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整形外科医学优秀创始人

整形外科医学优秀创始人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原主任,“211工程”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顾问。美国整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亚太地区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张涤生在5岁时就读私塾,7岁进入正规小学,后入中学、大学。

张涤生 整形外科医学优秀创始人

◎陈祖亮

张涤生院士

张涤生院士(1916— ),江苏无锡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原主任,“211工程”学科带头人。在整复外科领域艰辛创业了半个多世纪,由其领衔的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已成为专家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特色显著、设备先进的国内整复外科中心之一,并于1982年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学科。1985年评定为上海市领先专业学科。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建立了组织工程研究所实验室,成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之一。曾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顾问。美国整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亚太地区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先后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教委科技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9),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08)等荣誉称号。

张涤生以“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医学学生毕业誓言)为毕生志向,从医已有70个春秋,按着这个誓言所要求的神圣而艰辛的道路奋斗。他年轻时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代,受过战火的考验;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对张涤生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现在虽已迈入晚年,犹如伏枥老骥,尚能继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救死扶伤,执着追求,不断著书立说,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病人的身心健康继续尽一臂之力,无愧于誓言的要求及父母、老师和祖国的培养与期望。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115周年校庆授予张涤生(右)“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张杰校长与他合影留念

按着恩师的指引前进

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和培养外,也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启蒙和训导。当然,时代和社会变革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张涤生回忆走过的90多年,说:在30岁以前,他受到父母、老师的教育培养,接受进步思想的灌输,是从社会变迁以及战争考验的过程中走过来的。

张涤生的家庭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父母虽然见过世面,父亲从家乡无锡远赴东北长春,在中国银行前身“大清银行”当过行员,疼爱张涤生兄弟俩,对张涤生这个大儿子特别给予厚望,目的多半是基于“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张涤生在5岁时就读私塾,7岁进入正规小学,后入中学、大学。这个时期恰是社会变革,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对张涤生来说,初中他接受了新文学的启发,提高了对社会发展的初步的认识。1929年入初中,三年级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他曾随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北三省”的口号,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是这样开始在张涤生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种子,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长壮大,养成张涤生奋发图强,不畏艰险的性格

初中一年级时,张涤生遇到了语文老师、班主任严济宽,江苏宜兴人。严老师讲课时,谆谆善诱,深入浅出。与别的老师不同的,除了语文课本外,还特别指定要学生多看文学类书籍,诸如巴金的《家》、冰心的《寄小读者》、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以及屠格涅夫的《前夜》、托尔斯泰的《复活》等,也正是这位老师,要求张涤生读前苏联的新文学小说,如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年,遇上这位具有进步思想的语文老师是很难得的。严老师对这群莘莘学子灌注了进步思想,使张涤生年少懵懂的心灵开了窍,初步知道了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异同,蕴育了进步的理想

张涤生初中毕业后,考入了私立无锡中学,这所高中以英语教学水平高而闻名江南各地,除中国地理、中国历史、语文课外,其他如数学、物理、化学、外国地理、外国历史等课程,都用英语原版教科书为教材。英语课老师是徐燕谋老师,在他悉心的教导下,张涤生度过了高中一年级“英语课”难关,培养了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大学和军旅生涯磨练抗日意志

1935年夏末,张涤生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学校离家较远,周末不能回家了,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是一个新问题。不久他参加了南京学联(左派学生组织),每周参加读书会,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便是张涤生刚到南京后不久所读的一本书,当时这本书很受进步青年的喜爱,是一本普及共产主义教育的启蒙读物,给广大青年指明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为张涤生树立唯物历史观、人生革命观打下了基础。

在大学时,张涤生开始知道中国当时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政党和政权。他知道了发生在江西井冈山的起义,红军的万里长征,在延安有一个由毛泽东领导的红色政权。他和中国大地上许多青年一样向往着革命圣地延安。他生活和学习在国民党统治区,耳闻目睹国民党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对日采取投降主义路线。他和大部分青年都是爱国的,支持共产党抗日,因而参加了各种进步的学生运动,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学生游行,响应过北京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经过两年在南京读大学的经历,增强了他的抗日救国思想。

