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有关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目前很多专业院校正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现在,服装设计专业在设计理论研究、设计教育的基础都较为薄弱,没有大的改进。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有所改进,进行互动式教学方法。

关于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亚莉

【摘要】十几年的课堂教学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不注意教学的方法的改进,很可能造成教学方向的偏离。现在,服装设计专业在设计理论研究、设计教育的基础都较为薄弱,没有大的改进。针对这样的现状,应制定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根据市场的潜在需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吸收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着重从艺术设计能力、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设计个性、设计内涵等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努力使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服装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在有关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目前很多专业院校正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服装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造型训练基础,有选择、有计划地开展服装造型设计元素的选择,是当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要,也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是服装设计的基础部分,但是它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效的。现实中服装造型设计还未能引起多数学生的注意,尽管人们对服装造型的兴趣也在与日俱增,可是服装造型离人们对服饰需求的程度还有距离,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的服装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

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模式,当时有中央工艺美院成立的服装系,还有一些中等的职业教育学校也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服装设计人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但是十几年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多元化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方能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我们从事多年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切合实际的、有创新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由于服装专业与人们的生活相关,使得这个专业具有与市场接轨的客观性,又与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有它独特的方面。我们培养的人才能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基本出发点。

十几年的课堂教学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不注意教学的方法的改进,很可能造成教学方向的偏离。现在,服装设计专业在设计理论研究、设计教育的基础都较为薄弱,没有大的改进。针对这样的现状,应制定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根据市场的潜在需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吸收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着重从艺术设计能力、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设计个性、设计内涵等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努力使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有所改进,进行互动式教学方法。比如在研究某一项课堂练习时,由师生共同讨论并给与学生最大的自由,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用多种手段去完成练习。一改过去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成绩的作法,学生只要将自己的设计意识表现出来,并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就要给于成绩的肯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改进中,我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服装设计的教学目标

在服装行业中,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很受欢迎。创造能力就是设计人员的想象力、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是服装专业设计人员的主要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中、概括、联想、创意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明确设计的根本就是打破旧的形式,建立新的形式,要有创造新形态的能力。创造能力在服装设计专业是指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后,经过一定的实践探索,能够设计制作适应市场需求的新颖独特的服装作品的能力。在这方面,想象力的培养占主流。比如,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元素,这些元素就可以作为创作的源泉,通过想象力将它们转化成设计元素,这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服装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人的精神需要。教学强调以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理解艺术与服装设计的关系、服装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将“由技入道”和“有理入道”的两种方式综合起来,帮助学生艺术的感觉和科学的思考,掌握抽象的设计语言,多方积累设计元素,提供不同观察与认识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对服装特性和款式构成的关系。教学中注重传授知识的单纯性和综合性,注重课程单元之间的连续性、渐进性、调节性、交叉性和系统性。

课堂教学要有创新精神,要经常关注开设创新意识的课程。比如,创造力的培养、民间艺术研究等,对服装专业的学生进行抽象艺术训练,培养学生从具象的形态中寻找抽象的感觉也是一种创造能力。抽象地看待事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果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对形象的创新是大有好处的。服装设计人员对形象的敏感性就是创造能力的一部分,再将这种能力与实践结合,得出的结果就是有创新精神的产品,对服装行业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下一步就是如何采用科学的、有效的途径进入教学内容的改革了。学生学习此专业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的作品占有市场。那么,系统的训练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从各种创意性思维方法中提取所需的元素,经过操作,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设计方案。由草图、样稿到市场反馈及完成整个设计方案,都以达到一个设计目的为前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思的多样性、系列性,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发挥其长处。虽然教学中有普遍的教学规律,还是要避免习惯性地套用给每一个学生,如果发现哪位学生有独特的感觉,应鼓励他更好的发展,并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还可以采用借鉴的方法,如从音乐、建筑、雕塑、民俗等方面,去吸取素材与自己的原创意进行融合,使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教学内容的改革还体现在对学生作品的合理评价上,当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的作业练习时,可能感受到了历史的韵味,同时又感受到时代的精神,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整体设计能力。服装设计的产品属于商品的范畴,当一套服装挂在商店里,购买人第一眼看的就是它的艺术品位,然后才考虑是否适合于自己,面料的质地、款式的结构、以及穿在身上的整体感受是不是符合她的心理需求。因为,现代人购买服装,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多的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实施设计方案时,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年龄、工作状况、精神世界等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人的需求,需要设计具有不同艺术品位的服装,品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尽相同。服装设计上的艺术品位可理解为设计作品触及人们心弦的那部分,能较准、较快地启发一般人的艺术感觉,撩拨人的审美情趣,就是有品位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还要加入分析研究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体,分析人们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并受这些因素的制约。那么,完整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不走弯路的重要手段,从而将教学内容与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服装设计的教学方式

