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四大名旦”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四大名旦”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四大名旦”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如果说,建立金属物理专业的想法是一个目标的话,那么张兴钤、方正知、肖纪美、徐祖耀、马如璋、谢一凡、蔡美良等知名教授的陆续加入,无疑为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增加了至关重要的力量。有学生戏称他们是金属物理专业的“四大名旦”,这个昵称渐渐地在学生中传开并扬名远播。

“四大名旦”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如果说,建立金属物理专业的想法是一个目标的话,那么张兴钤、方正知、肖纪美、徐祖耀、马如璋、谢一凡、蔡美良等知名教授的陆续加入,无疑为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增加了至关重要的力量。

建系之初,如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夯实师资力量的基础,是魏景昌、魏寿昆以及柯俊等院、系领导和专家最为关注的事。他们为此四处奔走,千方百计地争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1955年夏,张兴钤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国,他的研究方向已取得国际公认的学术成果,所以一听说张兴钤回国的消息,学校领导和柯俊立刻到教育部争取,他们了解张兴钤在美国时期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觉得金属物理专业正好缺少力学性能方面的教授,张兴钤一定是个合适的人选。与张兴钤一起被柯俊争取来的,还有肖纪美教授。同年11月,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钢铁学院为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副博士之一马如璋学成回国,他也来到钢院的金属物理小组,协助筹建金属物理专业。

各位教授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但是金属物理专业毕竟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虽然有苏联的教材作为参考,但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讲授哪些专业课仍需要不断探索。在这种情形下,柯俊、张兴钤、肖纪美、方正知教授主动担纲,分别负责金属物理的各个主要领域的教研研讨,他们参考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的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摸索着开始授课。

于是,1956年9月金属物理专业第一批学生入校时,等待着他们的老师就是这样一批刚刚留学回国、掌握了当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名师。

柯俊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供职,深得当时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的信任。曾被派往越南、缅甸、昆明和印度等地工作。后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剑桥大学晶体学系学习,并先后担任英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1948年12月柯俊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他是著名金属学家汉森(D.Hanson)的最后一名研究生。他应聘在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任讲师,享受终身任命,参加并负责相变动力学研究组,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工作。1950年末刘宁一、周培源、涂长望等到英国访问,希望柯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此前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史密斯(C.S.Smith)、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所长魏弗(F.Wever)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副所长尼加瓦(Ni?jawar)等先后向他发出邀请,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还婉拒了翁文灏和自己的恩师、当时在台湾碱业公司任总经理的姚南枝要他去台任职的邀请。他在给姚的复信中写到“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感谢恩师培育之恩,但明确表示了他回北京的决心。他在回国之前,先后考察了德国、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的现代钢铁工业企业,搜集了科研项目、仪器设备、人员编制、学科发展、设计图纸等众多资料,并分批寄回国内。经过一段时间准备,柯俊于1953年8月携妻挈子绕道印度,经香港返抵广州。1954年2月根据人事部和教育部的安排,柯俊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授、系主任等职,科学研究上他一直从事合金相变机理研究。(www.guayunfan.com)肖纪美,1939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在矿冶系学习。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由迁入平越的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合并组成,即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当时,他深感中国冶金技术落后,决心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参加留学考试合格,于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冶金学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金属学和合金学领域积累了工业应用研究的经验。在此期间,对铬锰氮系不锈钢进行了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并获得了一项专利。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0月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

方正知,1918年生,男,安徽桐城人。1943年毕业于西北(联大)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回国,历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钢院副教授、教授、理化系副主任。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物理化学系以柯俊、张兴钤、肖纪美、方正知这4位从国外回来的专家为代表,形成了一支当时国内金属物理行业最活跃、力量最雄厚的教师队伍,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教育理念、金属物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各具特色的授课方式,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这4位教授上课时,学生每每都觉意犹未尽,一再向学校要求增加学时。每天,4位教授的课堂都是座无虚席,他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方法。他们授课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让学生们甘之如饴,百听不厌,下课仍觉意犹未尽,纷纷围着他们问长问短,师生间相处十分融洽。他们还将传统的笔试考试改为抽签决定的口试,一方面能够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也便于师生间的进一步沟通。有学生戏称他们是金属物理专业的“四大名旦”,这个昵称渐渐地在学生中传开并扬名远播。

图 5-4金属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与首届(金物61届)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二为张兴钤、左四为柯俊、左五为肖纪美、右一为方正知,1962年初)