抗战时期的张涤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上海发生八一三抗战,张涤生在家乡参加了无锡市青年抗日后援团,但不久国民党军队败北。1937年11月,他随中央大学西迁去成都华西坝,继续读书,而抗日救亡的意识在他心中燃烧正旺。没有多久,他就和华西大学地下党取得联系,参加了当地的进步学生运动。1938年春,他被推荐担任华西坝上的大学生抗日救亡团团长。后来,又有几所大学从东部迁来华西坝,除华西大学和中央大学医学院外,还有从南京迁来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山东济南的齐鲁大学医学院。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1938年以后,大学生抗日救亡团改组为5所大学战时服务团,由金陵大学他的一位老同学汤克湘担任团长。在华西坝上,5所大学战时服务团曾在1938—1940年做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工作。

1941年夏,张涤生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工作。救护总队队长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林可胜教授,他是一位著名生理学专家,领导班子也都是协和医院从北京撤退到后方的各科主任。张涤生在救护总队工作了3年,受到了很好的外科专业培养,当时外科主任张先林教授是他的恩师之一。1943年底,张涤生奉命调往印缅战区,参加远征军救护医疗队,便从昆明飞越驼峰到了印度,然后从印度里多去缅甸北部战区,在美军第43流动手术队当军医。张涤生随军参加了密之那、八莫、南坎等几个战役,在日军炮火下进行对伤员的救治工作,他夜以继日,经历了生死考验,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结束。

出国求艺开创整形外科

30年的成长经历既锻炼了张涤生的健康体魄,又充实了他的入门知识,培养了他乐于助人、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个性。他虽在性格上偏于内向,不善辞令,但内心却充满热情,军旅生活的磨炼,使他敢于在最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一举击中要害地解决一些医学难题。

张涤生30岁时踏进了第二个创业阶段,选择了一辈子做一名整形外科医生的道路。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新中国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

1945年初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张涤生于1946年春脱下军装重返故里,和阔别8年之久的老父母亲和弟妹们重新相见,欢愉之情,难于言表。

和美国导师(左1)、同事在一起

这时,林可胜教授为了奖励张涤生这批随他抗日征战做出贡献的医师们,在美国医药协华会(ABMAC)的资助下,选送了100多名各级医师,去美国进修。张涤生的外科老师张先林问他愿意学习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愿意去学习“整形外科”。张先林便为他办理了去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进修学院(Gradute School of Medicine)学习整形外科的手续,导师是美国整形外科先辈之一Robert.H.Ivy教授。Ivy那时已近60岁,是一位慈祥谦和的学者,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为战伤晚期伤员做了大量整形修复手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导师知道张涤生参加二战的经历,故特别亲切,殊加青睐。

在美国的两年时间里,张涤生获得了进入这门新外科专业的“开门钥匙”,逐步“登堂入室”。这宝贵的学习生活,不但充实了他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也使他见识了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高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他学成后为国家努力贡献、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和愿望,当然在生活中,他的外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张涤生留学的另一收获。

回国后几经周折,1961年张涤生终于在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正式建立了整形外科,这是继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以后,全国第三个建立的整形外科。

医技精湛,名扬中外

张涤生从美国学习回国后不久,就迎来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开拓了自己的医学道路,迄今仍在不懈耕耘。

1955年,张涤生初到上海广慈医院,便经历了几个严峻考验,为他博得全国声誉。1956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但有的登山队员却被冻掉了鼻子、手指和脚趾等,张涤生为他(她)们做了一系列全鼻再造手术、手部功能恢复性手术,获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体育界领导的赞赏。

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广慈医院在当年5月初收治了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抢救成功。张涤生也参加了抢救小组,这对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他参与深度烧伤植皮治疗过程,从中获得了如何整体治疗烧伤的经验,提高了知识水平。从此开始救治从全国涌来的大量烧伤晚期病人,促使了我国整形外科的大发展。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说,整形外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出来的金凤凰。张涤生认为,在中国,应该加上一点,新中国的整形外科是从1958年大炼钢运动中飞出来的一只开屏孔雀。

实践出真知,张涤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已能独立完成不少国内从来未开展过的手术,如为登上珠穆朗玛峰创纪录的国家登山队政委王凤桐实施全鼻再造,为著名演员白杨、上官云珠、言慧珠、丹妮等去除脸面部皱纹,为许多因严重烧伤而导致瘢痕挛缩的病人恢复面、颈、手部的功能,等等。这些手术是只允许成功,不得失败的,既要求有熟练技术,更要求有充分的信心和把握,最后这些手术都成功了。

