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五节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第五节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和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观点反映出人格形成与需要满足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两本著作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从年龄特征上看,多数是中年人和老年人。

第五节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和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Marslow,A. H)和罗杰斯(Rogers,C. R. )。

马斯洛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导致生理、心理和人格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由低到高分为不同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观点反映出人格形成与需要满足之间的密切联系。罗杰斯的观点与马斯洛相似,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也有对他人积极关注和自我积极关注的需要,如得到别人的认可,接纳自己的认可。当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时,人就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罗杰斯认为人生是一段积极主动的过程,倾向于从依赖到独立,倾向于满足需要或消除紧张,倾向于建设和向上发展。

一、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1908—1970年)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出生于纽约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18岁时进入纽约市立学院攻读法学专业,但第二个学期便离开该校进入麦迪逊大学学习心理学。1934年,马斯洛在著名比较心理学家哈洛(H.F.Harlow)的指导下,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43年,马斯洛到纽约布鲁克林学院任教,开始接触到惠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学、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弗洛姆(E. Fromm)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这些理论学说对马斯洛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彻底抛弃了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观点,转而建立一种动力的、整体的、新的心理学范式。1951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这两本著作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1902—1987年)生于伊利诺州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富裕的土木工程师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宗教对罗杰斯一生的影响很大。罗杰斯192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罗杰斯担任过美国许多心理学重要学术团体的领导人,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20世纪80年代初,罗杰斯被视为“当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学者”,超过了弗洛伊德而位居第一。罗杰斯一生勤于治学,著作惊人,先后出版著作16部,学术论文200多篇。代表作有《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咨询与心理治疗》、《来访者中心治疗》、《论人的成长》、《学习的自由》、《一种存在的方式》、《在80年代学习的自由》。

二、马斯洛的主要观点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思想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早期被称为“整体动力论”,后来则称为“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通过对林肯、斯宾诺莎、爱因斯坦等名人和身边熟人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了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

(1)准确和充分地知觉现实;

(2)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

(3)自发、自然、坦率;

(4)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自我中心;

(5)超然独立的特性与离群独处的需要;

(6)自主性,即独立于文化与环境;

(7)对生活的反复欣赏能力;

(8)经常产生高峰体验;

(9)具有社会情感;

(10)仅与少数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际关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具有明确的伦理观念;

(13)富有哲理和幽默感;

(14)具有创造性;

(15)抵制文化适应。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往往依次地充分满足了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以及尊重的需要,他们摆脱了精神病的、神经病的或其他的病理障碍,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实现了自我成熟和健康。同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从年龄特征上看,多数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当然,马斯洛也认为,自我实现的人也有缺陷,比如往往比较固执己见、冷酷无情、焦虑、多疑等等。普通人常有的缺点在他们身上也有所表现。

(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按照马斯洛的说法,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马斯洛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了高峰体验这一神秘现象。“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他认为,人的高峰体验是一个多层级、多水平的系统,主要有普通型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这样两种类型。普通型高峰体验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满足需要、愿望时产生的极端愉快的情绪。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

三、罗杰斯的主要观点

(一)罗杰斯的人性

人性观点是罗杰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他的人性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肯定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不仅是乐观的、积极的,而且是富有建设性的。但是,既然人的本性是健康的,那么又如何理解人的许多恶行呢?罗杰斯认为,文化影响才是造成人的恶行的主要因素。

其次,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罗杰斯把人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实体;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定的特征。罗杰斯认为,人的变化并不完全是在消极地适应社会文化,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化达到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创造。

最后,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罗杰斯认为人的变化过程也是由经验造成的。罗杰斯指出:“科学、治疗以及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首先植根于并且依据一个人瞬间的主观经验。它从内在的、整体的和机体的经验中生长出来”。罗杰斯对意识和经验作了区分。他认为,经验是一切正在发生于有机体的环境中并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均可能意识到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机体经验。意识则是许多潜在的经验用符号表示时进入人的现象场中,也就是现象经验。他认为,现象学是建立一门良好的心理科学的基础。

(二)罗杰斯的自我论和人格理论

自我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与核心。罗杰斯的自我论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人有追求自我价值的共同趋向,但罗杰斯则更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这是他的心理治疗和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稳定不变的动力形态,他通过自己长期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总结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不合理的社会常常使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使人性健康向上的力量受到摧残和破坏。但即便如此,罗杰斯仍然深信人的内心依然存在着积极向上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和环境及其关系的知觉与评价。罗杰斯将自我概念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是较符合现实的自我形象,即主体的自我;另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期望实现的自我形象,也就是客体的自我。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罗杰斯及其同事还发展出了对自我概念的测量方法。早期罗杰斯采用访谈法将与受访者谈话中所取得的资料记录下来,然后通过语义分析,把资料中与自我有关的词汇加以分类,分析自我概念的变化,后来使用标准化的Q技术(Q-sort technique)来测量自我概念。

四、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启示

(一)自我的结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现象学的角度,把自我视为一个能动的整体,其实自我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尽管罗杰斯区分了“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但二者都是个人意识到的关于自身的经验,片面强调了“自我”客体性的一面,未能完全说明“自我”的结构。

在心理学领域中,自我永远具有双重性特点:既是意识活动的主体,又是被意识的客体。综合先辈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认为:在心理学中,自我是一个能被意识并能对自我进行意识活动的内在统一的系统。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主体我,主要指自我的主体意识功能,即自我意识;二是客体我,主要是被主体我意识着的内容,即自我概念。这两方面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自我”这个内在统一的系统。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进行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部分,分别代表自我在知、情、意三种心理过程中的主体表现。自我概念是指主体我所意识到的理想的或现实的客体我的内容,包括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体按一定社会要求对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观点,是自己设想、期望的那个“我”;现实自我是自我所意识到的真实的自我。

总之,自我既有主观能动的意识功能,也有客观实在的内容,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其发展决定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

(二)自我实现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实现主要是指人格发展的先天内驱力与过程,由于忽视了社会文化、社会实践的作用,这种自我实现最终也只是一种虚构。健康的自我实现应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中,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愿望与特长确定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没有社会实现,就没有个人实现的条件;没有个人实现,就没有社会实现的来源。”因而,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人格与社会文化具有双向选择性:一方面社会对个体人格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个体在社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目标与理想道路。

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功能,全面发展、充分“自我实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健康人格。

【注释】

[1]杨莉娟等.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践研究.教育研究. 1999. 6

[2]申荷永.团体内聚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3]刘长清.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教育观评析.齐鲁学刊.2000

[4]唐卫海,杨孟萍.简评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