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环境下的空间再造

网络环境下的空间再造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为虚拟图书馆的空间结构重组的重要理论基础。图书馆IC构建译自“Information Commons”,本意是信息共享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
网络环境下的空间再造_智慧信息

空间结构理论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济各发展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合理集聚与最佳规模,区域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间的倒“U”形相关,位置级差地租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镇居民体系的空间形态,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的相互作用,“点—轴”渐进式扩散与“点—轴系统”等。空间结构理论在实践中可用来指导虚拟图书馆的空间结构重组发展战略。为虚拟图书馆的空间结构重组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IC理念的拓展

图书馆IC构建译自“Information Commons”,本意是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中心、信息共享室、信息共享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唐纳德·贝格尔(Donald Bea⁃gle)在文献中界定的概念流传最为广泛。[7]论文界定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1、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他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2、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

2002年,贝利和蒂尔尼(Bailey and Tierney)在此基础上将信息共享空间为三类:[8]1、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2、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3、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 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网络信息。很多图书馆采用了第三种形式的信息共享空间,将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结合,由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和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咨询服务。阳国华认为,IC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9]

但是,随着人们对IC的不断认识,也被称为知识共享中心(Knowledge Com⁃mons)、共同学习空间(Learning Commons),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又提出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全球信息共享(Global Information Commons)空间这一概念。我们也认为,近些年,人们一直梦想着能够拥有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信息资源的泛在图书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完善,手机用户的普及与应用,给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服务范围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变革,为图书馆提供了传递数字信息和服务的新方式,使泛在图书馆这个梦想变得可以实现。现在,无线网络在许多大学校园全面覆盖,高校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IC构建的新课题。因为客户利用3G终端技术可以在校园任何一个角落在线阅读或下载,图书馆的IC构建是否还有必要?在泛在信息环境下,IC构建将走向何处?

二、校园IC构建的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新图书馆建设的高潮,一座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论数量、质量,还是单体规模都超过了我国校园图书馆建设历史的任何时期。这标志着我国校园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一座座新图书馆投入使用,一方面极大改善了图书馆的办馆条件,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图书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图书馆使用者的角度,成为“遗憾的新建筑”或者说是“遗憾的工程”。这些问题大多是出在空间结构的理念上,图书馆的空间结构理论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信息资源、信息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因此,解读图书馆IC构建的战略思想和细分模式,指导大学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更好地服务教学与科研就成为题中旨意。

(一)图书馆物理空间保证

校园IC构建的条件首先是物理空间。我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07年5月发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统计数据”,面积最大的为上海大学图书馆,为73000m2,居前6位的图书馆面积都达到了50000m2以上,前44位的达到20000m2以上。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数据是些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实际中的数字比例可能比这还要大些。

以作者所在的淮南师范学院为例,三校专升本时,刚刚启用的图书馆10600 m2,10年后,新校区27000平方米的主馆又投入使用,两个校区37600 m2,基本达标,而且在物理构造上体现艺术性、智能化和生态化。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艺术造型以徽派建筑为主要基调,但墙体以红、绿为主,造型似一本打开的图书,文化气息及环境的烘托都表现出高等学府的特征,对新校园的规划和风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上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设施,设备上充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满足电子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需要;在生态化方面,东馆中庭天井充分利用顶光,利用多重反射将顶光反射到室内。通过自然采光与镀膜玻璃加遮阳窗帘遮阳,实现光线柔和自然的效果;综合布线、大开间格局、灵活隔断,以实现减少能耗与运行费用并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给读者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图书馆的人文化布局

我们认为人文化布局要“根据学习风格和习惯,信息共享空间中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区域”。以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计为例,计划密集书库布置在一楼,地面直接承重。二楼入口区设有总出入口监测门、总服务台、联机公共检索、参考咨询区、光盘借阅上传、新书展览、阳光书店等功能区,也是全馆交通枢纽中心。三楼是人文社科、文艺小说类图书阅览区。四楼是现刊阅览区、过刊阅览区和报纸阅览区,为读者提供报刊阅览、复印、打印服务。五楼是理工类、经管类图书阅览区和电子阅览室。六楼是保存本阅览区和声像视听阅览区。七楼是学院档案室、校史展览室、大学生科技成果展览室和教师科技成果展览室等。功能区的划分有效实现了“热点”分散布置、读者合理分流目的。馆内实现了无障碍设计,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搬运书刊、物管人员绿化搬运等作业。

