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产业为什么要走工业化道路

建筑产业为什么要走工业化道路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大报告还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观点过高估计了中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的国家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表示忧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工业经济研究所卷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周叔莲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还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什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想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一、实事求是地评估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生产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这就是说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这个观点是符合实际和完全正确的。但是,也有人过高估计中国工业化水平,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或者实现工业化已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这种倾向的表现之一是急于向后工业社会(或称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过渡。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国内有些人也赞成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观点。这种观点过高估计了中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和工业化水平。

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和重点是不断转移的。其原因是供求关系、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动。蒸汽机发明后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先是在英国,后来转移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转移到了以日韩为首的东南亚诸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中心又从日韩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世界各个角落,2001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达到2600多亿美元,其中90%是工业制造品。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绝大部分已进入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外都有人就以此为根据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

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工厂”,不仅要求这个国家的制造业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且要求这个国家具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新技术、新产品或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这样,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才会有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而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是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英国占世界人口2%,却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占世界贸易的1/5~1/4。第二个是美国,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量等于英、德、日、法4国的总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第三个是日本,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的电子产品、照相机、摩托车等产品都领先世界,造船吨位一度占世界的一半。

19世纪60年代前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的比重曾达到20%,而中国现在不过5%,中国的人口则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那时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而2000年我国出口40亿美元的普通钢铁,却进口了97亿美元的优质和特殊钢铁,其逆差为57亿美元。200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国企业有11家,没有1家制造业企业。

因此,我同意这个结论:“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力,特别是拥有的自己核心技术看,中国同先进工业国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说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既不符合实际情况,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疑虑。

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但中国应该努力争取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制造业还不发达,成为“世界工厂”是发展制造业的内在需要。第二,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多,解决就业问题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成为“世界工厂”也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需要。第三,成为“世界工厂”也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城市化步伐。第四,归结起来,成为“世界工厂”是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世界,“世界工厂”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单独打造,而是多个国家一块儿共同打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既增加了制造业产品的供给,也给世界带来中国这个不可限量的庞大消费市场,并会从多方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表示忧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说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绝不是说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工厂”,而是说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是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是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重要成就。其次是中国是近年世界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再次是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商有巨大的吸引力。复次是中国有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力。1998年制造业的名义工资水平,美国是中国的50倍,马来西亚是中国的5倍,菲律宾是中国的4倍。2000年中国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人口的48.7%,说明中国劳动者的素质比较高。又次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方面也有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是由于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中国有比较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相对较好的政府服务。入世也给我国制造业带来机遇。有人估计,制造业有可能成为我国入世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发展最快、国际竞争力加快提高、受益最大的部门。

二、中国工业化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为了全面清醒认识中国工业化水平,必须正确认识现在中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这里首先涉及工业化划分几个阶段以及划分阶段的标准。

关于划分几个阶段,有人认为分四个阶段,有人认为分三个阶段。关于划分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则有人均收入水平,一、二、三产业产出比重,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

按人均收入水平(GDP),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以1998年美元为标准,初级阶段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级阶段为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

以上是按汇率计算,还有一种方法是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则初级阶段人均GDP为3010~5350美元,中级阶段为5350~8590美元,高级阶段为8590~11530美元。

1998年中国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为75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人均GDP为1173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3220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中国还不到初级阶段;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进入初级阶段。按1980年汇率计算,离初级阶段还有点小距离。总的看是处于初级阶段。

按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构成计算,199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8.4%、48.7%、32.9%。制造业的比重已超过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25%,甚至超过了工业化高级阶段以后的初期所要求的35%。从工业的比重看,中国可以说已到了高级阶段。

按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构成计算,1998年中国劳动力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9.8%、23.5%、26.7%。制造业的就业比重还不到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13%,服务业的比重也低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28%。从初级产品的就业比重看则近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50%。总的看是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再看工业的内部结构,据此工业化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以工业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②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发展阶段。③以高加工度为主的发展阶段。④技术集约化发展阶段。中国现在大概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过程中。

由于中国长期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与世界上工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相比有不少特点,尤其是工业比重大,服务业相对落后,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这就增加了判断工业化处于什么阶段的困难。一般认为,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究竟处于中级阶段前期还是后期,也有争论。多数人认为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上半期向下半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国内工业化水平也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差别就很大。1998年人均GDP(以人民币计),东部为9522元,中部为5252元,西部为4031元。一般认为,东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半期,中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前半期,西部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有如下十个方面的特征,我认为这个看法比较全面。

1.人均收入低。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位靠后,属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是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是322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

2.社会物质财富不丰裕。报告认为,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也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684克)的53.6%、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5346千克)的16.9%;人均电力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027千瓦时)的33.9%、高收入国家(人均8121千瓦时)的8.5%。

3.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升级任务重。从产业结构的构成看,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约为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则低于世界平均约30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4.近一半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

5.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3.4%,整体上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尚在44%~53.4%,处于很低的层次上,与人均GDP小于或等于1000美元(PPP)的国家组别相当。

