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都龙边贸进一步发展

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都龙边贸进一步发展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都龙边贸进一步发展杨永福在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的关心以及马关县委、县政府和都龙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文山州社科联组织部分社科专家于2009年2月21日至26日开展了“文山州社科专家都龙行”活动,就都龙镇的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边贸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

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都龙边贸进一步发展

杨永福

在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的关心以及马关县委、县政府和都龙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文山州社科联组织部分社科专家于2009年2月21日至26日开展了“文山州社科专家都龙行”活动,就都龙镇的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边贸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得以近距离考察都龙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都龙镇的基本情况

都龙镇位于马关县东南部,距离县城23公里,东邻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西与夹寒箐镇相连,北靠马白镇,南与越南河江省黄树皮、箐门两县接壤。全镇国土面积211.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8777户、32816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布依等1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99%。全镇耕地面积34413亩,其中田8615亩、地25798亩。

都龙镇属于亚热带河谷型立体气候,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有适宜种植荔枝、香蕉等水果的数万亩低海拔热区和适宜草果、八角、核桃等植物生长的温凉山地。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铜、锌等30余种,潜在开发价值估计在400亿元以上。其中锌储量365万金属吨,锡矿储量30万金属吨,素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稀有金属矿铟的储量现已探明达3779吨,占全省70%以上、全国的42%左右,全球的30%左右。

都龙镇国境线长58.4公里,占全县国境线的42.3%,境内有茅坪、堡梁街两个边民互市点。200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在《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中,正式将都龙口岸作为新开放口岸,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这些为都龙边境贸易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都龙镇边贸发展现状

(一)中越边境贸易的基本情况

所谓边境贸易,一般是指相邻国家之间在边境地区进行的物质交流(易货贸易)或商品交易,发展到现代社会,边境贸易又有其必须遵循的国际准则和法定内涵,即边境贸易是指在相邻国家通过协商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书的基础上,按双方共同制定的地点,以特定的行为主体和双方认可的产品种类、限额,并交纳一定的税费而开展的贸易活动。中越边界沿线地区的边境贸易,目前就是在1998年10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边境贸易协定》的框架内进行的,地点限于我国广西、云南二省区和越南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莱州6省的陆地边境口岸及边民互市点;行为主体限于在两国边境地区从事外贸的企业和边境地区的居民(边民);数额按同年中国海关总署的规定,通过边境贸易进出口的商品可享受免税政策,金额限人民币3000元以内,越南政府则规定进出口商品的价值每次交易不能超过5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400元)。因而边境贸易通常又由“边民互市贸易”和被称为“边境小额贸易”或简称“小额贸易”两部分组成。

1953年8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开放两国边境小额贸易协定书》,1954年2月进一步签订《两国边境贸易协定书》、《两国边境贸易货币兑换协定书》和《两国边境地方国营公司进行货物交换议定书》。双方同意开放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和曼美边境口岸,并于1954年3月正式开通,使都龙成为当时境外海盐、煤油进入马关县的主要通道。这一时期,中越边境地区边境贸易的基本情况归纳起来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交易场地简陋,主要集中在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的露天市场“草皮街”、“露水街”;二是交易限额低、数量少;三是交易品种单一,多以自产自销、自购自用的农副土特产品和生产生活必需的手工业产品为主。四是交易主体仅限于双方边境沿线20公里以内的各民族边民,以及边境地区的地方国营商业贸易公司,其他人不得参与;五是交易方式粗放,无论是各民族边民,还是地方国营商贸公司,都以“以物易物”的易货贸易为主。1991年11月,《中越两国联合公报》在北京签字,标志着中越边境战争的最终结束和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自此,中越边界沿线地区的商贸往来也重新回到正常化的轨道并逐步发展起来。与前一阶段相比,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第一,这一时期的中越边境贸易,已经从过去以边民和边境地区“互通有无”为主,转化为中越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较大的份额。第二,在交易的主体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作为边境贸易交易主体之一的地方国营商贸公司,已逐渐为民营公司所取代。第三,在交易的品种上,已从以往的农副土特产品和小百货、小五金等生产生活资料,转化为中方出口以家用电器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化工产品,越方以金属矿砂、橡胶、废旧钢铁、化工原料、干鲜果蔬和海产品为主。第四,在交易的方式上,已从最初的“以物易物”、易货贸易为主导形式,转化为以现金交易为主。且至2008年11月,边民互市的免税限额,又进一步从3000元提高到8000元。[1]第五,在交易场所上,中越双方相继恢复或重新开通了河口—老街、天保—清水河、田蓬—上蓬等国家一、二类口岸和一大批边贸口岸及边民互市点,并积极致力于边境口岸和边贸市场建设。基本结束了边民互市“露水街”、“草皮街”的历史。都龙边境贸易就是在上述中越边境贸易的大环境下生存与发展起来的。

