发现新风险和变化着的风险,应当连续地监测项目工作。

风险监测与控制是这样一个过程,它识别、分析和预测新风险,保持对已识别风险和“观察清单”中的风险的跟踪,重新分析现存的风险,监测不可预见事件的引发条件,监测残留风险,评审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效果。风险监测与控制使用一些技术,例如偏差和趋势分析,这些分析需要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成的绩效数据。风险监测的其他目的还包括下述内容。

①项目的假设是否仍然正确。

②已评价的风险,以及趋势分析与原来状态相比是否改变。

③正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遵守。

④不可预见事件的费用或进度储备是否随着项目风险的改变而修正。

风险监测与控制可能涉及选择一些替代策略、实施一项应急或退出计划、采取纠正措施,或修改项目管理应对计划。风险应对的负责人应当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计划的有效性、未曾预料到的后果,以及为了适当地处理风险需要采取的任何中间纠正措施。风险监测与控制过程还包括更新组织过程资源,其中包括为了有利于未来项目所建立的项目经验教训数据库和风险管理模板。

风险监测与控制的依据主要有风险应对计划、批准的变更请求、工作绩效信息和绩效报告等。批准的变更请求可能包括诸如工作方法、合同条款、范围和进度计划的修订。批准的变更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或已识别风险的变化,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它们对风险清单、风险应对计划的影响。应当正式记载所有的变更。任何只是口头商议却未作记载的变更都不应当得到处理或执行。工作绩效信息包括项目可交付成果的状态、纠正行动和绩效报告在内的工作绩效信息,是风险监测与控制的重要依据。绩效报告提供项目工作绩效信息,例如可能影响风险管理过程的某项分析,一般以表格式为多见。

2.风险监测与控制的方法

风险监测与控制常见的方法有风险再评价法、风险审核法、偏差和趋势分析法、技术绩效测定法、储备分析法和状况检查会等。

1)风险再评价

风险监测与控制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本章讲述的流程识别新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价。应当预定好定期的风险再评价。项目风险管理应当是团队状况检查会议的一个议题。合适的重复次数和详细程度取决于项目相对于目标的进展情况。例如,如果出现了没有在风险清单中预计的风险或没有包含在“观察清单”中的风险,或对目标的影响与预期的影响不同,则计划的应对措施可能不当,就有必要补充风险应对计划,从而对风险进行控制。

2)风险审核

风险审核是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检查并用文件表述风险对策的效果。

3)偏差和趋势分析

应当利用绩效资料评审项目实施当中的趋势。可以使用赢得值分析、其他项目偏差和趋势分析方法监测项目总体绩效。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预测出在项目完成时项目费用和进度目标可能的偏离。与基准计划的偏差可以表明威胁或机会的可能影响。

4)技术绩效测定

技术绩效测定将项目执行期间的技术成果与项目计划中的技术成果进度计划进行比较。诸如在一个里程碑时刻显示出比计划或多或少的功能性之类的偏差,可以帮助预测实现项目范围的成功度。

5)储备分析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风险可能发生,从而对预算或进度的不可预见事件储备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储备分析在项目的任何时点比较剩余的不可预见事件储备与剩余风险量,以确定剩余的储备是否充足。

6)状况检查会

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是定期召开的项目状况检查会的一项议程。这个事项占用的会议时间可长可短,取决于已经识别出的风险、风险的优先级以及应对的难度。越经常检查风险管理,就越容易解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风险监测与控制的结果形式

风险监测与控制的结果表现为下述几种形式。

1)风险清单(更新)

更新的风险清单包括:风险再评价、风险审核和定期风险评审,可能对概率、影响、优先级、应对计划、管理人以及风险名单其他元素进行更新;项目风险和风险应对策略的实际结果可以帮助项目经理为整个组织的风险和未来项目的风险进行计划。