文革”结束时,张涤生已60有余,但国家仍然给了他发展的机会。1976年前后,他开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腹腔大网膜移植治疗头皮缺损、颅首暴露顽症取得成功;又应用小肠游离移植食管闭锁或狭窄,重建食管获得成功。这都是20世纪60年代他的动物实验研究带来的临床成果,也是当初萌芽要扩大整形外科业务范围,开拓创新而获得的新进展。在此同时,张涤生又开展了淋巴管阻塞性肢体淋巴水肿模型的手术治疗重建淋巴回流通道等实验研究,也获得成功。

这一连串的关键性研究和临床成果,使九院整复外科连续获得国家级、卫生部级和上海市级各项科技成果奖20余次,并使他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获得出国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这些国际性会议上,他作了学术性很高很新的学术报告,使各国专家对我国整形外科虽经过30年的封闭,仍刮目相看,大开眼界。这些成果也使得九院整复外科在以后的20多年外事交流活动中,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际荣誉;同时这种国际学术交流,也给九院整复外科提供了与各国一流学者交流学习的不少机会。外国友人相继来九院参观、访问或作学术报告。他曾数十次被邀请去许多国家参加国际或国家级专业会议,同时他还推荐青年医生、护士去国外学习进修或出国访问、参加会议,迄今先后共达80余人次。这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机遇,也使九院整复外科在坚实的学术成就基础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和发展前景。

从1961年在广慈医院建立整形外科学科,到1966年迁往九院,再经过10年“文革”的折腾,一直到1976年以后,整形外科才重放光芒,大展宏图。先是一座宏伟的整复外科大楼拔地而起,然后是整形外科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等相继挂牌,一系列目标,都逐渐成为事实。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张涤生开始了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九院整形外科成为了国际上一个著名的品牌。这是来之不易的,是他在过去60年中不断耕耘,开拓创新的丰硕成果。

一切为病人 勇于探索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要做一名好医生,张涤生体会到,“当一名医生不但要掌握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不计个人得失。知难而上,敢冒风险,细心准确,勇于探索”。在毕生行医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条坦途,病人病情可以千变万化,各有不同,疑难杂症又是那么千奇百怪,但这才真正是考验医生技术和医德水平的试金石。这就是张涤生很少对来找他的病人说“不”、“没办法”的原因。要做一名能获得广大病人信赖的医生,不但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还要具备勇于探索、敢担风险、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子,但有时虽然跳了,可还是够不着,这时就得想方设法,取一块砖石来垫脚,或请人托一把,果子就可摘下来,甚至可能摘得更多一些。

此外,张涤生常有敢为人先的新精神。人家做过的,他要学习;人家没做的,他亦要尝试做第一例。坐享前人成果,没有创新,学科就没有发展。张涤生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1964),创用烘绑疗法(1964),后来又创用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1982),这在当时都属于国内外领先技术。1976年,他首先在国内开展颅面外科手术,也属于国内创新的项目;并相继开辟了“淋巴医学”和“颅面外科”两门新专业,为祖国医学事业填补了空白。

在张涤生从事医学实践过程中,常有一种强烈的、比别人先走一步的执著欲望,力求不断创造新技术,开拓新领域。要做到这点,须不断更新开拓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深度。他常说,搞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自觉勤奋,埋首钻研,不但要掌握自己专业的新知识技术,还应随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新发展,甚至不太相关的科学进展。因此,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经过自己的分析、淘汰、吸收,充分发挥联想互通的开拓性思维,获取各方面的科学信息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他创制的烘疗机来源于祖国医学文献,以后又利用微波代替电热,则源于微波技术的问世,这是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例证。他首创一期再造阴茎手术,则是在阴茎解剖生理特点基础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火车上,一夜之间巧妙构思而设计出来的手术方案。2006年,张涤生还设法挽救了一位面部眼睑严重烧伤病人的眼睛,挽救了他的视力,使他免于失明。

