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环境下,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行了开架借阅、微机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代表,高校图书馆纷纷引入国外先进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就是利用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为读者用户提供深层次的针对性专业化服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完全以读者及用户为中心,摆脱了以往单一的手工服务方式,服务呈现多样化趋势。对用户进行培训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刘佩琳[1]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由传统的文献借阅、到馆咨询、定题检索等服务转变为通过网络接受用户的信息咨询,提供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文献信息服务。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服务机制,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内涵及网络信息服务的含义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始走向电子化和数字化,再加上中国教科网和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使得图书馆呈现出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信息枢纽。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演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图书馆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借阅服务到参考服务、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从无偿服务到有偿服务、从按时服务到及时服务、从在馆服务到多馆服务和馆外服务、从在线服务到全球化服务的发展过程。服务内容由提供给读者馆藏文献变为帮助读者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由片面变为远程,并呈现出多种服务并存、手段与方式不断更新和拓展的前景。

过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重心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读者离不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服务的主体。读者对图书馆的任何了解,都必须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尤其是一些闭架书库更是如此,工作人员虽然非常繁忙,但是工作效率却很低。网络环境下,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行了开架借阅、微机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取书,通过网络查找所需信息,读者的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不再依赖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由主角变为配角,由台前到了幕后。未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依托网络体系,不再局限于物理馆舍的范围之内,高校图书馆将在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高效、优质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已从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点。

1.开放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服务场所,主动接触用户,摆脱了传统文献服务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2.主动服务

面对新信息环境下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用户的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读者。如清华大学图书馆聘用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工作人员为学科馆员,主动到各院系服务,不仅加强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而且也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了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

3.针对性服务

高校图书馆只有冲破传统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针对性服务,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让读者满意。目前,我国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代表,高校图书馆纷纷引入国外先进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就是利用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为读者用户提供深层次的针对性专业化服务。

4.多样性服务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完全以读者及用户为中心,摆脱了以往单一的手工服务方式,服务呈现多样化趋势。图书馆在提供一般性借阅等服务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和服务,如发布网上新书通报、编制网摘、开展在线参考咨询等。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逐步向“虚拟”或“没有围墙的图书馆”转变,不但可以依托馆藏的信息资源对外服务,还通过网络链接Internet丰富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开发多层次信息服务

按照国家著录规则的标准,对馆藏文献进行整理编辑,建立馆藏书刊检索系统,提供上网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报道新书、新刊内容,编写期刊索引等;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及读者的信息需求,在主页上用链接的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使读者在网上能迅速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2.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由以纸质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印刷型文献迅速向数字化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光盘型和网络型等文献转移。因此,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成为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文献,其他多媒体文献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数字资源的利用成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3.开展深层次知识服务

主要包括:(1)搞好信息报道工作。从新书、新刊、最新内部资料中选择对教学科研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编制成信息快报、专题资料索引等信息产品提供给读者。(2)开展定题跟踪服务。高校图书馆要根据用户研究课题的需要,不断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从课题立项到课题成果鉴定,进行跟踪服务,提供该专业国际国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新数据。(3)加强网络咨询服务。信息网络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于通过校园网请求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互式回答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用户交流、解答咨询,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满足用户咨询的要求。(4)开展用户教育。对用户进行培训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用户教育使读者掌握有效利用图书馆的方法与技能,指导用户认识和使用检索工具,不断提高信息素质。读者可通过互联网教室,学习如何查询联机目录,如何使用电子资源等相关知识。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1.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充分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和快速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网络环境,对各类网络电子资源进行分析与重组,开发新的信息产品,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并让这种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品牌。

2.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要求,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环境使传统服务方式发挥新的效益。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和特点拓宽服务领域。

3.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人才

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要求,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人员的使用中,要注意发挥馆员的专业特长,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业务水平,以不断迎接新知识的挑战,培养一批新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充分重视机遇与挑战,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快速、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晓星.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1999 (3):16-17

2.陈步峰等.服务文化:全球竞争的通行证[J].有色金属工业,2004(5):52-53

3.陈祥槐.管理文化研究:观点与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2(7):68-73

4.蒋永福,李集.论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三大要素[J].图书与情报,2003(5):9-11

5.谌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孙继林.图书馆改革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5):133-135

原文刊载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注释】

[1]刘佩琳(1966—),女,汉族,本科,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