2)请求的变更

经常实施应急计划或随机应变措施往往需要为了应对风险而改变计划。

3)推荐的纠正措施

推荐的纠正措施包括应急方案或随机应变措施。后者针对的是那些开始并没计划到,但又需要处理的以前未曾识别出来或被动接受了的正在发生的风险。

4)推荐的预防措施

使用推荐的预防措施,以使项目符合项目管理计划。

5)组织的过程资源(更新)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产生的信息可以用于未来的项目,应当将这些资料收入组织的过程资源当中,包括概率和影响矩阵以及风险清单在内的风险管理模板,可以在项目收尾时得到更新,包括更新风险管理文件和更新风险分解结构;来自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经验教训,可以加入组织的经验教训知识数据库中;项目活动实际费用和持续时间的数据,可以加入组织的数据库中。需要更新的内容包括风险清单的最终版本、风险管理计划模板、核对表和风险分解结构。

6)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如果批准的变更请求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产生影响,为了反映批准的变更,项目管理计划也需要更新。

四、工程保险

风险是时时、处处存在的,风险发生时人们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规避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或是将损失降到最低,实际中人们常常购买保险作为对风险防范的事前控制手段之一,因此,工程保险是在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经常性遇见的,故有必要对工程保险进行正确认识。

工程保险是承保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各种风险的保险。工程保险是一种综合性保险,它取决于工程风险的综合性。工程保险不同于其他保险,其特点表现为:

①对工程保险承包业务的专业水准要求高。

②保险金额很高。

③工程保险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保险人占有保险方面的信息优势,保险人通过设置对自己有利的保险合同条款,从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投保方占有工程方面的信息优势,依据建筑安装中的风险情况,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险种,而且在保险条款协商方面占有优势。

④工程保险可以附加承保——工程保险除了可以承保主险外,还可以承保附带的保险责任。

⑤关键保险条款具有个性化。

⑥保险条款可以变更。

⑦保险标的投保时具有不完整性。

工程保险能起到分散工程风险损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保护工程承包商或分包商的利益。承包商或分包商可以通过投保工程一切险或质量责任险等险种将风险损失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

②保护业主利益。业主可以通过投保雇主责任险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雇员人身伤亡和疾病的经济赔偿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还可以自己投保或要求承包商投保两年或十年责任险将风险损失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

③减少工程风险的发生。保险公司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凭借积累的工程风险与保险的工作经验,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管理指导,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程度。

(一)工程保险的类别

广义的工程保险包括工程建设期间的建筑安装工程保险以及其他与工程相关的保险,狭义的工程保险一般仅指建筑安装工程保险。根据适用工程性质的不同,目前国内和国际保险市场常用的建筑安装工程保险主要为“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

1.建筑工程一切险

建筑工程保险是承保以土木建筑为主体的各类工程在整个建筑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险种,简称“建工险”。

2.安装工程一切险

安装工程一切险专门承保各类机器设备或钢结构建筑物在整个安装、调试期间,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险种,简称“安工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既包含建筑工程项目也包含安装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将建工险和安工险组合成一张建筑和安装工程险保单,有时也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部分的占比情况,按照建工险或安工险投保。

3.工程相关保险

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间,除了对主体工程投保的建筑安装工程保险外,还可能会涉及下述险种。

1)相关人员保险

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可以通过投保雇主责任险或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提供保险保障。雇主责任险的被保险人是所有人、承包人和分包人,一般由各方分别投保,承包的是被保险人因施工意外事故造成雇员人身伤害而对雇员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是从事工程施工的各类人员,在发生施工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单约定的金额向受益人支付保险赔偿金。

2)施工机具保险

施工单位需要为其在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机具投保专门保险。施工机具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保险项目,放到建工险或安工险中投保。

3)相关职业责任保险

工程中的设计方、监理方等专业工作者,可以为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专业工作投保职业责任保险,转移其面临的由于自身工作中的过失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职业风险。目前国内这类险种包括设计责任保险、监理责任保险等。

