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无悔人生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无悔人生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无悔人生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纵观张兴钤过往的人生经历,对于科学规律的追求,是他几十年近乎唯一的奋斗目标,虽已至耄耋,仍然勤奋不辍,在国际学术前沿徜徉。而张兴钤目前所处的位置,无法以行政的手段来改变这种现状,只能转而以基金项目联合研究的形式,进行一种“理论设计、实验、工程设计、生产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机制尝试。这也是张兴钤在发起开设该项目研究的最主要的目的。

无悔人生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纵观张兴钤过往的人生经历,对于科学规律的追求,是他几十年近乎唯一的奋斗目标,虽已至耄耋,仍然勤奋不辍,在国际学术前沿徜徉。同时,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使他更醉心于具体科技项目的研究。虽然功成名就,依然带领一帮年轻人积极参与NSAF基金项目的申请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设立的“NSAF”联合基金(简称“NSAF基金”),旨在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的管理办法和评审系统,引导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为国防科技领域培养所需的青年科技人才。

张兴钤关心关注此项工作,一方面他考虑到这些基金项目,都是九院针对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总结、归纳、提炼出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出来的成果可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核武器研制的主战场;另一方面,他考虑的是如何为核武器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出一支在各方面都过硬的青年科技队伍。

与第一次创业相比,有了前几十年的工作基础,围绕核武器的各个专业已相对固定,年轻科研人员参加工作之后,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相对稳定,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分工相对明确,工作程式也相对固化。理论设计、实验、生产加工各守一摊。这种现状长此以往,科研人员的视野就会变窄,科研方法就会单一,整支队伍的科研能力就有可能会下降。怎么样在年轻的科研人员中发掘培养更多在理论、实验、加工工艺方面都能有所涉猎、独有所长的新一代专家,这是关系到核武器科学未来发展的大事,也是张兴钤最为关切和着急的心病,而NSAF基金的启动为解决和改善人才队伍现实问题提供了好机会。

2003年,张兴钤积极倡导开设了“金属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损伤及断裂行为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应用背景是随着我国签署了核禁试条约之后,武器库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成为核武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课题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模拟武器使用的材料,在武器动作过程中考察其性能变化,在材料科学的基础问题上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一些基础性的认识,掌握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索研究规律。(www.guayunfan.com)他认为开设这个研究项目应该发挥两个促进功能:第一个是促进对武器动态过程的认识;第二个是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他希望看到各单位之间能够更加紧密、深厚地开展协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他认为这才是符合大系统工程科技发展规律的健康之路。而张兴钤目前所处的位置,无法以行政的手段来改变这种现状,只能转而以基金项目联合研究的形式,进行一种“理论设计、实验、工程设计、生产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机制尝试。

一段时间以来,九院科研队伍中,一方面很多做工程的人,只注意工程方面的问题,很难提炼出科学的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年轻人可能会发表出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对基础研究有较深的了解,但对武器原理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而像张兴钤这一代的老科学家,既懂武器原理,也懂基础学术的前沿问题,就有了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基础或条件,就可以把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的基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再把研究中获得的认识和规律,应用到武器原理当中的设计、改进之中去,使核武器的基础研究和研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唯此才可能推动中国核武器水平不断地提升。这也是张兴钤在发起开设该项目研究的最主要的目的。因为他知道:核武器科学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科学和学科,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只能靠自己来培养。他希望他们这一辈人应该主动承担起把这项被称为“国防基石”的伟大事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

图 8-10张兴钤(右)与课题组成员贺红亮交流(2004年)

在课题组成员的选择上,张兴钤颇费了一番心思,他的研究小组成员由三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从事武器理论设计人员,一部分是实验研究人员,一部分是生产加工岗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张兴钤带着这支年轻的队伍,从研究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入手,首先对项目进行了论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标的、方法手段等一一进行充分论证,向年轻人身体力行传授了他是怎么样做科学研究的。有人曾经评价,张兴钤的学术报告一点也不生动,干巴巴的,但是为什么大家愿意听,还感到很“给力”呢?关键原因在于他报告的内容都是“干货”,言简意赅,是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指导性的金玉良言。

他带领着大家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方法,谈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谈研究方法,谈如何设计实验,谈怎样得出结论……那么这个课题背后,我们武器物理需求是什么呢?这源于一个在核禁试之后亟待回答的问题:武器库存的核材料部件老化及有效性。在他看来,一个科研人员首先要具有一种科学的思想,这种科学的思想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去培养,更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他要为他的研究组成员架设一道武器物理和基础研究之间的桥梁,最终实现大家对科学内涵、科学规律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实现武器物理和基础研究之间的融会贯通。

