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应该和教学、科研并重,共同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合作、协调,共同发展。从和谐发展观出发,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念和价值所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和谐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发展是基础,协调发展是中心,和谐发展是根本。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树立和谐发展观。和谐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应该和教学、科研并重,共同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合作、协调,共同发展。从和谐发展观出发,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念和价值所在。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发展要靠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要创造既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包括员工具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当其劳、身心俱安的环境。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和谐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发展是基础,协调发展是中心,和谐发展是根本。全面是指高校的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和谐发展强调高校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三者是和谐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可争取的发展空间科学地界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实事求是地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处理好目标、结构、规模、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掌握好发展的节奏,保持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3.坚持教育创新

创新是推进现代大学和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等学校必须在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机制创新、发展规划、工作部署、考核体系等各个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集中力量突破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