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为自己做职业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进行职业规划,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然后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现实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前提。

2.4.1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原则

1.“认识你自己”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为此,他们选择了一次又一次,权衡了一次又一次,不经意间,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为什么总会出现选错行这种现象呢?人事专家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不了解;二是对职场不了解。只有既充分认识自我,又了解职业行情,知己知彼,才能正确择业。漫画家蔡志忠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聪明的成功者首先对自己的价值观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价值观是人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评价或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的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价值观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信念。它不仅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和理想等,还支配着人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如何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等,同时价值观也是人们行动的依据。简单地说,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是你最重要的?什么是你真正追求的?我们可以在不考虑任何外界条件的情况下列出5~10条并排序,以此作为自己认知自我价值观的参考。对价值观的探讨有助于人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明确方向价值观是受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当价值观被激发后是比较稳定的。要么是需要的作用,要么是知觉到的机会的吸引,会使人产生满足价值观的行为。

在我们为自己做职业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对你不重要,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什么是无聊的、乏味的。如果你的价值观与你的工作相吻合,那么你会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如果不相吻合,那么你就会感到很无奈和痛苦。而这些感受通常是金钱和威望不能弥补的。有些人虽然勉强从事着一份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工作,但是却以损失情感、精神甚至是身体为代价的。

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之所在,那么做决定就会得心应手。有杰出成就的人,必然是能很快做出决定的人,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观所在。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始终都要清楚地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然后不管周围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毅然决然地为遵从这些价值而活。这种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而不能计较这么做是不是有好处,即使这么做会得罪人也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作。许多人成天光是追逐那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却没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要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极大的悲哀。追逐物质永远无法使你的人生得到满足,唯有当你真正明白并确信生命中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价值观从根本上来说,只要符合人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并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当你觉得做不出重要的决定时,就得提醒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例如有一个新的工作等着你,但其先决条件是你得从现在住的北京搬到广州去,这时你要怎么办?这可能会带给你很大的不便,可是这个新工作的待遇比你现在的待遇高,又比现在的更有发展,请问你怎么决定?我相信你最后考虑的决定因素一定是什么对你来得重要,到底是要追求安定还是成长?是追求安稳还是冒险挑战?是以家庭为重还是以事业为重?是以工作为重还是以生活方式为重?我们必须记住,一切的决定都根植于明确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我们能做出怎样的决定则取决于我们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我们确实应该坚持的,那么怎么会知道该建立什么样的成功基础?又怎能知道该做出何种有效的决定?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人士,不管是职业人士、企业家还是教育家,在专业领域能有杰出成就,大多得益于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许多人获得了成功,反而感到空虚;许多人名利双收,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多、更高的荣誉、更多的财富、更上层的地位和在专业领域更大的发展。这些都没有错,但我们必须知道,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你的生命还需要一些更坚固、更永久的东西作为基础。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要求

从学校走向社会,毕业生将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使你立足的是你的职业,它不仅是你的生活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是你的存在价值。因此进行职业规划,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求职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倾向、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兴趣”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综合权衡考虑,给自己确定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的一致。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要想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做到《孙子兵法》上所说的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充分地认识自我,包括对自己价值观、专业技能、优势能力特长及自己的兴趣等的认识;知彼就是进行职业机会评估,包括对社会、家庭、职业等环境的考虑。然后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现实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与清晰的现实理念,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身心地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就很容易对现状妥协。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职业生涯策略和可行的实践路径,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策略会帮助求职者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还需要坚强的执行能力和不断地反省且修正生涯目标,反省职业生涯策略是否恰当,及时地反馈调整,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作为下轮职业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

