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越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鸿沟

超越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鸿沟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也影响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但这些高新区除少数几个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以外,其他中小城市的高科技园区均远离高校,没有形成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优势,更谈不上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嫁接,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双赢。

超越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鸿沟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把科学技术从“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尤其工科高校每年鉴定成果几十项,但能转化为商品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

1.成果的实用性差。由于高校的科研活动中普遍呈现着单科性、零散性和个体性等特点,使许多成果很难表现出真正的市场价值。单科性是指在本学科内沿纵深研究,而市场需要的产品常常表现为多种技术的集成,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零散性是指学者提出的课题常常属于某种技术和某种产品的某个环节,只能改进技术或提高效率,则难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个体性是指科研活动是学者自由组合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体制来保证商品化成果的孕育。

2.投入资金不足。一些科研成果虽然应用前景清晰,但转化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无法获得。原因一是国家投入太少,国家财政列支的研究经费对高校的多数科研工作者难以得到,而地方政府的投入额度就更小,不足以维持研究工作的长期持久进行;二是尽管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面向应用技术,目的是满足企业需要,但企业惧怕风险,投入的积极性也不高;三是学校在教学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更无转化资金,从而使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化的瓶颈问题。

3.转化机制不健全。高校的科研工作一直是从申报项目开始至鉴定评奖告终,多数项目负责人没有孵化产业的动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内部缺少一种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于一身的产、学、研实体和有利于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4.企业不重视。成果产业化的需求来自企业。企业在竞争中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几代同堂,非常迫切地需要学校为其提供新技术,因此企业理应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提供者。然而,由于科研成果的前期或前瞻性研究不能很快产生效益,因而很难得到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影响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5.管理者素质差。一个好的科研成果能否成功产业化,不仅要看成果本身技术的先进性,还要看产业化后的管理者是否具备企业家的素质。高校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往往由成果的持有人担当经营管理者,有些科研人员可以承担这种职务,并成功地使企业做大做好。但有不少科研人员是技术专家型的,当工程师可以,当经营管理者却不适合。这方面的例子在现实当中实在太多了,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往往失败在这些有技术而不懂管理的“能人”手中。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应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实现科研孕育成果、成果转化产业、产业支持科研的良性循环,使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成为地区经济建设的一个亮点。具体措施包括:

(1)依托高校建立高科技园区,既能解决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问题,又符合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

专家指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教学、科研、生产作为知识传播、发现和物化的三大社会活动是相互独立的,而现代已出现了三者统一和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已对工程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建立了数十个科技园区,如美国的斯坦福科技园区、日本的筑波科技园区、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技园区等,其中斯坦福和筑波科技园区都是依托一所大学形成的。斯坦福大学20世纪50年代即在校园附近建立了斯坦福研究所,成为与企业往来的通道,在大学周围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今天这个研究所已达3500人,这个按企业方式运行的巨型研究机构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斯坦福大学依赖这种机构通过对知识信息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结合,使硅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高科技园区。最近几年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很多地区已相继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区。但这些高新区除少数几个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以外,其他中小城市的高科技园区均远离高校,没有形成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优势,更谈不上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了。依托高校建立的高科技园,应坚持“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16字方针,力争把这种大学高科技园建成为高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信息集散的中心。尽管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密切相关,但不能按大学的机制和办法来管理和运行,也不能按大学的传统观念去评价。它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群,应具有企业的特征,并且是开放的园区,尤其是对企业开放。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结合点,实现企校互动,达到成果转化和经济增长的共同目的。

(2)高校与地方政府嫁接,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双赢。

从1998年开始,一些著名高校率先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旨在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如“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就是北京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目标是为首都经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树立了新的典范,走出一条市场经济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这种高校与政府嫁接的模式,既解决了科学研究小试、中试及推广的资金问题,又解决了成果供需双方的优势互补问题,使合作双方更加协调、了解和信任,还解决了以往政府在项目选择上容易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使项目筛选更加科学高效,提高了项目的孵化速度。虽然“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清华大学的知名度,但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速度加快也同样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对其他高校和其他地方政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3)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高校内部组建产、学、研中心,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培植地方经济增长点。

