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确指导方针,改进引进技术方式

明确指导方针,改进引进技术方式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明确指导方针,改进引进技术方式造成长期以来以成套设备进口替代技术引进,原因很多。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习惯于按照苏联援建的方式,搞成套设备进口,未能根据我国工业、技术基础已经大大提高的状况,及时改变方式。“两委”成立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工作指导原则。

(三)明确指导方针,改进引进技术方式

造成长期以来以成套设备进口替代技术引进,原因很多。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习惯于按照苏联援建的方式,搞成套设备进口,未能根据我国工业、技术基础已经大大提高的状况,及时改变方式。其次是未能及时扭转“进口成套设备就是技术引进”的认识误区,但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没有及时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形成技术引进的系统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基本指导方针。

“两委”成立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工作指导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力更生方针指导技术引进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引进国外适用的先进技术,使我们赢得时间,提高发展的起点,加速增强自力更生能力,这是一条长远的战略方针。

当代科学技术新领域不断出现,并向着纵深迅速地发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只靠自己孤立奋斗,发展本国需要的全部技术。经济越发展,技术水平越高,国际间的技术转让规模也越大。70年代中期世界技术贸易额为50亿~60亿美元(不包括成套设备的贸易),其中80%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10%是苏联与欧洲,10%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先进国家无一例外都大量引进技术。另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表明,没有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新的发展;闭关自守、孤立奋斗,是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

在积极地引进技术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外国的一些国防尖端技术、赢利很大的垄断性技术或先进的一流技术,肯定对我们是封锁的。即使是一般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如不进行消化、创新,也难提高自己的经济技术水平,只能跟在人家后面爬行。

另外,我们能买到的外国技术,也只能是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设计图纸、生产配方、操作规程等,而设计计算的根据、研究开发过程所积累的数据等技术资料,卖方是不会给我们的,而这些资料正是增强我们自身技术能力所需要的。为了实现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根本上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研究和开发。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对本国技术开发的一种投入,而不可能代替本国的研究与开发;一定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这是一条坚定不移的方针。

2.以专有技术为主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

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思想认识上最大的误区是以成套设备的进口替代技术引进,结果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且影响自力更生能力的迅速增强。“两委”成立不久,我们介绍了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制订的《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该守则给技术转让下的定义是:技术转让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所需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从中我们可看出技术是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和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是应用科学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是生产建设经验的积累。

引进技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①专有技术(Know-how)的许可证贸易;②顾问咨询;③技术服务;④合作生产和合作设计;⑤一揽子承包,交钥匙式的成套项目。

许可证贸易,如专利许可、商标许可、专有技术许可。有的可以单独作为合同的标的,也可以两者或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从国外技术拥有方取得该技术的使用权、产品的制造权和产品的销售权。技术供应方应当保证技术可靠、实用,能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且提供完整、详细、准确、规范的技术资料。有时输出技术方还应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以保证引进技术方能掌握技术。

合作生产或合作设计,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市场需求量少、技术要求高的大型复杂设备的制造。在合作生产中,利用供方提供的制造技术,双方共同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且供方一边培训受方人员,一边逐步提高受方自制率。其优点是既有利于掌握引进的技术,又能尽快生产出产品。

合作设计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技术引进方式。当双方科研设计人员水平基本相当时,受方派科研设计人员到科研设计设备比较好的另一方共同合作研究设计,在合作中达到双方都能掌握有关技术和生产的目的。

技术咨询服务,也可叫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两者有时难以分开,但两者表现的特点又有所不同。顾问咨询是为了解决某项工程或某个产品的技术问题而聘请外国专家或委托咨询公司,利用其丰富的经验,担任顾问或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有时需受方提供必要的数据,按双方商定的标准,进行技术设计、安排试验,作出最终执行方案。

技术服务是在特定条件下,受方委托外国有经验的公司进行资源勘探,对建厂、技术改造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及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或其他服务。

进口成套设备、关键设备,这是引进技术比较简便的方式,优点是可以争取时间生产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但投资一般都比较大。采取这种方式引进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要同时引进设备和产品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要考虑我国设备制造和配套能力,凡是我国能制造且技术性能、质量能达到要求的设备、材料,尽可能增加国内配套比重,以节省外汇开支,降低建设成本;要加强建设方案、选址、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各环节的协调,使其尽快发挥引进效益。

此外,要重视利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等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技术,这种引进方式可以动态地引进先进技术,紧跟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因为外商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只有不断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才能保证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同时引进先进管理和营销经验。对一些投资大的基础设施,也可考虑采用BOT方式(建造—经营—转让)。通过吸收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各种技术转让的方式经常是相互交叉的。但从许多国家成功的经验来看,主要是以专有技术的许可证贸易方式为主来引进技术。对我国长远和当前来说,迫切地需要由成套设备进口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专有技术为主的引进方式。