明确目标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前提。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在职业生涯领域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工作,然后确定我们的目标,接着对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最后付诸行动。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变化,经常地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检查修正,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职业目标的确定应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职业目标的确定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自身条件,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特长、所学专业和性格特点等;二是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人发展的影响。而要使两者相统一,就必须进行认真地分析。首先,是社会分析。社会在进步,在变革,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这就需要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要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的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的单位在未来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占有率等。对这些社会发展大趋势问题有清醒认识,有助于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的步伐。其次,是组织分析。组织应是个人着重分析的部分,因为组织将是你实现个人抱负的舞台。西方有句关于职业发展的名言“你选择一个组织,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特别是现代组织越来越强调组织文化的建设,对员工适应生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应对自己将投身其中的组织进行详细了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只有两者之间拥有较多的共同点,才是个人融入组织的最佳选择。最后,是人际关系分析。个人处于社会庞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际关系状况显得尤为必要。人际关系分析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将同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领导、下级、同事及竞争者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与他们相处。

3.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原则

1)自我负责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指望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恋人)来对你负责。

2)切合实际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理想和现实妥协的产物,不要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马上实现时,要学会采取变通的方法。

3)互相匹配的原则

不要仅仅考虑行业、企业和职业如何匹配自己,还要考虑自己如何匹配对方。

4)终身探索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没有一次就能规划好的职业,必须学会适应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5)阶段规划原则

职业发展目标按时间段来分,通常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1~2年,可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长期目标一般为5~10年。职业规划也不例外,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发展阶段也应该做到心里有数,要明确自己在每一个阶段要具体实现的目标。

6)符合社会需要的原则

一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为准绳,去观察、认识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需要本质上就是人类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需要的内容无论怎样多,怎样复杂,它总是受现实社会要求的制约。人们正是通过不同的职业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在满足着个体的需要。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上述职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7)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

一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自己的素质情况,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选择职业岗位,以便于在职业岗位上顺利、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发挥个人素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专业所长。求职者经过各类学习,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从所学专业特点出发,做到专业基本对口。这样就可以在职业岗位上发挥所长,大显身手。

(2)发挥能力所长。不同求职者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能力也有差异,根据不同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职业岗位,是充分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最佳体现。比如,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适合搞教学、宣传工作;有的人设计能力较强,适合从事设计工作;有的人研究能力较强,适合搞科研;有的人组织能力较强,适合领导或管理工作;还有的人文字表达能力较强,适合从事文秘、编辑等工作。由此可见,根据自己的能力所长选择职业岗位,既是胜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发挥个人最大潜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需要。否则,事与愿违,功不成、业不就,就会贻误事业与前程。

(3)适当考虑性格特点。就性格本身来讲,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成就的高低。同一性格的人,有的可能很有作为,有的则可能一事无成。

8)着眼未来,面向未来的原则

求职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只看眼前实惠,不看企业发展前景;不能只看暂时困难,而不看企业的未来;不能只图生活安逸,而不顾事业的追求等。要站得高,看得远,放开视野,理清思路,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牢牢地把握好职业选择的主动权。

4.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既包括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幸福观、能力和兴趣,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其目的在于真正了解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职业,既包括了解职业活动内容、职业特点、职业环境、职业报酬,也包括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了解职业的目的,在于求职时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对外部环境的了解,是我们适应并利用环境的前提。在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于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你的职业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微观环境则是行业环境、企业组织环境等。利用网络信息对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行业环境、职业本身环境等进行分析自己参加工作时的职业生涯机会。

每个人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制定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经济环境与行业、组织的发展需要,通过信息的整理、分析和筛选系统,同时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在充满竞争的职场上走下去,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个问题是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高估或低估自己,从而导致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或过低。一些求职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目标是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职位,梦想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结果在遭受现实的打击之后,他们感到很失望,有的万念俱灰,有的茫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这就是眼高手低的结果。还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低,有些是过分在意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比如外貌差、身材矮小等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完全依赖于职业测试,根据职业测评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我们知道测评要是依据一定的行为投射反映内在心理,界定影响目标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其在影响因素中的权重,再结合一定的真实样本,通过测评人对关键因素和关键事件的反应来做出一定判断。但这个手段只可以作为职业选择规划的一个参考。

