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有限度的吸引力并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旅游微缩展品增强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欲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旅游资源与相关的旅游活动形成合力,更能增强其吸引力功能。
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_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二、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不论自然形成还是人类社会活动形成的资源都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只有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使人们能亲临其境进行旅游活动的资源才能称之为旅游资源。由此可见,旅游资源概念的前提条件是它的吸引功能,而其吸引功能的形成与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业(媒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旅游的需求、旅游动机的激发及旅游资源的定向性

1.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者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一般来讲,它受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主观因素分析,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有一定的层次。中国思想家鲁迅说,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更具体阐述了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③爱的需要:情感、家庭与亲友感情联系、集体荣誉感;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其中,第一、二层次是“生存”需求,是人人必需的,像金字塔的底层;第三层次是“温饱”;第四、五层次是“发展”。只有到了发展层次的人才可能成为旅游主体,然而这种需要只对有限的人产生相当大的刺激作用。以马斯洛的理论不能解释现代旅游的大众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探新求异或暂避紧张现实的精神需求才是人们外出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客观因素分析,人们的旅游需求受到社会物质条件、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物质条件包括必须具备旅游资源和担任媒介的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等,还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以及具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个人经济状况必须在保证生存温饱的前提下求发展,求新求异,求自我实现。社会文化,包括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受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都可以制约旅游者的需求。

2.旅游动机的激发

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需求,便会有什么样的动机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是推动和指导旅游活动的心理过程。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度假休闲、参加体育活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温泉矿疗及保健活动等。

(2)文化方面的动机: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以及音乐、艺术、宗教、民俗、舞蹈、绘画等。

(3)人际方面的动机:探亲访友、结识新朋友、接触异乡民众、暂避紧张繁忙的现实生活等。

(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事务会议、考察、个人兴趣、成就与发展等。

除了以上四种外出动机以外,还有经济动机,即以购物为主的外出动机。

上述外出动机对个人而言不一定兼而有之,但只要有其中一种,便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予以激发,促使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形成。

3.旅游资源的定向性

任何一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只对部分游客产生吸引力,而对其余游客却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没有吸引力。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主观的东西。对旅游的主体(旅游者)而言,他们的需求、动机、目的是不同的,其外出会受到时间、经济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所以不可能受所有旅游资源的吸引。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是有限度的。但这有限度的吸引力并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理想的旅游业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前提条件的。它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旅游动机与旅游目的的实现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旅游业的这种宣传和便利作用对激发人们的外出动机、对促进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旅游业应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动机、不同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的游客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拟定不同类型的旅游方案,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扩大所占旅游市场份额。

(二)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形成

1.旅游资源要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的一种特定产品。这种产品供游客享受而产生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它必须从不同的方面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其吸引游客的多少是衡量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重要量化标准之一。旅游吸引力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

(1)美感。旅游资源应能为游客提供美的享受,包括物质文明的美和精神上的美。

(2)怡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应能让游客产生精神上的愉快和感官上的舒适,或能令人触景生情、凭今吊古、缅怀故人、心生怡悦。

(3)娱乐。旅游地具有休闲、度假、疗养等多方面的价值,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使人获得乐趣,身心健康。

(4)满足。旅游资源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考察、探险、宗教信仰、商务、政治经济交流活动等。

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要尽量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功能。这是旅游经营者的天职,也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石。

2.旅游资源要与相关的旅游活动形成合力

旅游资源吸引力功能的形成,不仅要依赖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来实现,还必须依赖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从广义上讲,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资源。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钟情和选择,是旅游资源吸引力功能形成的关键环节。因此,旅游活动首先要搞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媒体诸如报刊、电台,电视、电脑网站、各种宣传品等进行宣传,使游客对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印象,刺激旅游动机的产生。同时还要介绍旅游的时间、费用、交通、路线、景点、接待与服务标准,让游客自己选择和决定,注意要搞好组织工作,上门服务,方便游客,分类组团,准时导游,使旅游真正实现。

此外,为加强宣传效果,可在异地对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微缩复制或模仿制作,向游客展示,使游客头脑中形成感性图像,能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这是旅游资源本身不能移动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旅游的实现只能是旅游者向旅游资源的移动,也必然需要用模拟展示的方法。例如制作新加坡城市、马来西亚热带海滨、泰国王宫等微缩景观,在某地经过展示宣传后,使“新、马、泰”旅游一度形成热潮。这些旅游微缩展品增强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欲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旅游资源与相关的旅游活动形成合力,更能增强其吸引力功能。

3.旅游资源吸引力功能形成的三个要素

旅游资源吸引力功能的形成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素:旅游资源的本体因素、旅游资源的外部因素和游客因素。