人文化布局注意到视觉效果在阅览过程中的心理作用。例如在总体色彩设计上,主要为地面米黄、墙面和吊顶乳白、阅览桌椅和书架暗红色,局部采用深色调造型和跳色,充分体现了柔和、明朗、协调,宁静的设计思想。大开间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隔断(木格造型、花台隔断、艺术品摆设、绿色植物、软隔断、家具设备等),形成富有变化且优美的空间结构,产生出典雅舒适的空间视觉效果。做到视线通透、通道合理、光线和通风无阻碍,融合馆内外景致,“似隔非隔,隔而不断”。人文化布局要动与静相结合、计算机区域和非计算机区域相结合、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相结合,既要有安静的个人学习空间、安静的计算机空间,也要有提供团体学习的计算机空间和期刊阅览空间等,以适应不同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总之,顺应用户需求和学习方式,对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予以理解和考虑,尽可能让不同的用户都能够在IC中找到适合的空间,这是IC空间布局人性化的主要内涵。

全面采用智能化综合布线。千兆以太网信息节点1000个以上,并在信息节点旁边匹配有一定数量的电源插座,以方便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读者使用。馆内各层均实现无线上网,通过VPN可实现远程访问馆内电子资源。

(三)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现代高校图书馆除了提供纸质文献、电子资源阅览服务之外,还要具备信息服务、文化展示与教育、读者培训、影视欣赏、休闲交流、书店选购等多项功能。与传统方式提供零散信息、音视频服务不同,图书馆采取了安排专人采集、制作、播放或展示实时实地信息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第三种阅览服务”。“第三种阅览服务”是指图书馆除提供“第一种阅览服务”——纸质文献、“第二种阅览服务”——电子资源之外的其他媒体形式文献信息阅览(rich-media reading)服务形式。故而在功能布局、综合布线和设备配置时,也充分考虑了这一新的需求。实际应用有:

设置查询机。提供书刊目录查询(OPAC);提供图书馆电子资源全文检索、阅览;查询机的分散布置与电子阅览室集中管理相辅相成,便于读者不同用途的检索和使用需求。

设置大屏幕电视。在每一楼梯迎面、电梯间均布置有不同尺寸的大屏幕电视。安排专人采集、制作、播放馆内公告、校内新闻;转播国内外重要新闻、文化体育以及各种专题电视节目;在休闲阅览区设置大屏幕电视插接移动存储设备,单独播放不同专题的节目。实时提供新闻、信息、专题节目等音视频文献等阅览服务。

设置小影院。作为一种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很好的形式,每周安排节目表播放诸如“社交礼仪”、“就业指导”、“Discovery”、“百家讲坛”等专题节目,以及外语原版片、国内精品影视、文艺作品、音乐舞蹈节目等,免费提供给大学生或由团委、班级组织观看。

设置书吧。配备大屏幕电视进行专题展播。提供热门期刊、报纸阅览。提供饮品和文化用品等便利服务等。

设置展览区。不定期进行艺术设计和摄影展览等等。

电子阅览室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供馆藏书刊查询(OPAC)、数字文献资源数据库检索、多媒体服务、网上交流和浏览新闻等;大小学术报告厅,可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学术讲座、报告等。“第三种阅览服务”的功能布局设计,让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全面,服务更贴近现代读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校园IC的构建

3G技术为泛在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泛在图书馆理念的渗入,打破了图书馆服务的物理馆舍的限制,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赋予了新的契机、新的活力。我们深信,伴随着3G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3G带宽性能的改善,3G网络建设的规模化,无线网络对传统网络替代等,泛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将更高质、高效、个性化和人性化,也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知识传递的作用。

尽管学习共享空间可以延伸到整个校园,然而图书馆作为校园内的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和学术与社会的交融区,是构建协同和交互式学习环境的理想场所。学习共享空间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开设支持个人及小组学习的空间,整合空间资源、信息资源、学习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多种资源,建立便于读者、教师和馆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符合现代协作式学习和研究模式的特点。也为确立图书馆在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中心地位,强化图书馆在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综合优势,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契机。如美国布里汉杨大学图书馆、内华达州立大学图书馆都成功开展IC服务,对IC运行提供服务的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图书馆IC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IC的构成一般为三层模型,即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下面我们就这三层模型提出泛在信息环境下IC构建的再造工程:

(一)泛在信息环境下实体环境的构建

就其总体架构而言,学习共享空间与信息共享空间一样由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三大部分组成,但其构成元素及其功能则更侧重于对协同学习的支持。实体环境是读者学习、交流、合作和活动的实体场所。一般由协作学习空间、开放获取空间和社交与休闲空间等几大部分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学习共享空间包括支持开放获取的上网区、群组计算区、专业计算区、大小不同的讨论室和研究室、写作指导室、技术指导室、多媒体制作室、电子教室、电脑咖啡吧和休闲区等。在这些区域中依据功能的需要,配备利于学习、交流和协作的现代技术装备与设施,比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多媒体制作设备、快速互联网、无线网络、咨询台和技术支持台等。IC的设施资源配置中,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进的计算机硬软件