6.收入分配不平等,并有扩大的趋势。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7.城市化水平低。199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2%),低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半均水平(42%),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8.成人文盲率高。1995年,中国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0%,女性为27%,接近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9.资本劳动比例低。1995年,中国每个劳动者的资本劳动比例仅为220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115600美元的1/50、欧盟人均144200美元的1/60、日本人均281900美元的1/120。

10.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大力提高。目前,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

以上事实说明,中国工业化还处在中级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未完成,实现工业化仍然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呢?我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国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从“一五”时期计算起,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成绩是空前巨大的。但是,由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是在计划经济和封闭条件下,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走的是一条粗放经营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工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但迄今为止,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未完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的成绩也很有限,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惯性依然存在。循着传统工业化道路走下去,是绝难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目的的。因此,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我们也不能照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可供我们参考的,其中对我们有益的部分也需要吸取。但是,我们不能照走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例如,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能源和原材料,倾销产品,结果导致全球范围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恶化,而且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是我们决不能效法的。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如果我们效法这些国家的做法,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就将大大延误实现工业化的时机,扩大和它们的差距。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证我国工业化任务的完成,适应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竞争。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蕴含了十项具体的指标体系,即: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④恩格尔系数低于40%。⑤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⑥城镇化率超过50%。⑦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⑧大学入学率20%以上。⑨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在20年内,只有保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顺利完成,才能实现以上指标。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基本实现工业化,也才能为实现十六大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打下牢靠的物质基础。

最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更多更好地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加上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取得了成绩和经验,并早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而且成绩卓者。这些都说明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可能的和必然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我的初步意见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以下主要特征: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③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④有利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⑤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⑦保障职工权利,增加职工收入,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⑧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⑩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要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要继续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好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关系以及工业内部的部门关系和地区关系,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等。除此之外,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努力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企业和产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而且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下面就如何增强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几点意见:

(一)正确处理改革、管理、技术进步的关系。

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要求正确处理改革、管理、技术进步三者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和管理,制度决定技术和管理的好坏,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制度问题。一种认为管理是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的问题。一种认为加快技术进步是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应该如何认识这些争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不能笼统地说制度重于技术。而且,现在地区间、产业间、企业间情况也不同,改革、管理、技术三方面都有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不过一般而言,现在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以企业改革为例,有些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但还没有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有些企业连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还没有建立。因此,就企业改革、企业管理、企业技术进步而言,总的来说,还是应该把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为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创造制度条件。

所以,在制度改革还任重道远这个背景下,说制度重于技术和管理是正确的。当然,由于制度变革需要一个过程,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更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加强管理、加快技术进步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改革、管理、技术进步三者互相促进。

(二)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比较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例如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藏、廉价的劳动力给市场上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优势。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政府、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加入WTO,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强的产业可以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有些产品和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具有劳动力富裕、劳动成本低、市场广阔等优势,对这些优势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但是也要看到,现在中国工业产品的档次与其他工业国家已逐渐接近,加上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中国工业的上述比较优势有减弱的趋势。入世以后,中国除了要继续发挥而且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外,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改进经营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措施,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增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战略。入世后中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获得更大发展,关键要看它能否立足在中国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三)认真研究国内外提高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

为了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十分重要。

在总结国内经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教训,好的典型、坏的典型都要总结。②总结的时间跨度要长一点,这样便于发现规律。③要联系企业、地区以及国家的竞争力进行总结。④不能仅仅罗列一堆素材,而必须尽可能加以提高,提到理性的高度。⑤总结经验不是仅仅为了宣传,更主要是为了掌握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研究总结国外的经验教训也是很重要的。国外有些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时间长,积累的经验教训多;同时,把国内外的情况进行比较,才能加深认识,更好地掌握规律,更好地借鉴和吸取人家对我们有用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几次去美国考察研究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问题,对他们当时努力设法提高竞争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7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受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挑战,80年代一度形势相当严峻。我1988年去美国访问时,遇到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大企业的人员,谈的都是日本在哪些方面超过美国了,使人感到他们严重的危机感。也正是这种危机感,才使美国认真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了产业振兴、提高竞争力的对策,促进了90年代经济的长期繁荣。那次调查中我们总结了美国的以下一些经验:①联邦政府重视和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②依靠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企业真正是技术创新的主体。③大学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④风险资本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⑤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那次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院送给我们一本书,这就是1998年中国翻译出版的《美国制造》一书。这本书有几十位教授参与,著作是1990年出版的。隔了这么多年,我们也出版了一些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著作,有些也是相当好的。不过像《美国制造》那样的著作,对美国产业的情况和问题调查得那么系统、深入,提出了那么多中肯、具体、可行而且有远见的建议,在中国学术界还是不多见的。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应该说要比美国人有更多的危机感,要更加重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我们也要总结外国失败的教训。有一本书书名是《日本:又一次失败》。日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对此我们都要研究。该书说到日本高科技发展何以由成功转为失败,有一节的标题是“技术路线落后于信息时代”,其中认为日本放弃个人电脑是最大的失误,延缓电子通信行业的改革是痛失良机,还有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让美国领了先。这些教训对我们也有启发。

(原载《理论视野》200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