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王伟利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考验,尤其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王伟利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考验,尤其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依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及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仅仅是高校不得不解决的一个工作问题,而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崭新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便有人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过度,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然而,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一直是比较低的。有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而高收入国家1996年就达到了62%的平均水平,美国、加拿大则超过了80%;2001年中国每十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为594人,仅为1996年韩国、加拿大的1/10、美国的1/9、日本的1/5;1999年OECD国家与中国25~64岁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表明:OECD国家平均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2%。加拿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39%,日本为3l%,韩国为23%,英国为25%,美国为35%,而中国仅仅为5%。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出现过度,相反,还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大学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是需求方,而大学是供给方。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由单位在目标市场上的经营发展战略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其人才需求决策受市场的影响最大。表现在供给上,就需要高等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使之适合不同岗位的需求。因此,从市场角度而言,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滞后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上,首先是存在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并没有走向市场,而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了,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岂能平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脱节,供需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反馈到高校。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及素质水准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以教学为主的学科院校,还有社区学院等。社区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大学显著不同,学制短,偏重于职业技术应用教育、培养基层部门岗位人才、是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虽然对高校也实行了分层定位,如“211”工程大学,省属本科院校、地市级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但从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来看,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职业学院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结果是,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造成人才市场的拥挤及不平衡。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在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中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晋升机会多;次要劳动力市场一般具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不稳定、晋升机会少等特征。目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大都不愿回到农村,于是,国家行政部门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对象。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学生求职队伍,用人单位就会提高用人标准,使得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是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大多仅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二是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讲座和专题报告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不完善,使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无法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较弱。尽管高校都设有毕业生工作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系统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四)毕业生择业能力不足

一是信心不足,缺乏主动。一些毕业生在择业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对自己评价过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择业时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不敢主动、大胆地与用人单位交谈,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躲躲闪闪、胆小、畏缩,不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一部分毕业生正常的就业竞争,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陷入“不战自败”的困惑。二是因自负而失败。部分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产生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结果被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三是被动等待坐失良机。部分毕业生持无所谓的心态,不重视自我推荐,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推荐材料体现不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校千方百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尽力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可是,招聘单位在校园等待求职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四是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的人数越多,她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公司、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五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分析和认识、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一些学生在学校只顾埋头读书,而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国际的发展趋势不闻不问,与社会接触少,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社会实践经验少,怕苦,怕累,畏惧困难,不能接受到基层锻炼的安排,但又一心想找一个薪金与待遇高于本身能力的工作。很多学生参加人才双选会都带有一种盲目性,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六是自主择业能力差。现在的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再加上父母亲的过分呵护,客观上造就了他们的依赖心理。这些毕业生大多缺乏主见,自我意识模糊,在择业中常会茫然不知所措,自己独立进行择业决策的能力差,以致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亲友代替本人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狠抓学科结构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效果,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专业建设的效果决定。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国家不断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讲究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职业和岗位口径的对应性,学习内容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应该由强调“对口性”转向强调“适应性”。

高等院校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高度,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科结构调整力度,密切关注社会用人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与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毕业生应对市场变化的多种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总潮流的历史大背景下,要强化外语及计算机教学,在金融、会计、法律、旅游等有条件的专业试行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拓展外向性办学道路,以“2+2”、“3+1”等与境外发达国家联合办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精通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等知识、技能及运营规则,能够在跨国性企业就业的国际化素质,使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良性互动。

(二)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开始,大学生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利用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去实施这个目标。在实施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进行不断调整,最终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发展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这个发展规划意识。高校应对此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并把该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这个体系应当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生涯辅导、职业咨询。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发展中所涉及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加以解决。创业课程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生涯辅导、职业咨询主要是引导大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其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评估,促进自身更系统地发展。

(三)在注重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多种能力开发

有调查显示,对于成绩排在前25%的毕业生、获得过奖学金的毕业生、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毕业生、党员、辅修生或双学位学生、有工作或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比其他毕业生要高。可见学生的学业情况对求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与此同时,针对大学生择业能力较弱的现状,高校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高度的责任感、说服他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这八条能力也是衡量大学生择业竞争的标准之一。二是要加强大学生求职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果断决策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测试、评估,除了渗透在学校日常教育环节中外,还应纳入学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核心工作,进行科学研究、设定培养方案、在较强的针对性目标性指导下,开创大学生能力培养及开发的显性教学体系和机制。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建设,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联系

首先,高校要对所开设专业和毕业生就业意愿以及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进行综合分析,选定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的区域。选定标准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快,人才需求量大,经济待遇好,个人发展机遇多的地区和单位;二是人才匮乏,社会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空间大的地区和单位;三是与学校有着长期的联系,常年接收毕业生,学校在用人单位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地区和单位。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一是学校抽调工作人员到选定的地区,注册成立自己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站,依法开展本校毕业生在该地区的就业推荐工作。二是与当地的有关单位协商,成立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站,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站挂靠到该单位或部门,联合完成学校毕业生在该地区、行业的就业推荐工作。三是在与学校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将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派到该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委托其负责对该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并从中择优推荐到本单位相关岗位就业。

第三,要明确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管理办法。主要是收集、反馈所在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及时向学校提供所需人才的规格、专业、人数和相应的聘用条件等;协调处理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应聘期间所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保持与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的联系,协调处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到有友人单位跟踪调查,征求意见,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等。

(五)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健全和创新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务必要实现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和渠道作用。高校要切实作为“一把手”工程,破除认识上的误区,就业不仅是全社会的事,更是高校自身的头等大事。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同时,要主动架桥,强化高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联系与沟通,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连通。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充满了挑战性的新课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这项工作,以求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在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达到均衡与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