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原则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原则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许多区别于其他生涯规划的特点。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一生的事情,规划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再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这也是社会分工中出现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原因。人才培养便是社会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偏离这个要求进行。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自我所需与社会所求相结合的前提。

第一节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原则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许多区别于其他生涯规划的特点。首先,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双重专业化的特点,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教育方面的专家,并且需要关注学生和社会的利益。另外,每位教师往往只教授专门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还要成为教授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专家。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一生的事情,规划永远处在变化之中。

其次,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成长,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教师的规划怎可能一成不变?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自身心理状况不可能持久恒定,教师生涯规划怎可能一成不变?

再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师群是一个社会群体,但每位教师都有各具特色的气质与人格,结合自己的需要与特质指定的生涯规划也是极具个人色彩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在规划过程中,自会有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规划原则。

一、自我所需与社会所求相结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这也是社会分工中出现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原因。社会之所以需要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需要有一批专业的人,完成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泉。人才培养便是社会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偏离这个要求进行。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自我所需与社会所求相结合的前提。

二、寻求个性化发展之路

先来看一下邱学华执教生涯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生涯故事

邱学华的人生轨迹与执教经历

邱学华,1935年生,江苏常州人。 1951年考上高中,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姐姐的一个朋友介绍他到一所乡村小学去填补空缺。因为缺老师,校长虽然嫌他小,但还是聘用了他,安排他教五年级算术,还要教体育、绘画,而且要求第二天开始上课。随后,他在第二年当教导主任,第四年当校长,第五年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0年随妻子下乡分配到溧阳县一所农村中学。 1973年调到新成立的溧阳县师范学校。 1979年回家乡常州,分配在常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评上了师范学校的特级教师。

1988年8月,他辞去师范学校校长的职务,调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了一名普通研究员,因为他想集中精力搞研究。 1988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评为国家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一、邱学华的人生追求与教育信念

邱学华的人生追求是:为祖国的教育理论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点的教育理论,写一本中国的《算术教学法》。

邱学华在数学教学上坚信: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而且能在尝试中成功。

二、邱学华的教育业绩与成就特色

邱学华被誉为“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他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创立了“尝试教学法”。 40多年来他编著和主编了140多本书,在国内外教育杂志上发表了500余篇论文

“经过16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尝试教学法已经逐步完善并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目前我国已有45万名教师、50多万个班级推广应用了尝试教学法,受教学生达2 000多万人,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被称为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新教法。”

三、邱学华的教育研究与教育智慧

他的教育研究集中在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研究上。

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华东师大附小搞教育实验以来,邱学华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注入式教学方法顽固地统治着我们的学校,这种方法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能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性人才。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能否彻底改革?

邱学华从1979年开始进行探索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国内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和国外的发现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他决心吸取各种教学法中的有利因素,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先讲后练”,教师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照着练。能不能让学生先尝试练习,教师再讲呢?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邱学华“先练后讲”的思想,并在常州市劳动中路小学开始实验。实验结果是:实验班做“尝试题”的正确率达到88.2%,而对照班只有54%。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提高了,学习成绩上升了,作业负担减轻了。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写成的论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邱学华在1988年根据全国各地大量的实验资料,通过对实验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写成专著《尝试教学法》。该书在1989年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获此殊荣的图书,全国只有49本。

邱学华1992年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的构想”,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研究。被列入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400个实验基地,有106个子课题配合研究,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开展实验性探究。 1996年课题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尝试教学理论的建立。鉴定结论是:尝试教学理论是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教学思想基础上升华的现代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对于克服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弊端很有效,为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型找到一种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尝试教学理论,对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绩显著;尝试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尝试教学理论,简单易行,能让广大小学教师较迅速地掌握要点,因而得到相当快的普及。

(资料来源: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25.)

邱学华的成功经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教育生涯发展需个性化。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教育业绩个性化、自身发展需求个性化、职业发展过程个性化三个方面。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动力个性化

动力来源于个体自身某项需求的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其动力来源也就有所不同。在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每位教师最先思考的问题肯定是我缺乏什么?即短板在哪里,寻找出自己的短板再根据自身条件及所处环境进行弥补。每个人的短板不会完全一样,这就呈现出每个人的规划目标有所差异。

只有每个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职业发展的发动机才能最有效地助推自己的执教事业,这也是对抗职业倦怠等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最好方法。资料中邱学华老师的教师生涯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更换了很多工作单位,从事的教师工作也变换了多次,但无论在哪一级别、哪一类学校,他都没有放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外在的工作、生活环境都没有改变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追求。这一案例向我们展现了动力个性化是生涯规划成功实施的内在原则所在,自我的理想、目标、兴趣是职业成功的不竭动力。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个性化

每位教师所处的环境都有所差异,个体内在动力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涯规划,即遵循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个性化的原则。

这里指的个性化过程要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根本前提,即需要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螺旋式路线。这个大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在明确了正确的方法论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结果个性化

虽然每位教师的终极规划目标都是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幸福,但是个人价值的出入、幸福定义的程度差异带来的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结果的个性化。每位教师都可以成为自己所教学的领域中的专家,即使同是数学教师或者同是语文教师,也都可以有各自的成就。比如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有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方面做研究出成果,有些教师可以在教材使用方面勤钻研而有所成就。

三、生涯规划不是一锤子买卖

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执教、终身规划的观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教改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是动态变化的,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动态性与可调性贯穿始终。教师的主体性终身学习,就是将自身作为发展的对象,其发展过程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的监控与动态的调节机制对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与职业活动的绩效是必需的。

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本身是一种可变情境,而且教师的职业活动成果最终体现为学生的活动结果,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在成就感与肯定感、挫折感与无效感交替出现的状况下,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认同程度会发生起伏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方向与实施策略可以积极地避免角色混乱、角色冲突与角色超载,这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至关重要的。[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