4)其他险种

在上述险种中,建工险和安工险(包括其中的责任险)、人员相关保险、施工机具保险应是最基本和最必要的。

(二)工程保险安排

1.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工程保险一般可由所有人或总承包人投保,由哪方投保,会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写明。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受益方——所有人投保可以使其对工程保险的成本、执行情况等加以控制。而承包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方,对工程建设更加了解,由其投保,办理保险投保和索赔手续等更加直接和便利。国际上保险费已列入工程合同承包价,由承包人投保的情况较多。国内是将工程保险费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其他费用列入工程合同价。无论哪方投保,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将对方及工程其他相关方(如分包商)列为共同被保险人。在承包人投保的情况下,所有人一般会对保险条件提出明确的要求,保险合同签订、变更等都须征得所有人的同意。

保险方案的确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通用保险合同范本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制订出最符合工程需要的保险方案。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如下:一是保险项目和保险金额/赔偿限额的确定;二是免赔额的确定;三是保险期限的确定。

保险费率和保险费。保险费率是保险的单位成本,是一定时期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关系。影响保险费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性质、施工难度、工程各关系方的资质、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施工现场的条件、工期长短及施工安装季节、免赔额的高低等。保险费是指投保人按一定的保险条件取得保险人的保障而应交纳的价款。保险费的计算公式为:

工程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工程保险费与投保方要求的保障程度成正比。保单规定的保险项目越多,保险责任范围越宽且保险金额越大,意味着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程度越高,则保费就要相应增加。另外,若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增加,说明潜在风险转移的可能性增加,则需提高保险费率。总之,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是影响工程保险保费的两个重要因素。

2.保险公司的选择

在选择保险公司时,除了保险费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的实力和资质,考察其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类似项目的承保理赔经验、人员的专业技能等。

(三)工程保险期限

工程保险的期限包括下述几部分。

1)施工期(建筑安装期)

自被保险工程在工地动工之日起,至工程所有人对部分或全部工程签发完工验收证书或验收合格之日止/或至工程所有人实际占有或使用接受该部分或全部工程之时止,上述两项以先发生者为准。

2)试车期和考核期

在安装工程中,机器设备安装完毕后,投入生产性使用前,为保证正式运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进行试车考核。

3)保证期

保证期是指根据工程合同的规定,承保人对于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在工程验收并交付使用之后的一定时期内,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

上述各部分期限应与工程承包合同中的规定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试车考核期和保证期的保险责任不同于施工期,应在保险合同中通过附加条款等予以明确。

(四)工程保险原则

工程保险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险利益原则、损害补偿原则、近因原则和最大诚信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或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2)损害补偿原则

损害补偿原则表述为:被保险方在保险期限内遭受到保险责任事故的损害,有向保险方索要赔款和申请保险金的权力,保险方也必须承担所约定的保险保障的义务。

3)近因原则

近因原则是在处理赔案时决定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赔偿与保险金给付责任的重要原则。可表述为:保险赔偿与保险金给付的先决条件是造成保险标的损害后果的近因必须是保险责任事故。

4)最大诚信原则

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工程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的含义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骗、隐瞒行为。最大诚信原则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五)工程保险合同管理

工程保险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工程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续保等关键环节。根据合同管理主体的不同,工程保险合同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监管当局对工程保险合同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在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合同管理。

工程保险合同签订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应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自身的义务,否则有可能会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从而影响索赔。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在工程合同下的义务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如实相告

在投保时,被保险人及其代表应对投保申请书中列明的事项以及保险公司提出的其他事项作出真实、详尽的说明或描述;在保险期内,如被保险工程有重大变化(如合同金额、设计、施工方案、工期等),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2)按期缴费

被保险人或其代表应根据保险单中的规定按期缴付保险费。

3)防灾防损

被保险人应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遵守一切与施工有关的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若在某一被保险财产中发现的缺陷表明或预示类似缺陷也存在于其他被保险财产中时,被保险人应立即调查并纠正该缺陷;在发生事故时,被保险人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及时报案并配合保险公司的调查

在发生引起或可能引起保险索赔的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代表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保留事故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所有证明文件、资料和单据。

