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 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6.1.1 访谈法的概念访谈,顾名思义,就是调查者“寻访”、“访问”被调查者,并与其进行“交谈”、对其“询问”以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活动。而访谈法是基于特定的调研课题而展开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其目的是了解现状,获取社会信息。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和形式十分广泛,人们对访谈法的认识也并非囿于一端。

6.1 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6.1.1 访谈法的概念

访谈,顾名思义,就是调查者“寻访”、“访问”被调查者,并与其进行“交谈”、对其“询问”以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活动。英文中对应的词语“Interview”的字面意思就是“相互见面”。访谈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无论是在社会实践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其应用的频率都很高。在已有的关于访谈法的论述中,其概念也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宋林飞认为,“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某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3)

周得民等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性的交流活动,是一种通过访谈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获得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4)

黄奇杰、蔡罕认为,“访谈调查,是指调查者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谈,收集所需资料、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5)

水延凯在其著作中谈道:“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在汉语中,‘访’是指探望、寻求;‘问’是指询问、追究。访问调查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6)

范柏乃、蓝志勇的概念界定则是:“访谈法是访谈者通过与受访者之间的口头交谈,借以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以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7)

国外著名学者艾尔·巴比的定义则是:“访谈是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替代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让受访者亲自阅读并填答问卷,而是由研究者派遣访员口头提问,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8)

这些概念提法不尽相同,但也有诸多共同点。本书把访谈法的概念界定为:访谈员基于特定的调查任务,通过与访谈对象口头交谈的方式直接获取信息的调查方法。

6.1.2 访谈法的特征

访谈法作为公共管理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与其他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总的来说,访谈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与日常谈话不同,访谈围绕特定的主题,具有目的性。访谈法与日常谈话有相似之处,都是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但是两者又有着显著的差别。日常谈话是一种非正式谈话,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聊天,并没有明确目的。而访谈法是基于特定的调研课题而展开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其目的是了解现状,获取社会信息。因此访谈法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围绕调研的主题而展开的正式谈话,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强。当访谈对象偏离调研主题时,要通过恰当的引导方式对其进行纠正,使访谈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获取所需资料。

(2)访谈法是访谈员与访谈对象双向传导的互动式调查。访谈法的实施过程虽然是由访谈员来主导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访谈员对访谈对象的单向作用。在访谈中,一方面,访谈员需要通过提问等方式作用于访谈对象;另一方面,访谈对象也会通过回答等方式反作用于访谈员。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访谈员可以获取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从而可以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使调查可以全面地展开。尤其在面对面的访谈中,访谈员可以从访谈对象身上了解更多非语言信息,观察其言辞、语气、神态和动作等,以此探析访谈对象的心理状态和鉴别其回答内容的真伪。如果访谈员没有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访谈对象的这些隐藏的信息往往会失去表现的机会,因此访谈法可以对访谈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

(3)访谈法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从获取资料的类型来讲,访谈法不仅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访谈方式获取定量分析材料,而且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式获取定性分析材料。访谈法也适用于各种人群,只要其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和一般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可以成为访谈对象。对于一些文盲、半文盲等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以及特殊的访谈对象如盲人,通过访谈法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在这方面优于对访谈对象有一定读写能力要求的调查方法。访谈法还可以克服问卷调查中回收率低的缺点,在访谈调查中,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在问卷调查中作答的调查对象,出于礼貌或者其他缘故却愿意向访谈员谈出他们对调查者需要调查的那些问题的观点、看法或意见、建议。(9)

(4)访谈法是需要一定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访问调查的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访谈过程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访谈员只有在与访谈对象的人际交往中建立起基本信任和一定的感情,并根据对方实际情况采取恰当方式进行访谈,才能使访谈对象积极提供他所掌握的社会情况。实践证明,要取得访谈成功,访谈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要善于人际交往,要能有效控制访谈过程。

(5)访谈法有利于发挥访谈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访谈的过程不仅是社会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是思想感情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访谈员是访谈的主体,掌握着访谈过程的主动权,通过访谈双方的直接交谈,访谈员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力,激发出对问题的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访谈法灵活性强,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决定诸如是否需要进一步问一些与调查主题有关的其他问题,是否需要重复或进一步解释那些访谈对象不太理解的问题等。另外,灵活性还表现在访谈员可以为不同的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这就使得访谈法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访谈法有时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由于有访谈员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6.1.3 访谈法的类型

通过对访谈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访谈法的要领。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和形式十分广泛,人们对访谈法的认识也并非囿于一端。我们按照不同的考察标准,可以对访谈法进行不同方位的划分。

1.依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1)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通常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访谈员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调查,题目既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对于后者应预先设计好答案选项;必须严格按照问卷上的题目和顺序进行提问;提问时应尽量保持中性的语气语调;当访谈对象不清楚题目含义时,访谈员只能重复题目,或者根据访谈员手册的统一口径对疑问做出解释;同时,对访谈对象的回答的记录方式也是完全统一的。结构性访谈组织比较严密,条理清晰,访谈员易于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对访谈员的要求相对较低;问卷的回答率和回收率都较高;结果比较容易统计和汇总;便于对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对比分析。结构性访谈一般适应于对事实只做一般性的了解且规模较大的总体研究中。

