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案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风之病,病因病机复杂,重者病情危笃,变化迅速,治疗中风病应重视中医辨证施治之原则,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故我们以急性中风发病的共性为基础,按其发病时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依据,将急性缺血性中风分为阳类证和阴类证进行辨证施治。中风是一组包括不同病因疾病的总称,其表现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综合征。

近些年来,我国对缺血中风病连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攻关性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中风显现了一定的临床优势。在治疗上,可以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因人而异灵活采取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按照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选用相应的经穴进行穴位针灸等治疗;按照据中医“内病外治”学说,可以采用外敷、外洗等法配合治疗;还可以通过将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康复等中医特色疗法有机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疗效。中风之病,病因病机复杂,重者病情危笃,变化迅速,治疗中风病应重视中医辨证施治之原则,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在诊断、辨证明确的前提下,对中风病应早期应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救治,利用各种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治疗手段,医护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介入)溶栓、中药针剂、口服液、灌肠液、针灸及早期康复措施等方法进行综合救治,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

2004年11月,广东省中医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在前期攻关提出分阴阳类证进行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阴阳类辨证决策树方法进行辨证。提出中风的“风”是中风特点的总体概括,“风”本身难以成为独立的辨证要素,辨证更重要的是辨中风之因。痰瘀难于完全区分,“痰瘀”是贯穿中风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基本因素。辨证规范的建立决策树根据有无热象划分阴阳类证。在阴阳类证基础上,根据有无阴虚、气虚进一步划分阳类证虚实证及阴类证虚实证。作者认为中风病是一个共性与个性良好结合的疾病,其共性规律是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同时,也存在类化或从化的个性规律:患者素体阴虚阳盛者,功能相对亢奋,病邪作用于机体多从热化,表现为阳类证;素体阳虚阴盛者,机体功能相对减弱,在致病因子影响下多从寒化,表现为阴类证。故我们以急性中风发病的共性为基础,按其发病时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依据,将急性缺血性中风分为阳类证和阴类证进行辨证施治。

一、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

(一)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决策树(图5-23)

图5-23 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决策树

(二)辨证决策树的三个路标(节点)

1.一级路标

火热证:舌质红,面红,烦躁,便干便难,口咽干燥。

2.二级路标

气虚证:倦怠乏力,口角流涎,少气懒言,面色白,舌质淡,脉弱。

阴虚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瘦红,苔少,脉细数或弦细。

证候确定:舌脉为主,结合其他辨证特征的整体把握。

辨证要素间关系说明:多个辨证要素共存时,应根据舌象、脉象、主要辨证依据的偏重,整体上确定不同辨证要素的主次关系,以指导临床更加准确的立法处方。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中风是一组包括不同病因疾病的总称,其表现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综合征。中风发生后有一个发生进展的动态过程,临床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病期,有相应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治疗上必然各有其侧重点,应据卒中不同分型分期实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辨治原则:应注意中风先兆期、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标本缓急,选择不同的治则治法。中风先兆期重点扶正、不忘除邪,未病(卒中)先防。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又有中经络、中脏腑之不同。中经络(神志清醒者)以驱邪为先,常以平肝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中脏腑(神志障碍者),闭证当以豁痰通腑、醒神开窍为主;脱证宜救阴回阳固脱;若闭证开始转为脱证之时,可闭、脱治疗互相参用;如昏迷渐醒,闭、脱症状缓解,可根据病情,标本同治,如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同时滋养肝肾或补气养血。中风后遗症期重点在于扶固正气,并佐驱除内邪(主要为涤痰活血通络)。

传统汤药治法:

(一)中风先兆期

1.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证候特点:头目眩晕、晕甚欲仆,头重脚轻,耳鸣耳聋,心中烦热,多寐健忘,肢麻,舌红苔黄,脉弦细而数,或弦滑。

治法:滋养肝肾,佐以平肝清热。

代表方剂:建领汤

基本处方:怀牛膝12 g,白芍12 g,怀山药15 g,龙骨12 g,牡蛎12 g,赭石12 g,柏子仁12 g,钩藤12 g,石决明15 g。

加减:滋养肝肾选用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桑甚、女贞子、墨旱莲、龟甲、鳖甲等;平肝清热选用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罗布麻、羚羊角骨等。