5)协助追偿

若保险单项下负责的损失涉及其他责任方时,被保险人应立即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行使或保留向该责任方索赔的权力。在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后,被保险人应将向该责任方追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并协助保险公司向责任方追赔。

(六)工程保险的理赔程序和理赔原则

理赔是保险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满意度,而且具有示范效应。保险理赔服务质量将影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进一步需求。

1)工程保险的理赔程序

工程保险的损失原因分析和损失估算非常复杂,因而其理赔过程也很复杂。工程保险理赔流程如图4.18所示,主要经历六大步骤。首先进行查勘前准备,审阅保险单,了解险情;其次进行现场勘察,主要是查勘受损项目,清点损失;第三是事故调查,分为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技术测试签订;第四是进行灾害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原因分析适用近因原则,责任分析主要认定是保险责任还是除外责任;第五是审核财务情况:第六是进行赔偿支付和损余处理。

在建筑安装工程保险中,被保险人的索赔时效自损失发生之日起,不超过2年。

图4.18 工程保险理赔流程图

2)工程保险的理赔原则

(1)重合同、守信用

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双方均应遵守合同约定,保证合同严格顺利实现。

(2)实事求是

在理赔工作中,要认真勘查现场,注意在事实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坚持按保险合同办事;另一方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赔案。

(3)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这一原则是衡量和检验保险理赔工作质量的标准,是保险企业信誉的集中表现。

(4)近因

保险理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近因原则。近因原则是指按照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的有效原因来判断理赔责任。保险公司只对与损失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承保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而对不是由承保风险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这就是我国保险法规定的近因原则。利用近因原则判定责任时,共分为下述4种情况。

①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只要判断这一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即可。若是,保险公司则赔偿;若不是,则保险公司部赔偿。

②多种原因同时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多种风险因素对事故损失都起着重要影响,那么应该逐一研究风险因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如果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的损失能够区分开,则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属于保险责任内的风险因素导致的损失。如果不能划分开,则双方协商赔付。

③多种原因连续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前后风险原因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前后原因之间的因果链未中断,那么根据牵引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来判断最终是否赔偿。如果前因在保险责任内,则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若前因不在保险责任内,后因是前因的必然结果,即使后因在保险责任内,保险公司也不负责赔偿。

④多种原因间断发生。当多种原因间断发生时,依据新出现而且独立的风险原因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来判断。如果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则赔偿,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则不赔偿。如果新出现的风险因素与前面发生的风险因素有关,则按照前一种情况来判断。

学习任务六 Excel在不确定分析中的应用

一、利用Excel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结合实例,说明利用Excel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例题4.20】 某企业生产A、B、C 3种产品,A产品年销售量100 000件,单价10元/ 件,单位变动成本8.5元/件;B产品年销售量25 000台,单价2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16 元/台;C产品年销售量10 000套,单价50元/套,单位变动成本25元/套;全厂固定成本300 000元。

解: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建立分析表格如图4.19所示。

图4.19 某企业的多品种盈亏平衡分析

有关计算分析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销售量×单价

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输入已知数据及定义完公式后,即可计算出各个可变单元格的数值,即全厂综合保本额1 200 000元,产品A、B、C的保本额分别为600 000元、300 000元和300 000元,保本量分别为60 000件、15 000台和6 000套。

各单元格的计算公式为

单元格E3:E5:“=B3:B5∗C3:C5”(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F3:F5:“=B3:B5∗(C3:C5- D3:D5)”(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G3:G6:“=F3:F6/E3:E6”(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E6:“=SUM(E3:E5)”。

单元格F6:“=SUM(F3:F5)”。

单元格B8:B10:“=E3:E5/E6”(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D8:D10:“=B8:B10∗D11”(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E8:E10:“=D8:D10/C3:C5”(数组公式输入)。

单元格D11:“=H6/G6”。

图4.19建立了各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与保本额或保本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4.19就可分析它们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二、利用Excel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合实例,说明利用Excel进行敏感性分析。

