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建筑的总体布局

产业建筑的总体布局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建筑的使用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大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之美,是建立在功能合理,体现建筑本质和经济有效的基础之上的,产业建筑反对虚假的表现,反对堆砌式的立面。这些符号的巧妙应用,可以更好地体现产业建筑的个性,加深产业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同的产业建筑在噪声、污染、运输等方面对城市的影响

产业地产中建筑种类繁多,不同性质的园区其产业建筑差异很大,办公、商业、公共建筑等不再细述,主要就园区数量最多的研发中试、制造等使用的产业建筑进行分析,产业建筑是指用以从事产业生产的各种房屋,是员工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其建筑设计应在适应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并使空间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广义的产业建筑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办公楼、商业建筑、农业用构筑物、旅游设施、实验楼、厂房等。在工业化时代,狭义的产业建筑指工业建筑,进入信息化时代,称产业建筑更为合理。

产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规律,产业建筑都存在,但产业建筑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对建筑师来说,产业建筑与体育馆、医院、住宅一样,都是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类型的建筑。产业建筑要讲究美学,也要讲环境设计和地境设计,因此,产业建筑相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具有如下特征:

(1)占地面积、楼层面积大。“超出了一定的尺度,建筑便获得了大的属性。”产业建筑的使用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大空间布局。

(2)真实性。产业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产业建筑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常常与特有的生产流线、生产设备、管线等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产业建筑的专业性程度越高,它的工艺、设备、管线等配套设施也就越多,也越专业,因此越复杂。所以产业建筑的设计,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专业性设备以及特殊工艺要求给产业建筑内部、外部空间带来的影响。产业建筑之美,是建立在功能合理,体现建筑本质和经济有效的基础之上的,产业建筑反对虚假的表现,反对堆砌式的立面。此外,产业建筑的弹性空间,单元式的构成和外露的节点、设备、管道等,都给建筑创作带来很大的空间,建筑师必须与设备、结构工程师的充分配合,才能创作出体现产业建筑真实性的作品。

(3)简洁高效性。许多产业建筑,在设计时不知不觉套用上民用建筑的方法。把产业建筑当作公共建筑,采用公共建筑的处理手法,造成形体复杂、室内空间边界不清;过于流通,破坏了空间的封闭性,对洁净度和节能十分不利;此外,脱离建筑功能,如附加外立面玻璃幕墙,带来室内热功能设计得不合理,以及大挑檐、外墙倾斜等造型,把有严格生产、工艺、流线要求的室内环境空间设计成会展中心、大型商场的式样,造成浪费和工艺布局的困难。

产业建筑大致可按下列几方面分类:

1. 按产业建筑的用途

(1)生产类:包括各种现代企业的生产车间、楼宇。第一产业的大棚、阳光房;第二产业的传统车间;第三产业的工业楼宇、旅游设施等。

(2)辅助类:包括机修、工具、模型车间等。

(3)动力类:包括电站,煤气站、压缩空气站、变电站,锅炉房等。

(4)仓储类:包括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仓库等。

2. 按产业建筑的层数

(1)单层厂房:这类厂房只有一层,在产业建筑中应用较广泛,因为这种厂房的生产工艺和运输路线较容易组织,多用于重工业机械工业等传统产业。

(2)多层厂房与楼宇: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厂房称之为多层厂房。这类厂房适用于采用垂直方向内部运输的生产工艺流程或厂房的设备和产品重量轻的情况。常用于食品工业、电子工业、仪表工业、轻纺工业等。信息产业为多层楼宇。

(3)层次混合的厂房:有些工业生产,如化学工业中部分需要单层以容纳高大的生产设备,而其他部分的生产宜在其单侧或双侧的多层厂房中进行,这就形成了层次混合的厂房。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新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怀疑产业建筑材料和双重内含的艺术空间,建筑形象。一般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人类文明,人类的生理需求变化的影响,也受到各种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因素。

