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街口中心区的历史演化

新街口中心区的历史演化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1.1 新街口中心区的历史演化1)南京城市中心区发展简述古代南京的发展,基本上是从东吴定都建邺开始的,在建邺之前,古秦淮流域就出现了封建诸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扩大其疆域而筑造的军事城堡。2)新街口中心区的形成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这是南京城市走向现代化规划建设的新的转折点。

7.1.1 新街口中心区的历史演化

1)南京城市中心区发展简述

古代南京的发展,基本上是从东吴定都建邺开始的,在建邺之前,古秦淮流域就出现了封建诸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扩大其疆域而筑造的军事城堡。建邺都城形制呈长方形,环套宫城。到明代的建设中,更强化了都城的轴线。与建邺一样,明代都城也以宫城为中心而修建的,宫城区位于中轴线上偏北一带。明代的行政机构,即官署的分布,根据史料分析多在御道两侧,它们在宫城区南夹御道街形成一个狭长的区域,并一直延伸都城正南宣阳门外,明朝军事主要位于石头城一带(图7.1)。

鸦片战争以后,南京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一批“洋务派”分子,开展“洋务运动”,兴办工厂企业、设立学堂。南京也创办了金陵机器局等一批近代企业,开始由过去的农业社会型城市向近代工业型城市过渡,封闭的区域中心开始转化成开放式的商贸中转站。1872年南京筑设洋棚,下关地区始渐发达,1899年开金陵新关,中外商贾更是云集于此,于是开始大兴土木,市容、设施由此得到很大改观。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创筑马车路”,1907年筑建入城铁路。马路与铁路将下关与主城区紧连在一起,“城”与“市”的陆上交通得到很大加强,它们之间的空地也得到开发利用。从此,陆路交通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水路交通地位下降,秦淮河、夫子庙一带的商业活动开始沿铁路向北发展,并沿太平路延伸,导致了大行宫、太平南路一带的繁华。至此,南京市的商业活动形成了两个中心:一处在下关,一处在夫子庙—大行宫一带。

img183

图7.1 新街口(方框位置)位于东部宫城、南部居民区和西北军营的交汇处

注:粗线范围为明城墙和外秦淮河

资料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建置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

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近代南京商业的发展。南京开埠后下关地区繁荣起来。随着宁省铁路入城后,便捷的交通给城市内部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导向性,商业中心渐有由城南向东北迁移之势,大行宫一带便逐渐繁荣。由于改变了教育制度,贡院失去作用,考生不再云集夫子庙,夫子庙开始衰落,且城南原有建筑已过于密集,所以整个城市向东、向北发展。

2)新街口中心区的形成

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这是南京城市走向现代化规划建设的新的转折点。1928年初,北伐战争胜利在望,训政时期即将到来,全国政局日趋稳定,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首都建设上来。南京市政当局制定了“首都大计划”,将全市的商业区分两处设置,一处在中正街以北、鼓楼以南、西迄朝天宫为止的城南旧城区,一处在下关商埠及城内三牌楼的一部分;在道路规划计划方面首次拟定了东西向的中山大道和南北向的子午大道,为南京现代城市路网奠定了框架基础。1928年修建中山大道,1929年,国民党政府又邀请外国专家参与制定了“首都计划”,运用欧美模式进行城市空间布局,首次将商业中心作为城市中心,拟建在明故宫旧址处,其他分区布置在四周,以便引导城市向东发展,实现同心圆式匀布拓展的目的。但事实上,在1930年后,南京城市建设执行的是“首都大计划”和“首都计划”调和的产物,由于东西向的中山大道和南北向的子午大道基本建成,其交叉点处的新街口成为全城瞩目的焦点。因此,原商业中心改在新街口地区,在此建构全市的商业、金融中心,而新街口公园区逐步取消。根据规划,1932年在新街口建成了南京市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场——中央商场,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又有多家金融机构和商业娱乐、服务机构建成(图7.2)。政治经济中心的北移,使商业中心随之北移,新街口的兴起使夫子庙的许多店家包括一些名牌老店渐渐移往新街口,夫子庙逐渐衰败,至此,新街口成为南京市的商业中心。到抗战前的1936年,南京市总计有商店1.3万家,共96个行业,店员8万多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市政当局于1947年制定了“南京都市计划大纲”,重新确定了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区位,仍将新街口作为全市的商业、金融中心来考虑,并且研究了南京工业和商业可能发展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表明,规划者对城市的环境容量、城市发展规模等问题开始有所注重。自1927年起,国民党政府先后两次定都南京,作为国都,城市功能综合发展,商贸活动得以较大发展,最为发达的是酒店、旅馆、服务性行业。至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市区人口90万左右,1/3以上的人口从事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产业工人数不足万人,是一座纯消费性城市。

