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弃工从医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弃工从医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时间:2022-05-0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弃工从医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吴孟超与吴佩煜的爱情萌发于迁校途中,滋长于宜宾江畔。周日细细品味李庄的文化意蕴,也成了热恋中的吴孟超与吴佩煜散步的好去处。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当然,吴孟超和吴佩煜并非为了去蹭一顿饭,实在是被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国情怀与渊博学识所深深折服。工程学科对吴孟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再说,由于从小受到外国殖民者的欺负,吴孟超多么期望将来能当一名工程师,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

弃工从医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吴孟超与吴佩煜的爱情萌发于迁校途中,滋长于宜宾江畔。

同济大学附属中学迁徙到宜宾的李庄,复课已到了1942年的深秋了。

附中驻在李庄羊街的萧家院。由于原先这里是牛羊的交易市场而被叫做羊街,虽然只有两米来宽,但窄窄的长街到处可见雕刻精美的建筑浮雕,不时能见到一座牌楼。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下方还设置了古老的排水道,由此可见李庄人的文化不凡。李庄虽小却还有不少吸引附中同学的好去处,诸如被称为“古镇四绝”的奎星阁、旋螺殿、九龙石碑和白鹤窗。周日细细品味李庄的文化意蕴,也成了热恋中的吴孟超与吴佩煜散步的好去处。

历经战争的磨砺,临近毕业的这一届同学特别懂事,也特别用功与努力。课余在宽阔的长江江畔总能见到同学们的身影。面对流淌的大江,展望未来,抒发情怀,充满浪漫的情调。

这里还要写下一笔的是吴孟超与吴佩煜在李庄幸运地结识了中国建筑学界的大家梁思成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广东省新会县。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是清末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的儿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曾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还曾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学作出突出贡献。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作为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后曾主持了多项重大设计方案,并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建筑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院士)。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与林徽因林徽因,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祖籍福建闽侯。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与丈夫梁思成教授共同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他们走遍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写下大量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设了《住宅概论》等专题课,写下《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1953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在文学方面著述甚丰,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佳作,代表作为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曾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当年梁思成主持的营造学社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恢复研究后,由于缺乏工具书与图书资料,梁思成便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傅斯年先生商议,借用史语所的图书资料。为此,营造学社也就只能随史语所的搬迁而搬迁。1940年12月,便迁到了李庄——名符其实的穷乡僻壤。在李庄,梁思成与林徽因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带病编撰《中国建筑史》,他俩住在李庄的上坝村月亮田。当时,同济附中很多同学也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追星”热忱,只不过他们不是追求“影星”、“歌星”或“球星”等娱乐或体育明星,而是追求名副其实的“科星”,因此都曾去慕名拜访当时学界的名人——梁思成和林徽因,尤其是对多才多艺的林徽因格外崇拜。作为“粉丝”,吴孟超与吴佩煜也多次去拜访,并尽量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杂事,譬如描描图,抄抄文稿,毕竟他俩的字都写得特别工整和漂亮。梁思成和林徽因还经常拿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美国友人寄来的糖果招待他俩,有时还留他们吃饭。当然,吴孟超和吴佩煜并非为了去蹭一顿饭,实在是被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国情怀与渊博学识所深深折服。王宏甲、刘标玖:《吴孟超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年,第50页。当年,梁思成患有脊柱软组织硬化症,林徽因患有肺病,治病需要很多钱。在贫病交加之际,美国好几家学校和机构诚邀他俩去工作和治病,却都被谢绝了,梁思成的解释是:“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而林徽因则表示:“绝不做中国的‘白俄’。”林徽因在建筑学论述中强调建筑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对应关系,处处留下自己独特的人文与审美、情感与价值判断的印记,这些言教与身教,对热恋中的吴孟超和吴佩煜今后的做人与做学问之道都树立了明确的标杆。(www.guayunfan.com)吴孟超与吴佩煜都是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两人的日常谈话主题也早早地切入了对未来的憧憬,尤其是马上要作出的毕业后前途与个人报考大学志愿的抉择。双双报考同济大学是没有任何分歧的,至于专业和学院的选择,就各有各的想法了。