服装设计的教学方式也应适应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要想培养出好的服装设计师,对每个学生都要灌输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取向,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各种生存空间的竞争,创作风格、个性态度在设计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和唯美的个人演绎。教学具有普遍性,对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及个性都是有好处的,但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引导、发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程以分析-构成-综合的作业推导方式进行,强调过程中的思路拓展和延伸,整个教学将伴随幻灯讲座、大课总结、现场讲评、学生讨论和个别辅导。

幻灯讲座包括最先开始现代设计教育的清华美院的服装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国际现代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基础教学的动向等。因为服装设计的发展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现代服装艺术的变化及延展已经大大的迥异于传统,其系统性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方法,在课程中随时举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代服装艺术与设计范例欣赏讲座。

建议学生到省图书馆办理借书证,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收集各方面的素材,使之成为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元素来源,丰富了设计内容的广泛性。具体做法有以下几项:

1.调整思维方式

要求学生面对收集来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思考,然后围绕自己的想法和意象画出草图。表明草图从一开始就呈现了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意念进行有利于发挥其个性和优势的辅导作用。改变过去以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做法,而起到的作用是改变学生一些惯用的思维方式,调整为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

2.注重学生发自内在的感受

传统程式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会导致有些学生对设计内涵的表达缺乏表现的激情和欲望,忽略了创造性的体验和领会,仅仅重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前提,致使老一套的步骤、方法抑制了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倡导用新鲜的眼光观擦我们周围的原始资料和素材,并挖掘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感受,让所有的设计初稿都来自学生的内在感受,这样的设计就是充满个性和有价值的设计。

3.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并给与引导。因为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经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思考,肯定会有不同于他人的设计内涵。要求学生多视角的表现同一个主题的设计作品,尽可能的选择与设计主题相适应的表现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意识,把设计作品做到更好。

四、服装设计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境界

进行了以上的一些教学改革之后,重点就要放在艺术设计精神的引导了。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怎样将学生的情感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在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精神的同时,不免又会压抑学生的精神世界,因为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学生过于听从教师的话,自然就妨碍他的精神世界的释放。如果教师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善于把握,既教给了学生普遍的知识,又挖掘出他精神和情感世界,在服装设计的创意中达到最佳境界,才是我们服装设计教学的目标所在。前面所讲的内容都是为了这个主题而实行的,在服装设计的领域中,达到市场的认可是所有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求学生对教与学的过程积极参与是我最初的思考,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始终把教与学的关系摆在一个互动的境界当中去认识,我们就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我们采取的是主动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境界是最终的方向,摆脱旧的思维方式,创立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精神,广博才学,加深各方面的艺术修养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境界就是服饰意境的表达。服饰的设计也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创作中主客两方面之形神情理相统一所达到的审美深度的呈现,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之说,历来贯穿在中国哲学和艺术之中,成为中国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深刻表现服装的审美意境,重点在于情感表现在艺术中的决定性作用,服饰意境,即服饰艺术意境。服饰意境主要表现为,创作者力求创造出一种强烈的个性意识,将它物化为造型、色彩、纹饰、肌理等艺术形式凝固在服饰上;然后,通过服饰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风采,使受众对其设计意图有所领悟,从而体味到那浓郁的意蕴与绝妙的境界。为了使学生意欲构成的服饰意境和受众深刻感受到的服饰意境达到统一,双方的观点都必须基于现实生活。任何一方任凭个人情感偏离轨道地无限自由行驶,都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服饰意境,也就谈不上艺术境界的提高。

服装设计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境界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提高综合修养,必须熟练地掌握美术基木功,包括绘画技巧的训练和对人体结构的理解。而绘画技巧的训练中又包括对绘画材料的熟练掌握、对绘画工具的正确使用,对设计对象的表现能力以及对人物造型、色彩组合等等方而的素养。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要对各类事物感性的具体特征有浓厚的兴趣和感受,并十分注意观察和摄取那些为常人所忽略的事物特征,将它们印象鲜明地保存在记忆中,为创作服饰作品做丰富的素材储备。

2.对书本知识的领悟,以读书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的理论,希腊的苏格拉底索性十分坦率地讲道:“花费时间去读他人的著作,通过他人的辛勤能轻易地完成自我改善。”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就是出色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气,不仅取决于设计者的天赋,更取决于他对知识的汲取。间接地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因为设计者无论怎样强调个性与自我意识,他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垫底,这种个性与自我意识根本无法生成。

3.不断更新观念,及时了解服饰最新动向,参与预测服饰发展趋势,都便于服饰设计中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以不断地谋求新的设计意念和新的表现题材。要随时了解服饰最新动向和预测服饰发展趋势,目的不在掌握,而在运用。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设计意念和表现题材,才是关键所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迎合当代人的着装心理,创作出高水平的服饰作品。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服装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所以,服装专业的教学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探寻新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输送对社会有用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日]荻村昭典.服装社会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

[2]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4]刘元风,李迎军.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