(1)旅游资源的本体因素,是指资源本身所固有的质量。它包括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布局组合、客流容量、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环境质量、安全保障等,以及它能否给游客带来美感、怡情、娱乐并满足游客的需求。

(2)旅游资源的外部因素,是指旅游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旅游资源的地理条件;旅游地的饭店、购物等配套设施;旅游业的服务水平等。

(3)游客因素,是指游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出游的动机和目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等。

案例 三峡旅游资源的成因分析

长江三峡东起宜昌,西至重庆,全长660千米,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峡以雄、险、奇、幽著称于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堪称一流,是世界最优美的旅游胜地之一。自古游人流传着“北看长城,南看三峡”的说法。中外游人十分向往。分析其成因如下:

(一)三峡旅游资源自然天成,地域特点突出

1.万年长河冲破崇山峻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据地质学家调查研究,三峡地貌诞生于距今2.5亿年前的地球造山运动,比喜马拉雅山由海洋上升为世界最高山脉的太古代稍晚。受地质构造运动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冲撞的影响,形成了四川盆地东沿即川鄂交界处的群山,绵延千里。万里长江至少也有万年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起,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就已经形成,成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摇篮。

长江地处北纬30°左右,处在温带和亚热带交叉的气候环境中,上游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各支流流域广阔,浩渺的江水汇集四川盆地,大江东流受崇山所阻,唯独一条狭窄的山谷通流,因而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形成今日长江三峡,使其流经的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等4市县,与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丰都、涪陵、江津等17个县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区。而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神龙溪、香溪等近20条河,像金线串联珠宝似的,将各景点、景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产品。其中,东部以宜昌为龙头,以现代化的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雄伟景观为突出特色;中部主要以集中在奉节、巫山、巴东这一三角地带的自然景观尤为迷人;西部集中在重庆近郊,以人文、社会资源更为突出,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游客。

2.峡谷云集,巧织天成;沿江赏景,游客陶醉

沿江赏景是三峡游区的一大特色。从上游进到下游,或者从下游逆流而上,线路明晰,两岸各个构景要素相互组合衬托,巧织天成,形成水光山色的风景画廊。

三峡的峡谷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云集相连,是国内峡谷资源的宝库,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绚丽多彩的江峡风光令游客流连忘返。游客可以一连数日不间断地领略大小峡区的美景。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3千米。峡岸风光如画,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瞿塘峡长约33千米,以其雄奇壮观著称,此段有的江面宽度仅100余米,位于入口处的夔门,被誉为“天下雄”;中段的巫峡,长约40千米,横跨巫山、巴东两县;西岸巫山十二峰,秀丽多姿,最有观赏价值。西陵峡居东,长约120千米,以滩多水急闻名,著名的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青滩、灯影峡等,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马渡河的“小小三峡”,平河的“小小小三峡”,峡峡相连,江江相通,彼此辉映,奇趣无穷。两岸还有神农架、睡佛山等18座名山峻岭;19处山涧新生溶洞,如三游洞、燕子洞等;神农溪、香溪、官渡河等溪河14条;龙盘湖、三斗坪湖等湖14处;珍珠泉、玉龙温泉等18口;白龙过江、三色瀑布群10处。这些地文、水域景观与峡江交相组合,形成巨大的旅游空间。由于各个景观呈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富地方特色,形成了游客的空间流动。游客在旅游沿途中欣赏到情趣各异的景观风情,因而感到十分愉悦,结队成行。据三峡旅游部门统计,每年游客中有90%以上为观光旅游。

3.原始森林神秘幽深,生物珍奇

长江三峡地区古老而原始,又地处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古树名木随处可见。这里有生长百年以上的银杏、水杉、珙桐,珍贵的楠木、香果、金丝粟,有红杏树、榔树、巴东木连等树木多达50余种,还有奇花异草,如神农杜鹃、七叶一枝花、太白贝母、延龄草、竹节人参等。这些珍稀植物资源有的深藏于原始森林中,有的生长在陡壁悬崖上。

神农架原始森林约60余万平方千米。闻名中外的还有大老岭、龙门河森林公园、屈原森林公园等12处林场。林区神秘幽深,神农架“野人”之谜,强烈地吸引着探险猎奇的旅游者。森林内、峡江中、岩壁林中生长繁衍的珍奇动物达80余种,如小熊猫、金丝猴、金钱豹、神龙鼯鼠、中华鲟、大鲵等。