几年之内,“四大名旦”不仅在钢院内部授课,还被邀请到国内其他著名的高校讲课,他们成为当时国内与金属物理专业有关的所有研究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国内很多工科、理科的院校也陆续要筹建金属物理专业。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重庆大学、华中工学院等国内众多知名大学纷纷慕名派青年教师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教研组进修。更有北京大学1962级金属物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来钢院听专业课,学生的毕业论文也请这四位教授参与指导。

图 5-5北大毕业生与导师合影(前排右二起:肖纪美、柯俊、张兴钤、方正知,1962年)

在金属物理专业开设的各门课中,基础性教材是采用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的,如金属物理基础、X射线、金属合金物理性能等。但张兴钤开设的“金属及合金力学性质”,却没有现成的教材。因为力学性质学科领域在195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位错理论”,虽然在欧美被认可,但却被苏联学者批判为唯心主义。“位错理论”是从原子结构上考虑,它是一种特殊结构,是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的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从几何学的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区和未滑移部分的分界线,其存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时有学者根据宏观的物理现象推论,认为晶体里面有位错这种现象存在,但是并没有观察到这个位错缺陷,只是从宏观归纳大量的事实而总结出来的结论,用这种“位错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但是苏联的专家批判和否定了这个理论,他们认为还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就判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在当时“一切向苏联学习”的背景下,张兴钤大胆地提出给学生讲授当时最前沿的“位错理论”,打破了苏联制定的教学内容,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但“位错理论”毕竟还是一个新的理论,金属的力学性质在国外包括欧美也没有现成的、系统讲授这方面内容的资料。为了讲好这门专业课,张兴钤把在国外学到的和自己研究的新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的总结,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他常常是晚上准备讲义,早晨送去油印,上午在课堂上瞪着布满血丝的红眼睛给学生们授课。

图 5-6张兴钤与青年教师合作编写的教材(1961年)

学生们反映张先生讲课内容充实、语言精炼、思路清晰,不但传授知识,介绍新进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一些理论成果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张先生也很注重培养师资力量。他开出了第一遍课后,马上就让青年教师接着他讲第二遍,并让他们参与编写教材,使力学组的青年教师得以较快成长。余宗森.弥足珍贵的回忆[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纪念文集,2001.当时这个课程很受欢迎,不但要给金属物理专业开课,其他与金属有关的专业,如材料专业、机械加工专业也都要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如何解决教材来源的问题,张兴钤提出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稍微简单点,先编写一部本专业和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作为基础课程使用的通用教材,这就是后来的《金属及合金的力学性质》这本书。第二步是编写金属物理专业的专用教材。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张兴钤的愿望未能全部实现,只是完成了他设想的第一步。

金属物理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面对学生广,很多非金属物理专业也需要开这个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可以应用,于是教育部也把金属物理专业教材编写纳入到国家教材编写计划中。而当时金属物理专业只有钢铁学院一家有,因此教材编写任务责无旁贷地由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教研组来承担。在张兴钤的主持下,金属物理教研室的同事们一起参与编写了这本教材。

张兴钤在课堂上试讲的内容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多年以后还有很多学生一直收藏着油印的讲义和课堂笔记。张兴钤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讲稿,先列出一个提纲,发动教研组的教师每人写一部分,他自己亲自写一部分,然后再汇总起来统稿。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褚幼义老师被分配到金属物理教研室跟随张兴钤教授工作,他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担任编写教材的秘书。褚幼义后来回忆道:

图 5-7张兴钤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家中留影(1959年)

当时张先生就发动我们下面各个方面的人,每人写一部分,他自己也亲自写一部分,然后再汇总起来。这个过程我是很清楚的,因为我编这个教材,指定我当这个教材的秘书,经过将近一年的工夫吧,大家分头写,然后合在一起,就出了这么一本教材。本来有个计划,把这个弄完以后,再搞一个金属物理专业的教材,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没有实现。所以只把这个编出来了,编出来以后,当然全国是通用的了。褚幼义访谈,2012年11月29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尽管“金属及合金的力学性质”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尽管张兴钤在美国的那些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学里,但他还是很担心自己不能做好教师这个工作,因为他自认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一定能够把知识毫无遗漏地教授给学生。但既然国家把他安排到了这个岗位,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当一个好教师。