功夫在刀外 大爱出美

幼年时,张涤生性格偏于内向,不善言辞和交际,但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开始明了自己这一缺点,感悟到过于沉默寡言,不善于和他人接触交谈,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失去朋友,生活圈子也就变小,没有发展前途。如何做到从内向到外向,还得从头做起,从自身做起。这样,他开始和同学尽多地交流;同时,他在行动上逐渐树立了为人民无私服务的人生观。凡是班级中有些要做的事,他都会主动地承担下来,虽然那时功课要紧,时间常常不够用,但由于他从不死记硬背,因此能花时间来做些班级工作,做到了两者不冲突。

张涤生在高中二年级时开始当上班长,为班级服务,一直到大学毕业为止。以至于大学快毕业时,中央医学院的一位细菌学教授林飞卿(荣独山教授夫人)直呼他为“老班长”。在班长的工作中逐渐培养了张涤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他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公为首,当公和私产生矛盾时,要把公放在第一位,放弃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博得同学们的拥护。

在学术创新开拓方面,张涤生当仁不让,敢为人先,争取第一。几十年来,他在我国整形外科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在技术上都有所创新,有所开拓。改革开放以来,九院整形外科蜚声中外,至今不衰,为国家增添了一份荣誉,这是张涤生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他虽已步入耄耋之年,精力有限,退居二线,但壮志犹存,晚霞余晖,依然明亮照人,继续为年轻一代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

治学之道在于“勤”。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学习真理。但从整个人生来反思,治学之道还是存在阶段性。如:孩提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大学毕业后,进入服务社会和国家的时期;有所作为,开始有所成就的时期。它们各有重点和不同的治学之道。

正是由于张涤生在儿童时期就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红楼梦》、《七侠五义》、《封神榜》等“闲书”,都一股脑儿读下去。《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他也囫囵吞枣地一带而过,但慢慢地他就开始改变了读书方法。初中时代,语文老师严济宽在文学上开拓了他的视野和阅读范围,也提高了作文写作能力。

高中时期,在学习英语上,张涤生将书转化为记忆原理和法则方法,虽然那时班上有两三位同学比他用功得多,不论语文、数学、理化都背得滚瓜烂熟,成绩优秀,尽占前三名。但张涤生不学他们的读书方法,除了必需的文句、定义、段落外,只要求懂其道理,记其规律和逻辑,在考试时,能随意组合很好地回答考题。最后老师虽然把最高分给予几乎背写得一字不漏的学生,但是他也常在前5名以内。在大学时代,他几乎都是用这种读书治学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但解剖学还得“死记硬背”,每条肌肉的名称、起止点,某条神经的名字和分布,每个器官的解剖形态的功能,等等;那些拉丁文名词也要下功夫“死记硬背”。有时他会找一位同学,相伴去尸体解剖室一同观察研读。静寂的夜晚,满屋子躺着20多具尸体,发出阵阵刺鼻的防腐剂气味,他也没有一点恐惧之感,而专心致志于复习解剖知识。

后来,张涤生当了医生,学习之道主要一是靠老师和上级医生,二是靠从工作中得到经验。他认为向上级医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这里说的上级医生包括很广泛,除师兄弟外,还可包括同辈在内。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别人有那么一点儿心得,你也可以学过来充实自己。这才是学习和上进的正道。认为“我行”,“我完全懂了,会了”,这对做一名医生来说,可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他如今虽然年迈,但还是喜欢听到和学习年轻人开拓的新事物,同时也不断启发和激励他们迅速成长,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我国整复外科事业的火炬代代传递下去。

从从师到能够独立工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自我学习的过程。他到“而立”之年,所从事的专业上处于起步阶段,上没有老师指导,旁无同道可以讨论,一切靠的是书本和自己的经验。他对病人用一颗热忱的心,没有成熟的经验,就向参考书“老师”请教,终于在30出头那几年完成了几例难度颇大的手术。手术成功后,随之而来的病人的感谢信或登报表扬致谢,大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帮助他在医术上日益成熟。

张涤生的治学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勤、学、新、进”四个字,也是他学无止境,不断“吐故纳新”之道。知识、技术、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源头,这在每个人达到一定阶段后可能开发而获得的。他觉得每个医生要得到事业上的成功,尤其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必须具有一套“本领”,即“会做,会讲,会写,会交流,学人之长”,否则,还是一个不够全面的“跛脚”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