其后,如果按常规的方法,就是要拿出一块在部件中老化了的材料进行观察、研究、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是做不到的。因此就要找一些模拟的材料、替代的材料去做实验,然后找一些其他的技术途径,来实现认识老化材料变化规律的目的。正因为张兴钤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有素的科研训练和多年实践的经验,以及形成体系的关于金属材料、冶金应力、应力作用下材料变形的规律性认识,他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研究手段。怎么样来模拟老化材料,比如用合金的失效硬化来制造一些硬质点,在材料里面加入硼石等。由张兴钤设计的这些实验方案和技术途径,有的做了,有的却没有能坚持做下去。例如加入硼石的做法,小组没有坚持去做,主要原因是:其一,小组成员都没有想到、听到、看到过这种方法;其二,对这种实验不了解,更不理解,大家就没有认真去对待。后来美国的JEQ杂志发表了以色列人的文章,就是用张兴钤提出的这种方法做出了结果。张兴钤的原创本可以成为首创,如今却成了一个遗憾。

但这个事例,使课题组成员被张兴钤的前瞻预见能力所折服。老一代的科学家为什么能提得出国际上最前沿、最新颖的实验设计,而年轻人却想不到。他已是84岁的高龄,思维怎么还会那样的敏捷深刻?他为什么能始终站在世界学术研究的前沿指导下一步工作应该怎么做?他渊博浩瀚的才学,学术上的敏锐判断,解决学术问题的睿智,勤勉好学的作风令许多年轻的科技人员难以企及,只能望其项背。有一次,九院的一位科技专家蒙大桥到张兴钤家里拜访他,说现在新兴科技发展迅猛,自己岁数大了,学起来会有困难。张兴钤就很风趣地说,假设我从60岁开始学,到90岁还有30年,30年那么长,有什么东西学不会啊?一番话说得同去的人都开心地笑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又不禁为老人好学上进的精神所折服。

他让这些青年人钦佩的地方还有很多:他经常会开给科研小组年轻人一份资料清单,全是最近的国外资料,让大家去阅读。对于所研究的项目,他和其他人一样在思考、在调研;他已经80多岁,又是院士,仍旧在坚持天天按时上班,一坐就是半天。2007年他组织大家去中科院沈阳金属所调研,亲自带领大家去实验室参观,一天转几个地方,中午不休息,晚上还要召集大家一起讨论,问大家,今天看到了什么,发表一下看法,一定要提出一些问题。在沈阳参观3天之后,马上又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参观,回来马上召开总结会,提出今后要开展哪些工作,哪些人干哪些事……一个学术地位那么高、年岁这么大的老同志,还是以这种状态在工作,让那些比他年轻近50岁的青年科技人员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和责任,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和感染。用课题组年轻人的话说:“跟张先生一起做事,很容易就进到他的氛围之中,跟着他一起做事、思考问题,这也是张先生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贺红亮访谈,2013年9月3日,四川。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3年之后,课题顺利结题,基本实现了项目研究的目的,完成了张兴钤“两个促进”的预期。九院为此举行了一次总结性的学术讲座,理论、实验、生产三部分课题成员,在会上围绕这一项目举行了侧重面不同的学术交流。可以看出,虽然离张兴钤着意培养的那种既懂材料、又懂物理、还懂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尚有一定的距离,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核武器研制大系统工程中不同部门的相互交叉和融合。

参与这个课题的大部分成员,经历了和张兴钤一起做研究的过程,得到了锻炼培养,在不同单位,传承发扬着张兴钤等九院的先驱者们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沿着他们开拓出的研究方向,进行着更为深入的科学研究,先后成为单位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2012年的一天,年已90的张兴钤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函。在他博士毕业50周年之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部门(DMSE)的新任负责人克里斯托弗·舒尔(Christopher A. Schuh)写来一封邀请信,在信中,舒尔向张兴钤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近况,以及学校资助的学生基金的发展情况,并盛情邀请他赴美参加1952届校友聚会。因为历史原因,麻省理工学院能够查到的地址还是他1955年回国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因此这封信辗转到他手上时已是校友会召开3个月以后了。尽管这是一封迟到的来信,但是他还是不禁心潮澎湃,捧着这封辗转而来的信件,过往的一幕一幕又浮上心头……

凉风习习的长江岸边,怀揣报国梦想的张兴钤在埋头苦读;MIT的实验室里,进入忘我之境的张兴钤在显微镜前端坐;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教室里,初为人师的张兴钤在与学生热烈地交流;风沙漫卷的青海高原,许身国防的张兴钤开始在一条铺满荆棘的路上艰苦创业。即使步入耄耋之年,他依然从未停止科学研究的坚实脚步:

重大学术报告会上,有他深入浅出的审慎评审;

重要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看得到他深邃思索的目光;

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中,有他穿梭探求的身影;

科技论坛、科技期刊中还不时出现他的名字;

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研究课题中有他积极认真的参与;

硕果累累,“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获奖名单中他榜上有名。

展开张兴钤九十年风雨人生的画卷,依次铺陈开来的是:少年心事当拿云,青年科海擎帆舞,壮年铸甲甘寂寞,暮年骐骥志不休。

一次次无悔的选择,一步步笃定的迈进,终于淬炼成沉默而隐忍,坚硬而纯粹的金石人生。

这就是,关于一个科研生命的——钤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