(二)马关、都龙边境贸易的现状

都龙镇与越南山水相连,历史上就存在着双方边民的互通往来,经济交往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双方的经常性往来中,茅坪、堡梁街两个边民互市点初步形成。1974年,由于中越关系日趋紧张,都龙口岸被迫关闭,边民互市也随之停顿。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后,适应两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双方边民的需要,两国政府于1991年签订《关于处理两国边境事务的临时协定》,决定在条件具备时逐步开放21对陆地出入境口岸,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口岸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越南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搞活经济的优惠政策。1998年把老街省列为经济开发区,加大与马关接壤县的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投资环境,并享受特别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目前,越南箐门县至马关县都龙口岸的越方公路已铺筑成四级油路,越方还完成了箐门口岸集市建设的规划设计,计划投资350万元人民币进行集市场地平整、供水、供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越方边贸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1999年以来,为发展边民互市贸易,越方对到我方进行互市贸易的边民免收过境费,对我方到越方交易的边民降低收取过境费。

受中越关系回归正常化大气候以及越方大力开发开放边境沿线地区的影响,云南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了马关县的都龙、金厂、小坝子等为对越互市贸易通道,使得因战争一度冷淡的边境贸易逐步活跃起来。为加快中越边境贸易发展步伐,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马关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改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1998年,筹集786万元资金,完成了马关至都龙24公里四级柏油路面的建设; 2003年,又筹集资金198.9万元,完成了都龙至茅坪22.1公里弹石路面的改造,与越南箐门至口岸的柏油路实现了对接,完成了都龙至茅坪10KV输电线路的架设。委托文山州建筑规划设计院、文山山海科技咨询公司对都龙口岸建设进行了规划,对口岸茅坪边贸集市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了评审。口岸规划总占地面积为504.9亩,近期规划占地面积为203.4亩,整个口岸集市总体结构由商业辅助区(35.1亩)、边贸市场区(31.05亩)、货场区(19.35亩)、联检区(20.55亩)、部队营区(2.7亩)、综合生活区(7.05亩)、入口广场区(11.4亩)七个片区构成。2005年8月20日启动实施都龙口岸茅坪边贸集市工程建设,该工程预计总投资6254.3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149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到位资金920万元,已支付工程款920万元,口岸供电、供水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建成并通过验收,“三通一平”工程已完工;40米主大街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国门、联检楼单体、联体等配套设计方案现正在征求意见中。同时,严格按照上级商务部门的规定,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的资格条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申办进出口经营权,并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对外贸易业务,目前,全县已有14户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为开展对外贸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据马关县经济商务局统计,2007年,全县共实现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22523万元,完成下达计划指标22400万元的100.5%,同比增长16%。其中进口完成9303万元,同比增长19%;出口完成12820万元,同比增长10%;互市贸易完成22708万元,同比增长18%;小额贸易完成420万元。

在2007年的基础上,2008年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全县累计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3001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26000万元的115.42%,同比增长33.39%。其中,进口完成14040万元,同比增长47.26%;出口完成15970万元,同比增长23.19%;互市贸易完成30010万元,同比增长35.93%。各种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及货值大致情况如下:

从越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各种药材900吨,价值2700万元;谷物类5100吨,价值4080万元;茶叶1100吨,价值320万元;木浆纸150吨,价值60万元;大牲畜2800吨,价值3900万元;废旧钢铁等150吨,价值50万元;工艺品原材料1500吨,价值1500万元;家禽700吨,价值160万元;其他商品1900吨,价值1270万元等。