2)把握自己

在现实社会中,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职业期望值也不尽相同,但并不是人们所有的职业期望值都能变成现实。一个人的职业期望值能否变成现实,主要看其是否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比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份既轻松愉快,待遇条件好,又不怎么费劲就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工作。很显然,这种职业期望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任何一个职业的选择,都要受到社会需求、自身素质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并且,人的职业期望值又是发展变化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这就要求每一位求职者,应以自己的专业所长、个人素质优势以及客观的社会为基础,确立自己合理的职业期望值。一个人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除了个人素质、专业、社会需求、机遇条件外,主要取决于自己对择业期望值高低的选择。当求职者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择业目标之后,如何把握择业期望值,就成为求职者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难免走入择业误区。

要正确把握择业的期望值,就应防止下述问题的出现。

(1)防止贪图虚荣的思想。由于虚荣心作怪,一些求职者在选择职业时,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心只想找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至于自己能否胜任,是否适合自己,能不能有所发展则不予考虑,其结果要么因超越现实而无法实现,要么在工作岗位上因无法施展才干而业绩平平。

(2)防止贪图享受的思想。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往往对求职者最具有诱惑力,但也是导致求职者择业失败的误区之一。客观地讲,求职者希望自己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这种职业期望值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有部分求职者对这类单位的职业活动特点知之甚少,而对其收入和生活条件期望过高,甚至有部分求职者只重金钱,图实惠,只要生活条件好,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抱负。这种只图一时实惠和享受,不考虑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的思想倾向,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

(3)防止贪图安逸的思想。害怕艰苦,不愿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和艰苦地区工作,这也是导致部分求职者择业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有几分耕耘,便有几分收获。人生犹如一个竞技场,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便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

(4)防止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择业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要考虑,确定择业期望值也应如此。求职者在确立自己的择业期望值的过程中,如果偏离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持长和实际能力,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从而偏离了自己的择业目标。有的求职者明明是一方面的素质好,却轻易地放弃能发挥自己这方面素质特长的单位或岗位,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5)防止期望值过高。有的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眼睛盯着“好单位”,宁愿呆在“上面”无所事事,也不愿到“下面”较适合自己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实践表明,择业期望值过高最容易使人陷入两种困境:一种是由于期望值超出现实而使自己在择业时屡屡失败;另一种是即使侥幸获胜,也会因自身能力不及,工作无法胜任而处于被动之中。

3)正确的职业观

想要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往往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都有鱼翅与熊掌想兼得的感觉。如有的人想成就学术,却耐不住清修的寂寞,左右为难,最终学术没做成,时间却浪费了很多。

“想做什么”与“能做什么”之间,就是求职者需要奋斗与付出的空间。在求职者中,现在存在着“寻找工作”与“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一些求职者的目的是“寻找工作”,而非谋求“职业发展”。典型的表现是,可以拿出一大堆证书,诸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而实际的英语语言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却相去甚远。他们片面地认为,一个个证书,可以铺就成功就业之路。

能做什么?优势在哪里?这个问题看上去比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但是每个人要说出社会需要、自己拥有而他人(至少是与自己竞争的人)却没有的优势,却不是一件易事。用人单位关心的是,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你的加盟能否为单位的发展注入活力?或者,至少可以完成岗位规定的工作任务。

求职者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都希望找到一份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符合的职业,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要实现这种理想却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就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家庭以及个人生存与独立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凭主观愿望就能解决好的。如果在初次就业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那么,切不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而要转换观念,重新设定、寻找起跑点——职业发展的起始点,先找一个单位,哪怕是基层或者是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谋求的生存、锻炼和发展的机会,然后再积极准备并努力提高自己,寻找更进一步的就业发展机会。这对自己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适应社会的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个人的价值观、专业技能、特长和兴趣。什么职业能够适合你的才能?你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训练来适应你所选择的职业要求?怎样通过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或一些其他经历来培养需要的技能和经验?这些都是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的。此外,你还要调查各种类型的职业例如管理者、专业人员、服务人员、销售人员等。你也可以收集足够的关于目标职业的信息,找出自己的能力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差距。然后,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