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达性及旅游资源功能

可达性及旅游资源功能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旅游全年化被称为旅游通年化。可达性是指旅游者能否到达和前往过程中是否顺畅和容易。比如我们要去日本旅游,其实日本距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很近,但一想到要出国和跨海,虽然不远也觉得很慌,出国旅游并非易事。
可达性及旅游资源功能_旅游地理与温泉度假

第四节 旅游季节性、可达性及旅游资源功能

一、旅游季节性

(一)典型情境

旅游季节性最初是指因季节变化导致旅游者数量变动的现象。季节变化不仅影响出行的难易程度,也导致旅游接待地景观的变化。地球上多数由植物及动物组成的景观,在春季多显现一种活力,而在秋季多表现为收获特征,故而春秋两季多为旅游旺季。冬夏两季原本为旅游淡季,但随着寒暑假的出现,以及交通工具舒适性的改善,使得超远距离、跨越气候区的旅行成为可能,当地原本的淡季却可以成为远距离旅游的旺季。进而,随着滑雪以及淡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原本为淡季的时间段里,有些地域的旅游态势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旅游季节性形成的原因

气温、风速、适度等指标随季节的变化,导致出行舒适度下降和异地景观发生变化,这是产生旅游季节性的主要原因。另外,旅游者居住的社会系统也有日常运作的节律性,虽然人类早期劳作以农事为主,其与气候舒适度变化较为一致,但随着工业、商业等产业的加入,年内假日的分布已经渐渐与农事活动的时间分配有很大的差别。

如此的分析路径,让我们感觉到从季节性切入,可能会演化为对旅游节律性的讨论。旅游季节性起源于季节变化,但又逐渐演化而进入到与季节变化有关但又不完全受季节性左右的一个范畴。

(三)旅游季节性的度量

旅游季节性的度量就是要测算游客各月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常用的方法就是依据统计学原理来计算变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距平均值的差值来计算方差,方差大的地区具有较高的旅游季节性;也可以打乱既有的各月顺序,依照旅游者数多少重新排序,那样就可以决定中位数在哪里,以众位数做平均值求方差。或者不做任何计算,只需将各月旅游者数量标示在坐标系中,以曲线形式表达旅游者数量随月份的变化。

在我们坚持如何度量旅游者人数各月不均衡的努力中,越努力则就越埋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只考虑了分布而没有考虑总量,数以百万旅游者的目的地和只有几万旅游者的目的地,按照既有的计算公式,可能获得关于旅游季节性同样大小的指数。

二、旅游全年化

(一)旅游全年化界定

定义旅游季节性,诠释其原因及进行度量,只是推进了对状态的理论认识,但没有解决问题的实践意义。当旅游成为一种产业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总是希望每个月都有很多的旅游者来,虽然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平稳化)还是有可能的。尽管有些认识会认为季节性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只需顺其自然而不必要试图改变什么,但我们这里还是站在企业角度,力求寻找改变旅游季节性的方法。旅游全年化是指尽量延长旅游旺季、增加旅游淡季的来访人数,力图实现旅游者数量的年内平稳化。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旅游全年化被称为旅游通年化。

(二)解决途径

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那就提高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舒适程度,以前技术不发达做不到这一点,可现在既有航空手段可用,也有豪华巴士和快速城际铁路。比如地处深山的温泉地,往往在11月到第二年的4月停止营业,那是因为大雪封山的原因,而现在通往温泉地的道路多已经建设得十分完好,陆上机动车可以将旅游者送到酒店的玄关,冬季也是泡温泉最好的时节。有些旅行社还通过沿城市绕圈的方式接上要去旅游的居民去温泉地,旅游后再几乎是挨家挨户送回去。正因为交通问题解决了,现在冬季冰雪游、夏季避暑游才得以盛行,也即要开发原本淡季才有的旅游资源,或者建设室内旅游项目以避开气候的不适,或者增加有陪伴的旅游形式,提倡旅游交流,让组团的温馨对抗天气的寒冷与炎热。这里将已有的对策罗列如下:

——冬季开发温暖性资源(温泉);

——冬季发展冰雪旅游(冬季才有的观光与运动);

——建设前往旅游地的暖通道(冬季)或凉爽通道(夏季);

——淡季发展会议旅游;

——发展度假旅游产品,丰富室内活动内容;

——研发温馨陪伴者旅游项目(家庭游、亲子游、职场同游);

——开发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各种资源档期,延长旅游旺季;

——外域利用其他地区旅游季节性发展招揽客人的消夏旅游与避寒旅游;