为加快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应在高校内部建立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于一身的产、学、研实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该实体的运作机制:行使独立的法人权利,承担并履行纳税人义务;具有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实行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按股份公司形式筹集资金并按股分红;股东除学校法人股和科研人员的技术股外,允许在有限的范围内募集社会资金(如银行、地方政府、其他企业等);实体是一个开放的实体,它不仅吸收本学校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吸收其他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先进技术;学校与实体的关系是产权关系,不是行政隶属关系,实体的负责人不能由学校指派,而是通过股东推举、投票表决产生;成果产业化成功后,实体可将其转让、出售或上市,用回收的资金再投入到新的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进行新一轮的科研开发、成果孵化、产业化和成果出售、转让或上市。这种组织形式不同于高校办企业,它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自主性强,能摆脱学校的行政干预,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有利于将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为规模经济优势,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济实体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可围绕共同目标,将各自的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进行科技攻关、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既可以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又可以培植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这种官、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和售后服务,还有利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适用性,缩短其应用于生产的周期。

(4)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成果产业化的氛围。

由于受传统认识的影响,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始终认为高校应着重学术上的成就与学术地位,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也偏重其先进性和系统性,至于成果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甚至成果能否转变为有竞争力的商品那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高校每年产生的数万项已鉴定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为发展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要解决目前科研和成果产业化两层皮问题,办法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的“项目(论文)—— 鉴定(发表)—— 评奖 —— 晋升”路子,营造激励和尊重那些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的氛围,培育校园研究开发文化,使人们自主地将科研与市场、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追求利润紧密地联系起来,采取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鼓励将阶段性成果转变成商业计划的政策;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成果产业化,增强市场开发意识;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刺激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成果转化上来。

(5)建立校企智力对流互动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研与开发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高校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我国推行的是高校主导型。

高校主导型是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而企业主导型是科研开发人员主要在企业。从世界范围看,推行企业主导型的国家其科研成果转化率比高校主导型的高,如美国、日本、德国属于企业主导型,其科研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80%、65%、60%;而高校主导型的国家其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如中国、印度、墨西哥等,科研成果转化率一般在20%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企业主导型的研发活动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而解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办法不能单纯由高校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现实也不允许,明智的做法是建立校企智力对流、人才互动机制。智力对流就是通过高校与企业的人才互动,带动彼此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取得优势互补,推动知识产业创新的一系列活动。具体的可以采取:①完善人事制度,允许高校教师兼任企业、科研机构或国家机关的咨询人员,参与制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②实行校企人员互聘,交叉任职。③建立全方位的校企信息网,对高校科技人员的科研情况进行跟踪。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营造有利于人才互动的环境和条件,如退休、医疗、住房、保险等。

(6)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为成果转化提供充足资金。

首先,建立以政府牵头的风险投资基金,从地方财政、有关企业、有关部门等多渠道筹集入股资金,并逐步完善权益回报机制。其次,利用好民间资本,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成长性较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第三,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如设立成果转化一级科技贷款项目,放宽科技贷款条件等。第四,政府应为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企业提供特殊政策,如税收优惠等,以增强企业的信心。第五,高校应积极为从事应用成果研究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帮其承担风险,促其转化成功。第六,政府应加大成果转化中间环节的投入(包括建设技术市场、中试基地等)。

(7)重视年轻工程师的培养,努力使他们成为集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于一身的复合性人才。

现实告诉人们,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不高,有时既不是因为技术成果不过关,也不是缺少资金,而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在这个问题上,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高级人才?为此,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上下功夫。措施包括:所有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重视教授级工程师和实验师的培养;为年轻工程师成才开设绿色通道,全程服务等。

综上所述,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转化成功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产出高科技成果和人才的高校的努力和深化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