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面对这事关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抉择和历史命运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共赢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存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也要求我们妥善处理物质财富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当代与后代永续发展等重大关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人类的1/5,而资源却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已经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并且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随着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按照我们的既定战略,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决定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较高的强度,单位国土面积在短时间内比发达国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障。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环保问题更加紧迫。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面对这事关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抉择和历史命运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人类进入21世纪,文明将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交融并存的局面。生态文明观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三大文明中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科学发展观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层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反思的结果。发展生态经济,具体说来,建设生态农业就是要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态型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业领域,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关停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运用科技创新改造高度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的产业,使之转化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制定产业政策,大力支持高科技、无污染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组织实施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探索建设循环的工业链和共生的产业群模式,带动产业升级。在服务业领域,要立足加快扩大第三产业总量规模,提升第三产业效益和层次,制订生态旅游发展和开发规划,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新兴第三产业,努力促使原来侧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过渡。

在政治层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生态治理。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政府、个人与社会中介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通过多元参与,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共识,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的决策。这种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治理形式,就是生态治理。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不足1.5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耕地总量已从19.5亿亩降至18.89亿亩。因此,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现生态治理。生态治理要求必须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由于治理的主要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在生态治理中,需要权威,但不存在固定的、统一的权威。政府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威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威中心。生态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政治、民间组织、公民个体,以及企业等。生态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建立生态社会的战略必须依靠合作型生态地区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以一种重新唤起的与社群利益休戚相关的意识与替代对竞争优势的不懈追求。与此相关,也应调动参与型民主制的政治艺术,因为这种民主制既力求平均分割权力、化解彼此冲突,又努力维护公民社群内的多样性。这样一来,生态治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也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

在文化层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树立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伦理。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生态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理论的认识,而且还要有全民的实践。因此,必须强化对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教育,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操,增强公民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使公民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最终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生态文明形态下,就是要求人们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规范人们对自然的行为,启迪人们的道德悟性,公正地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有序,进而推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和谐有序。20世纪90年代,按照这种生态伦理观的要求,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相应的公民道德行为界定为以下三条: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维持其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从这一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出发,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使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要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广泛开展国民素质教育和科学普及,加快培育一大批熟悉优生优育、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公务员和志愿者,最终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在环境层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注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够使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自然资本的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良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基础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强调对有利于资源、环境的经济活动给予鼓励,反之则予以摒弃。这是因为,持续发展需要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地提供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否则,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推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显然,可持续发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发展,选择好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其他远景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机地整合起来,互相协调,整体推进。

【注释】

[1]曹荣湘:《国外发展理论研究述评》,载《人民日报》(第15版),2005年9月23日。

[2]苏耀昌:《社会变迁与发展》,加利福尼亚sage出版公司,1990年,第54页。

[3][美]M.梅萨罗维克:《人类处在转折点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第36页。

[4][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47页。

[5][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20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3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