(二)人文旅游资源古老富集,品种齐全

1.文物古迹年代久远,极富考古价值

三峡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古人类遗址有红花套文化遗址和古巴人遗址两处;历史文化陈迹多为秦汉以前的遗存,有巴人制井盐遗址、古代栈道、古摩崖石刻等23处;古战场遗址有西壤口、亭古战场、彝陵之战等7处;古代亭台楼阁与宗教庙宇分布在各个景区,如楚塞楼、天然塔、九龙观、华岩寺等多达20余处;还有许多纪念性建筑,如屈原祠、昭君村、嫘祖庙、神女庙、张飞擂鼓台等。令人称奇的是峡江地区古人的墓葬方式:将安放死者的石棺半悬在陡峭的山腰,峭壁下却是湍急的江水。葬群历经千年仍清晰可见,竟形成一道风景。棺葬工程之艰巨令人赞叹,如九畹溪岩棺、晓峰悬棺、神农溪岩棺、楚故陵等多达307处。

2.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古朴淳厚

三峡旅游区山村民居古朴,民风淳厚。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山区的石板屋、走马转角楼等;地方传统歌舞丰富多彩,如南曲、川江号子、田歌、摆手舞、跳撒尔荷舞等;节日庆典活动也富有地方特色,如号称“鬼城”的丰都庙会、端午国际龙舟节、神女节、屈原庙“斋会”吸引国内外大批游人。

3.土特产品类繁多,便于购物赠友

长江三峡地处鄂西、川东山区,云迷雾嶂、气候温和,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如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生漆、桐油以及黄杨木雕、彩陶和漆器。特色美食有老四川牛肉干、天府花生、江津米花糖、涪陵榨菜合川桃片、永川豆豉、丰都豆腐乳、白市驿板鸭、重庆沱茶、川味香肠等,历史传统悠久,风味独特。

综上所述,三峡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城,存量巨大,品类齐全,全部6个大类、71个类型,可以说,除了火山、宫廷建筑群等特殊景观外,应有尽有,因而形成了我国最负盛名的旅游区。

(三)古今著名文人学士的记述与传说,增添了三峡旅游资源的魅力

千百年来,古今的文人学士、达官显要及寻常百姓对三峡景区的赞颂、记述、传唱之辞不绝于耳,产生了“名人效应”,增添了旅游资源引人入胜的魅力。

早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山鬼》篇中就描绘了三峡景观。秦文汉赋有不少记述了三峡郡县的景观与民风。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因山记水,对三峡做了形象的记叙。唐宋时期,描述三峡景观的诗篇更多,如诗人李白不仅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在《早发白帝城》中描绘了峡江、江水的湍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大峡谷景观各有诗文流传。如瞿塘峡,杜甫诗云“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夔门);白居易《夜上瞿塘》诗咏“岸似双屋合,天如匹练开”;明清古籍记载瞿塘峡“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暮山”的雄伟气势。再如巫峡:诗人陆游《三峡歌》赞美“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清人许汝龙《巫峡》诗,有“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巫山峨高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再如西陵峡,诗人杨炯写有诗篇“西陵峡”抒怀。近现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也撰写了“三峡情思”之类的篇章。

三峡景观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在秭归,民间传说自然很多。汉代和番美人王昭君出生地在香溪,流传着不少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的佳话。白帝城蜀汉刘备临终托孤的故事家喻户晓;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据《五代史》记载是公元前904年(唐天佑元年)守将张武在此处“作铁捆,绝江中流,立珊于两端,谓之锁峡”,因而名为铁锁关。兵书宝剑峡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与宝剑的地方。灯影峡南岸马牙山上四块奇石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游历三峡,关注长江丰富的水力资源,曾在《建国方略》中写下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理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关注三峡,描绘了建三峡的宏伟蓝图,而且还豪迈地预言:“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有关三峡的史迹、诗文、故事、传说以及“名人效应”也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由于面广、量多,因而对三峡旅游资源的成因具有特殊的意义,大大地增加了三峡游区的吸引力,激发游人对三峡的向往之情。

(四)三峡水利工程现代化景观令全世界瞩目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今天在这千古流淌的长江上截断江水,兴修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怎不令世界瞩目?此前,湖北宜昌在三峡出口处修建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后,现代化的宏伟景观大大地吸引了游客。游客人数在20世纪末的几年一直急剧增加,海外旅游者突破30万人,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 000万人次大关。库区政府已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而葛洲坝工程不过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前奏而已。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之最,是我国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12月14日,经过40多年勘测设计和研究论证,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巨大的发电、防洪、航运效益堪称世界一流。它将有世界最高的水坝,有世界第一的水力发电量,有世界第一流的防洪设施,航运能力大大增强,万吨货轮直达上游山城重庆。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河道型的巨型三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库区回水将改善支流的通航能力,宽阔的湖面与两岸山峰相互辉映,托出一个集峡、江、坝、山、湖、洞、岛于一体的世界奇观,成为三峡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成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