【例题4.21】 图4.20所示为某一投资方案的有关资料,所采用的数据是根据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的,未来的投资额、付现成本和销售收入都有可能在30%的范围内变动。试对这3个因素做敏感性分析。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基准收益率为15%。

图4.20 不确定性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

解:一般性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步骤如下:

(1)设计如图4.20所示的分析表格。

(2)在单元格B10:H10中输入投资额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计算公式:

“=PV(E3,10,-((C4- C5)∗(1- F3)+ SLN(B3∗(1+ B9:H9),D6,10)∗F3))+ D6/(1+ E3)^10- B3∗(1+ B9:H9)”。

(3)在单元格B11:H11中输入销售收入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计算公式:

“=PV(E3,10,-((C4∗(1+ B9:H9)- C5)∗(1- F3)+ SLN(B3,D6,10)∗F3))+ D6/(1+ E3)^10- B3”。

(4)在单元格B12:H12中输入付现成本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计算公式:

“=PV(E3,10,-((C4- C5∗(1+ B9:H9))∗(1- F3)+ SLN(B3,D6,10)∗F3))+ D6/(1+ E3)^10- B3”。

以上各单元格区域的公式输入均为数组公式输入,则计算结果如图4.20所示。

对计算结果绘制分析图如图4.21所示,步骤如下:

(1)选取单元格区域A9:H12,单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在“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中,“图表类型”选择“XY散点图”,“子图表类型”选择“平滑线散点图”,单击“下一步”按钮。

(2)在“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不作任何输入,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中,在“图表标题”栏中输入“敏感性分析图”,在“数值(X)轴”栏中输入“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幅度”,在“数值(Y)轴”栏中输入“净现值”,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中,不作任何输入,单击“确定”按钮。

(5)对图表的大小、坐标数值、标题等格式进行调整,使图表赏心悦目,则图表制作即告完成。

图4.21 敏感性分析图

可见,销售收入对净现值的影响最大,付现成本其次,而投资额的影响最小。

然后可以利用单变量求解工具求出当净现值为零时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数值,方法为:在J10中输入公式“=PV(E3,10,-((C4- C5)∗(1- F3)+ SLN(B3∗(1+ I10),D6,10)∗F3))+ D6/(1+ E3)^10- B3∗(1+ I10)”,并将J10作为目标单元格,I10作为可变单元格,即可利用单变量求解工具计算出净现值为零时的投资额最大变动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净现值为零时的销售收入和付现成本最大变动率。可见,当销售收入和付现成本不变时,投资额增加到41.64%以上时会使方案变得不应被接受;当投资额和付现成本不变时,销售收入低于预期值的11.48%以上时会使方案变得不应被接受;而当投资额和销售收入不变时,付现成本高于预期值18.79%以上时会使方案变得不应被接受。因此,3个因素的敏感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销售收入、付现成本和投资额。

情境小结

本学习情境首先介绍了不确定因素的概念,不确定问题的产生以及主要的不确定因素;然后介绍了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并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应的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之后介绍了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步骤以及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同时辅以例题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熟悉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除此以外,对概率分析和准则分析进行了简单介绍和举例。在实践中,众多的风险应对策略中工程保险已经成为工程风险防范中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随着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保险的预防作用也越显著,故应对对学生需要了解的工程保险知识进行说明。最后将Excel运用于不确定性分析中,使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不确定性分析。

A M

一、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不确定性?什么是风险?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

2.简述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原理及作用。

3.简述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模型并画出盈亏平衡图。

4.简述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及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5.风险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6.风险分析和不确定分析的区别和联系主要有哪些?

7.风险分析的4个环节是什么,各自重点有哪些,各环节成果表现形式有哪些?

8.工程保险有哪些种类?

