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弥补与世界发展观的差距

科学发展观弥补与世界发展观的差距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科学发展观弥补与世界发展观的差距“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崛起的300年,也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在20世纪后2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经济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很大,我们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扩大。”

二、中国:科学发展观弥补与世界发展观的差距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崛起的300年,也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在20世纪后2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经济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很大,我们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扩大。”[4]中国经济经历了工业化起步、局部工业化和全面工业化三个阶段,足有160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社会动乱,留下了诸多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的研究结论说,“首先,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一种追赶型经济现代化。其次,中国经济现代化遵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其三,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世界经济。其四,计划经济不是经济现代化的有效模式。其五,战争对中国经济现代化有巨大破坏作用。其六,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其七,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发生两次进程中断。其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5]

如果把我国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就2001年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是十分显著的。“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都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6]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里,经济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高速发展,而这种发展以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虽然经济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层面,虽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国际社会发展的经验昭示我们,在发展政策制定中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经济增长必须与公众参与和治理等问题结合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不仅仅保证投资商和精英们的权利和利益。

·经济增长必须与生活质量提高挂钩,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GDP上。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是这一切思考的起点与终点。这将是未来任何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受到资源的限制,这种限制源自于物质结构规律和生物法则的客观规定。但在主流经济学中却没有自然资源的限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学只问中间目的,不关心终极目的。现代经济学过于关注增长,所有的经济活动来往于目的和手段之间。关于稀缺资源的争论和关于竞相实现更高层次目的的争论已经成为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7]大众媒介通过传播的动力机制对信息进行社会分配,进而从传播的角度开掘出新的社会发展资源。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表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在加剧,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强调消除贫困,减少失业和消除歧视。也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保证社会上人们的收入安全,就业安全、减少贫困,增加弱势阶层的社会福利和改善政府的社会政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要给农村发展以特别关注,发展政策要满足农村发展的基本需求,保证农民收入平等和持续增长,为乡村人口创造就业机会。”[8]

在总结中国现代化进程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世界新的发展观的观照下,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对21世纪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积极回应及杰出贡献。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的发展传播反映了人们高度关注GDP,并以GDP的信息传播来界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而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高速发展,GDP的信息也传递了国土资源的萎缩、环境的破坏。

可以说,经济的发展是依赖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及效率的提高都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自然资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人类社会的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依靠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地发现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当考虑到经济增长是有保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总体特性,这是科学使用自然资源价值的首要意识。自然资源具备三种价值:存在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总的来说,自然资源的价值内涵要广泛得多,自然资源的价值应等于经济价值(生产要素),加上对人的服务价值(对当代人而言),加上自然与生态系统维持的环境价值(对未来人而言,要求资源有稳定性、持续性的潜在价值)。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即:

img3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页。

这个公式表明,当扩大资源的某一价值时,必然会限制其他类型的价值。现将自然资源的总货币价值用公式来表示,即:

img4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9页。

公式说明: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EV),可以反映在对自然资源非消耗性利用前提下,获得经济投资和直接产生经济收入;用户经济价值(UEV)代表着自然资源的消耗性使用;产生的环境经济价值(EEV)包括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处理及预防等所支付的费用。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着眼点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考虑资源可利用的限制条件,即资源的可使用量(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可替代性)。自然资源的脆弱性等于资源可获得量与资源保存量之差(即:自然资源的可使用量=资源获得量-资源保存量)。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一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包括生产性成本和环境成本(各种资源的环境使用量、环境生态破坏代价、人类健康受损代价、控制治理费用等);经济活动的净效益等于总产值减去生产成本,再减去环境成本(即经济活动的净效益=总产值-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只有效益大于零,经济上才可以接受。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进入经济活动时,净效益也必须大于零。”[9]综上所述,一种自然资源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使用它的经济活动。

自1992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开始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接轨。从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信息看出,自1992年联合国发展与环境大会以后,全球总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没有好转,而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有效地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得到加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可以说,中国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指出了今后20年内中国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最新理论与实践突破,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二)“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第一个统筹来说,中国当前要努力通过城市化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或城镇居民并赋予同等的“国民待遇”,这就必须首先从就业开始;第二个统筹要注意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互助与合作;第三个统筹要注意强化有利于贫困阶层生活质量提高的公共物品的投入和建设;第四个统筹需要使过度消耗资源或损害环境的产业受到更多的约束,而节约资源的技术和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事业应获得政策和财政的支持;第五个统筹要特别致力于化解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摩擦,不是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要争取参与其制订过程,在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10]

(三)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这关系到未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走向,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延伸与深化。

有关方面专家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四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神与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才能解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遇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发展是前提。其二,公正是核心。在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会引导资源追逐效率和利润,使资源向知识阶层集中,这时,社会财富差异会不断扩大。这种配置是合理的,但不一定是公平的。这就需要政府利用手中的分配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加以调节。其三,体制是保证。政府在调节过程中必须建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分配制度。从调节的机制来看,需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以及政府所掌握的资源用在何处。其四,执政党应更多地关注和关怀社会困难人群的生产与生活,采取措施帮助社会弱势群体。[11]

(四)国家“十一五”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

国家“十五”规划强调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十一五”规划强调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着重提到社会事业的发展、资源的保护和能源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是强调怎样发展得更好更快的问题。即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要更加全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发展要更加协调,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互相适应;发展要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赋予了发展新的内涵,这是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它回答了发展的目的、人类对发展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进步。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赋予发展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扬弃了传统发展理念简单片面的思维定式,顺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从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类资源代际累积传承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也是发展概念和范围的扩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国家“十一五”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