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满活力是学校发展、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校园活力来自“创造”,而充满活力是校园文明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和谐校园要尊重人的权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定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校园。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高校和谐校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在学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樊建武为代表,认为高校和谐校园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充满发展活力。充满活力是学校发展、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校园活力来自“创造”,而充满活力是校园文明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主体活力、资源活力和管理活力这三个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的层面,统一构成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因此,充满活力的校园,应该是方针正确、政策灵活、观念先进、体制健全的校园。二是促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中国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高等院校这一现象也不例外。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许多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和谐校园要尊重人的权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权利的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三是有序。和谐校园必定是有序的校园,必定是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在校园精神的凝聚下,广大师生员工以具有时代精神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全力拼搏,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心思进,民主健全,广大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校园有序是指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基本建设、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使校园在平安、正常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运行、发展。四是安定。校园安定就是校园稳定安全,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又包括个人心理的平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达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和睦团结,保证学校安定运行。[6]它意味着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是在生机勃勃的氛围中保持稳定的校园,是一个“活而不乱”,既充满创造活力又富有秩序的校园。

第二种观点,以吕雪峰为代表,认为和谐校园除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特征外,还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定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大学校园里的具体实践和全面落实,实质上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民主在大学校园里得到充分发扬,让依法治校基本方针得到切实落实,让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7]民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法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民主与法治始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二是诚信友爱。构建和谐校园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主体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强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不仅仅表现为校园绿化、园林化、艺术化,整个校园充满绿色,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错落其中,更表现在师生们的环境道德水平上。环境道德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善待自然、生物、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积极意识,是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价值的道德责任,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与境界。大学教育中要通过明确的教育引导和良好氛围的熏染来加强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8]

第三种观点,以张文显为代表,认为高校和谐校园应有以下表现:一是公正。和谐校园必然是公正,没有公正就没有和谐,公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要把公正作为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根本尺度。具体来说,要实现机会平等、学术公正、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二是民主。民主是和谐的源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政治基础。要实现学术民主、政治民主和管理民主。三是诚信。通过建立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宣传和引导,形成诚信的舆论环境,通过奖励诚信、惩罚失信制度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四是认同。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心理基础、情感基础和文化基础。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发展必须增强高校师生在集体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学术认同的认同感以及互相认同的认同度。五是和睦。和睦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互利和分享的基础上,宽容和尊重是基本的要求。通过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尊重别人的价值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9]

第四种观点,以田建国为代表,认为和谐校园应有以下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二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四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被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被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10]

第五种观点,以陈冬林为代表,认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民主理校,依法治校;内和外顺,和谐共进的大学。[11]

第六种观点,以王大坤为代表,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统一、反映学校自身的个性特征、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发展进程和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大学文化的体现。[12]

第七种观点,以李巍为代表,认为和谐高校的特征一是浓厚的民主法治氛围;二是公平正义的教学风气;三是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四是充满活力的学术殿堂;五是安定有序的校园秩序;六是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13]

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和谐校园应该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和谐校园应是思想全面、理念先进的校园。在办学思想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教育理念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尤其面对办学主体多样化、信息网络化、阶段大众化、发展个性化、价值多元化、体制市场化的实际,更要认清教育的功能,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承认差别,强调适度,合理定位,办出特色。

第二,和谐校园应是决策民主、学术自由的校园。事关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出台,都要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让师生员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联系民众、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尽量减少决策失误;“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第三,和谐校园应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校园。党政组织依法治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依法行事,各种利益关系依法调节,人们就能够和谐相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干部有官德,教师有师德,学生有品德,在社会上遵守公德,在工作时遵守职业道德,在家庭中遵守美德,则无人不服、无事不成。

第四,和谐校园应是硬件过关、软件过硬的校园。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能满足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大学精神、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必须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力争做到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园林生态化、服务人性化。

第五,和谐校园应是利益协调、安全有序的校园。影响和谐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点:物质层面的差别和精神层面的隔阂。差别使人们产生隔阂,隔阂导致冷漠,冷漠则谈不上互助友爱、融洽相处,还可能产生逆反、冲突、不稳定,导致正常秩序被破坏。因此,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减少体制性、政策性的不公平,使各层次、各类别人员的利益格局比较合理,绝大多数人能分类发展,从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境界。

第六,和谐校园应是和而不同、动态发展的校园。“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和”和“不同”都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和谐是手段,也是目的;构建和谐校园是目标,也是过程,和谐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的动态。因此,我们构建和谐校园一定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学校发展状况,形成不断变化、不断前进、不断上升、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

第七,和谐校园应是资源共生、结构合理的校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有形的与无形的资产,配置的科学、使用的效能,则可相互促进、共生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无论是学科专业结构,还是党政群团组织结构,亦或教师、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都要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这样才能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