他的口语表达并不是很流畅,但讲的内容非常前沿,有条有理,逻辑性很强,讲得很清楚。有些技术名词中文他不知怎么翻译合适,就将英文的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先记住英文的说法,然后再想办法去找到合适的中文去解释。张兴钤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性的金属物理实验就是按照这一思路安排的,学生先用铝丝做出大尺寸晶粒,然后做拉伸实验,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滑移系,最后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晶体和滑移系位向余宗森.弥足珍贵的回忆[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纪念文集,2001.。这个实验让学生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科研工作应具备一丝不苟的态度。他讲授金属的力学性质的基本理论,结合理论部分中的晶体结构、晶格计算等内容设计实验,让学生们感觉到条理清晰,能够融会贯通。

图 5-8张兴钤修订金属物理专业教育计划(1959年)

1950年代初,中国各高校的科研工作都是刚开始起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专业的几位教授都有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尽管在当时“政治挂帅”、运动一个接一个的大形势下,业务工作推进缓慢,但金属物理专业的科研工作还是见缝插针地开展起来了。张兴钤对于科研工作是很有想法的,他在美国所做的对纯铝的蠕变过程的观察和分析的实验,是金属蠕变理论的一个奠基性工作,对此他还有很多更进一步的实验计划没来得及实现。他把金属高温形变的连续性和空洞裂纹的间断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开创性的思路,张兴钤本想回国后沿着这个思路深入做下去,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得以深入开展。但是在“大跃进”时期,他还是怀着很高的热情指导青年教师搞了镍基高温合金的攻关以及高强度合金等工作,在培养人才、积累科研经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除了钢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外,张兴钤还带了研究生,然而还没等他真正铺开教学活动,“反右”运动就来了,学校的研究生教学计划暂停。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几年里,他还为其他导师的研究生提供指导,此外还应邀为包括北大、清华等名校在内的其他学校指导了一些研究生工作,并担任研究生论文答辩会的评审。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的宋家树院士后来回忆道:“那是1958年。他那时到我们学校参加我们的答辩会,他是答辩委员会的委员,这个我都有资料的。实际上我认为他相当于我老师一辈的人。”宋家树访谈,2012年11月28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在1959年6月23日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院报上,张兴钤发表了一篇“谈谈修订后的金属物理专业教育计划(草案)”,这篇文章是张兴钤和他的同事们在总结过去三年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着手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后的一个总结。教授们一致认为,金属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比较系统的、广泛的基础科学和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实验技能,并熟练地掌握某一工种的技术。从入学到毕业必须要经过理论课、专业课、工程技术课及生产劳动课相结合的3个循环。金属物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必须具备广泛深入的基础科学和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物理和数学。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金属物理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其中包括制图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仪器零件、电工学及应用电子学、金属压力加工、铸工及冶金工程等。在做好科学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设计和制造很复杂的仪器,没有这些工程技术课程的知识是不能完成科研任务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工程技术观点,工程技术课程是基础科学、专业理论和生产实际之间的桥梁,如果不恰当地去削弱这些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就将被削弱。当然,理论联系实际另一个有效的也是必要的手段就是参加实践,也就是学生在学好理论课、专业课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经过调整后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课程的种类,增加了更多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新的教学计划还对实习内容有了一定调整,对于五年学制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课程分配。金属物理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要参加冶金厂和机械厂的劳动,到了三年级末要到与金属物理相关的工厂实习七周。通过一、二年级的劳动和三年级的实习后,学生对黑色和有色金属的冶炼、加工的生产实际有了一定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了三年级,再增加物理化学、冶金概论及部分金属学的内容。经过3个学年的学习,在学生具备了对生产实际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四、五年级的理论物理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到了五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又要结合毕业论文参与生产。经过这样一番调整,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更加明确,针对实践的理论教育开展得更加扎实。

图 5-9张兴钤(左)在实验室指导金属物理教研组老师进行金属分析(1961年)

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设置,从开展科研工作到教材编写,从确定教学计划到教学计划的调整。张兴钤和余宗森等青年教师一起创立了中国“金属及合金力学性质”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这在我国钢铁行业教学事业里是奠基性的工作。1960年2月29日,张兴钤作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北京市文教战线群英会,荣获“北京市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时的张兴钤,已在教学岗位上经历了几年的磨练,在科教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金属物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他的知识结构已由一个个知识点形成了知识线,再由线而逐渐丰满起来,增至了一定的厚度,积淀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