似乎IC天生就要提供计算机服务,提供让用户接触新技术和检索信息的设备。从不少IC网页的介绍中都可以看出,无论从计算机的数量、配置都是相当先进的,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如亚利桑那州大学图书馆的IC,计算机的配置是:高档的CPU、大内存、高速显卡、大屏幕液晶显示器被大量使用,同时为用户配置从3.5寸盘、ZIP驱动器、USB、读卡器等一系列的输入输出口。相关软件的配置也必不可少,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IC配备的软件是最全面和最多的之一,提供了包括网络浏览、Office办公软件CD/DVD制作、文件转换、扫描、制图、工艺、统计、听/写、音乐、磁盘使用等,同时也提供大量专业软件。这些软件是用户无法全部能够拥有的工具软件,考虑到了各方面用户的需求。

2.快捷大容量的网络

网络在虚拟信息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之一,IC要保证所有的计算机都能和网络联通,也要保证在IC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有线或无线上网,让IC成为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空间。在第三部分的调研中发现,提供上网设施是IC必备的功能,同时,出借笔记本电脑、提供无线上网功能,也是许多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之一。

3.丰富的外设

计算机外设,有的是用户在信息输出、复制等活动时不可或缺的设施,如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有的是生产与表达信息时要使用的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录机、投影仪。这些外设是大多数用户难以同时拥有的,也有利于学生完成信息从获取、利用、生产到表达的全过程。

4.舒适的家具和环境

IC之所以能吸引用户,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IC舒适的环境。首先IC的家具就要非常的人性化,从电脑椅、阅览桌到休闲的沙发等都要充分考虑到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当然环境氛围的营造、室内外空间的美化也是构建一个具有魅力的IC的重要因素。

5.周到的便利性设施

一些便利性的设施也很重要,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计算机、桌椅、卫生设施等,方便用户等待长廊,提供休息的免费饮水间等。在构建IC时,图书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IC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印本资源都整合到IC空间内,应该把虚拟空间建设的重点和主体放在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上。

6.微型IC服务

IC的信息共享不仅要体现在实体空间上,也要为用户网上的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提供平台,这是前面所提到的微型IC,即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网上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应该有着广泛的开放获取资源、信息交流与讨论的空间,这也是IC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虚拟环境的构建

学习共享空间虚拟环境是在互联网络平台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构建的学习、交流、协作及共享思想和知识的虚拟场所,是联结实体环境与数字环境的纽带,是支持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之间协作与互动的桥梁。IC虚拟环境服务以一站式为主要特点,其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也应是经过整合的,其整合的对象主要有:

1.不同载体、不同类型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根据实际确定好不同资源间的比例关系,既然在IC空间内印本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IC就要在加强数字资源服务方面多做文章;

2.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的整合。电子图书、数字化期刊、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Internet信息资源、以数字镜像或链接等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有序化数字资源;

3.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的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是多层次的,因此也有不同的工作模式。一般有四个层次上的整合方式:①汇合整合方式,主要是基于OPAC资源系统的一种整合方式,是多个馆藏的简单相加,用户需要自己查重,进行二次选择。②组合整合方式,是对相关数据库内的数据对象去除重复信息的整合方式,是多个数据库系统的有机优化整合。③重组整合方式,是基于虚拟图书馆应用系统的一种资源整合方式,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分解重组,按数字资源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立体网状的知识资源体系;④一体化综合整合方式,是要在OPAC资源整合系统和虚拟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之间在建立多维度关联,以形成更为优化的虚拟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关键是要实现OPAC系统和虚拟图书馆应用系统之间的技术兼容,实现各种元数据之间以及其他资源对象之间的互操作,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某一种或某几种层次的整合方式。

(三)泛在信息环境下支持环境的构建

学习共享空间的支持环境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文化与精神几大部分,通过三者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信息技术是构建学习共享空间和支撑系统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驱动力,信息技术的每一步变革都为系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组织与管理是学习共享空间的人力资源与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包括起协调作用的员工、参考咨询馆员、技术支持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助理等,制度保障包括管理制度、服务规范、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服务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与精神是构成系统各个环节全体人员所认同、遵守的社会价值观念、服务准则、工作作风、职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的总和。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离不开信息技术,构建主义协同学习理论的实践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所驱动的,学习共享空间的真正意义不限于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强有力的驱动力来促进学习者协同学习的全过程,近年来出现的Web 20技术和图书馆20之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群体智慧、协作共享的理念,与构建主义协同学习的理论达到了完美的谋合,以博客、播客、维基、即时通讯、RSS聚合、标签、民间分类等为代表的软件工具,以及各种学习社区、兴趣社区、社会网络服务社区等知识共享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参与、交流、交互、个性化体验、发挥群体智慧的平台和技术手段,为构建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以网络社区为显著特征的学习共享空间环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