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主要是指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3]也包括大学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校园内外的和谐,[4]以及收入分配的和谐与资源配置的和谐。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和”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家庭、国家、社会等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则有协调、融洽的含义。比如,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增大力量。“和”的反义词是无序、内耗、动乱。“谐”作为动词则为平衡、协调,作为名词是美好、圆满。和谐就是要把无序、内耗、动乱,治理、协调和调整到有序、凝聚、安定团结的状态。“和谐”一词,蕴含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

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可见,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和谐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社会和谐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多元(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平衡(要求各得其所,各尽其责);三是有序(要求遵循规律,照章办事);四是生机(要求各尽所能,人尽其才);五是持久(要求安定团结,协同互赢)。创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构建、沟通、协调、治理和调整,使这五个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处于一种适当、适度、适时、适势最佳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理想状态。[2]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社会组织。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主要是指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和谐校园应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诸要素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和谐具体就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方面。[3]也包括大学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校园内外的和谐,[4]以及收入分配的和谐与资源配置的和谐。[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