——度假村的回廊与围廊建设。

(三)旅游系统外的对策

当然,发展旅游只是被冠以旅游接待地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地域也可以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路子。旅游季节做旅游,旅游淡季做其他事业,旅游是生存的手段之一,旅游本身不是目的。或者旅游旺季搞接待,旅游淡季做事业休整和资源保护。显然,如果真的实现了旅游全年化,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为旅游是不稳定的,一旦出现疫情等情况,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将会发生动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了一山还有一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发展便是不断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只希望旅游季节性可以被缓解到一定程度。

三、交通可达性

(一)可达性界定

可达性是旅游地理学另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其重要性类似于旅游季节性,但不同于旅游、闲暇、游憩等基础铺垫性概念。可达性是指旅游者能否到达和前往过程中是否顺畅和容易。可达性也称为可进入性,进一步的分解认识包括距离、方位和交通条件等。

(二)方位上的可达性

方位是指居民对以居住地为中心的方向与位置的认识,居民对有些方向的认知不容易到达,比如在我国的西部分布着很多沙漠和戈壁,有时候一想到去西部旅游就觉得难,那种难的感觉往往不是经过研究得到的结论,而是基于生活中的听说经验,其实从北京到青海的西宁只需3小时航程。

比如我们要去日本旅游,其实日本距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很近,但一想到要出国和跨海,虽然不远也觉得很慌,出国旅游并非易事。如此我们或许有这样的感觉,假设站在中原的立场上,向南或向北都觉得容易,向东或向西就觉得难。一说到去省会旅游,立刻就觉得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省会在北面,你就会觉得向北很容易,其实由内蒙古的海拉尔到呼和浩特相当遥远。对方位的可达性认识与地形、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常住地位置有关,而这些概念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可以改变方位上的可达性,开辟快速通路、简化手续、增加彼此间的往来、加强宣传等,也即在实物建设、实在改善上做努力,再加上媒介宣传以改变社会的心理距离,方位上的可达性是可以有作为的领域。方位上的可达性与心理距离有很大的相关性,真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一般存在差异,两者是同一方向甚至是同一条线上的比较,而方位上的可达性是指出行难易度在方位间的比较,是面状而非单一线上的比较。比如,环城交通体系的建立,对城中居民而言是平均化了方位上的可达性,而对环路附近的居民则是缩短了前往环上各地的心理距离。

(三)新交通技术与可达性认知

交通条件是指道路(通路)、交通工具和发车频率。有道路就可以到达,换乘快速工具可以将不容易变得很容易,空中交通一下子就可以克服地形的阻碍。各种因素先后或分情境影响旅游的可达性,改变了以往越远越难以到达的传统认识。比如,乘坐飞机前往700~1000km的目的地很容易,这在以往乘坐火车前往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如今,若前往500km以内的目的旅游地,往往要驱车或乘火车前往。

贵州是一个多山省份,传统上人们认为前往贵州一定是困难重重,故人们在居住地对贵州那个方位多具有出行的心理恐惧,虽然近些年来贵州也一直在努力建设穿山涉水的高速公路网络,那只是在改善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但倘若贵州在机场建设的数量上有根本的突破,原本很低的交通可达性可能逆转为较高的交通可达性。

四、旅游地理学关联思维

通过对旅游季节性与可达性的分析,这里推出旅游地理学关联性思维研究要点。在社会发展相对平稳、停滞的阶段里,人类养成了捕捉概念、确定内涵和外延的传统思维观。以空间变化转换为时代演替,早已根植在旅游地理学的思想中,如今也经常可见于非学术的国际政治中,如“石油换食品”、“土地换和平”等思维轴切换模式。

如今,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因旅行而遇到各种地理变化及各地在几年里也在日新月异的自变化,这双变机制对学术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原来叩其两端而竭之的一维思维来应对二维变化的事物,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中,内涵外延思维观有些力不从心,也即抽象的概念仍需要进行界定,但对实实在在的变化就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此时脉络化认识概念的最初形成、演绎及交替变化,就有了一路发现并享受发现的意义。形象地比喻,旅游是生活的逸出,关联性思考是针对研究对象的逸出,关联性思考与旅游地理学中的行走意识一脉相承。

五、旅游资源功能

(一)形成学视角

既有的旅游资源8大类是按照形成学视角获得的,这是因为旅游刚刚开始百年左右,旅游只能凭借现实世界的既有,而这些既有都不是为旅游创造或存在的。人类发展初期,人们忙于利用和发现自然界里的既有物质存在,看看哪些东西可以为我生存有用,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有诸多的疑惑,从地下怎么会涌出热水?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等。形成学视角下的分类主要是为了诠释存在。随着人类进入追求精神享受的时代,很多原本不在考虑范畴内的存在有可能对人类社会在精神上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原本就需求的物质存在也会衍生出非物质功能。面对不可计数的存在和面向未来,那些存在和有哪些存在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不仅是吃住行游购娱的考虑,还包括抽象的功能考虑,这是旅游地理学关于旅游资源要考虑的内容。也就是说现今的旅游实践将从功能上入手,旅游者需要什么就组织建设拥有那些功能的实体或实在。由此可见,刨根问底的形成学观点让我们守旧而心里踏实,而面向发展的功能观点让我们创意、发现而注重生产性和实用性。