1. 生产因素

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生产模式是信息内容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社会形式。工业化、信息化是不断地获得新技术、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特别是信息化社会,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模式。例如,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要进行自动化改造;为提高物流效率,需要科学的建筑外部、内部布局。

2. 环境因素

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在日益尊重自然(环境)的当下,在产业地产的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发展中体现。生态产业园区、循环产业园区等风靡产业界,园区的绿色低碳理念和认证得以盛行。

3. 文化因素

文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建筑本身是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企业所有员工的个体文化的集合与整合,处理的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价值观和规范。企业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建筑设计与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楼宇和企业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通过企业文化的一个工业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证明他们的商业精神。

4. 技术因素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导致一些新的结构形式的出现,如悬挑、扭曲、变形等,这些建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产业建筑形式,一些产业建筑开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结构形式,开始探索新的既适合产业建筑生产特点,又能满足产业建筑空间要求的新的结构形式。同时,一些新的材料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也促使了产业建筑在选材和表皮的应用上,开始向新的方向探索。现代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环保、节能、低碳、减排等新的生态技术,也需要在产业建筑上有所体现。

5. 产品因素

企业的产品也在一定长度上影响了产业建筑设计。在产业建筑形象设计方面,企业的产品属性、产品色调,以及企业商标等等都可以作为产业建筑的设计符号直接应用于产业建筑设计中。这些符号的巧妙应用,可以更好地体现产业建筑的个性,加深产业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产业建筑的种类繁多,但总体来讲其占地相对较大,鉴于现代城市市区内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加,人口密集程度的不断加大,产业建筑的选址应从城市建设出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且符合工艺生产的需求。许多城市设产业园区,将产业建筑集中于此,减少了对寸土寸金城市市区内土地的占用,同时也减少了产业建筑对城市环境、城市居民、农业生产等的影响。不同的产业建筑在噪声、污染、运输等方面对城市的影响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灵活选址。

如造纸厂、化肥厂等会产生污水的工厂,其选址应首先考虑选在城市河道的下游,远离居民区,避免对水质污染;其次应考虑用地宽敞,满足工厂的正常生产需求;另外,工厂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所以厂址周边应交通便利,以降低物流成本及建厂风险等。

对于产生大量烟气污染的建筑,则应考虑建筑在该地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大限度地减少烟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城市锅炉房的选址:锅炉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在选址上,首先应考虑有利于减少烟尘、有害气体、噪声和灰渣对居民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总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其次应考虑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交通上,应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的排送,并宜使人流和燃料、灰渣运输的物流分开,并宜留有扩建余地,等等。

产业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工艺流程的制约,工艺生产的流程,是总平面布置的基础。就目前产业建筑设计的现状来看,很多设计师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在满足了工艺基本要求后,忽视环境与空间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产业建筑不仅是物质生产的载体,同样也是精神的产物。所以,在总平面的设计中,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理念贯穿整个总平面设计中。

首先,工艺生产过程应顺接,各个工艺流程之间不发生交叉干扰,生产过程连贯顺捷。其次,交通流线应便捷,各个运输环节一脉相承,组织流畅。第三,空间与环境应融合。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绿化,可以减少灰尘,减少污染,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等等,同时可以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第四,功能分区关系应合理。产业建筑空间一般划分为生产空间、辅助生产性空间、生活空间、办公空间等几部分,功能关系的合理使得总平面清晰明朗。最后,综合厂区内各栋建筑间的距离应符合消防的要求。

产业建筑根据其特点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栋的独立式综合性建筑,另一种是由几栋建筑组合在一起的工业厂区。但无论其形式如何,建筑设计的核心都是以工艺流程为主导的。建筑在满足了生产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具有审美的要求。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单纯为人类提供居住和生产场所的技术。

1. 外部空间

1)满足多元化的城市空间

(1)满足城市多样性的要求。

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城市,优化园区功能,增强城市与工业分区之间的生活联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城市多样性需要提升产业功能和其他功能的空间,除了主要产业空间以外,加强辅助空间生产的融合。产业建筑和园区逐步向城市开放,成为现代产业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2)推动城市文脉的传承。