3.技术引进工作要有明确的技术发展政策和长远的全面规划指导

技术引进规划是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在明确的国家技术发展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进行。各产业系统、各地方都要制订出相关行业和地方的技术引进方向、重点、步骤和相互配合的长远规划。有了较长远的规划,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重点、步骤、规模、外汇和内资的平衡等才能很好地掌握,有序地开展工作。外汇的安排上,要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多渠道长期贷款方式解决;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资金成本较低的卖方信贷、买方信贷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信贷、政府间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等,少使用国家奇缺的现汇资金。

4.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促进国内自力更生能力的提高

引进国外技术的根本目的不仅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加速国内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等技术能力的提高。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工作,这仅是第一步,更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国内独立的、系统的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技术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关键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每个项目,从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出国考察到方案的论证与确定,都需高素质的人才。应该重视在对外谈判、出国培训、参与设计、消化吸收、创新过程中培养合格人才。

另外,应用科学的研究与设计工作的紧密衔接,也是提高我们整体自力更生技术能力的关键问题。在组织上应实行先进国家行之有效的应用研究、设计、生产一体化的组织模式。

在1979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大会报告中,对今后引进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原则,主要是:

(1)今后技术引进的重点是引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技术也要买关键性的东西,并要尽快消化掌握。

(2)成套设备项目最好是买关键设备,一般配套设备应由国内制造分交。

(3)近期引进技术主要用于加强农业、轻纺工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4)引进技术重点要放在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创汇高、盈利多的项目上。

(5)引进技术要少上新项目,要多与老厂的挖潜、革新、改造相结合。

(6)引进项目,必须进行综合平衡和可行性研究,证实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我们又有能力搞的。投产后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配套条件是落实的。

(7)引进技术要与利用外资相结合,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引进管理技术和经验。

(8)重视引进人才。

5.调整技术引进方式、结构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进出口委接受往年技术引进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力调整引进技术方式、结构;同时认真做好1978年重大引进项目停建缓建后的对外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和消除不良影响。在国内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这些工作在较短时期内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引进设计、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采取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技术比重有较大提高。从1980~1982年三年共签订了357个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合同(见附件2~4),合同总金额18.55亿美元,其中引进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的项目231个,合同金额4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64.7%和21.6%(见表1)。

表1

img14

注:*“技术”包括许可技术、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

*“设备”包括成套设备、关键设备。

机械冶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电子及轻纺等几个主要行业1980~1982年引进技术的方式见表2。

表2 1980~1982年各行业引进技术的方式

img15

从表2中可以看出,承担技术装备制造任务的机械工业有142个项目是引进技术为主的,占三年231个引进项目总数的61.5%。

引进制造技术的项目主要有上海宝山钢铁厂二期工程中原拟成套进口的20多个项目改为引进制造技术与外商以合作生产方式供货,如2030冷轧板厂的冷轧机组、平整机组、酸洗机组、退火机组、热镀锌机组、钢卷车和包装机组,还有Φ140无缝管厂的设备及1#高炉系统烧结设备、350T和400T铸锭车等。

引进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配套的通用辅机)设计和制造技术,使火电机组制造技术水平由20万千瓦提高到30万、60万千瓦,可使我国一大批火电设备得以立足国内制造。

引进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为新疆、宁夏、浙江3套30万吨合成氨配套的3套52万吨尿素生产装置也由国内企业与外商合作制造供货。

交通部门引进船用低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及船用齿轮箱、船用起重机、船用液压舵机、船舶电站用发电机、船用货物通道设备等的制造技术,推动了我国造船工业迅速发展,为我国跻身世界造船大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汽车工业引进的NH和K系列柴油机设计和制造技术、轻型汽车变速箱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节温器设计和制造技术、车灯和灯玻璃设计及制造技术,使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另外,机械工业部门还引进了一批基础件、元器件的制造技术,促进了这些产品的升级换代,为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做出了贡献。

引进设计、生产工艺、设备制造技术的重要作用,在70年代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也有少数项目被列入引进计划中,但尚未上升到技术引进方针上予以高度重视的程度,在技术引进计划中也未占主导地位。在1973~1978年安排的引进项目中,引进技术的项目仅有28个,占同期引进项目总数的1.8%。在1979年引进的105个项目中,引进技术的项目38个,所占比例提高到36.2%。国家进出口委成立后,遵照中央的方针,对引进技术的项目开始重点予以安排,因此,在1980~1982年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计划中,引进技术的项目已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上升到64.7% (见表1)。