(2)非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也称为非标准化访谈。与结构性访谈不同,它事先不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但仍有一个大致范围或根据范围细化后的问题大纲。访谈员按照粗线条的提问提纲进行提问,具体问题可以在访谈的过程中形成。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都不做统一要求,由访谈员灵活掌握。非结构性访谈比较适合探索性研究。访谈员可以通过灵活的提问方式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对于个案研究,非结构性访谈也是较为理想的方式。个案研究一般希望对访谈对象有详尽的了解。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对象叙述的展开自由发挥,即兴提问,从而更多地获取信息。非结构性访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访谈员创造性的同时,对访谈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访谈员要能够控制环境,把握访谈的方向和进度,有较好的谈话艺术和追问技巧。非结构性访谈,由于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较为灵活,调查面较为广泛,其调查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2.依据访谈双方的接触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1)直接访谈

直接访谈(Direct Interview),又称为面对面的交谈(Face-to-face Interview)。访谈者既可以邀请访谈对象到事先安排的场合进行交谈,也可以深入实地访问。一般来说,深入实地访问较为合适。一方面,访谈员可以对实地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另一方面,访谈对象在熟悉的环境较为自由与放松,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直接访谈能够就问题开展广泛的探讨,了解访谈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同时还能够观察访谈对象的表情、神态和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有利于判断访谈结果的可靠程度。直接访谈比较适用于题目太长,问题太多,题意较复杂的调查。不过直接访谈由于是访谈员与访谈对象面对面的双向互动,访谈员易于影响访谈的结果,因此要注意保持客观、中立的提问与引导方式。此外,访谈法存在费时、费力、费财的缺陷。

(2)间接访谈

间接访谈(Indirect Interview),就是访谈员不与访谈对象直接见面,而通过电话、电脑等中介工具对访谈对象进行访问。相对而言,网络在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普及率不高,且网上访问的联系率和响应率通常偏低,收集所得资料缺乏代表性,且很难对其真实性进行测定,因此目前在我国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访谈。电话访谈最容易接触到访谈对象,问卷回收率相对较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迅速分析,对于结果的真实性也有一定保障。电话访谈较为节约时间与经费,访谈时间安排也较为灵活。对于一些不方便当面回答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但电话访谈对于没有电话者无法使用,其适用范围有限。访谈员无法实施现场控制,也无法观察到访谈对象的各种非语言信息,缺乏弹性与灵活度。另外由于访谈时间较短,一般只能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而无法深入探讨相关问题。

3.依据访谈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即访谈员对访谈对象的单独访谈。访谈过程不会受到访谈外的第三者的直接影响,访谈员只要控制访谈环境,就能减少访谈对象内心的顾虑,使其畅所欲言。个别访谈能够就访谈对象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情感进行了解。但个别访谈会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2)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团体访谈或开座谈会(开调查会),它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人员召集一些访谈对象到特定场合就需要调查的主题征求意见的调查方式。这个调查方式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的,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社会调查研究中。与个别访谈相比,集体访谈工作效率更高,能同时获取多个访谈对象的资料。通过集体访谈进行调查,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将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访谈对象之间在思想的交流过程中往往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这也给集体访谈带来了困难,即无法完全排除访谈对象相互之间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应地,这也给访谈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施集体访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访谈人员可以提前将访谈主题告知与会者,让与会人员有所准备。其次,精选访谈对象。选择的人员要有代表性,需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善于表达的能力。在挑选人员时还要注意同质性问题。参与人员如果在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年龄、民族等方面异质性太强,会产生戒备心理,或者因为观念差距太大,从而使访谈现场过于激烈,难以实施控制。最后,在实施集体访谈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现场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访谈开始前,访谈人员应该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调动与会人员的积极性,并且要承诺对参与者的信息绝对保密和要求参与者之间对信息绝对保密,这样有利于打破开始时冷场的僵局。为避免集体访谈中的“集体思维”和“团体压力”,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即每个参与人员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得重复和反驳他人的观点,稍后再展开讨论。

4.依据访谈中的提问方式,可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

(1)定向型访谈

定向型访谈也称结构访谈,是由访谈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问卷或提纲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访谈问卷或提纲的标准化。定向型访谈通常用于了解访谈对象的某种特定行为或态度,或者验证调查者的某种理论假设。例如我们要了解“200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志愿”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定向型访谈调查来进行。

(2)非定向型访谈

非定向型访谈是指事先不设计完整的调查问卷及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访谈对象可以比较随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管访谈者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一种访谈调查方法。在非定向型访谈调查中,虽然也有调查讨论的主题,但访谈者并没有要求所有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格式和标准程序作答。非定向访谈多用于人们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个案研究等方面。

5.依据访谈时间或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1)一次性访谈

一次性访谈也称横向型访谈,是指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思想、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性完成的调查方法。

(2)重复性访谈

重复性访谈也称跟踪访谈或纵向型访谈,是指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访谈才能完成的调查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