新技术产业化的人都在享受建设高度工业化的单调、乏味,而忽略了社会和文化传统,反映一个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现代产业建筑设计已不再受原有城市设计范畴的限制,更加注重和相关学科的交流和互融,设计中开始融入社会学、人文学科、美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强调城市的地域特征和城市文脉特征,从多角度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城市设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

1987年,芬兰建筑师莱维斯卡(Juha Leiviska)为瑞典的瓦斯特拉斯镇新闻报纸厂设计方案,该建筑位于一个历史中心和新的商业区之间,建筑师采用结构悬挂的方法,巧妙完成了新旧建筑之间的过渡,所有的建筑空间单元悬挂在五对立柱上,不影响原有街区的使用。

(3)与城市建立互动关系。

以前产业建筑环境往往都是冰冷生硬没有感情的,产业建筑的使用者和城市之间被这些产业建筑和设备隔开,缺乏了必要的联系。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厂区与城市环境的互动,厂区加大绿化力度,力求使工厂与城市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近,做到人与环境的完美互动。一般工厂做法是:根据人的活动规律,设置必要的活动和休闲设施,设置必要的景观节点,丰富厂区环境的同时,与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厂区内设定一定面积的广场或参观走廊,方便企业与公众的交流。

随着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一些城市开始相继建立各种特色科技园区,这些园区大多以软件、信息类产业为主,将高科技产业聚集于此,方便产业间的技术协作和联系,这样做有利于形成一个系统的高科技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这种产业形式的产业建筑,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建筑形式,其建筑形式越来越趋于城市化

2)营造生态环保的厂区空间

(1)推动生产环境生态化。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工业环境日趋自然化、生态化。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和减少对环境破坏的因素,将损失降至最低。工厂环境应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环境,注意保持自然生态完整性的方向。

(2)追求建筑自然一体化。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天人合一”。它强调了自然,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混合,古语云:“大相无形,”以融入自然、个性化、独特的设计,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的最佳应对方案。

工业化进程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运用新的产业建筑天然代谢的一些原则,工业大厦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降低生产和消费的建筑物本身消耗,回收资源的合理使用,以确保为工业大厦一个“新陈代谢”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加载。如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瑞士卡地亚钟表工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此类产业建筑引发了产业建筑适应环境的新的设计理念,提出产业建筑设计应该重视周围的环境,综合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增加个性怡人的生活空间

(1)厂区环境自然度提高。传统产业建筑给人的印象极为不好,正像英国作家狄更斯所描写的:“在烟雾弥漫的远方目光所及之处,高大的烟囱挤在一起,……,遮盖了阳光,污染着空气。”随着以人为本,回归建筑创作的思维,外部环境已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产业建筑的外部环境都由专业的景观设计师设计,产业建筑的环境设计,既有功能方面的要求,又有形式艺术方面的需求。主要设计方法有:设置绿化带,种植大量树木,改变场地局部标高,增加艺术类小品,丰富景观变化。这样做有利于改善工厂的整体环境质量,提高工厂整体工作氛围,使员工在一个舒适祥和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如美国的硅谷产业园区,其外部环境设计时采用了大量的绿化和景观设施,产业建筑被合理的遮挡,园区景观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员工能够很好地和自然亲近和交流。

(2)生产环境生活性加强。由于工业生产整体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代产业建筑为了满足生产特殊性,常把工人工作环境和机械生产环境分开,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工作区域对于环境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节约了生产面积,减少能量消耗,还能保证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同时,在产业建筑内部巧妙的设置餐厅、休息、公共交流等空间,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工作紧张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在车间设计中,巧妙的结合中庭、回廊、休息室等,可以更好地体现工厂环境的生活化特点,使工人有家的感觉。

