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探究

高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探究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环境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学习:一种是自主学习,另一种是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形式即查找并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有网络条件进行的自主学习称之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成年以后的人采取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基本上可以自主学习到各种知识与技能。

高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探究

汪 松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1,E-mail:allen2013@126.com)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概念入手,结合主要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进行了思考,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Research of Autonomous learning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So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E-mail:allen2013@126.com)

Abstract:This paper,from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combined with foundational theories,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We gave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finally present solutions,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network environment;autonomous learning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高校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搭建完毕,社会、高校、家庭等相当部分已经基本具备上网条件,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促使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新途径。网络环境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学习:一种是自主学习,另一种是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多的是基于某种动机(内部动机或外部动机)而进行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出现反映出了教育领域对教与学的新认识,对学习者地位与角色的重定位,更体现了教育朝着自主探究发展的趋势。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形式即查找并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学习,它对学习者和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者的要求较高:一是,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二是,设计者要把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的自身特性与共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者和设计者能同时做好以上两点的还是比较困难。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界定

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少,许多研究者也从各个方面对其给出了一定的定义,但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Henri Holec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并就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尤其是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1]

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

虽然很多研究者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不管哪种界定,都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自主学习的本质,并无错误与正确之分,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同。

本文中把自主学习看成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激发或由外界激发,并不断维持学习动机,制定学习目标,主动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的策略、方法,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步调,并且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诊断、评价和反馈,持续对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有网络条件进行的自主学习称之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主要从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注重从现实需要中获得学习的目标,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策略,自主调控学习活动进行意义建构,形式比较灵活开放,一切活动主要由学习者自己安排和实施,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和帮助作用。

(2)终身学习理论。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如果不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将很快落伍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因为,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量发展速度是个人的学习永远赶不上的,个人永远也不能掌握所有知识,也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学习到可以享用一生而不落伍的知识与技能,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成年以后的人采取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基本上可以自主学习到各种知识与技能。

(3)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并划分为两大层次: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需要,这个层次需要对个体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而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也会减少。成长需要则包括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实际上,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满足得越多,人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动机就越强。在信息时代,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需要,而网络环境让学习变得简单、高效,并且能激发更深层次的学习需要。

三、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亦如此。这种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主导学习,自我调控。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能根据需要在学习动机的激励下定制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进行自主监控和自主调节,以及自我评价等。这里的自主是相对于教师主导而言的,一般而言学校教学主要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大多数场合或者情境是没有老师,或者是老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那么明显的。特别是在零散的、片段化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减弱,而更倾向于给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相关指导、建议,并不直接干涉自主学习。

(2)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学习个体的学习者可以基于网络进行跨学校、跨地区的学习,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非常便捷;另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者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的开放性。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一般是基于某种动机,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在学习方式上灵活多样,可以借助网络自己查阅资料,寻求学习伙伴,参与讨论,寻求帮助,甚至是在网上听某门课程……。

(3)交互性。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也需要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首先,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的交互,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向计算机发送请求,比如要获取某领域的相关文献,计算机处理请求并将请求传送至网络中,并在网络中查找匹配资源,并最终带回学习者。同样的,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处理相关数据时同样会产生这种交互。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并不是孤立的,他会随时跟与学习相关的人(如教师、学生)发生交互,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在网络环境下,这种交互更是形式多样,如QQ、E-mail、论坛、聊天室等等。

(4)主观能动性。首先,体现在它是有目的的学习,是自觉主动地学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水平有明确的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其次,学习者对自己的进度计划主动监督调控,对自己的学习计划、策略等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适调整。

四、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系统的构成要素

(1)学习的主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主体性。学习者是自主学习的主宰者,他们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策略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利,并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控制。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几乎所有活动都是由学习者自主执行的,这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2)学习的客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从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中获取知识。所以,学习的对象主要是网络学习资源,如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学术期刊等等。网络学习资源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它能够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者认知结构。

(3)网络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工具、知识的宝库,也提供了方便学习者与外界沟通的手段,学习者既可以从中获取知识,也可以借助网络的工具作用获取知识。

学习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系统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img34

图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系统构成要素图

五、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固然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如培养了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我监督和调控能力等,但是,大部分的自主学习效率不是特别高,特别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加不知所措。现如今,全面开展自主学习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学习动机较差。学习动机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起核心作用的是内部动机。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但目前的网络自主学习者动机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人学习动机不强,主要是靠外部动机推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得不到持续性的维持,也影响到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最后,学习动机不强会大大降低学习的自制力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

(2)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不当。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尽人意。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给自制力差、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学习者带来了困难,使之偏离学习的方向、降低学习的效率,迷失于网络虚拟空间不能自拔,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分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更加薄弱。没有教师的督促与检查,学习者很容易忽视自我指导,懒于动手和动口,降低了学习效率。由于以前接受的教育方式和长期以来依赖他人评价的习惯的影响,不善于也不主动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自我评价,导致了学习结果不能及时验证,学习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了学习效果。

(3)缺乏指导。一方面,在选择学习资源方面缺乏指导。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面临浩瀚的学习资源,往往会产生“迷航”现象,变得无从下手,学习者不知道哪些是优质资源,哪些是劣质资源,选中劣质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遇到问题时,往往很难或者很久得到有效解决,缺乏及时的指导。

六、改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思考

1.学习者

学习者是进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主体,其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要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如:获取相关知识信息能力,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信息检索能力等;(2)提高自我监督、调控能力。学习者要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在内部动机的驱动下,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并时刻检查当前学习情况,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等;(3)要提高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虽说是自主学习,但也并不能忽略来自学习环境的各种影响,作为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时,要积极捕捉来自网络环境的积极影响,必要时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补己之短;(4)培养信息素养能力,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获取新信息,灵活地支配信息,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2.教师

虽然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中,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教师可以从一些方面帮助学习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1)帮助制定学习目标(特别是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学习者在很多方面由于水平和能力不够,还不能胜任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面对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者往往变得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帮助学习者进行目标确定和内容、资源的选择。(2)方法指导。大部分学习者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欠缺,却发方法论的指导,教师在必要时要为学习者提供方法指导等。(3)重视交流互动。在网络环境下,师生见面机会少,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师生交流互动,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留言版”或电话等途径向教师请教,教师需要及时回复,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实时的师生交流互动。

3.网络环境设计方面

为了避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面对学习资源无所适从,作为环境的设计者,需要设计出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在设计适合网络自学的学习平台(如网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选择优质学习资源,且资源的种类不宜过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可以保证学习者学习的质量,种类少可以减少学习者在选择学习资源时的徘徊时间,当确实有必要有很多类别时,尽量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描述,以示区别。(2)在环境结构设计和导航设计上,尽量要从学习者角度多加考虑,突出学习将要达到的效果,结构层次尽量不要太多,避免学习者产生迷航。(3)内容设计上,要重点突出,尽量不要把所有内容杂糅一起,如有需要将扩展内容以链接方式展现,但不宜过多。(4)在栏目设计上,增加协作学习相关元素,如供答疑的论坛,给学习者以更加开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Henri Holec.自主性和外语学习,1981:3.

[2] 陈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