我方出口到越方的商品主要有:日用百货8000吨,价值9000万元;化肥1600吨,价值600万元;农药400吨,价值500万元;机电产品,价值1000万元;家电产品,价值2000万元;猪仔和猪肉700吨,价值1000万元;铁器具,价值990万元;其他商品1000吨,价值880万元等。

2008年,马关县边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3.39%,促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马关县近年来加大了对口岸和边民互市点投资建设力度。马关县各边民互市点全年运行的基本情况如下:都龙镇边民互市点贸易进出口额16250万元,运输工具2350辆次,进出口货物17500吨,出入境人数29000人次;金厂镇边民互市点贸易进出口额4600万元,运输工具700辆次,进出口货物7800吨,出入境人数12000人次;小坝子镇边民互市点贸易进出口额6230万元,运输工具800辆次,进出口货物9200吨,出入境人数13000人次;夹寒箐镇边民互市点贸易进出口额2930万元,运输工具250辆次,进出口货物1500吨,出入境人数6000人次。

马关县边境贸易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当地政府和边民的期望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据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第一,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都龙镇为例,都龙至茅坪22.1公里弹石路面的改造,2003年才宣告完成,目前,正拓宽、加固路基,拟铺筑成四级油路与越方箐门口岸油路对接,但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进展缓慢。都龙至堡梁街公路,是1978年前后修筑的国防应急道路,至今仍是土路,常年被雨水冲刷,路面满是坑坑洼洼,35公里的路程,越野车行驶却需要一个多小时。有的路段一般的小车根本无法行驶,完全是晴通雨阻。交通不便、市场简陋严重阻碍了边民互市点的规模化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贸易主体从事边境贸易的积极性。

第二,都龙口岸尚未获批准复通,制约着边境贸易的发展。目前,马关县的边境贸易还仅仅停留在边民互市贸易的阶段,很难有大宗商品进出口。

第三,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虽有所增加,但真正开展业务的企业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越南商贸企业交往少,缺乏外贸、越语等专业人才,对越方国情、政策、资源、市场需求等知之甚少,加之越方边境贸易政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方边贸企业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制约了对越贸易的发展。

第四,边境贸易层次较低。目前,经由都龙通道进行的边境贸易明显地存在着商品品种单一、数量少、层次低的特点,交易上不了档次,成不了规模。加之与马关县接壤的越方两省四县同属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边民生活穷困,购买力较低,经商意识淡薄,这就制约着我方边境贸易的发展。

第五,受区位条件的影响,边境贸易发展较为缓慢。虽然马关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138公里,但是,由于地处天保、河口两个国家级口岸的中间,且马关县边境一线我方的交通条件、越方的交通条件及其他基础设施都不如这两个口岸,这就不能不影响到马关的边境贸易发展。

此外,中越联合勘界工作缓慢,影响口岸建设。5号界地区的界线一直未能勘定,致使马关县不能及时按照口岸建设规划进行建设。同时,口岸工程建设资金缺乏,给口岸建设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前面所述虽然是马关全县的整体情况,但因为都龙—越南箐门是马关县实现边境贸易最重要的通道,因而大致可以反映出都龙边境贸易的基本现状。或者说,马关县边境贸易面临的困难实际上就是都龙边境贸易面临的困难。

三、发展边境贸易的几点思考

由于地缘的优势,中越边境马关段边民互市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越改革开放以来,双方边境贸易发展较快,在马关县经济社会生活乃至双方边民经济生活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边民互市这种形式目前仍是马关县边境贸易工作的基础,是目前边境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边民互市点的当地村民许多依靠发展边民互市而致富,他们盖起了“洋房”,成为当地的“老板”。据笔者此次到都龙茅坪调研,看到街道水泥路面宽阔平整,街道两旁几乎都是砖混结构的楼房。据原村支书吴光富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起,尽管形势仍较紧张,但边境一线的双方边民就有了贸易往来。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边民经济往来更加频繁。目前,茅坪及5号界碑两个边民互市点已经形成了定期集市。堡梁街边民互市亦形成了定期集市。据了解,上述集市街天人流量约在3000人次以上,越方边民占了相当比例。交易的品种从家电产品、服装布料到塑料制品、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对于促进双方边境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边境内外各民族群众间的交往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都龙镇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边贸发展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点,使长期生活在边境一线的群众依托边民互市贸易实现增收。还应该指出,从长远来看,通过马关—都龙—茅坪—越南箐门国际通道,边境贸易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辐射到马关乃至文山州腹地。