同济大学虽以医学起家,日后却以工程学科见长。土木工程、勘探测量、机械制造、电机造船……都实力雄厚,并造就了一大批国之栋梁。就拿当时所处的李庄来说,工学院的迁来,让李庄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譬如先后建立的测量馆、电工实验室、机械试验馆和实习工厂等,为当地百姓生产和生活需要,制造了各类机器,尤其值得称道的工学院从宜宾架杆引电,使李庄比县城早10多年用上电灯。工程学科对吴孟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再说,由于从小受到外国殖民者的欺负,吴孟超多么期望将来能当一名工程师,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这其实也是他早年在橡胶园割胶时的憧憬,当一名工程师似乎就是少年时“成为有出息的人”的朦胧答案。再说,他很自信:“我这双手从小就学会干活,上初中的时候喜欢手工,雕刻、编篮子、修工具……而且我的手从来就闲不住,喜欢敲敲打打,喜欢弄些小玩意儿……”吴孟超访谈,2012年2月10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吴佩煜则目标很专注,就是要考同济大学医学院。她认为学医能治病救人。女孩子穿上白大褂,被人称为“白衣天使”,又神气又漂亮。从医也是她从小就憧憬的神圣职业。

相互切磋,求同存异,是吴孟超的处事风格。人各有志,本是很正常的事,可偏偏处于热恋中的吴佩煜对未来专业选择的想法显得很固执,不仅自己坚定地要从医,还要吴孟超也跟着她从医。其实这时的吴孟超和吴佩煜都已将对方视作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学医将来可以独立,当医生能救死扶伤,能改善国人的体质……我俩都成为医生,以后两人能在一起工作,一起上下班,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吴佩煜还深情地说:“孟超,你选择工业救国,这个我能理解,因为你从小为做苦工的父亲当帮手,吃尽了苦头,希望学成后能救国救民,但学医一样可以救国救民啊,孙中山、鲁迅早先不都是学医的吗?学医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人的生命现象,让国人再也不被耻笑为‘东亚病夫’。所以,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报考医学院,将来我们能在一起工作不是更好吗?不过,你如果真想学工科,我当然也不会拦你……”张鹏:《吴孟超画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听着吴佩煜固执的想法却又讲得这么通情达理,吴孟超心里还是起了不小的波澜:不管读什么专业,总要学一门真本事才行,否则难以安身立命,更不用说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成为一名有出息的人了……

安身立命,谋独立不求人,这些想法可以说是吴孟超与吴佩煜达成的共识。

但当时发生的另一件事,对吴孟超选择日后的学科道路也起了很大的影响。

川南一带长期流行痹病,轻者浑身乏力,皮肤发麻;重者上吐下泻,四肢麻痹,发展到胸部即无法医治,只能等死,当地百姓谈痹色变却又无可奈何。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唐哲、杜公振通过动物试验,查明病因是当地食盐中含有氯化钡。痹病被攻克了,困扰川南百姓千百年的怪病不再猖獗,不仅成百上千的百姓被治愈了,军队中很多官兵也康复后重返战场了,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抗日前线不时传来捷报。为此,官绅百姓弹冠相庆,奔走相告,这项研究也评为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发明一等奖。这件事令吴孟超十分震撼,原来医学的作用如此之大,不仅与人的体质休戚相关,还直接与打败日寇相连。我回国的初衷不就是想参加抗日吗?学医能为抗日添力,我还犹豫什么呢?再说同济医学院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医生摇篮呀!

随着江畔漫步时的思想交流逐步深入,最终吴孟超决定弃工从医。这成了吴孟超人生道路上很关键的第二次选择。

1943年,他俩双双报考同济医学院,双双被录取了。

现在看来,是爱情的伟大魔力改变了吴孟超的生存轨迹。吴佩煜当初并没有料到,正是她的择业情话,日后为人类造就了一位肝胆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