旅游功能非常复杂,其复杂性表现在解决了温饱后的需求,休闲、观光、娱乐、求知、度假、养生、交往等这些概念在内涵上彼此交错,因为很多是心理学上的概念,而且每种旅游资源经常具有多种功能,资源与功能不能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尽管如此,这不妨碍将旅游资源功能研究作为一个方向,可以参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5层次说做分层划分,或者给出一套可参照的关于认知旅游资源功能的套路来。

(二)功能视角

旅游资源8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景观、遗址遗迹等,尽管这个分类有缺点,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旅游资源作深入的功能研究。比如山岳可以为旅游者做什么?可以观光、登山、攀岩、崖顶眺望、涉水溪流等,要按照最为常规的思路排序这些活动(依照被利用形式的频度排序),这样可以确定主逻辑、副逻辑及次要逻辑,也即并列的描述并不代表它们是并列重要的。在这个排序中,我们发现排在后面的活动多是后来才出现的形式,登顶、过悬崖和做蹦极更是最近才形成规模的活动,这些要求很高的技术含量及装备。后出现的活动多为过去不重要的活动,而今后很可能就会成为重要的活动。

按照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认知水域景观资源及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比如温泉首先是为了旅游者浸泡用的,接着包括治疗疾病、建立容易交往的氛围,温泉也可以用做观光,因为有些温泉涌出的景象也是很壮观的,温泉中还有一些耐热微生物值得观察。遗产资源给予旅游者敬畏、科学研究、怀旧或了解地质年代等功能。

(三)抽象功能

具体功能过于详细、具体和不可计数,需要做一定的概括方可把握。沿着既有的思路作概括比较难,换个思路做总结,可以通过形式上的不深入做到内容上的深入,换思路是在形式上做同级替代,但新思路若是对前一个思路下得到的结果做处理,便是一种在内容上的深入。我们若以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划分,为此很容易得到在其上(登山、冲浪)、其中(潜水、丛林探险)和之底部(参观煤矿巷道、潜艇)的分类。这三种形式其实是从静态位置角度得到的。应该还有其他的形式,要获得那些形式只需仔细观察我们的社会便可以得到,而不必要冥思苦想地闭门造车。

(四)旅游资源功能的区位调整

在全力研究旅游资源功能过程中,不要忘记旅游地理学的区位概念,那个概念一时被我们搁置了,研究到一定程度上就需要重拾那个概念。一般有近郊、远郊、边缘这样的区位概念,近郊经常是休闲空间,远郊应该是观光空间,边缘或许应该是探险和度假空间。也就是在旅游资源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一旦它们落实在具体的区位上,位于近郊的旅游资源都会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休闲上偏移,而在远郊上的资源就会向观光上移动,更远的资源会向度假靠近。

温泉本身是以休闲为主、兼顾观光的旅游资源,一旦落在远郊上就增强了观光功能,到那里我们除了泡温泉外,还可看看温泉涌出,游览周围山水,逛逛温泉社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民众)。若温泉在很远的地方,度假成分就会大幅度提高。

(五)旅游资源的精神本质

每种旅游资源都有其精神所在,每个人对那种精神的认识总是片面的,但这不影响其精神的存在,也不影响我们对其精神的利用。泡温泉的那种氛围给予入浴者一种恍惚感,温度刺激、失重感觉、环境色彩和无微不至的服务,当然也可以包括想象中的矿物质对身体的渗透过程,是促成那种呼呼悠悠感觉的原因。一些温泉地在做温泉节活动时,引入了动力滑翔伞和摩托车表演,那种给予旅游者(作为观看者)惊险但自身并无危险的感觉,与泡温泉那种感觉(没有危险但很奇妙)是同质的。正是由于旅游资源之功能上升到精神层面,那种精神又演绎为其他实体,才让体验性很强的温泉旅游在温泉地出现了观光景观。体验转换为观光,这是以往我们没有遇到的课题,那不是一个实体的嬗变,而是一个实体通过抽象的路径,嬗变到另一个实体上,但两种实体的质很一致,都发生在一个共生的区域环境中。

关于水域景观有上善若水的古语,关于山岳有山高人为峰的广告词,关于植物有生命力的表达,关于动物则可以联想到为了生存。每种旅游资源都有其自有或是人类赋予的精神,在对旅游资源精神深入感悟的基础上,再有意识转入实物实在建设上,则有利于我们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