另外,越南箐门县、黄树皮县与都龙矿区同属一个成矿带,矿石品位高,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马关县现有涉矿企业90余家,其中选、冶企业近40家。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积极引导我方人才、技术、资金力量较为雄厚的企业与越南箐门、黄树皮等县合作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通过边贸实现越南矿产品粗加工与我方矿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结合,对马关县内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将促进马关县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边境贸易在马关县特别是都龙镇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推进边境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目前的背景下就显得十分迫切。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都龙边境贸易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只要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出发,就能够找准制约都龙边境贸易发展的核心矛盾或问题。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通道建设,为扩大边境贸易规模即扩大物流、人流、信息流奠定坚实的基础。国际通道是支撑毗邻国家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设施,对于中越边境地区也同样如此。在制约都龙乃至马关县边境贸易进一步提升的诸多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关键因素之一。没有顺畅、良好的交通设施,要扩大边境贸易规模,扩充人流、物流、信息流容量,是不可能的,同时也将极大地限制外商、外资的顺利进入。这是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普遍共识。因此,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互市点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对都龙乃至马关县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云南省政府2005年宣布,在未来几年内,将筹资修建沿边境干线公路,把云南沿边8州、市辖下的25个边境县、市连接起来。在中越边界云南段地区,沿边境干线公路约长1000公里,[2]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实施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公共基础设施将是资金重点投向。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加大项目申报力度。

第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使都龙口岸早日复通。早在1991年,中越两国政府就签订了《关于处理两国边境事务的临时协定》,决定在条件具备时逐步开放21对陆地出入境口岸,中国都龙—越南箐门口岸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在《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中,正式将都龙口岸作为新开放口岸,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表明上级有关部门对此态度是积极的。要争取早日复通,一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都龙口岸交通严重滞后的状况;二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传递马关县发展边境贸易的决心和热情;三是加强与海关、边防、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部门的联系沟通,并为联检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搞好与口岸联检部门的关系,争取联检部门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共同为复通都龙口岸出谋划策,促进都龙口岸早日复通。

第四,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培养外贸、越语翻译等专业人才队伍。专业人才是从事边贸工作的基础。目前,马关县具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的人才稀少,尤其是熟悉外贸运作规则的管理人才和物流、越语翻译等技术型人才更是紧缺甚至严重不足。目前,全县仅有1人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报关员尚为空白。外经贸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与越方商贸企业交往甚少,对越方国情、政策、资源、市场需求等缺乏了解,从而严重制约了马关县边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窘境,一是要加大对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管理人员、职工进行边贸知识等的专业培训,或者选送优秀职员到相关高校进修培训,提高专业素养;二是积极引进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越语等专业人才。目前,文山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等院校开设有越南语专业,云南财经大学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可以与这些高校加强联系,走企校合作的路子。

第五,目前,中越边界马关段沿线地区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究其原因,除地处中越两国最偏僻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客观原因外,若干具体的技术和政策性因素的制约,也是不应忽视的重要方面。如边民互市点的市场管理、出入境管理等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在调研中,笔者听到不少边民反映,希望在出入境管理方面更加灵活一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更好地促进边境贸易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吃透、用好、用足国家的相关政策,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进出口贸易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对于欠发达的都龙、马关乃至文山州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之,尽管目前马关县、都龙镇的边境贸易还处于较低层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从发展前景看,有理由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随着中越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我国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建的“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等大背景的改善,都龙边境贸易必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系文山学院政史系主任、教授、博士)

【注释】

[1]《边民互市免税额提高,业界认为短期利好云南边贸》,云南省电子政务门户网[EB/OL],2008—11—05。

[2]《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云南日报网[EB/ OL],2005年5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