2. 内部空间

1)生产空间

(1)提高空间灵活性。空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产业建筑内部空间的可变性。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这种支持变为可能,促进了内部空间产业建筑设计的灵活性。例如建筑师阿尔波托·康斯坦丁设计的法国的Snecma涡轮机加工厂,建筑内部空间按照工业要求,灵活地分隔为若干部分,满足了该厂的生产方式的同时,节约了管线长度和外墙长度,所有管道集中布置在建筑屋顶,屋顶采用鲜艳的红色悬索,更好地象征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该厂建筑内部空间的可变性。

(2)提高空间可生长性。随着单元化设计方式的流行,许多产业建筑也开始效仿其他的建筑形式,采用单元化设计方法,实现内部空间的重复性和可生长性。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建筑空间为标准单元设计和建设的生产特点,根据空间的要求,划分基本的“细胞”,通过对这些细胞的灵活组合,形成了各种产业建筑物。有效地减少产业建筑设计和建设周期,还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要求的灵活性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另一个好处是统一的建筑结构,更好地满足工业建设施工进度的要求。如伊朗德黑兰板材厂的设计,该建筑在设计时,桥面采用了重复的空间,立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连续起伏的锯齿形造型,使得整个立面简洁而自然大方,充分体现了该板材厂的企业特点。

(3)提高空间适宜性。在空间生产方面,对生产场地进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充分考虑主观感受。生产环境和人类空间的其余部分隔开成立,如共享空间、休息空间的设置,从而减少长期的工作任务和生产引起的不安和压迫的感觉,帮助消除疲劳。

2)服务空间

(1)舒适的服务环境。产业建筑首先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生产生活质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愉快的工作空间可以减轻疲劳,有利于雇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传统的硬、冷、沉闷的工厂环境,拥挤、杂乱的生产空间,并不适合企业的健康发展。现代企业努力为工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通过企业的工厂规划、设计、服务配置等方面,以激励员工从室内延伸到户外生活。

(2)考虑人的交往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快捷的速度和竞争的工作环境,让人需要感情、心理、精神的慰藉,但是人们通过相互沟通,以确保健康发展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建筑能提供每个人交流的机会,空间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各种各样的空间整合到结构,可以形成不同的环境,满足不同人的交际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工业大厦作为生命和文化空间,一个交流和沟通的空间,情感世界的扩张增加,自然建立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如休息室。在同一时间健身中心、咖啡厅、餐厅的引进,促进了工厂的生产空间和娱乐空间的融合。而各种娱乐设施,如游泳池、体育场馆、休闲家具等,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以减轻压力。

(3)注重人的审美感受。视觉是人的重要感官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业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为其外在形象给人的感官印象负责。产业建筑外部形象虽然不是直接处于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但它却是生产活动和生活功能的外延,构成生产有机体的重要一环,从这些意义上看,它可以说是为劳动者创造宜人的生产与生活感受的第二空间。如今,花园般的厂区环境,经常给人印象、现代,体现了文明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所以,人性化的工厂设计,要求充分考虑人的视觉因素,会改变传统的产业建筑的详细建筑造型和生产空间,营造美丽的厂区环境和建筑。

3)交流空间

(1)与公众的交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产业建筑希望加强与社会和人们的交流。大型工业企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以加强企业的文化特征,这是提高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建筑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与市民沟通目的的功能空间。如在中庭、大型会议室或礼堂等,是企业与市民沟通的好地方。

中庭为产业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一良好的交流的平台,体现了产业建筑典雅的品质。在中庭中举办各种公共友好交往活动,也不失为拉近企业和公众的一种好方法。

(2)企业内部交流。在产业建筑内部设置如内部街、咖啡厅、健身中心、餐厅,不仅可以给产业建筑提供良好的空间,还可以增进产业建筑使用者之间的交流。

意大利的卡贝尔工厂位于Empoli镇的边缘,是卡贝尔公司的总部。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包含一些工厂,建筑有2层,地面一层,地下室一层。建筑前面有一片与道路平行的公共环境绿化带。使用者可以从外面通过3座桥到达建筑的一层。建筑外面有一道“壕沟”,它给地下室提供采光。晚间,“壕沟”有灯光照明,从下面照亮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