二、单选题

1.下面对盈亏平衡点位置与项目抗风险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B.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强

C.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弱

D.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2.盈亏平衡分析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其中,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

A.只生产单一产品,且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B.单位可变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加成比例降低

C.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D.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3.在对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首先应确定分析指标。如果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投资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可选用的分析指标是( )。

A.投资回收期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借款偿还期

4.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5元,年固定成本为38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A.31.67% B.30.16% C.26.60% D.25.33%

5.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 )。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小 B.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一般

C.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差 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大

6.保本产量是指年销售收入等于下列( )时的产品产量。

A.年总成本费用 B.年经营成本

C.单位产品总成本费用 D.单位产品经营成本

7.在敏感性分析中,下列因素最敏感的是( )。

A.产品价格下降30%,使NPV=0 B.经营成本上升50%,使NPV=0

C.寿命缩短80%,使NPV=0 D.投资增加120%,使NPV=0

8.某项目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如4.22所示,3个不确定性因素Ⅰ、Ⅱ、Ⅲ,按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图4.22 题8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Ⅲ—Ⅰ—Ⅱ

9.设定要分析的因素均从初始值开始一个相同的幅度变动(相对于确定性分析中的取值),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的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大者为敏感因素,该法称为( )。

A.相对测定法 B.绝对测定法 C.盈亏平衡法 D.代数分析法

10.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如果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可选用的分析指标是( )。

A.投资回收期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借款偿还期

11.有关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张图只能反映一个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B.临界点表明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达到最高要求所允许的最大变化幅度

C.不确定因素变化超过临界点越多,方案越好

D.将临界点与未来实际可能发生的变化幅度相比,大致可分析项目的风险情况

12.风险分析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对策

B.风险估计→风险识别→风险对策→风险评价

C.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

D.风险对策→风险识别→风险对策→风险评价

三、多选题

1.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是( )。

A.盈亏平衡分析既可用于财务评价,又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E.盈亏平衡分析只能用于财务评价

2.对于盈亏平衡分析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盈亏平衡点的含义是指企业的固定成本等于变动成本

B.当实际产量小于盈亏平衡产量时,企业亏损

C.经营安全度越高,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D.生产能力利用率大于盈亏平衡点就可赢利

E.盈亏平衡产量越大,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3.对于敏感性分析的论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敏感性分析对不确定因素的变动而造成项目投资效果的影响作了定量的描述

B.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维持投资方案在经济上可行所允许的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利变动

的最大幅度

C.敏感性分析不能说明不确定因素发生情况的可能性

D.敏感性分析考虑了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

E.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4.敏感因素的方法包括( )。

A.代数分析法      B.相对测定法      C.公式法

D.图解法 E.绝对测定法

5.下面( )可以用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A.销售收入 B.产量 C.销售价格

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E.生产能力

6.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体现在( )方面。

A.可否量化 B.可否保险 C.可否控制

D.影响大小 E.概率可获得性

7.不确定性与风险的性质包括( )。

A.客观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单一性 E.级别性

8.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包括( )。

A.选取确定因素 B.确定不确定因素变化程度 C.选取分析指标

D.计算敏感性指标 E.分析不确定因素

四、计算题

1.某企业投产后,年固定成本为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由于原材料整批购买,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可降低0.001元,单位销售价格为55元,销售量每增加一件,售价下降0.003 5元。试求盈亏平衡点及最大利润时的销售量。

2.某项目的建设有3种备选方案。A方案:从国外引进设备,固定成本8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10元;B方案:采用一般的国产自动化装置,固定成本5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12元; C方案: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国产装置,固定成本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15元。试分析不同方案适用的生产规模。

3.企业加工某一产品,有A、B两种设备供选择,有关数据见表4.18。

表4.18 A、B两种设备的相关数据

(1)i=12%,使用年限为8年,年产量多少时,使用A设备有利?

(2)i=12%,年产量为13 000件,设备使用年限为多长时,选用A设备有利。

4.设拟建优质供水项目投资1 200万元,期初一次性投入,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t,预计水价为35元/t,年经营成本140万元(含税金),计算期为10年,到期时预计设备残值收入为80万元,基准折现率为10%,试就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3个影响因素对该项目作敏感性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