2.气虚痰阻

证候特点:眩晕,动则尤甚,手足渐觉不遂,或肢麻臂痛,言语謇涩,短气,胸膈痞闷,纳差,舌淡苔白腻,脉虚弦而滑。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和胃。

代表方剂:十味温胆汤。

基本处方:法半夏12 g,茯苓15 g,陈皮12 g,甘草6 g,竹茹10 g,枳实9 g,党参12 g,黄芪12 g,当归12 g,远志6 g,石菖蒲9 g。

加减:益气健脾选用党参、白术、黄芪、太子参、人参、怀山药等;化痰和胃选用法半夏、陈皮、竹茹、生姜、橘红等。

(二)急性期(辨阴阳类证)

1.阳类证

分型:

中经络:风痰阻络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

中脏腑(阳闭):痰热内闭证。

(1)风痰阻络证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化痰通络汤加减。

基本处方:法半夏9 g,天麻12 g,胆南星6 g,丹参15 g,香附9 g,酒大黄6 g。

加减:急性期,病情变化较快或呈现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后)15 g,石决明(先)30 g以平肝息风;若出现呕逆痰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茯苓9 g,陈皮6 g,桔梗9 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黄芩9 g,栀子6 g,瓜蒌30 g,天竺黄6 g以清热化痰;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 g,红花9 g,赤芍9 g以活血化瘀;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 g,夏枯草9 g以平肝清热。

(2)风火上扰证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基本处方:天麻9 g。钩藤(后)15 g。石决明(先)30 g。川牛膝9 g。黄芩9 g。栀子9 g,夏枯草9 g。

加减: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 g以清利头目;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 g,炒酸枣仁15 g以清心除烦;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 g,生地黄15 g以养阴生津;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 g,天竺黄6 g以清化痰热;便干便秘者,加大黄(后)6~10 g以通腑泻热。

(3) 痰热腑实证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代表方剂:星蒌承气汤加减。

基本处方:大黄9 g(后下),芒硝9 g(分冲),全瓜蒌30 g,胆南星6 g。

加减: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加大黄、芒硝的用量需根据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热象明显者,加黄芩9 g,栀子9 g以苦寒清热;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 g,麦冬9 g,玄参9 g以养阴生津;

(4)阴虚风动证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肢体或肌肉动,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息风。

代表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

基本处方:龙骨30 g(先),牡蛎30 g(先),代赭石30 g(先),龟甲20 g(先),白芍15 g,玄参15 g,天冬12 g,川牛膝30 g,川楝子12 g,茵陈18 g,麦芽15 g,钩藤15 g,菊花12 g。

加减:夹有痰热,加天竺黄6 g,胆南星6 g以清化痰热;心烦失眠,加莲子心9 g,夜交藤30 g,珍珠母(先)30 g以清心安神;头痛头晕重者,加石决明(先)30 g,菊花9 g以平肝清热;半身不遂而肢体拘急麻木,加当归15 g,鸡血藤30 g,水蛭3 g以活血通络。

(5)痰热内闭证

证候特点: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基本处方:羚羊角粉(代冲)0.6 g,珍珠母(先)30 g,竹茹6 g,天竺黄6 g,石菖蒲9 g,远志9 g,夏枯草9 g,牡丹皮9 g。

加减:烦躁不宁者,加夜交藤30 g,莲子心9 g以清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先)30 g以平肝潜阳;痰多者,加竹沥30 ml,胆南星6 g,浙贝母9 g,瓜蒌30 g以清热化痰;热甚者,加黄芩9 g,栀子9 g以清热除烦。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1次1丸,1 d 2次,温水送服后鼻饲。病情重者,可每6~8 h服1丸。神昏谵语,或肢体抽搐者,也可用黄连解毒汤送服局方至宝丹,1次1丸,每8 h服1丸。

中成药

①脑脉Ⅱ号胶囊(人工牛黄粉,虎杖,水蛭等组成)

用法用量:中脏腑时鼻饲,每次4粒,开水冲服,每日3次,治疗清醒后改为口服,连服28d。

② 清开灵针(中经络及中脏腑时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1 d 20~40 ml,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稀释后使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 d;

③安宫牛黄丸(中脏腑时用)

用法用量:口服,大丸每次1丸,小丸每次2丸,病重者每日2~3次,连用3~5 d。

2.阴类证

分型:

中经络:气虚痰瘀证。

中脏腑: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

(1)气虚痰瘀证(气虚痰瘀阻络证)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基本处方:黄芪30 g,当归9 g,赤芍15 g,川芎6 g,桃仁9 g,红花9 g,地龙9 g。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 g,或太子参15 g以补益中气;言语不利者,加远志9 g,石菖蒲9 g,郁金9 g以豁痰开窍;心悸喘息者,加桂枝6 g,炙甘草6 g以温阳通脉;肢体麻木者,加木瓜30 g,伸筋草15 g以通经活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续断9 g,桑寄生15 g,杜仲9 g,川牛膝9 g以滋补肝肾;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9 g,益智仁9 g以固摄下焦。肢体拘挛疼痛属血瘀重者,加莪术9 g,水蛭3 g,鬼箭羽15 g,鸡血藤30 g以活血通络,或补阳还五汤减黄芪,加蒲黄(包)15 g,苏木9 g,虫6 g,豨佥草30 g以祛瘀通络。

(2)痰蒙清窍证

证候特点: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斜,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或周身湿冷,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剂: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基本处方:法半夏9 g,茯苓9 g,枳实9 g,陈皮9 g,胆南星6 g,石菖蒲9 g,远志9 g,竹茹6 g,丹参15 g。

加减: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6 g以温阳通脉;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生晒参(单)6 g以补益元气;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9 g,红花9 g,川芎9 g,地龙9 g以活血通络。

(3)元气败脱证(脱证)

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扶助正气,回阳固脱。

中成药:参附类注射液。

代表方剂:参附汤加减。

基本处方:生嗮参(单煎)15 g,熟附子(先)9 g。急救时水煎服。

加减:汗出不止者加黄芪30 g,山茱萸肉9 g,煅龙牡(先)各15 g,五味子9 g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15 g,赤芍9 g,当归9 g以活血通络。

中成药

Ⅰ 脑脉Ⅰ号胶囊(黄芪、川芎、制南星、全蝎等组成)

用法用量:中脏腑时鼻饲,每次4粒,开水冲服,每日3次,治疗清醒后改为口服,连服28 d。

Ⅱ 灯盏细辛针(中经络及中脏腑时用)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1次20~40 ml,1 d 1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 d;。

Ⅲ 苏合香丸(中脏腑时用)

用法用量:口服,1次1粒,1 d 1~2次,连用3 d;

蜜丸剂:3 g/丸,姜汤或温开水送服,1丸/次,1~2/d,连用3~5 d。

注:

①急性期阳类证方案中:建议口服中药汤剂为主,如临床需要,可选用银杏叶制剂针剂或丹参制剂针剂,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 d。阴类证方案中:已经有灯盏细辛针剂,不应再加用其他活血化瘀针剂。

②入院3 d内保持大便通畅(1~3/d),可选用口服中成药或汤药。中成药选用通腑醒神胶囊(番泻叶,虎杖,人工牛黄粉等),中脏腑者鼻饲,每次4粒,开水冲服,每日3次,治疗清醒后改为口服;亦可用通腑醒神胶囊灌肠。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1.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证候特点: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

基本处方:黄芪60 g,当归尾12 g,川芎12 g,桃仁9 g,地龙12 g,赤芍12 g,红花9 g,石菖蒲9 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方中黄芪宜量大,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120g ,恐其性温过升,可酌知母、天花粉凉润之品以制之;痰象明显者,加陈皮、法半夏等燥湿化痰。

2.阴虚阳亢,脉络瘀阻

证候特点: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语言謇涩,口眼斜,头痛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虎潜丸。

基本处方:熟地黄18 g,龟甲13 g,黄柏9 g,知母9 g,白芍12 g,锁阳12 g,陈皮12 g,石斛9 g,牛膝12 g,当归12 g,生龙牡各12 g,桃仁9 g,红花9 g。

加减: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虚热明显者,去当归,加地骨皮、青蒿、白薇等清虚热。

3.风痰阻窍,脉络瘀阻

证候特点: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口眼斜,舌黯苔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解语丹。

基本处方:白附子9 g,石菖蒲9 g,远志6 g,天麻12 g,全蝎6 g,木香6 g,甘草6 g,丹参15 g,当归12 g,赤芍9 g,地龙10 g。

加减:瘀血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头晕、头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息风。

4.中成药

(1)静脉用药

恢复期,后遗症期不主张静脉用药,短期选用:

①参麦注射液,20~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益气敛阴。适用于气虚血瘀证。

②灯盏细辛注射液,20~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风痰瘀阻、气虚血瘀证。

③川芎嗪注射液10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风痰瘀阻、气虚血瘀证。

(2)口服药

①灯盏生脉胶囊,每次2粒,每天2次口服。功能:益气养阴,通络健脑。适用于气虚血瘀、风痰瘀阻证。

②华佗再造丸,每次8 g,每天2次口服。功能: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适用于瘀血阻络证。

③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功能:活血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证。

注:

此期病情趋于平稳,在选用益气活血、育阴通络方药基础上,此阶段应加强康复训练,并配合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促进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并注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和生活质量等,同时积极预防复发。

(四)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推荐选用“石氏醒脑开窍法”,亦可进行其他辨证针灸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规定:脑卒中发生的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的前3 d均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Ⅰ。主穴之方Ⅰ的醒脑开窍、通调元神的作用比主穴之方Ⅱ作用强,3 d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Ⅰ应该继续应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尚未出现,则主穴之方Ⅰ和主穴之方Ⅱ可以交替使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主动运动出现,仅是力量不足或精细动作差,可以用主穴之方Ⅱ代替主穴之方Ⅰ。比较而言,主穴之方Ⅱ更多用于中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非器质性的心悸、疼痛、遗尿、阳痿及遗精等证。

(1)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Ⅰ

腧穴组成: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规范操作:

①先刺双侧内关。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内关穴捻转法,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 min。

②继刺人中: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重雀啄手法(泻法)。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③再刺三阴交:三阴交穴位于内踝直上3寸,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斜刺,进针0.5~1.0寸,针尖深部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采用提插补法,即快进慢退,或者可以形容为重按轻提。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三阴交仅刺患侧,不刺健侧。

(2)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Ⅱ

腧穴组成:印堂、上星、 百会、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

规范操作:

①先刺印堂:印堂位于两眉间,向鼻根部斜,进针0.3~0.5寸,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②继刺上星、百会:选3寸毫针沿皮平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min,行手法1 min。

③内关穴、三阴交穴:操作手法同主穴之方I。

(3)醒脑开窍针刺辅穴

腧穴组成:患肢极泉,患肢尺泽,患肢委中。

规范操作

①极泉:部分古籍记载极泉穴为禁针穴,其原因为:极泉穴部位腋毛茂密,不易消毒;极泉穴部位汗腺丰盛,细菌容易滋生;极泉穴部位组织疏松,对穴位部位的血管缺少压迫,容易出现皮下血肿。

根据极泉穴的解剖特点,醒脑开窍针刺法将其沿经下移1~2寸,避开腋毛,在肌肉丰厚的位置取穴。直刺1~1.5寸,施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

②尺泽:取法应屈肘为内角120°,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以手外旋抽动3次为度。

③委中:取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术者用手握住患肢踝部关节,以术者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

2.灌肠疗法 通腑灌肠液(自拟验方):大黄15 g(后下),枳实15 g,虎杖30 g、益母草30 g,煎水150~200 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适用于中风急性期之各种实证。亦可用安宫牛黄丸或承气汤类,亦可用栓剂。或以辨证方制成药液,每次100~150 ml,于直肠内给药,每日1~2次,治疗中风之吞咽困难及闭证患者。

3.点舌疗法 主要用于中风昏迷病人的救治。将紫雪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药物用水化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不停地点舌,以达到药物从舌下吸收目的。

4.药枕疗法 菊丹芎芷枕(菊花、牡丹皮、川芎、白芷共研末,装入枕芯,令患者枕之,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清脑枕,活络枕。

三、预防与调摄

1.对中风病的预防要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对于素有心悸、眩晕、消渴、头痛等病证者应积极治疗,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如出现眩晕、头痛、耳鸣等肝阳上亢症状者,可予平肝潜阳法;若见头晕、头重或头昏沉、口中黏腻、舌苔腻、舌质紫黯等痰瘀内阻者,可予化痰通络法)。

2.若患者出现眩晕、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言语不利、手足麻木或无力、口角流涎等视为中风先兆,应及时诊治,避免发展为中风。

3.密切观察病情和患者情绪变化,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

4.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注意保持良肢位。病人神志转清或病情稳定后,即尽早进行系统、正规的言语及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郭建文 王 宁 李珏卉 蔡业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