图7.2 近代南京中心区迁移图

资料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简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年,是国家社会经济恢复的时期,市政部门在恢复城建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面开展城规建设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南京市虽然没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城市规划,但有许多学者从学术角度对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提出了某些规划构想,如建议将南京市商业中心仍然保持在新街口,而中华路、太平路、建康路及升州路一带各为副中心,明故宫一带作为城市发展的备用地段。1952年,在新街口建成了新街口百货商店和工人文化宫,新百商店成为迄今为止全市最大的商店,巩固了新街口商业中心的地位。随着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并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开始以“苏联模式”作为借鉴,城市中心的概念由商业中心转为行政中心。在1952年的“分区规划”中,借鉴当时苏联的经验,规划者决定在鼓楼以南保持原有方格网路网,鼓楼以北则采用环形放射的路网形式,将城市中心规划建在鼓楼附近,其中主要包括省、市机关团体及企业管理机构,基本上作为全市的行政办公中心,而新街口商业中心的地位客观上仍存在。在此后的20多年中,城市中心基本保持原有的结构,以新街口为主中心,次级中心有三山街、夫子庙、大行宫、太平路、鼓楼、山西路、热河路、中央门等,另新建了一些社区中心等。1956年的“初步规划”是对“苏联模式”的修正(图7.3),规划者认为鼓楼地区地形复杂,交通繁忙,在建筑艺术布局和将来集会、游行等问题上均有困难,因此拟改市中心在中山路与珠江路交叉口处,其附近没有高大建筑,地势平坦,布局较易入手,将来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城市的副中心,规划者根据人口分布和地形情况,初步规划迈皋桥、热河路、三牌楼、建康路、御道街口、孝陵卫、江东门等共设7处。

图7.3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中心的初步规划

资料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简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958—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之后的“文革”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上,由于城市工业发展过猛,导致城市人口和用地激增,由于这种增长不是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因此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的结构关系亦严重失调。南京市规划机构被取消,城市发展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城市内部违章建筑到处兴建,使城内“大道稀、小路窄”的矛盾更加突出。街道工业发展起来后,城区内和市中心的乱建乱造现象越演越烈,造成市中心用地混杂、建筑质量较差,市中心功能严重不足。以市场流通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在这一段时期内处于徘徊、停滞甚至萎缩的状况,所有的商业活动基本上由国家控制(直至80年代中期,国营商业单位在南京市商业网点中占75%以上的比例),全市的商业网点也由建国初期的33 124个下降至1978年的4 639个,从业人员仅61 703人,商品零售额仅为8.2亿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城市商贸活动日益增多,城市规划机构得以重建。1980年,南京市编制了“圈层式规划”,规划市区以新街口—鼓楼为轴心,约2km半径的椭圆地带为核心区,东到龙蟠路,西至虎踞路,南到内桥,北至新模范马路,主要由政府机关、学院、科研单位、商业设施和质量较高的居住区组成。规划者认为随着南京城市逐步向北发展,市区商业文化中心也向北移,有以鼓楼为中心的趋势,因此规划市一级商业中心为鼓楼和新街口,中山东路为全市的文化、金融贸易、商业中心,另以城北迈皋桥和城南夫子庙为一级副中心,除此以外各区均有区中心,使商业、文化设施尽量均匀分布,以避免市中心人流过于集中(图7.4)。进入80年代中期,南京市中心用地发展为以中山路为轴线,以新街口、鼓楼为南北枢纽,共有商业网点134家。

img186

图7.4 1980年南京市中心规划

资料来源:南京规划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