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必须尊重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重视个人的物质价值或物质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也就必须不断满足人的需要。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这表明,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并满足人的要求,尊重人民的创造,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其价值维度来说,以人为本的实质是把人当人;就其实践目标来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使人成人”。[15]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对人的个性包容共济。这要求必须切实尊重人,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性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人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一)必须尊重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

重视个人的物质价值或物质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历来重视生产力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6]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物质存在物,他要想得到发展,首先必须维持其自身的存在,而要想维持其自身的存在,首先也就必须有生活资料。因此,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也就必须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师生员工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维护,是积极性能否发挥的关键。我们既要重视和保护拥有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教职员工的利益,又要关注和维护广大学生的合理要求;既要保护它们的经济利益,又要保护他们的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既重视近期利益,又关注长远利益,让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师生员工,真正实现创造者和享有者的统一。

(二)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师生员工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力量,发展必须依靠他们的积极参与。依靠人民,就是要紧紧依靠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大业不断增添新的力量。要尊重人的创造性的本质、才能和力量。能动创造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世间其他一切事物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应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放手让一切有益高校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归宿

任何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和目标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全人类所追寻的最终目标,这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求高校在实现学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各种合理需要,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要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成长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