承担机械设备制造重任的机械工业,在三年中共引进制造技术142个(技术许可项目94个,合作生产项目35个,技术服务项目13个),占三年引进技术项目231个的61.5%。

(2)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取得初步成果。国家进出口委主持技术引进工作不足三年,这三年中安排的引进技术项目经过消化、吸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引进30万千瓦、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配套的通用辅机)设计及制造技术后,国内制造的发电设备,于1984年后分别在山东石横电厂和安徽平圩电厂安装投产,到1990年,已有7套30万千瓦发电机组交付使用,国产化率达80%,使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的制造由20万千瓦提高到30万、60万千瓦。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把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水平由11万伏提高到50万伏。新疆、宁夏、浙江三个化肥厂年产52万吨尿素装置,引进设计、工艺技术后,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国产化率达80%,比成套进口节约外汇70%,节省投资25%,技术上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大连引进小方坯连铸机制造技术后,第一套国产化率达90%,并开始向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宝钢工程2030冷轧机和2050热轧机采取与外商合作制造,有30%~40%的零部件可在国内制造。造船工业在引进船用主机和辅机的基础上,已能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主机,其国产化率达80%,并已得到国际船级社认可,承揽了国外众多型号的造船业务,使我国造船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

机械行业三年中还引进单项技术多项,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老产品升级换代,开发新产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石家庄水泵厂于1980年引进潜水泵和杂质泵制造技术,积极组织消化、吸收工作,到1985年已试制出26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产品效率平均提高7%,寿命提高1~3倍,有的叶轮寿命提高5~10倍以上。其自行研制的7种新产品,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完全靠自己研制加快了10年。大连液力机械厂引进液力耦合器制造技术,仅用两年时间试制成6种新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是一个老厂,通过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自行研制、创新,到1984年研制出20种国内缺门的新产品,随后又研制成功17个系列、200多种型号的压缩机。该厂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提高了技术,并有所创新,现已成为国内同类厂的龙头企业。

(3)利用外资引进新技术迈出新步伐。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都以国际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设备和材料。中标公司的技术水平大都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有的还同时承担技术服务,负责安装、技术培训、试产等,我国有关人员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的技术。与外商合资、合作办企业和进行补偿贸易以及合作勘探开发等,不仅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还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提高我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如自动化仪表,进口额最高年份曾达1亿美元左右。1982年,上海与美国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合资举办的仪表公司,引进美国自动化仪表生产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国内市场,填补我国缺门产品。湖北汽车工业公司与美商合资经营派克密封件厂,引进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的先进技术,可以解决我国各种密封件质量不过关的“老大难”问题,对我国机电工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广西桂林同港商合作建成的人造大理石生产线,为国内首创,生产一个人造大理石浴缸比陶瓷缸成本低1/3,但要比陶瓷缸寿命长,而且显得华丽,有上百个单位要求订货和进行技术交流。上海同英商合资经营改造上海耀华玻璃厂,采用浮法生产的玻璃可达国际先进水平,平板玻璃可以不磨光,同时还可生产多种我国过去不能生产的不同性能的彩色玻璃。过去我国建设高级宾馆,大部分平板玻璃依靠进口,据1982年不完全统计,进口约百万标箱。这个厂的玻璃生产线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每年还可出口一百多万标箱。生产每标箱玻璃比原来的生产方法节约7~8公斤燃料油,每年还可节约进口锡90%。

(4)引进智力在技术引进中发挥特殊作用。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引进人才和智力工作。早在1977年8月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有一批华裔学者要求回国……我们要创造条件,盖些房子,做好安置他们回国的准备工作……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之后,他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座谈时,又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按照这些指示,我国加大了引进智力的力度。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一些重点企业请日本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休人员到工厂“把脉”,帮助改进技术和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又例如,我国以引进智力方式引进的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茄子嫁接栽培技术不仅克服了茄子不能重茬栽培的技术难关,而且长出的茄子个大、味甜、产量高,每株采收茄子35~52个,亩产可达1万~1.5万公斤,采收期长达8个月。贵州省聘请外国专家指导草地畜牧业及农林牧的综合开发,使劣质草地的产草量提高4倍,家禽繁殖成活率提高20%,商品出栏率提高15%,示范点的农民年均收入从原来的180元提高到1500元左右,年人均粮食产量由150公斤提高到850多公斤。围绕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以钢铁工业为例,宝钢、太钢、鞍钢等14家大型企业,通过聘请外国专家和派员出国培训,掌握了转炉炼钢渣护炉技术,在47座高炉上采用,炉龄提高一倍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技术,加快了我国技术引进的进度,也提高了引进技术的质量。通过消化、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